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智育+志育”路径的反思与重构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xing8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肩负着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使命,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倚靠教育精准扶贫的要素框架,通过主体、客体、中介系统三大要素对现行问题进行审视,从精准管理、精准识别、精准培养三个角度提出“智育+志育”的路径重构,保证“助人”“育人”工作成效,促进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智育+志育”
  一、高校教育精准扶贫的要素结构
  “教育精准扶贫”的表述最早发端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实践,“通过教育这一特定方式来作用于特定贫困群体的脱贫”[1]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界定框架,将“教育”作为专门途径,“特定贫困群体”作为专指对象,“脱贫”作为终极目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教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贫困人群人力资本增值、思想观念塑造、生产技能提升的综合性教育治贫活动,目标导向更为直接,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固有功能在扶贫领域的延伸与拓展[2]。
  教育精准扶贫包含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三个基本要素。教育精准扶贫的主体即能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对贫困群体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客体即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的贫困对象,包含动态的家庭和社会因素;中介系统即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和客体开展综合性教育扶贫活动的内容构成和活动方式,不仅包括开展教育的软硬件条件,更强调精神和环境的教育作用。把握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及要素,是推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实践的逻辑起点,也是提升其工作能效实施路径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现行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审视
  (一)主体:资助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建设缓慢
  资助方和被资助对象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目前资助困境存在的根本原因。[4]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高校资助工作没有专门设置独立建制的校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而是将其隶属于学生工作处或其他部门,受学校编制数额的限制也没有按照学生人数比例配足、配齐资助工作专职人员,而是由各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来负责整理和对接。资助工作时间短、任务重,申报资助的学生数量多、情况杂,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又身兼繁杂事务的辅导员来说,难以集中精力深层次了解和思考资助育人工作,使得资助人员和资助对象之间普遍缺乏交流沟通,而且往往从事资助工作一、两年就安排其他教师担任的人员的频繁流动, 使资助工作无法衔接发展, 影响到资助整体工作,导致资助育人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资助学生的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而且还必须顾及其心理感受,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资助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和建设缓慢使资助工作的宣传不到位、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及时的了解相关信息和学生权利的保护,所以造成当前高校资助在对象、形式和效果等方面均难以达到精准的程度。
  (二)客体:困难学生群体识别精准度缺乏,跟踪反馈机制不健全
  困难学生认定是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依靠学生上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进行自主申报,再由辅导员组织班级、年級评议小组审议学生所提交的证明材料确定初步名单,再由院级、校级评议后审核通过,在程序上基本能够实现合理规范,但在实现精准性层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在认定标准上,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致使学校识别困难学生群体时缺乏统一标准,同时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校无法真实具体的了解学生实际家庭经济情况,导致认定工作有失精准。从认定对象出发,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关乎隐私问题少数贫困生虽然家境困难,却因为自卑、自尊等原因不愿意提出资助申请而无法得到资助;而一部分不存在实际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在利益的驱动下申请资助,造成真正的贫困生不能享受资助,增加了学校对学生贫困情况进行精准识别的难度。在认定方式上,班级、学院民主民主评议等方式掺杂个人主观因素,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从而使困难学生群体识别精准度缺乏。同时,资助育人是一个具有长期、动态过程的社会性工作,当前资助工作着重于任务的履行而缺乏持续性关注,不健全的跟踪反馈机制不仅会忽视家庭突遭变故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无法掌握学生需求(资金需求和发展需求)方面的变化致使人文关怀欠缺,导致资助育人成效反馈的滞后性,无法继续引导接受过资助并有所收获的学生感恩回馈,持续性教育中断进而影响育人效果的实现。
  (六)中介系统:资助与育人融合深度欠缺,重物质而轻精神
  目前部分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尚未将育人工作和资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缺乏良好的资助管理模式与体系,偏重经济、物质的资助,而对贫困群体的思想精神帮扶却经常被忽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并未得到有效落实[5]。同时,困难学生不仅存在物质贫困问题,还存在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问题,困难学生会由于经济困难思想相对局限,人际交往能力弱,部分学生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高校贫困生资助不只是一个钱的问题,仅仅给予经济资助而忽视未来发展需求和思想精神扶持会让部分贫困生养成一种“等、靠、要”的不劳而获和自私自利的思想,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问题未能从源头上得以重视[6]。资助与育人二者在实践和理念的融合程度不够理想,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落实“精神扶贫”,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扶持,培养其感恩意识。
  三、“智育+志育”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路径重构
  (一)精准管理:健全资助育人专职队伍,形成多元合力
  精准管理是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资助工作人员担负着事务性资助工作的执行和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职责,其专业素养水平是高校资助工作是否可以良性运转的基石[7]。高校要构建“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资助工作小组、班级帮扶小组”环环相扣的四级资助育人体系,为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实施主体中除了高校资助部门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由各院辅导员构成,辅导员队伍年轻且流动性强,工作覆盖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承担很多事务性工作,要保证辅导员熟知精准资助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就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吸纳发展擅长心理解困的专职人员、困难学生党员等建立一支数量质量兼具,且具有稳定性特质的优秀资助工作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争取实现点对点的“一师对一生”的帮扶,学校、教师和学生党员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同时可以通过定期交流会的方式共同学习各项资助政策,提高整体工作队伍的资助理论水平,充分的沟通和深入的探讨推动各项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通过精准管理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实施。   (二)精准识别:准确资助育人对象识别认定,加强动态跟踪性
  高校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当前各地方政府已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对每个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高校可以通过省级建档立卡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同时可以借助大数据全面采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而实现对申请资助学生的精准量化认定。[8]资助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具有时效性的系统工程,复杂而繁琐,同时要兼顾完善民主监督、定期复查机制,定期对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更新,加强跟踪及时关注学生情况的调整变化,做到信息准确有效;充分发挥资助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地家访、电话访谈等方式保持家校联系,动态掌握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利用专题讲座向学生普及资助政策,并结合民主评议及一卡通分析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和调查核实,建立困难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精准认定。不仅如此,困难学生的认定对象是真正需要帮助又值得资助的人,做到不仅要从“困中选困”还要从“困中选优”,兼顾公平与正义是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精准培养:完善资助育人制度体系,由“助人”到“铸人”转变
  健全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是提升资助育人能效的必然之举。高校资助工作应变单一物质资助为 “物质资助、能力资助和精神扶志”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从教育的视角实现学生精神和能力的“脱贫”,[9]培育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养人才。一要强化诚信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意识;二是可利用勤工助学的相关教育方式开展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强化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能力和竞争意识。三是學校要针对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正确认识贫困,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四是要加强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性、服务性的志愿活动,从活动中增强服务精神和道德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回馈国家的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同时并让感恩教育付诸实践。重视困难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其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自尊自立的品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现真正的心理脱贫,做到由“助人”到“铸人”的转变帮助学生们成长成才,促进资助育人成效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段从宇,伊继东.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要素及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8,(5)
  [2]刘云博.新时代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9(4):61-65.
  [3]罗丽琳.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模式构建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 2) : 197 - 204.
  [4]刘卫锋.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8):42-44.
  [5]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
  [6]金明媚.精准扶贫视野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9(1):85-88.
  [7]孙莉玲.以“育志、育智”为目标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19(12):120—130.
  [8]胡邦宁,杨靖旭,吕晨,张旋.高校精准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对 22 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34): 118-128.
  作者简介:王璐瑶( 1997- ),女,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高职生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有益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现状着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的融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融合
期刊
【摘要】2020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普及化阶段,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然而,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究其根本要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中诸多不适应性问题,满足新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由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的根本转变。为此,高校要着力构建上下协同、多元参与的治理组织体系,建
期刊
【摘要】学科生态网络通过资源获取与知识弥合两种方式为教育经济学提供生长养分。基于资源获取的学科生态位调整及基于知识弥合的学科协同创新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新的逻辑。其中,智力资源的获取通过吸纳多学科研究者加盟,为教育经济学培养能够胜任交叉研究的生力军;理论资源的获取通过加强跨学科理论借鉴的规范性,确保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方法资源的获取通过强化教育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正视教育经济学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进步,各专业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人们对高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法有了更高要求。混合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得到良好效果。本文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文章主要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并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  
期刊
内容提要:受农业税的取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经济进入新常态、债务管理日趋严格、民生政策不断提标扩面等因素叠加影响,县乡财政分别经历了不同表现类型的财政困难,并逐步将工作重点由保工资扩展到保运转、保民生、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范畴。本文分析了云南地方财政运行风险及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运行;债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云南财政运行风险状况  (一)财政收支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近年来,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具体教育教学中逐渐融入思政教育理念,作为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有着一定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特性,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和进步,就需要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数字电子技术课堂进行有效融合,主要涉及方式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以深化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变式教学方法展开了分析。最终,针对数学概念、公式、习题三部分重要内容,关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全面训练,提出了概念变式、公式变式、习题变式、阶梯变式四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融合变式理念创新数学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变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知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因学校与家长缺乏沟通而造成冲突的时间屡见不鲜,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家长出于一种“教孩子是老师的事”的心理,他们把孩子完全交给了老师负责,但又对学校工作不了解;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尤其是一些在校表现相对落后的孩子的家长,他们害怕去学校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也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以“传唤”的形式要求家长介入学校教育。教师与家长只对眼
期刊
摘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品质提升与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可行的。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内容选取和知识讲解阶段紧密结合;二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是打破传统禁锢,让学生走出去,把文化请进来,在真实氛围和实践操作中学习、感悟、提升、内化,真正使传统文化知识成为学生自身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内在品质。 
期刊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优秀文化遭受了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为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势在必行。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把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 应对错误思潮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