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boy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和老王相識后,我开始喊他王叔。
  那是个星期天,我带孩子到小区后面的公园里玩。远远地,从公园的一角传来一阵阵悲悲切切的拉唱声,唱的是现代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里的“哭坟”片段。
  不知为何,年过四十的我突然对家乡戏迷恋起来,一个人独自做家务事或散步时,都会哼唱两句。还记得年前的一天傍晚,在我居住的前一排的房子里,忽然响起一阵板胡的声音。他拉的是河南豫剧,我料定他一定是家乡人。虽然他(她)拉得断断续续不太流畅,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跟着这旋律哼唱。只可惜半年后,这声音就再没有响起过。
  此时的我为能在异地他乡听到如此纯正的家乡戏欣喜不已。于是,我“强迫”着两岁半的儿子离开沙坑,循着板胡声找去。“……自从你两眼一闭,撒手而去,这个家弄得我措手不及。白天当爹爹,拉弦去卖艺,夜里又当娘,缝补儿的衣。孩儿想他娘我想俺的妻,搂着我那两个儿哭哭啼啼……”
  绕过一行一人高的绿化带,我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双目紧闭,满脸悲切,拉唱到动容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一头花白的乱发迎风起舞。
  我被老人动情的演唱感染了,听得如痴如醉,听到动情处,我的眼底跟着潮湿起来。一定是我入戏太深了,一定是悲切的表情出卖了我。当琴声戛然而止时,老人笑了,他说:“你也是河南哩?!”
  就这样,我和老人坐到一起聊起来。一聊才知道,他的老家距我的老家只有百十里的路程,也知道了他是因为当兵才留在这座城市。我们接着聊起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戏曲,聊起了常香玉、马金凤、牛得草等豫剧名家。
  我们犹如他乡遇故知般,聊得热火朝天,聊得我的儿子跑得无影无踪也没有发觉。我跟他说,我小时候喜欢家乡戏就是图个热闹,生旦净末丑,脸上涂得花花绿绿,有的翻滚跳跃,有的楚楚动人,仅此而已。
  我还想说下去,老人却接过话茬,他说:“不瞒你,现在我拉弦子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家,想到小时候,想到老母亲,可惜啊,亲人们都走了,故乡也回不去了!”老人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然后抹了一把眼睛说:“白闲着,咱弄两句呗!”老人说着话,手里弓弦一动,弦音缭绕,勾得我嗓子直发痒,可惜我仅仅是喜欢而已,若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嗓,我还真是抹不开面子。
  随后我向老人说起大约半年前的事情,说我住的小区也有个河南人,每次他一拉弦子,我的骨头都要酥了,几次产生要去拜访的念头,但怕打扰人家的生活,后来我再也没有听他(她)拉过,大概是搬走了吧。
  老人问我住在哪个小区,我说就前面的这个。老人又问我住在几号。我答了,老人笑了,他说,那就是我拉的。我说,不对呀,那时候拉得可不好,断断续续的,估计是弦子不好。老人说,不是弦子不好,是拉得生疏。我问他这段时间咋不在家里拉了,他说老婆孩子都不喜欢,说太难听。难听?我说是他们根本不懂豫剧,也不喜欢,在家里怕打扰他们,所以就在公园里拉拉,他们现在是上海人,不是河南人喽。
  临走时,老人说他姓王,让我喊他老王,但我离去时,喊了他王叔。王叔说,没事时来家坐坐,如果想听家乡戏就来公园,他每天基本上都在。
  我和王叔就这样认识了,每个双休日,我都会来公园走走,听他拉弦子。每次他都鼓励我唱几句。尽管有些段子在家里练过无数遍,可是王叔的弦子一响,我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似的发不出声音。王叔就笑,他说多听听就好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的美好突然有了变化,因为之后的日子我再也没有看到过王叔。刚开始以为他忙走不开,但后来一直碰不到人,我就产生了去拜访老人的念头。
  那一天,我鼓足勇气摁响了王叔家的门铃。门开了,开门的不是王叔,但可以断定这人就是王叔的儿子。我说明来意,年轻人哦了一声,把我让进屋里。刚进屋,我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因为我看到王叔被镶进了黑框摆放在桌子上,这才知道老人出了车祸。
  坐下去许久,我没言语,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老人的弦音和音容笑貌,最后心乱如麻地说了些安慰的话。我要告辞,年轻人把我送到门外。我转身正要离去,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我,他回到里屋,抱出一个长长的盒子,盒子很熟——这是王叔的板胡。
  经过风吹日晒的盒子已经很破了,多处地方出现龟裂。年轻人说,我父亲让我把这个给您。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问老人是怎么说的,他说他父亲从出车祸到去世,就说了一句话:
  “把板胡给一个小老乡!”
  年轻人在递给我板胡的时候,神情凝重,他的一只手在不停地抚摸着这个斑驳的盒子,像是在抚摸一只粗糙的手。
  作者简介:刘永飞, 1976年生,河南柘城人,现居上海。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等全国一百多家报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读者》等刊物转载。《会上楼的牛仔裤》获第七届全国微型小说一等奖,《一盏灯的温暖》获第十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奖(2015),出版有小说集《忧伤的歌谣》《刺客》《会上楼的牛仔裤》《大人都是灰太狼》等。
其他文献
范云英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入选《2011中国年度微型小说》《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曾获建党九十周年第一届“和谐杯”全国散文创作大赛奖、2016年首届“上善若水杯——我的父母亲”全国征文大赛入围奖、福建省第二十九届优秀文学作品奖暨第十一届“陈明玉文学奖”佳作奖等奖项,出版小小说集《草戒指》,散文集《耳边的风景》。  我的邻居
期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摘自《金刚经》  医院里每个人都面色凝重,也不知道为什么面色凝重,一个个都有着相似的面色。大抵是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得人們沉默而凝重。老丁脑出血手术做过好多天了,还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他昏迷的时候居多,不停地发出痛苦的长啸,一阵一阵的。他老婆二花每次都对他说忍着点,别再喊了。老丁自然是听不到的也没有反应的。老丁病得还比较文气,他只是每次发出杀猪一
期刊
刘军 笔名楚些,1973年生,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评协理事,《奔流》编委。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  从某种意义上说,80后写作者的青春史与成长史始终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逐步提速的社会进程,社会空间的开放程度愈高,社会的流动性就会随之加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的交互性层面,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呜叫出沉闷汽笛声的绿皮火车,到动车组的
期刊
生活,痛并快乐着,这种体会不分朝代和贫富贵贱。人们常常习惯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四季餐桌上的食物。男人,在餐桌前肆意宣泄;女人,则将喜怒哀乐融进美食里。于是,一个民族千年的饮食习俗,得以经久不衰。  ——题记  曾经,一个考古专业的小伙子问我:你真是壮族的吗?太好了,那你应当是住在岭南啦?你们是骆越古国的后裔吧?你家乡的文化如何?……  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似乎他才是正宗的壮族人,而我不是。说
期刊
泄露  流水埋首于黑夜  我也是这样的一副面目,忙,不曾被一只萤火看见  空旷的西郊埋下白日的不平:草树,贫富,尘  土和白云  现在那里没有一粒灯火照着  放下忙,听到流水低声吼  慌忙中它露出几颗白色的牙齿,一闪,又一闪  这回我看到了光  度外  山头是两堆时间  生出白桉树  某一天,白桉树与白桉树之间的老铁桥上  小学生走得快  在桥上转眼不见  其余的人,车辆,陈旧的街道,蓝瓦上的阳光
期刊
陈燕萍 1990年生,福建人,四川大学2016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平时有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相关作品刊发于《散文世界》《陕西文学》等杂志,于2017年获得首届“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散文组主奖。  天涯占梦数  许久没有接到他的消息了,程雪讷讷地看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心里头十分难过。  “他最近事情很多吗,还是忙着与新认识的朋友建立联系以至于再也想不起我来了呢”,点开屏幕,
期刊
杨桦 广西融水县人,广西小小说学会会员。2015年开始学习小小说写作,有小小说在《百花园》《金山》《三月三》《柳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有小小说人选《广西微篇小说精选》和《活字纪2016年佳作选》。小小说《斗马》获“靖江王城杯”第十届广西小小说奖优秀作品奖。  四爷的金牙  最近,四爷又镶了颗金牙。  如今,就是有钱人,都不时兴镶金牙了。四爷不但不算有钱人,还比较穷,至少从表面看是这样的,但他偏就喜
期刊
于淼淼 笔名原非。沈阳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士,法国INSEAD工商管理硕士。现居新加坡,就职于金融机构,业余码字爱好者。获新加坡STCLA文学奖诗歌三等奖(2001),新加坡国家金笔奖诗歌二等奖(2015),短篇小说《消失的钟》获新加坡国家金笔奖小说一等奖(2017)。《鸟记》中英文收录于诗集《From Walden to Woodlands》。与先生共同举办《Meandering with
期刊
穿过那条斑驳的青石板小路,若是雨天不小心踩到一块松动的石板,便会有浑浊的污水从地底溅起,似乎是抱怨,又似乎是出人头地的喜悦。巷子两边的旧式楼房在附近是很常见的,大约是上世纪末的老房子。传统的木窗,一眼便能看到几扇没了玻璃却也捂得严严实实、花花绿绿的窗口。向左拐进小巷的另一端,进一个旧旧的楼道,没有感应灯,微弱的光亮在这样一个阴雨天匍匐瑟缩着,显得凄怆又黯淡。楼道的每个角落都堆满了杂物,甚至一瞥眼就
期刊
这段白露河南岸是起伏的黃土丘,这个村却叫着白岗。岗的土是黄色,岗的高坡低洼林密草茂,叫白岗,也只有一户姓白的人家。白家没有了父亲,母亲像专来世上煎熬病痛的,骨瘦如柴,裹在一件大破袄子里。憨子是白家唯一的孩子,也是能出门跑腿办事的孩子。比如他知道什么时候到村卫生室给母亲拾药,站在卫生室门口,不说话,也不进去,医生忙完了,才抬起头看看他:憨子,你妈药又吃完了?憨子傻笑笑,算是回答了。  村里只有一个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