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通向世界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的古装街清河坊,从古代悠悠走来,如今开始走向世界。
  
  清河坊——吉隆坡
  2007年底,马中友好协会负责人陈来生先生派人专程来到杭州清河坊,邀请民间艺人赴马来西亚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清河坊管委会非常珍惜这次出国交流的好机会,决定抽调在街区的各类民间艺术家32人,如期飞赴吉隆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中马文化交流活动。
  一到马来西亚,民间艺术家分成四组同时在各地进行交流。马来西亚华人多,春节气氛十分浓烈,几乎所有商家在春节期间都要打“中国牌”。由于杭州的艺人和艺术品的介入,且又是在四地同时开花,在马来西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许多华人和马来人纷纷相互转告,以至一位经营了20多年的马来西亚经销商说:“清河坊的东西确实比我们的好,我们今后要与你们多打交道。”
  中国的石雕、剪纸、绘画、玻璃工艺、手编、字画、刺绣、泥塑、现场画像、手绘及瓷器等门类都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杭州清河坊随之在马来西亚名声鹊起。一位华人买了很多“吴越人家”的药枕和手绣围巾后,要求批量进货,甚至要求在吉隆坡开连锁店。一位拿督夫人专门来买刺绣作品,说:“以前只知道苏绣有名,没想到杭州的刺绣这么好,遂了我心愿。”原来她曾在一苏绣艺人处看中一幅六万元的作品,还价五万未能成交,而在这里花了三万买了一幅更好的,她怎能不高兴呢?一对华人夫妇的儿子在澳大利亚刚结婚,二老要去看儿子,专程赶来要为儿子、媳妇做两个泥塑,想不到中国的艺人仅凭两张照片就塑了两位活龙活现的“真人”,老人高兴地连声说:“谢谢!谢谢!”马来西亚有很多收藏爱好者,他们对中国的瓷器情有独钟,如吉隆坡有位刘先生一辈子爱好瓷器收藏,他家一幢两层半的房子,瓷器收藏占了80%的空间。了解到中国的四大名瓷及越窑、钧窑、定窑和龙泉窑等方面的知识后,老人热情地召集了一批收藏家,专门来“听课”,特别是针对中国“南海一号”出水的青瓷及马六甲海峡大量展览的中国瓷器。中国的专家还专门进行了普及知识的宣讲,让他们对浙江龙泉窑的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当代表团团长向老人赠送一件青瓷名家叶小春的作品时,老人激动得手都发抖了。随着社会影响的增大,云顶娱乐城专门邀请杭州工艺大师的作品常年在马来西亚开设展销窗口;林先生要求与清河坊建立长期文化交流关系;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CIOFF)马来西亚主席哈迅携三位副主席和秘书长特地接待了代表团负责人;时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程永华先生也专门会见了代表团代表,并特邀部分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春节团拜会。清河坊赠送的国家级大师朱炳仁的铜雕作品被大使馆永久收藏。此外,交流团还走访了中央工艺坊、马来西亚民间工艺手工艺中心、云顶娱乐城及陈氏书院等地,对原产马来西亚的南货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杭州中山路二期的开发、项目引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清河坊——仁寺洞
  2008年初,清河坊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派人到清河坊管委会,说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推荐,想与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联合举办一次国家级工艺大师的展览,要求管委会支持。管委会王主任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国际文化交流契机。韩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先后三次派团来杭州商谈,并列入韩国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为了对应,清河坊牵头,拟定了中韩工艺名家珍品荟展、中韩文化交流演出、杭州清河坊与韩国首尔仁寺洞结为友好街三项活动。当实施方案送到韩国驻沪总领馆时,该馆文化领事、文化院院长河先生高兴地说:“太好了!这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并主动介绍了他对杭州的特殊感情。原来他曾在浙江大学留学两年,对清河坊十分了解。他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民间艺术太丰富了,能与仁寺洞结为友好街是韩国的荣幸!”经与韩国驻沪总领事馆的多次磋商,活动方案很快被确定。
  去年9月,中韩两国大师联展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举办,共接待参观者近十万人次。两国艺术家的作品令人折服。韩国文化振兴院院长成文模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杨自鹏各率十名国家级大师进行了艺术交流,当场签名题词,友好之情溢于言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国姐妹街的缔结。清河坊与仁寺洞两条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街。韩方早就请清河坊对仁寺洞进行考察活动。中国客人看了仁寺洞老街区、古玩市场、画廊和多家博物馆,特别是参观了当地保护完好的巷内深院和特色经营商店,有了一个共同的感受:杭州中山路的开发成功与否,除了主街外,还要在与主街相延伸的街巷深处下功夫。仁寺洞和清河坊结为姐妹街的友好合作协议在杭州正式签订。签字仪式上当清河坊管委会有关领导将一幅16米长的绢画《江南水乡》送给韩国驻沪总领事馆时,该馆文化参赞激动地说:“中韩文化要像这幅长卷一样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继续续写下去,世世代代,更加辉煌!”
  
  清河坊——伊斯坦布尔
  2008年11月第38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CLOFF)会员代表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杭州清河坊应邀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精彩亮相。
  
  CLOFF下设北美、中欧、南欧、非洲、拉美和亚大地区等六个分会,中国为其成员国,也是亚大分会主席国。清河坊之所以能应邀出席世界大会,一是其工作业绩符合CLOFF的宗旨;二是其在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三是其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世界年会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中国杭州清河坊作为CLOFF的新成员单位,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在申办下届年会时,先有两个国家的代表上台演讲。杭州清河坊是第三个上台推介,发言一再被掌声打断。结束时,台下响起了“清河坊”“清河坊”有节律的喊声。许多国家的代表主动与杭州的代表合影,法国、泰国、保加利亚、俄罗斯、印度、智利、巴西和德国代表纷纷向清河坊发出邀请,寻求合作的机会。经亚大分会全体代表审议表决,一致同意2009年亚大分会将由中国杭州清河坊承办。目前这项国际活动的相关手续已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春天CIOFF亚大分会年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召开。来自亚大地区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云集杭州。清河坊以其传统、历史、人文的民间艺术特色喜迎八方宾朋,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迈出历史性的坚实步伐!
其他文献
西子湖畔,风光旖旎;杭州城里,采茶歌飞。  5月17日晚,在杭州市胜利剧院,我们欣喜观看到了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采茶戏《快乐标兵》。这出戏由江西省赣州市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创作演出,曾荣获江西省2008年文艺繁荣工程优秀剧目奖,这次代表江西地方戏赴杭州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  《快乐标兵》是赣南采茶戏演绎当下主旨、挥洒艺术之美的一个典型,它将写实与写意有机融合,时代精神与传
期刊
郑剑夫大师从事根雕创作已近40个春秋,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浙派根雕体系。作为浙派根雕的领军人物,他引领了中国根雕的发展。在根雕创作上,郑剑夫不仅慧眼识珠,能从纷乱繁杂的残枝枯根中找出富有神韵的材质,而且雕功高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他巧妙地把人工雕琢的“精”与天然材质的“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气韵相通的境界,创作出一件件高品位的根雕作品,闪光于缤纷的艺海之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郑剑
期刊
出天台县城北门约3公里就是著名的国清寺,其间有一座高大宏伟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称为“中国佛教城”。这座名声远播的古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在此制作和展示中国传统木雕工艺,各个厅堂展示着全部流程和作品,孔子等名人雕像金光闪闪、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座古建筑的主人就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天台县侨联主席汤春甫。  汤春甫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出生在青山绿水环抱着的天台下汤村,七岁就死了父亲,12岁时被送
期刊
吼山春色 潘宝木摄Spring Tints at Mount Hou(By Pan Baomu)  绍兴吼山巨大的石蘑菇与突兀高耸的石骨朵实属奇观,这是先民们开山采石时留下的遗迹,体现了人类自身力量的“鬼斧神工”。作者抓住了景点的特色,在春意盎然时机按下了快门,崖下石丛中的烟雾,增添了画面的诗情与画意。      天堑变通途 迟名尊摄  Spanning the Heavenly Gap(By C
期刊
一个周末,我应著名金石家王士宏教授之邀来到首都海淀魏公村小区作客。来到“爱月轩”,进得抱石斋,这里便是王老先生的书房了。举目四望,但见桌上、椅上和书橱里摆设的不是石头就是书籍,墙上高悬着一幅幅布局考究、装潢精美的“古典文学精品篆刻”系列挂轴和幛联。  自古文人偏爱月,壶中乾坤浸诗魂。这位“爱月轩”主把他的作品中含吟月内容的诸多作品都刻成了各种弦月形、月牙状或冰盘似的。他从北京钢铁学院的机械制造专业
期刊
她们曾经是龙游县福利院的孤儿,如今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了家,有了幸福的家庭式生活。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但她们中文的名字却都姓“游”,分别叫做游君、游群、游琦。2009年4月7日,这3名涉外领养的龙游籍女童在美国家长自发组织的“红丝情愫中国行”活动中,带回到阔别8年的龙游县福利院省亲,寻找她们共同的根。  一大早,县福利院近百名老人得知孩子们的回访喜讯后,大家挂上大红灯笼和横幅标语后,兴高采烈地聚集
期刊
最想唱好中国的原创作品    2007年12月24日,“今夜星光灿烂”音乐会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举行。17位享誉海内外的歌唱家一一亮相,为国家大剧院的首场歌剧专场演出打造出了璀璨夺目的星光。他们当中有张建一、廖昌永、戴玉强、袁晨野、幺红等的身影,还有从旧金山湾区飞回祖国的女高音歌唱家高曼华。  两个月之后的2008年2月22日,高曼华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她主演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雷雨》,倾
期刊
浙江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是中国的绘画大省,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诞生了刻有猪纹图案的方钵和刻有稻穗纹的陶盒,它们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原始绘画的风采。宋元明清以来,浙江更是画家辈出,流风不绝。如南宋的刘、李、马、夏,元初的赵孟,元末的吴镇、王蒙,明初戴进、吴伟,明中期的徐渭,明末的陈洪绶,清代的董邦达、金农,晚清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彪炳中国绘画史册的人物。  与此同时,浙江又地处东海,与
期刊
记住的和忘却的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里,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行走。过了几天,来到一条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行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
期刊
The evening of May 17, 2009 witnes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appy Model Worker” at the Victory Theater in Hangzhou. It was a regional Chaicha Opera play staged by the Gannan Chacai Opera House fro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