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宾客老孤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SP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夔州的两年,对于杜甫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夔州诗歌中,诗人频繁地使用“故国”、“故园”、“月”等词,充分表现了思乡恋归、忆昔怀旧、孤独失落的情怀。生活的单调、孤独、压抑和失落加速了诗人的衰老,扩大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也给诗人以后的生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孤独 失落
  一
  大历元年(766年)春夏间,杜甫自云安移居夔州。其间,他多次辗转于西阁、赤甲、瀼西、东屯之间,终于在大历三年(768年)正月去夔出峡。在夔州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漫长”而痛苦的日子。
  二
  在杜甫的四百余首夔州诗歌中,我们能够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而又失落的情怀穿插其中。这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似乎由诗人骨髓里浸透出来,并且带着丝丝苦涩、忧愁和凄凉渲染开来,而后又深深地重新沉淀于诗人的心底。这种周而往复、绵延不绝的夔州情怀形成了杜甫夔州诗歌独有的精神意蕴。透过这些诗歌的孤独与失落之情,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老人的深切的悲恸。
  杜甫在夔州的生活还算安定,当时任夔州都督兼御史中丞的柏茂琳待杜甫不错,杜甫在瀼西有果园四十亩,又主管东屯公田一百顷,并有好几个奴仆。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此时的杜甫应该是生活无忧的。但是事物总是充满矛盾的,作为一位诗人,一位有远大政治理想而又不能实现的诗人,这种自身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他在这种生活无忧的状况下,在相对闲适的环境中,反而更觉失落与忧愁,内心没有得到丝毫的满足。物质生活的暂时安定舒适没能弥补内心精神生活的缺陷,甚至更放大了这个缺陷。他来往于西阁、赤甲、瀼西、东屯之间,这种奔波与忙碌让他接触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使他对夔州总的感受是“形胜有余风土恶”(《峡中揽物》)。与成都草堂相比,这里人情薄、风俗异,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因而在杜甫夔州诗歌中,便有了不少批评夔州风土人情的诗句。在诗人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都是不如意的:“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愁》),已经全然没有成都草堂时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荣景象与欣喜的心情,也没有与邻居把酒言欢的自由与洒脱,正是“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诸将五首》)。在这里,取而代之的是诗人身体性命的衰残、政治理想的破灭、环境的陌生、人情的冷漠、朋友的相继离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层又一层的忧虑当然让诗人觉得夔州的生活度日如年,竟让诗人有了会老死夔州的预想。
  山水险恶、民俗荒蛮、人情淡薄,处处都让诗人有一种独在他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的心情。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与此处格格不入的异域宾客,虽有自己的果园,也建起了草堂,但诗人从未把此地看成一个家,丝毫没有成都草堂时期那种建立新家园的短暂希望与期待。杜甫在夔州的诗歌中,“故园”、“故国”、“无家”、“作客”等字眼特别多,真是“泊舟楚宫岸,恋阙浩酸辛”(《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眼前的每一景物都能引起他对故乡的思念: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秋风二首》)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立春》)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解闷十二首》)
  无论是庭树、菊花,还是落日、秋瓜,在诗人看来,时下现实的东西仅仅是外在的虚设,难以真正进入诗人的审美心理,它们只是种种诗人怀念故乡的渠道,本身没有独立价值。因而这一时期诗人笔下的这类景物都蒙上了孤独的色彩,朦朦胧胧似乎让人接触不到。这种浓厚的乡关之思、渴盼回归的急切心理与长期滞留夔州、不得回归的现实形成鲜明激烈的矛盾。尽管诗人心急如焚,但又不得不强压住内心欲望,因而诗句表现出一种看似表面平淡,实则感情澎湃深沉的意味,这种悲伤、孤寂的情调让人不禁唏嘘。
  杜甫夔州诗除了“故园”等字眼多以外,“月”的出现也数不胜数,并大大超过这一阶段“故园”等词的运用频率。据笔者粗略统计,以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为标准,以《移居夔州作》和《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为杜甫夔州诗的起止诗篇,含义为“月亮”的“月”的运用就有62次。可以想象的是,诗人在夔州度过了多少无眠之夜。在朋友稀少、邻居稀少的西阁之夜,诗人一定辗转反侧。西阁依山而建,地势高,在漆黑的夜空下,凭栏眺望,只看见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和孤悬于空中的月亮:“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夜》)虽然江面上有时也很热闹,但那热闹是完全远离诗人的。山阁孤栖,难怪杜甫写出类似思妇心语的诗句:“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江月》),“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月圆》)。这样的夜,是难熬的;这样的月,是让人孤单和失落的。孤单的生命在静悄悄的夜里、明亮的月光下暴露无遗,得不到喘息,这让诗人更觉凄苦难耐。无论是在西阁、赤甲,还是瀼西、东屯,不变的都是明月,抬头低头都有它形影不离的陪伴,夜晚对月,想到自己是“天边长作客”的异域宾客,怎能不勾起人无尽的孤独之感?又怎能不让诗人在字里行间、在不知不觉中次次提到它呢?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追求在杜甫一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使在夔州,杜甫也“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客堂》)。“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秋兴八首》),授任左拾遗的经历还历历在目,仿佛还发生在昨天,又仿佛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这个记忆里有着端午赐衣的恩荣,有着清贵而闲适的生活节奏,也有着房琯事件的正义与偏执,还有着吴郁事件的沉默与悔恨,……但不管怎样,这个经历实在是太短暂了,立朝才几度,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未来得及施展。在成都严武幕府的生活更不是杜甫想要的,况且其中还充满着种种郁闷与烦恼。刘明华先生说:“杜甫的‘恋阙心态’常常是对过去的辉煌的回忆中夹杂着对现实的失望。”[1]是的,过去的辉煌与现实的失望的巨大落差既能成为一个人从此萎靡不振的祸端,又能成为一个人继续奋斗的动力。而对于杜甫来说,前者肯定不是他所追求的。在朝为官的短暂、朝廷与幕府为官生活的优劣对比,都促使和加深了杜甫重新回到朝廷的愿望: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同元使君舂陵行》)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摇落》)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晴二首》)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寒空见鸳鹭,迴首忆朝班”(《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江上》)
  如此种种,真是引不胜引。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这种渴盼回归朝廷、报效君主的心愿常常和诗人哀叹生命的凋零相伴随:“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西阁二首》其一),“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有叹》),“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西阁曝光》)。显而易见,诗人当然清楚地认识到现实情况的残酷与不允许,“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秋野五首》)正是这一矛盾的反映。诗人虽然说自己:“才尽伤形骸,病渴污官位”(《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素发乾垂领,银章破在腰”(《奉赠卢五丈参谋琚》)。仇注,素发银章,自谓老年带官。[2]表面上,诗人自衰贫老,愧以己身任官,但实际上,诗人对自己老年带官的经历很是在乎和珍惜的,因为这种经历一去不返。在夔州的众多恋阙心态的诗篇中,诗人常常从朝廷着笔,想象朝廷对自己的关怀: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晚》)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诗人精心设想君主、朝臣对自己的惦记,正是反映了杜甫希望朝廷记得自己、希望返回朝廷的微妙心理。但诗人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话,事实是:
  “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九日五首》)
  “鸳鹭迴金阙,谁怜病峡中”(《社日两篇》)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酬韦韵州见寄》)
  此时杜甫的处境,正是“孤负沧州愿,谁云晚见招“(《奉赠卢五丈参谋琚》)。仇注:负沧州,不能遁世。谁见招,无复用世也,所谓老拙逢迎也。[3]意思是杜甫既不能出世而不问世事,又不能被朝廷重新录用。诗人积极用世之心在两难的局面下,更显得失落与无力,只有“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緍”(《谒先王庙》),即使忧国心深,也不得不独自泪洒衣巾。
  夔州山水险恶,而且是一个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在夔州,峡谷之间的水是那样的湍急澎湃,两岸的山是那样的笔直惊险,意气风发、得意的人们一定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在杜甫眼里,这里奔腾不息的不是水,而是自己一去不复返的岁月和抱负;这里挺拔于两岸的不是山,而是不断向自己压来的孤独与无助。这里有先王庙、武侯庙、昭君村、永安宫、八阵图等,引起杜甫忆古思今。诗人由古迹想到庾信、宋玉、王昭君,想到诸葛亮、刘备。诗人咏叹刘备与诸葛亮的“一体君臣”,歆慕诸葛亮“君臣已与时际会”的际遇,也感慨昭君不遇、美人沦落的身世。诗人“向前展望几乎看不到一点光明,于是诗人就回首反顾,让过去那些令人怀念和激动的日子填充此刻空虚、哀愁的心灵,通过对国家兴亡盛衰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干脆以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吟咏代替对于时局的评说和对于未来道路的朦胧希望。杜甫在夔州时积压在心头的失望、压抑、苦闷促使他写作了大量的怀旧与咏史诗”。[4]但是正面、反面的历史都同样地给这个此时处于萧瑟的诗人以更大的刺激,更加深了他的孤独与失落情绪,构成了一声声凄楚而沉重的暮叹:“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詠怀古迹五首》其二)。
  三
  杜甫久经沧桑,对人事无常、生命短暂的体验极深,命运的捉摸不定和理想的难以满足都给他带来苦涩、孤独与沉重。夔州生活的单调、烦恼、寂寞、无助和失落更融入诗人的血液当中,加速他的衰老,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在夔州的两年,对于诗人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它快速地扩大了诗人的内心沧桑,也给诗人以后的生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15.
  [2][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2003.
  [4]莫砺锋,童强.杜甫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78.
  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JF13051。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应用文教学应受到重视,其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了实践,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中职应用文教学 文体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时空 考试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上好这一部分内容,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处理
摘 要: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 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 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日语被动句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与汉语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本文对构成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
摘 要: 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其代表作《林中之死》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两位作者最经典、最成熟的作品,二者都突出表现了死亡这一主题。本文比较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死亡意识并浅析其成因,通过对比可知,虽然两位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死亡体验,作品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死亡意识有着很大反差,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再思考。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商务英语不仅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成为新兴的专业,正在逐步完善理论体系。本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商务英语案例分析调查中所涉及的BE资源配置及BE专业发展现状情况等标准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调查,达到对比研究两校BE综合发展情况,完善该专业教学及课程设置等目的。  关键
摘 要: 如何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理想的评价与评价的现实存在着矛盾。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面对评价现实,追求评价理想: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现实情况决定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还是奖惩性评价;在教育评价实践中,现实又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评价应以学生评教为主,以学生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同行评价作矫正,自我评价作参考;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主,综合考虑教学工作其他方面、其他环节;
摘 要: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起始阶段,是基础阶段,也是一个分化阶段,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增加很多,学习的难度也要增加,开学初如果学习的心态和方法没有调整好,就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压倒,对高中今后的学习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班主任在新学期之初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态和表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关键词: 新高一 高中学习 焦虑 习惯 心态  今年学校招收一个励
摘 要: 采购供应管理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类面向制造、流通、零售、物流等行业和政府采购部门的综合型人才。采购供应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应用文写作技能也是衡量他们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简单阐述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采购供应管理专业 高职学生 工
摘 要: 无论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还是客观,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主体作用不可忽视。作者以时间为线,分析了敦煌石窟的繁华与兴盛,从热闹喧哗甚至寂静安宁的历史,旨在论述审美活动主体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审美主体 敦煌石窟 鉴赏  一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美的中心定义,也是他整个美学理论构架的基础。美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性质的人类活动。审美主体——人在整体
摘 要: 接受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给予了中学语文教学诸多启示,值得语文教师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活动“作家——作品——读者”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读者。这启示我们,在“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活动的三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召唤结构”启示我们“诗无达诂”,对于诗歌的鉴赏,学生各执己见是很自然的现象。应容许学生见仁见智,提倡个性化阅读。“期待视界”的理论启
摘 要: 当前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语境中,地方高校挖掘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弘扬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之一。章贡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章贡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发辖区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走向社会,使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社区文化 章贡区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