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课文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关键词】文言文 背诵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制定的标准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以背诵积累为主,最后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对于初中文言文背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十几年,边教边摸索,总算摸出一些门道。
  刚教学时,在文言文教学这一块我花的功夫最多。比如讲解时生怕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硬是逐字逐句讲,直讲得“支离破碎”,全没了文言文原有的美感和内涵,然后再让学生背诵书下注释,背诵文言文原文,背诵译文等。学生背得怨声四起,在考查时效果不见明显好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却一天天消失,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流露出反感厌学的情绪。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开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以达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首先是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借助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抓住这一教学目标,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能用白话文翻译文意。对于翻译好的同学要给予真诚的赞美和鼓励。每个人都有被人肯定被人夸奖的需要,尤其是在集体面前,老师赞美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
  记得有一学生,在我抽查《桃花源记》译文的时候,他语速很快地对照学习资料读了下来,结果引得一些学生窃笑。即使这样,我并没有打断他,而是让他将这还算长的译文读完,然后让一位笑得比较厉害的学生站起来回答为什么笑?他满不在乎地说:读翻译谁不会?我立即说:好!那下面就请你给大家再读一遍。他一听,连忙调转头,跟别的同学借资料,但大家看着我制止的眼神,会意地以沉默支持着我。这样他只好无奈地捧起书,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始对照课文小声翻译起来。看得出他课前并没有预习,所以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我耐心而认真地听他翻译完,指出了许多错误之处,并和大家一同为他纠错。纠错完毕,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把他们两人作了比较:对于第一个同学,照本宣科固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最起码有准备,倘若能借助资料,课前稍下点功夫,就能变为你自己的,课上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而且你也会翻译得很好。对于第二个同学你虽然课前并没有预习,但课上有限的时间也能译出个大概,可见有学习好文言文的潜力,如果对照注释做好预习的话,效果一定会很好。两位同学听了我带有赞扬的点评,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教学文言文轻松多了。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喜欢听到老师的赞美。有位名教育家提倡“教学无过错原则。”这种理念体现了对学生人文关怀。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即: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当学生有了较充分的自主预习,课堂上老师就不再是演独角戏了,而是愉快合作,深入探究,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自主预习过的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大体的把握,所以在课堂上疏通文意时很顺畅,而且,针对他们不理解的字词、重点语句,我只要稍作强调,便能使他们会意。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是我近几年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能让
  学生快乐地学,学得快乐。
  
  其次是当面背诵增强自信,加强指导
  
  有了学习兴趣,还不能看出他们掌握的情况,最终其实还是要落实到默写重点句子,理解重点字词语句上。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背诵。以前的教学他们感觉很厌烦,那么多的字词,那么长的深奥难懂的文字,让一部分学生的确感到头疼。我后来改进的方法是:分割法。即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课上讲解的过程中一遍遍渗透朗读练习,读中有会意,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的高尚情操和高雅的趣味,最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最后再进行早读课的强化训练,并且鼓励学生来我身边背诵。一开始学生很不自信,又紧张。后来,几个优秀胆大的到我身边背诵。虽然他们有的在日记中写道:“紧张得发抖”,“心怦怦乱跳”,还有的干脆在背完转过头的刹那就长吁一口气,或跟同学做个放松的鬼脸,甚至用手直拍胸口。对于这些同学,我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且适时进行面向全班的鼓励:到老师这儿背书一方面检查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书情况,一方面还可以训练你的胆量。当然,更有利于老师了解你学习的情况,对你做相应的指导。比如有些同学会偶尔读破句子,读错字音,对于大多数人出现的共性错误,可以全班做强调更正。同时对于一些优等生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我在他们背完课文时会抽查课堂上强调的重点语句段落,甚至会问一些拓展引申的问题。渐渐地,大多数学生开始挤到我身边来,一边听别人背诵,一边练胆量。还有几个迟迟不敢来的,看得出他们也在座位上认真准备,可是我很清楚他们的基础,他们的主要原因不是胆量,而是缺少自信,基础又弱。所以我鼓励他们说:一整篇背不上,可以根据熟练的情况分自然段背诵。这下可好了,他们脸上立即露出欣喜神情,并开始跃跃欲试。这样,少数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勇敢地走到讲台前,自信地背上一两段。这种方法有效地照顾了他们的感受,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不用多久,也能将全文背完。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能从基础差的学生脸上看到笑意,读到自信,让我感受到我这几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费,也深感欣慰。
  
  最后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
  
  对背诵有了兴趣后,我开始举行一些比赛。比如分组竞赛,将全班分为四大组,采用推荐背诵、抽签背诵和全组火车接龙背同篇课文相结合的形式强化记忆。每一位学生主人翁意识都很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小组在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每一个都很努力,并且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在前十分钟的准备中没有一个懈怠。当然,比赛结束,我会奖给优胜组每一位同学一本练习本或一支笔等。奖品虽不算丰厚,哪怕是口头精神表扬,也能从获胜学生的脸上看到流露的自豪和骄傲的神情。诚然,有竞争就有失败,对于稍逊一筹的小组,我也会给予肯定和口头赞扬。所以,即使有不服,即使有嫉妒,但绝不影响学生学习背诵语文的热情。甚至在更多的羡慕眼神中我读到暗暗较劲和发奋努力。所以,在后来的比赛中背书的热情越来越高,检测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好。
  因为我特别重视诵读的指导和检查,所以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运用时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了。
  假如现在有人问我教学常胜的秘笈是什么?我想我可以从文言文教学改进取得的成效方面得出结论,并能自豪地告诉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人翁的学习意识,自然会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许起胜,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初中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必须做到:制订明确可行、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用好新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有益
【摘 要】本文立足于作文教学,选取德育渗透的视角,从审题训练、思维训练、时评训练三个方面来论证如何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提升其道德修养。  【关键词】立意 思维 时评 德育    作文教学是内含丰富的教学,既包括分析材料、确定立意的审题过程,也包括逻辑排列、搭建框架的构思过程;还包括以手写心、凸显主题的动笔过程。作文教学通过审题训练、思维训练、时评训练,让学生在充分释放个人思想火花的同时,接受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探究性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把比较探究引向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鉴赏、创造,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实施探究性学习,逐步摸索形成
【摘要】构建系统化作文教学模式,旨在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将写作课提到与阅读课相同的地位上来,突出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证明,系统化作文教学模式在提高作文教学效益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模式系统化自由化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效益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也必须转变角色、转变观念。须具体做到:转“教”为“导”,化“经验型”为“专家型”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树立全新的现代职业观;在教学中提倡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强调共性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转变观念    现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好发展时期。它的鲜明标志是新
【摘 要】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学习前人的作品,必须知其人论其世,即必须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得到更正确恰当的理解,把握作品的情感主旨。对于前《赤壁赋》这样一篇较难把握的文章,运用知人论世法以后,解读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深入得多了。  【关键词】前《赤壁赋》 知人论世 思想感情    苏轼的赤壁经典之一前《赤壁赋》历来在高中课本的讲解当中属于难点,其思想的复杂性,使很
【摘要】语文教材的注释一般都是知识性说明性的,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但人教社新课标《语文》必修1和必修2的注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注释不够审慎,甚至是错误的;二是注释缺席。新课标新教材只有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审视、考察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更好地弘扬文化精神。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教材注释;审慎态度;文化精神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依托。新课标
【摘 要】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蜀道难》这首诗时,笔者从文学是社会生活和人生阅历的真实写照这一角度出发,不仅仅学习诗人是怎样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描写蜀道奇伟风光的,更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从分析、探讨诗人思想情感入手,在思考中去学习、去鉴赏。  【关键词】蜀道难 鉴赏 时代背景 人生实际 思想感情    李白《蜀道难》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性、思想性引发人们诸多联想、分析和评价。笔者教时,参看人民教育出
【摘 要】《史记》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分别读到了一曲曲礼义道德的赞歌、忠诚知己的颂歌、隐忍求得的挽歌、慷慨英雄的悲歌,感受到了作者独有的道德理想、精神追求和抑己之情。  【关键词】《史记》 人物形象 道德理想 精神追求    合上《史记》,眼前不禁呈现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形象:项羽、李广、鲍叔牙、韩信、侯嬴、程婴、荆轲、屈原、孔子、高渐离、田光、樊於期……然而,他们的身上
【摘 要】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或桥梁,语文教育要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基于这一理论的思考,经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教学的美育研究”课题取得了明显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