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标记朋友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记是用来表示某一事物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点[1]。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标记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标记可以帮助幼儿熟悉周围环境;帮助幼儿养成并强化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
  刚入园的托班幼儿,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不愿等待,规则意识较弱,他们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也有限。常常会出现教师一边说, 幼儿一边“调皮捣蛋”,将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的现象。如何帮助托班幼儿尽快熟悉班级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起规则意识?我们认为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过去“说教”的方式,从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发挥环境的作用。
  因此,我们开始探索在班级环境中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标记,鼓励他们主动在环境中寻找、发现、认识标记,通过标记内化行为规范,与环境进行良好互动。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标记是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的好方法。我们将创设的标记按照功能分为自理能力类标记、整理类标记、规则类标记,并提出投放标记时坚持趣味性、情境性、直观性的原则。
  一、托班标记创设的原则
  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在班级创设标记的实践探索,我们整理出了托班环境中创设标记的几个原则。
  (一)趣味化原则
  托班幼儿对动物、食物等元素充满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创设标记时,遵循这一特点,用他们熟悉的事物作为标记的主要形象,并用卡通形式呈现。这样的标记富有趣味性,更贴近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1.形象之“趣”
  趣味化的标记首先体现在标记的形象卡通、颜色鲜明,能够将生硬的规则转换为幼儿熟悉的、乐于接受的形象。
  以“小兔子吃萝卜”为例,托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环境中生活,很多幼儿还没有养成如厕后冲水的习惯。因此,为了引导他们能够在如厕后主动冲水,我们在马桶周围贴上了可爱的兔子图案,同时在马桶冲水按键旁边贴了胡萝卜标记(见图1)。幼儿如厕后,我们会提醒他们“记得给小兔子喂胡萝卜哦”,引导幼儿按键冲水。幼儿也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标记,逐渐养成了如厕后主动冲水的好习惯。
  2.游戏之“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创设标记时,我们依据这一特点,将标记的引导性与游戏性相结合,让幼儿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遵守规则。
  以“动物小脚印标记”为例,托班幼儿规则意识较弱,还未养成排队、等待的习惯,也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行为后果的预判能力。他们在出入盥洗室、寝室等地方时喜欢推挤,这样极易引发碰撞。班级的幼儿十分喜欢教师自创游戏“我和小动物学走路”——先听儿歌模仿小动物走路,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动物脚印说出动物名称,再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该动物走一段路。结合该游戏,我们在活动室、寝室门口粘贴了小猫、青蛙脚印作为进出标记(见图2)。每个脚印标记间隔一定距离,避免幼儿踩脚印进出时过于拥挤。标记贴好后,在进入盥洗室或寝室前,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念“变变变,我要变成小花猫”,说完模仿小猫的动作和幼儿一起踩着小猫脚印往里走;出来时和幼儿一起念“變变变,我要变成小青蛙”,然后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幼儿一起踩着青蛙脚印往外走。在一次次有趣的游戏中,幼儿慢慢学会了进出要踩小脚印,并且知道小猫脚印是进入的标记,青蛙脚印是出去的标记。久而久之,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幼儿也能在充满游戏性的动物脚印标记的引导下有序出入,树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 情境性原则
  托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富于幻想,乐意听故事。因此,我们在创设标记时将标记与情境相结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环境中,主动跟随标记,适应幼儿园生活。
  1.肚子空空的小猴子
  刚入园的托班幼儿因为对班级环境的不熟悉,会出现如厕焦虑的现象。例如:有的孩子不习惯在园内便池解手,有的孩子不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解手或解手时必须要成人陪同,还有的孩子甚至会憋尿、憋大便。为了消除幼儿对幼儿园盥洗室的陌生感、恐惧感,帮助他们养成乐意在幼儿园如厕的好习惯,我们用动物的图案来装扮盥洗室。
  在男生小便池,我们将猴子的图案粘贴在便池、马桶的周围,这样便池看起来就像小猴子空空的肚子(见图3)。男生们小便时,我们会提醒他们:“小猴子又要喝水啦,喝水时不要洒出来哦!”通过这种富有情境性的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幼儿如厕,消除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也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将小便解在便池里。
  2.小狮子喝水了
  我们在洗手池粘贴了小狮子的图片,图片里的小狮子嘴巴张得大大的(见图4)。洗手时,我们告诉幼儿:“小狮子要喝水啦,喝水时不要洒出来哦。” 或者告诉幼儿:“小狮子水喝得太少了,再给它喝点水。”通过情境性的标记和语言,引导幼儿将水龙头的水调至合适的流量。合适的水流既不会打湿幼儿的衣袖,也可以节约用水。这样一来,每次幼儿洗手时,都尝试着自己开水龙头给小狮子喝水,在情境化的环境中提高自理能力。
  (三)直观性原则
  托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因此创设环境标记时图案应该简单、直观。我们认为直观性应该包含看得“懂”和看得“见”。
  1.看得“懂”
  简单、直观的标记最容易让幼儿看懂。例如,我们在盥洗室的水杯架上贴上幼儿的照片,他们在拿自己的水杯时便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个水杯是自己的。同时,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加整齐地摆放水杯,我们在照片后面贴上小花(小花的花芯与幼儿水杯底座的口径一样大),将整齐放杯子口令简化为“盖小花”(见图5)。在盖小花时,幼儿会凭借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调整,让杯子与小花的花芯完全重合,进而达到将杯子摆整齐的效果。
  2.看得“见”
  班级创设的标记除了要让幼儿看得“懂”,还要让幼儿看得“见”。过去我们粘贴标记时易出现过高、过长等问题,不利于幼儿观察、学习。因此,我们在创设标记时,从幼儿的视觉水平出发,调整标记的长度、高度,确保幼儿能看得“见”。例如在洗手池粘贴“洗手七步法”时,将原来的一米多长的“七步法洗手”图示缩小、缩短,围绕洗手池粘贴四组,每组图片对应一个水龙头(见图6)。确保在不同方位洗手的幼儿一低头就能看见一组完整的“七步法洗手”图示,真正做到让标记看得见,发挥其价值。   二、托班标记创设的种类
  (一)自理能力类标记
  托班幼儿虽然年龄小,自理能力弱,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成人幫助,但是我们观察到,很多幼儿开始萌发独立做事的意愿,想要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此,我们认为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实践中我们创设的自理能力类标记主要包含两大类:自我服务类和班级服务类,借此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为自己服务和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1.自我服务类标记
  在午休室,我们有意识地张贴了幼儿脱衣步骤图(见图7)。步骤图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午睡时,我们会提醒他们观察图片顺序,然后边念儿歌,边进行脱衣步骤的演示。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和学习,到学期末班级大部分幼儿在看看、听听的过程中都掌握了穿脱衣裤的正确顺序。
  托班幼儿在解手时,会出现裤子脱得过低导致着凉、脱得过高打湿裤子、穿裤子时只拉最外面的裤子等问题。于是,我们在盥洗室张贴了幼儿解手穿脱裤子的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裤子脱下的适宜位置,并逐渐掌握解手时穿脱裤子的顺序。
  2.班级服务类标记
  除了创设自我服务的标记以外,我们还创设了为班级服务的标记。托班幼儿在玩玩具时,喜欢将玩具堆在一起玩。在收玩具时就会出现分类难、整理时间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活动区收纳筐里贴上玩具照片,幼儿收拾玩具时,可以根据照片对应收放。同时,为了引导幼儿整齐摆放物品,我们在玩具筐、玩具盘下粘贴轮廓线,引导幼儿将玩具筐、玩具盘摆放在轮廓线里(见图8)。我们还在寝室地板上粘贴了小圆点,引导幼儿脱鞋后将鞋子摆在小圆点上。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图片与物品的一一对应,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二)规则类标记
  托班幼儿年龄小,规则意识较弱,在活动中常出现散漫、无序的状态,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我们创设了规则类标记。
  1.规则线的设置
  我们在洗手池用不同颜色的虚线划分了等待区、洗手区,引导幼儿在等待区卷袖子、等待洗手、在洗手区排队洗手,洗完手后整理袖子。通过规则线的提示,引导幼儿学会有序洗手,改变了过去洗手时无序、混乱的状态。
  2.等待区的小脚印
  在解手区,我们在等待位置处粘贴了小脚印,引导幼儿站在脚印处排队等待,避免了等待解手时拥挤、无序的情况。
  《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将标记融入环境,正是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获得新经验。实践发现,在环境中融入适宜的标记,有利于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首先,可以增强托班幼儿的图文理解能力,他们在熟悉标记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语言,并根据符号语言的含义内化自己的行为。其次,能够提升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他们通过标记的提示独立完成洗手、放水杯、穿脱外套等,从中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成就感,并增强自信心。再次,环境中的标记还能帮助托班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他们通过卡通小脚印、规则线等标记熟悉班级环境,理解班级常规,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树立班级小主人的荣誉感。最后,这样的环境也会让幼儿感到安全和舒适,减缓他们在新环境中的焦虑情绪。
  对于教师来说,探索标记在环境中的运用,也帮助我们了解了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状况,让我们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环境创设能力。
其他文献
诗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条活泼灵动、自由自在的小河尽情流向远方的情景,充满了童趣,营造出了柔美、轻盈的意境。语言优美,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吟诵。本活动通过和诗歌意境相符的小河背景图、轻柔的背景音乐、教师动情的朗诵,以及由柔软的彩带所营造出的柔美意境,引导幼儿多感官、多通道地欣赏并体味这首诗歌。  语言活动:小河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河自由自在、尽情流
期刊
第一道关卡 ——心痛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文/阿梅丽·弗里德 图/ 雅基·格莱亚  译/王莹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曾做过两次母亲去世的梦,一次在高三,梦里清晰地知晓妈妈不在了。凌晨醒来立刻给她打电话,接通的一刻我号啕大哭,哭了快一个小时,仿佛在用尽全力跟命运抗争,不肯承认有一天妈妈也会死去。还有一次在大学,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回宿舍休息,恍惚间便是我妈被下葬的场景,有人让我选是土葬还是
期刊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绘本,书中的画面、文字、角色、故事都很简单;而一切简单的背后,却隐藏着作者的精心设计和深刻用意。伴随着主人公纠结的表情、艰难的步伐,简短的文字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独白:我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很慢;但他依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关键时刻只要鼓足勇气来一个“回旋腿”,说不定就成功了。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绘本丰富的画面细节设计提供了阅读的线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因此本活
期刊
《小肠小弟和大肠大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普类作品,它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和丰富有趣的拟声词,让孩子们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到小肠和大肠的特点。本系列活动中,幼儿欣赏作品、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然后制作道具,把它表演出来。对于幼儿来说,从获得经验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到表征的过程,是经验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探索、尝试、表现、创造的过程,更是好奇心、主动性、专注和坚持、创造力等学习品质不断
期刊
京京妈妈在班级QQ群里发了一段自己家小鸡出壳的视频,班上大多数孩子都看了这个视频。第二天,他们讨论着小鸡出壳的细节:“小鸡把壳啄出一个洞”“小鸡刚出来身上是湿湿的”……这样的讨论持续了好几天,有的孩子还在家玩蛋宝宝出生的游戏。  后来,京京妈妈跟我说:“京京对‘小鸡如何从蛋壳里出来’很好奇,我就在网上买了孵蛋器,可以放到班级跟小朋友们一起看。”我们有一丝担心:“这能孵出小鸡来吗?”京京妈妈说:“店
期刊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心里的小秘密变多了,不愿意将所有心事都说出来与人分享,情绪也更加丰富,比如委屈、沮丧、伤心、嫉妒等。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有着自己的内心秩序。因此,在他们的世界总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又让自己担忧的东西,还有想要努力捍卫的自尊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也为了增强师幼间情感的有效沟通,我在班级特别放置了一个爱心信箱,上面写着“我的小烦恼”,信箱旁还放了一本活页
期刊
绘本《上学啦》讲述了小兔上幼儿园的一天:从起床准备到进入幼儿园,最后结束幼儿园生活,回家睡觉。整个故事语言凝练、浅显易懂,包含了上幼儿园的主要环节,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幼儿读起故事来,就像是在回忆自己的上下学经历一样,能引发情感共鸣。因此,我以绘本为载体,通过说说、读读、演演等活动,让小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幼儿园生活,并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大致理解绘本故事情节。  2.
期刊
绘本《大兔子和小兔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和勇气的冒险故事:在离大兔子和小兔子家很远的地方新开了一家很特别的胡萝卜商店,小兔子想去看看,大兔子也很好奇,但又担心路上遇到危险。小兔子留下一封信,悄悄出发了。大兔子很担心独自出远门的小兔子,鼓起勇气迈出了家门,最后他们在林间重逢,说出了对彼此的思念与感谢,也一起克服恐惧,结伴抵达梦想地。故事中,大兔子和小兔子悬殊的身材比例、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故事的
期刊
黃丽 知名绘本画家,代表作品有《安的种子》《外婆家的马》。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获得者,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  记者:您研发儿童美育课程已经七年了,这期间一直都在和儿童接触。我特别好奇,从开始到现在,您对儿童的认识有没有什么改变?  黄丽:当然有。我一直都喜欢小孩,或许是因为我的童年过得比较快乐。毕业后,相对于成人的世界,我更想画关于孩子的东西,我好像也更擅长这个。现在回头去看,其
期刊
“沙水奇遇记”系列活动中,幼儿是故事的主角,在这个精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迸发出的耀眼的智慧火花。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智慧引发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和思考,幼儿的智慧促进了教师的行动、对话和反思,从而呈现出师幼智慧共生的样态。  1.大自然中,有大学习  自然是儿童最好的教师。自然为儿童提供了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等可以亲近、欣赏、探究的对象;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