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中国画中的皴法,多指山水画中表现山石质感和体积的笔法,起到了丰富形体和画面的作用,通皴法的发展它也渐渐可以影响到一张作品的风格。起到同样作用的笔法都可以认为是“皴法”比如说树木上表现转折、体积的笔法;禽鸟身上表现翎毛的笔法。但是通过后人为某家皴法命名的细分化,种类过于丰富的皴法已经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产生困惑,渐有舍去皴法表现质感、转折、体积的本来作用,追逐皴法本身形状的趋势。
  一、从皴法的演变分析其作用
  从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画作品《游春图》来看,早在隋朝时期中国画山水题材在构图法和空间的表现上就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在山石的体面表达上也通过渲染颜色的位置变化来体现。在山石内部虽没有表现质感的笔法,但是从画面山石结构表现来看,我相信画家在渲染山石结构凹凸的过程中的用笔也是有考虑山石块面向对方向的,这个意识也为之后皴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画就比《游春图》的水平更精进了一步。通常都说大小李将军青绿山水空勾无皴,其实不然,通过观察和临摹不难发现大李将军的《江帆楼阁图》的山石已有简单的擦笔来丰富画面物象,如山石根部及两块山石相接处都有擦笔。小李将军的《明皇幸蜀图》则更加明显,山石内部有明显的跟随山石结构走势排列的有组织的细线,这种细线的作用和排列的位置明显就是后世皴法的雏形。大小李将军的作品在渲染上的技法上和对山石的认知上也有很大进步,已经可以染出前后向背,可见这是对山石的高低和相邻结构的关系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认识,这也为皴法从整齐排列的细线转化为之后的丰富状态打下基础。
  到了五代时期荆浩《匡庐图》的出现,皴法的变化及表现力等等都已健全,我们现在总结的山水画技法勾、皴、擦、染、点在这时已经完备。当然从小李将军《明皇幸蜀图》的山石中排列细線到荆浩《匡庐图》皴法的完备中间也是有演变的过程的,但可惜没有当时留下的作品,在此便不做讨论。《匡庐图》中皴法很好的发挥了它表现块面转折,丰富山石质感的作用。皴法多分布在山石转折凹陷处,正面却很少分布。皴法用笔方折山石质感坚硬,之后用染的方法渲染山石厚度和明暗向背。此时中国画表现山石质感和凹凸向背的技法已经明确,此后大家无一不沿用此法,各家无非是皴法的形状或形式上略有不同。荆浩明确这个技法的时候,当时此法的名称应该还没有明确的称之为“皴法”,而且皴法的种类还没有像如今这般繁杂,也没有人去给某家习惯使用的皴法命名。当时的皴法还是一个直接表现山石质感结构的技法。
  二、皴法命名繁杂带来的弊端
  皴法自成熟以来到现在,皴法的种类多至几十种。在学习及交流的过程中也习惯于这种分类,比如马远、夏圭是斧劈皴、拖泥带水皴;董源、巨然是披麻皴;郭熙是卷云皴。我们的着重点逐渐偏向到某种皴法样式的分析与学习上,这种命名和分类在文字叙述和口头表达上确实有让受众便于理解的优点,但也确实存在弊端。
  第一点就是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困惑。假如临摹王蒙的《具区林屋》一图,临摹之先我们就会被告知这张画是以繁密的解索皴绘制而成的。我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引入到皴法本身的形状中去了,反而忽略了画中繁复的山石结构组合及疏密前后关系。忽略了皴法存在的作用,反而纠结皴法的形状。长期以往每张画都以这样的思路去学习和临摹便会陷入外形本身,不理解个中道理的话在进行创作时也难跳出各种皴法的形象影响。每学一种皴法便在自己肩头加了一件包袱,会越来越限制自身创作。
  第二点就是会在创作中畏手畏脚,不敢与前人皴法不同,怕不同便是错误。或者偏偏要与前人不同,这种刻意为之的作品总会给人以怪异的感觉。
  皴法从产生开始的作用便是表达山石结构正反向背,凹凸结构和质感,从而达到丰富画面的效果。皴法的意义并不是后世给它起的名字,抛开皴法表象的名称和形象才能真正理解其中道理。用对比的方法将历代名家的作品进行分析,也不难发现历代画家也是利用皴法本身的作用,用适合的笔法去表现想要表现的山石质感和技法,笼统的讲北方山体覆盖植被较少,湿气较小,山石质感坚硬,整个气氛萧瑟感强,使用方折的笔法和相对尖利的皴法表现更加适合。南方雨水充沛,山石中植被覆盖率高,方折的用笔显然不适合表现柔和的山石形象及丰茂的植被,便用相对圆转的用笔来绘制。各种画法全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把握皴法这种技法的根本作用,由此便知繁杂的皴法名称只是一个称呼,并不是皴法本身的作用,不可陷入表象之中将技法本身丰富画面和表现山石向背结构的作用撇弃。
  作者简介:杨泽瀚(1993.5—),男,汉族,籍贯:河北邯郸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现代山水画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诉讼程序可以使一系列不合法行为得到法律的评价以及法院的裁判,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是基于对民事诉讼本质进行探究后发现其本质与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暗合。商谈不仅意味着不同意见的提出,而且还意味着不同意见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也就要求各方具有更高的解决纠纷的真诚性。因此对于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基本原则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商谈;民事诉讼;原则  一、商談式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期刊
摘要:在智慧旅游城市发展初期,自上而下系统规划的顶层设计对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鞍山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现状;其次基于IOT管理模式的系统思维从系统开发运营与政府管理体制两方面提出了鞍山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最后探讨了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智慧旅游城市;定成设计;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如火如荼,旅游业界创建了智慧旅游这一旅游业界新名词,智慧旅游的建设由此兴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新媒体发展迅速,势不可挡。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以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的技术更新换代,如今数月即可完成。因此,在市场中谁能够尽快掌握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够占有先机,那些能够及时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并且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恰当使用的企业往往会取得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微信小程序作为网络传播的“新贵”,伴随微信的发展逐渐风靡市场。本文通过分析
期刊
摘要:陶瓷塑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将艺术对象与日常事物表现出来,表达创作者的美好祝愿[1]。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在陶瓷塑雕装饰上,传统的击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群对艺术美感的追求。因此,与时俱进是保持陶瓷雕塑活力的最好方法,而展现活力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装饰技法[2]。陶瓷雕塑的装饰技法方法内容丰厚,本文简要向大家接受陶瓷雕塑的特征,然后分析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变成了现实。但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谣言的传播尤其为重中之重。网络上的各种渠道造就了网络谣言迅猛的传播速度,现其已经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造成了伤害。在当下社会,对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研究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谣言的定性,国外学者很早就进行了探讨。Fisher将谣言比
期刊
摘要: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外的各种先进技术以及文化习俗纷纷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的被它们影响着。现如今我们也在逐渐地适应西方的外来文化,从而使得我们国家能够尽快的融入世界潮流之中。其中外来文化中,我们国家最依赖的当属饮食文化。自我国打开国门以后,欧洲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纷纷涌来。虽然快餐不属于非常健康的食品,但在我们国家却受到了许多年轻人以及小孩子的强烈欢迎。因为快餐
期刊
Abstract:The film "The Joy Luck Club" was adapted from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American Chinese writer Amy Tan. This does not reflect the film of the mother and daughter's emotional life. This f
期刊
摘要:变速箱是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部件。本文分析了变速箱中齿轮、轴承和轴等主要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并对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变速箱;失效形式;诊断技术  变速箱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运动、扭矩和实现变扭变速的功能,是各种车辆的重要部件。汽车变速箱是汽车的主要传动部件,担负着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轮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机器的特殊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使得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關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必要性  工程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更是复杂。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此
期刊
摘要: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的司法自 由。因此,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得是否完备、合理,直接决定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享有权利的多寡。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处分原则并未得以很好地贯彻、实施,当事人可享有的权利亦受到诸多限制。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处分原则的现状。  关键词:处分原则;裁判;法院制约;民事诉讼;当事人  我国的处分原则与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