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嫡出”乎?“庶出”乎?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采,无论是公干还是旅游,人们离开家乡,每到新的一地,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当地一些一土生土长、被称之为“土特产”的东西,吃、喝、穿、用皆有,在返乡之时,也总是会或;或少地带一些回去,和亲友们分享。
  土特产,受一方水土的滋芥、一方人的培育,是一地风俗、历史和文化的凝结,其因地域的局限而“土”,因品性的独标而“特”,茶,无疑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从第一颗茶种落地生根发芽,到如今绵亘大半个中国的郁葱茶园,其间流淌过了悠远的历史,历史的渊源,水土的润泽,先民的智慧,成就了千姿百态的中国名茶。历经千百年,它们从粗矿的山野步入宏深的庙堂,再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还是旧时棋样,这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传承。
  辉映茶史的名茶,沿着时光的脉络,来到现代,将曾经的辉煌在人们的生活中延续,并赢得了越采越多人的赞许与推崇,也得到了产区政府的保护,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等一系列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来正本清源,然而,在波诡云谲的茶业经济大舞台上,如霄贯耳的声名,使它们在领尽风骚的同时,也由此衍生出了一些“模仿秀”——外外形酷似、内质却无法比肩的茶,我们姑且“胃味”地将受保护的名茶称为“嫡出”茶,模仿外形的茶称为“庶出”茶,它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茶叶市场中,满足荷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嫡出一茶的地位终是坚如磐石,“庶出”茶亦备有作为,但楚,这必须有严格限定的前提。
  
  “嫡出”茶与“庶出”茶
  
  当你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闲逛时,或在茶商鳞次栉比的茶叶批发市场上寻茶时,一定会看到不少商家的店招上除了店名之外,还会赫然写着“正宗”、“产地直销”之类的字样。这些标榜自身“嫡出”的字眼对于资深的茶客而言,也许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有着挑剔的感官,一闻。一吮,一饮,是“嫡”是“庶”,立见分晓。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恐怕就很难分得清了。如果商家诚信经营,你就会如愿以偿地买到“嫡出”的茶,否则,花同样的钱只能买到“庶出”之茶,尽管它们并非劣茶、假茶。而且这些“庶出”茶来源不一,近的是来自“嫡出”荼产区接壤的周边区域,远的则是“嫡出”茶产区以外并不接壤的地区,甚至跨省。“嫡出”与“庶出”茶并存,相信在全国各大茶产区、销区都普遍存在,不足为奇。
  
  “嫡”茶“庶”茶,不分彼此
  
  在茶叶流通、销售领域,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茶叶批发市场是茶市的风向标。”何以见得呢?风起于青萍之末。“一种流行的茶叶消费趋势总是先从茶叶批发市场开始发轫。在一小部分人中铺展开来,进而扩散到更大的消费群体。”资深茶友小徐说。有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茶市上时常有这样的现象,某种茶一度窜红,紧接着就会如同流行服饰一样,一时间市面上到处可见该种茶的“身影”。“就拿福建茶叶的消费潮流来说,流行风总是一阵一阵的。几年前,安溪铁观音走俏的时候,满大街都是‘观音王’;后来,武夷岩茶起来了,茶庄里也都是‘大红袍’;再看这几年,红茶红了,到处又都是‘金骏眉’、 ‘正山小种’、‘坦洋工夫’。”小徐说。的确,在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中,记者看到大多数商家们的店招上都有“三大件”——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而这3种茶分别是近些年来逐次流行起来的。那么,这些商家销售的茶都是来自原产地的吗?答案不得而知。
  这些流行的茶品因受市场的热捧,而给商家带来丰厚利润。同时,高额利润也催生出了一些模仿品,譬如金骏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茶市上,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商家销售的金骏眉是以武夷山以外地区所产的茶青为原料,用金骏眉工艺技术制成的,从外形上几乎与真正的金骏眉相差无几,甚至金毫还更甚于正宗的。类似这样的“庶出”茶在茶市上还很多,而且有的还卖得相当贵。
  
  “嫡”“庶”不分,看法不一
  
  既然原产地茶和非原产地茶难以区分。其中一些品质低劣的“庶出”茶势必会给茶叶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然而,“庶出”茶中也不乏精品。有部分“庶出”茶品质也毫不逊色于“嫡出”茶。因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对当今“嫡出”茶和“庶出”茶并存的现象,有着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庶出”茶致富。历史名茶的生命力是极其旺盛的。因其品质的独到之处,使其从问世起就卓尔不群,即使期间经历了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制作工艺还是完好地留存到今天,并且还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主产区人民致富的产业,如安溪县便是通过发展铁观音茶产业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安溪茶产业的成功案例给福建其它产茶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近年来,安溪周边如南安、永春、华安等县市以及三明、龙岩、宁德等一些产茶区也都纷纷效法,借鉴安溪的成功经验,引种铁观音茶苗,延请安溪制茶师傅。建设茶园茶厂,发展起铁观音茶产业,铺出了一条致富路。因此,有专家认为, “庶出”茶虽然和原产地茶相比显得不太正宗,但是只要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得当,有效地保证品质,不但可以富县富民,而且还能促进全省茶产业的发展,是值得鼓励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说某些“庶出”茶的品质就一定会比“嫡出”茶来得差,而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原产地茶不断追求品质的提升。因此,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陈郁榕常常提醒安溪的茶农说:“如今铁观音不仅在安溪以外的省内地区有生产,浙江、云南等省也有,而且品质还别具特色,可别小瞧了这些后起之秀。”
  观点二:“庶”茶冲击市场。国家级“非遗”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陈德华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区茶类产生的变化是正常现象,如红、绿茶类就都曾反复发生过变化,如今茶区改制乌龙茶并不足为怪。但是,有许多茶商、茶农担心,虽然有些非原产地茶的品质并不差,但是会让原产地茶与非原产地茶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原产地茶的市场地位也就无法充分体现。以铁观音为例,“安溪以外地区生产的铁观音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宗茶,尤其是中低档的铁观音造成了冲击,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一位李姓的安溪茶商说。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形,更令业界堪忧的还是那些以次充好的“庶出茶”,它们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些涌进市场的非原产地金骏眉,虽然外形与原产地金骏眉相似。甚至更为美观,但有些产品内质低劣,一些消费者难以辨别,购买后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有的以低价倾销扰乱了市场。损害了武夷红茶的名声。”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新球说。目前,武夷山市政府正着手进行武夷红茶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
  
  “嫡出”茶PK“庶出”茶
  
  既然“嫡出”茶与“庶出”茶,如同真假美猴王一样,“不分彼此”地共处一“市”,而且“庶出”茶在外形上几乎与“嫡出”如出一辙,这令不少消费者们困惑不 已。不过,原产地茶与非原产地茶之间的差异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受地理标志保护的茶,是有着深远历史的,并且在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方面有着唯一性,是非原产地‘冒名’茶所没有的。不可否认,在外形上,原产地茶极容易模仿,但是在关键的‘特质’中是有区别的。”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陆德彪说。
  
  环境的囿限
  
  古书《晏子春秋》中有一则“南橘北枳”的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个典故说的是橘树生长在淮南就是橘树,到淮北就变成了枳树,只是叶子相像,果实的滋味却不同。这是为何?水土条件有差异啊!可见,地理环境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茶亦是如此。“安溪县产的铁观音,具有极显的‘音韵’,安溪县以外地区生产的铁观音,纵然形美、香高、味浓,但‘音韵’不显或者很轻微。”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说。安溪县按地形地貌的差异,有内外之分,而铁观音主产区在内安溪,地势崎岖高峻,峰峦绵延,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风化完全,生产出来的铁观音兰花香持久。外县、外省虽然引种铁观音茶树,并聘请安溪制茶师傅去做茶,但茶树叶片薄,生长不旺盛,内含物含量降低,即使有一点“音韵”。也会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慢慢降低,随后消失。
  “茶是否正宗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地理环境。”陈郁榕从福建省的地理环境特征解释了福建乌龙茶品质特征的不可复制性。“福建境内的大山脉如武夷山脉、鹫峰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山脉6大山脉,造就了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交错、溪壑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境内具备较充分的太阳辐射能量和丰富的水汽资源,而乌龙茶的生产多集于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和博平岭这3大山脉之中。”她说。 “同时,山脉也有力地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福建的冬季比同纬度内陆省份温暖许多,广大谷底和山涧盆地气候温暖。寒暑变化不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峻伟高山的灵气造就了福建乌龙茶千姿百态的品质风格,造就了‘中国乌龙茶仓’的地位。”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赵玉香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非原产地的“类龙井茶”,虽然具备外形扁平或光滑的特征,却无法达到形神兼备的品质风格。所谓“神”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或小气候下,当地有特有的水质、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茶树生长中鲜叶累积氨基酸、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丰富,为香郁味醇的龙井茶独特品质风格奠定了基础。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也是如此, “好山好水出好茶”,这是非原产地的“类龙井茶”所无法企及的。
  如此看来,“嫡出”茶品质的形成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离开或改变了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庶出”茶即使在品种、工艺上完全相同,也很难在内质上同“嫡出”茶比肩。
  
  历史的铁证
  
  有关专家指出,受地理标志保护的茶因其来源于特定的地域,且品质及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才具备有以地域名称冠名的资格。因此,“嫡出”茶除了自然生态环境是首要因素之外。还应尊重它的历史渊源。“龙井茶,因地得名,发祥于‘老龙井寺’。自北宋熙宁十一年年(公元1078年),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即释元净(公元1011年~1091年)与众僧从上天竺来到狮子峰下落晖坪的寿圣院(称老龙井寺),周围所产之茶开始称为‘龙井茶’。这是不容争辩的史实。而湖北、四川等省虽有悠久的产茶史,却没有龙井茶的生命文脉。因此,对龙井茶实行地理标志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陆德彪说。
  陈郁榕也表示,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区和福建南部的安溪县自古就是著名的茶产区,它们是福建乌龙茶的标志。“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常常奔走于福建的乌龙茶产区。每当看到老茶区中耸立的茶事石刻、石亭等遗迹时。我们的心情顿时宁静又安详。这些古迹酣睡在苍茫的大山里,而我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看见了古人种茶、制茶、劳作的场景。先民们在福建这块土地上,不仅制造出举国闻名的龙凤团茶,还率先创制了乌龙茶、红茶和白茶,并因历史的沿袭,形成了闽北、闽南两个乌龙茶主要产区。”她在介绍福建乌龙茶历史的时候,满怀深情地说道。诚然,厚重的历史积淀是钤在“嫡出”茶身上的印记,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抹去和否认的,因为在慢慢的岁月长河中,历史无数次选择了它,使它依旧鲜活,依旧丰盈。保护“嫡出”茶,就是保护历史、保护传统、保护文化。
  
  工艺的独到
  
  中国不仅是世界茶叶的故乡,更是世界上茶叶花色品种最多的国家,有红、绿、青、白、黄、黑六大茶类,还有属于再加工茶的花茶。茶树上萌发的一颗芽或一片叶,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制成不同外形、不同风味的茶,将其自然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综观从古留存至今的历史名茶,无一不是精湛制茶工艺的传承,无一不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如龙井茶,据赵玉香介绍,西湖龙井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了地理环境,还要归因于独特精湛的采制技术。其采摘标准十分严格,特级茶青的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2.5厘米,500克特级成品茶大约需要3.6万颗嫩芽叶。此外其炒制手法也相当特别,俗称“十大”手法,炒制500克特级龙井茶需时近8小时。
  “武夷山人在宋代北苑龙团凤饼贡茶的基础上,改蒸青程序中的蒸为炒,创制了‘三红七绿’的半发酵乌龙茶,而武夷岩茶则是半发酵乌龙茶的始祖。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是六大茶类中最为复杂、最为精巧的。其中,做青工序是区别我国其它茶类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的做青工序最为精妙。可谓巧夺天工。”陈郁榕说。福建乌龙茶要求灵活掌握看品种做青、看气候做青、看季节做青等工艺,精湛的加工技术保持了古老工艺的精髓并代代相传,如今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到的加工工艺和环环相扣的技术环节决定了“嫡出”茶品质的卓绝与非凡。这决非“庶出”茶所能匹敌的。
  
  “嫡出”“庶出”,和而不同
  
  “原产地和非原产地茶在市场上并存流通,从产区(生产)经流通到销区(消费)应属商业现象。”陈德华说。赵玉香也认为,市场经济下,茶叶市场中原产地茶与非原产地茶并存这一现状,想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做到和而不同。为此,陆德彪表示。茶叶原产地的周边地区,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生产出外形与原产地茶相接近的产品,这无可厚非,毕竟市场有需求,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但是。一定要严格地将原产地茶与非原产地茶在名称上区分开来,不能将这两种茶使用同一茶名,而误导消费者。如标为同一名称,则实际上是欺骗消费者。
  
  “嫡出”茶,要加强监管
  
  “目前,市场上原产地茶与非原产地茶鱼龙混杂的局面很普遍。要规范使用原产地名称,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夜间全国各地都规范起来。”陆德彪说,有一次,他乘坐飞机时, 看到机场里有一罐贴着“龙井茶”标签的茶,结果一看产地却不是龙井茶产区,而是其它省份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定的范围内生产的茶才能称之为龙井茶,该范围以外的茶都不能称‘龙井茶’,如果有商家这么做,就是侵权行为,是要诉诸法律的。”他说。
  为了进一步规范龙井茶市场,保护这一历史名茶,浙江省政府牵头省农业厅、工商局成立了浙江省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对龙井茶实施严格监管。据陆德彪介绍说,申请使用龙井茶证明商标,龙井茶产品的种植地域范围必须限于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等18个县(市、区),茶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必须遵照GB/T18650《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的规定进行。而市场主体是比较广泛的。它主要包括在龙井茶产区内的从事龙井茶生产经营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如专业合作社等),同时也包括在龙井茶产区外的从事龙井茶生产经营(指龙井茶拼配、精制、分装、流通等,不包括初制)的企业。每个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企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龙井茶证明商标准用证编号。因此,陆德彪建议消费者去大型超市或获得证明商标的茶企去购买龙井茶。这样,在质量上就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出西湖龙井历史文化、产地环境、品质的核心地位和加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保护与管理,杭州市还专门出台了《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对西湖龙井茶基地实行分级保护,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个茶叶方面的专门法规。根据规定,只有那些在面积为168平方公里的龙井茶西湖产区范围内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冠以“西湖龙井”之名,将西湖龙井茶的保护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而龙井茶其它2个产区出产的龙井茶不能使用“西湖龙井茶”称谓,应使用“某某牌龙井茶”。如大家熟悉的“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便是“大佛牌龙井茶”、“越乡牌龙井茶”的简称。
  
  “嫡出”茶,要自我提升
  
  一般说来,“嫡出”茶与“庶出”茶在内质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如果换个视角,排除以次充好的“庶出”茶,我们也不能说“庶出”茶的品质就一定会比“嫡出”茶来得差,因为有部分“庶出”茶亦采用上好鲜叶原料,精工细制而成。因此,陈德华表示,目前有很多红、绿茶区引种了许多适制乌龙茶的品种。也引进了一些制作乌龙茶的设备,如果再改善土壤、改进耕作方法、提高制茶技术与改善制茶场所,也极有可能制作出高品质的乌龙茶来。而传统的乌龙茶区,若没有把握住生产的各项环节,也同样无法制作出好茶。“这对消费者有益、对茶产业有好处,毕竟有竞争就有压力,就有动力,有竞争才能进步。”他说。
  “有少数地区因为有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护身符以外,就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无论品质怎样都销得出去。在太平猴魁的主产区就存在原产地产茶品质下降的现象,有的甚至还不如原产地以外生产的茶。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假冒的茶趁虚而入,冲击正宗茶。”茶友小徐说。在她看来,“嫡出”茶既然有原产地保护的“护身符”,应该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品质,才能让消费者们信服。“‘嫡出’茶和‘庶出’茶就像两个学生一样,一个优秀。一个普通,而市场就像老师,老师夸奖优秀生,优秀生不能就因此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而是要更加努力。来赢得更多人的赞赏。”她形象地比喻道。
  “只有提高品质,才是最好的保护原产地理区域产品的办法!”陈德华在谈及如何保护原产地茶时,也反复地提到“品质”:“作为茶企,树立‘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的观念,诚信经营之路,保证茶叶的风格质量,保证产品物有所值;作为茶农,要把种茶、制茶最基础、最关键的每一步做好。千方百计提高品质。”
  
  “庶出”茶,要自立门户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了解到,在一些主要的产茶省,如福建、浙江等,不仅对某一种名茶施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且还针对某些名茶主产区以外地区生产的同类茶统一申请地理标志保护。譬如,福建省除了对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两种名茶进行原产地保护以外。也对福建乌龙茶这一大类予以保护,保护范围囊括了全省的35个县(市、区)。因此,有些茶农担心,将传统的乌龙茶原产地保护区扩大到更广阔的区域,这犹如吃“大锅饭”。有可能会使茶叶市场更加混乱,让一些不正宗的乌龙茶从此“师出有名”。
  茶农们的担心不是没理由的。地理标志保护“大锅饭”,无疑会让一些本身品质就低劣不堪的茶明目张胆地傍“茗星”。不过,陈郁榕认为,由于品种、地域、微域气候和加工工艺等的不同,福建乌龙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格和特征。在不扰乱市场秩序的前提下,鼓励福建各地乌龙茶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陆德彪则认为,在各茶区宣传普及原产地保护的理念同时,也要引导非原产地产茶区的茶农、茶企逐步转变傍 “茗星”的观念,自立门户,打自己的牌子。做自己的特色茶。比如乌牛早、绿剑茶就是很好的例子。“市场本身就具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原产地的茶终究是非原产地茶所无法战胜的,而非原产地的茶如果品质无法提升,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市场淘汰。”李宗垣说。的确,“庶出”茶如果单纯只是依靠傍“茗星”,借其固有的声名来给自己贴金。可能一时会盈利,但是如果不树立打造自身品牌的意识,绝不会经受得住市场大浪淘沙的考验,终究是会淹没消失的。
  
  记者手记
  
  “嫡出”茶,它们多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茶,其得名是因为凝聚着山川、土地、雨露的精华,闪耀着先民智慧的灵光。它们让人们在享受它们与生俱来的色香味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身上难以抗拒的文化魅力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以至于在它们的“出生地”以外的地区也出现了貌似的“庶出”茶。不消说,为了给它们正名并保护它们的特质,原产地的人们都积极地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
  然而,“庶出”茶良莠不分,保护措施只是针对某些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庶出”茶而言的。从受访人士的言谈中。我们能感觉得到人们并不因为“庶出”茶的“出身”而排斥它们。相反,他们认为,“庶出”茶只要认清自身的定位,不冒名顶替,不欺骗消费者,做自己的产品特色,走自己的品牌道路,也同样会赢得市场认可的。与此同时, “嫡出”茶也要注重“守节”,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品质,做到名副其实。只有这样,我们的消费者才能在一个竞争有序的茶叶市场中按照自身的消费水平各取所需。
其他文献
最近几位闺中密友迷上了小种红茶,特特寻了几道市面上不常见的红茶成为了这周“Women’sTime”的主题。茶品:NO.1白琳工夫(自制菜茶)、NO.2未烟熏的正山小种、NO.3特级正山小种;茶具:透明花茶玻璃茶具。盛夏的午后,四处飘荡的是小种红茶芳醇的香气,为了对比3道小种红茶的滋味特点,我们决定同时开泡,并冰镇了2~4部分茶汤,进行冷品比较。    色    NO.1白琳工夫:条索细长弯曲,茸毫
期刊
能工巧匠赋予紫陶悠久的传统工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紫陶器皿上雕花琢字如治玉,无釉磨光、阴刻阳填,又融合一脉相承的炼陶技艺,一土一石瞬息万变,奥妙莫测,这时候你才知道了什么是“炼古融今”。    紫陶名门佳玉    紫陶是那个女子,出身名门。她的肤质细腻如脂,面庞古典圆润。性格卓尔不群。滇南人唤她的乳名,叫“琼玉”。  一陶在手,如握软玉,这种手感的体验只能给你敝帚自珍的遗憾。因为紫玉承载了多愁
期刊
这块安化黑茶砖存放有些年份以至于砖面上的部分印字已经模糊难辨了。茶砖主人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旧居拆迁时发现了这块黑茶砖,本来有一层宣纸包裹着,可是因为破烂不堪而被不明就里的主人揭去,换上一张崭新的纸张包着,这样一来就断了推断这块黑茶砖年份的可靠线索。  黑茶砖的正面有“安化花香砖”字迹,反面有些字因为是繁体加上磨损,我们三五个人出现了意见不合,有人认为反面两行字连起来应读为“湖南岩砖茶厂压制”,也有人
期刊
策划 本刊编辑部  白茶,是中国六大类茶之一,在我国茶类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白茶主要出品基地的福鼎,则有着“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世界白茶的96%产自福建;而福建白茶的80%产于福鼎,  目前福鼎是全国10大产茶大县(市)和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几百年来,85%的福鼎白茶供出口,并深受欧美、东南亚等市场的欢迎。近年来,福鼎市政府和企业敏锐地认识到,要引导国人认识白茶,才能
期刊
茶席——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
期刊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乍一看标题中的“漫游”二字,你也许会联想到“手机漫游”。在古代“漫游”可是随性随意游玩的意思。
期刊
走进茶馆,首先饱了眼福的是茶馆布局风格的标新立异:或时尚。或古典,或村野情趣盎然,或都市情调浓郁。给你视觉一个惊奇的猎获。茶馆无论布局得怎样风格独具,其间都少不了重要的一个元素要包装,那就是茶席。三三两两的茶席,置于厅堂,或井然有序地敞放,或以画屏相隔。茶席是人气与茶气氤氲的地方,茶席如一块磁铁,吸引着茶客坐下,品茶论道间,茶的磁性就在茶馆里弥漫开了。  用文化理念来经营的茶席总是创意迭出,避开了
期刊
伊戈尔,科普托夫在《物的文化传记》中写到:物的传记可使本来暧昧不明的东西浮现出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物的传记可以证明人类学家经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和接受外来思想一样,接受外来物品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它们被接纳的事实,而是它们被文化重新界定并投入到使用中去的方式。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17~18世纪的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它就不仅仅只是一条商路的拓展、财源的通道或者仅仅是欧洲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  这一
期刊
当准备离开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同行的好友茉莉对着那宏伟的建筑用英文大声宣告:“我感激生命,感激我拥有和经历的所有!我活着,绝不后悔!”  如果说她的此番宣告是对游走于热闹场面、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后所做的句号式的总结。那么沉默在一旁的我则是行走在起起落落似是而非蜿蜒曲折的画分号的途中。她威竹于心地挥斥方遒,我虔诚崇拜地沉湎其间。  随后,我们分道扬镳。她回到中环继续用粤语混杂英文的方式风风火火地忙碌,
期刊
夜已深,帘外只留下几点稀疏的星光,手持天青色汝窑葵口杯,闻着淡淡的梅花香,不禁念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轻呷一口香茶,来感读它所要告诉我的一切。虽然我没有苏轼的雅致去“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也没有板桥“汲来山泉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豪气,但我会用心去慢慢品读它。  读茶如读英雄,赏一曲笑傲江湖。茶中有霸气,轻啜一口,噙于口中,转瞬之间一股浩然之气便冲顶而上,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