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二十年。二十年的教育探索,从一场如同包办婚姻的政府分配工作和指令所教学科开始,历经安徽、上海、江苏三个省市的跋涉,渐入“自由恋爱式”的实验教学主张阶段。哭过,吼过,曾如丧家之犬,挥霍着青春;亦曾笑魇如花,捧过映着荣光的奖杯。蓦然回首,自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教育旅程。
  被“包办”的挣扎
  1996年的8月,一个当时还叫做县教育委员会的单位,将沉浸在“优秀毕业生”喜悦中的轻狂荡涤,一纸通知书将我分配至离家百里之外、龙王山脚下的一心小学。学校三县交界,报到当天副校长请了一辆三轮车到县城去载我,经过漫长的颠簸,我的心开始支离破碎。
  多少美好的憧憬,随风飘逝在老校长“就教语文吧”这一轻描淡写的话语中。不论是读初中,还是中师求学,陈景润一度是我膜拜的对象,纵然做不成数学家,我梦想着成为未来数学家的老师。可学校缺语文老师,我只能再度接受安排。我别无选择,当时,我也没有资格去选择。
  操场上一边是牛儿的撒欢,一边是我颓废的青春。
  我才十八岁,我感伤着这辈子算是玩完了。不经意,为学生朗读百无聊奈中草就的“下水作文”,学生竟喜爱之极,夸我写得真好,请我多为他们写写。
  没想到,我的写作细胞,被一群可爱的山里孩子激活。于是,大山深处的广播里时常传来我和学生的同题作文;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文艺周刊上屡屡登载着我的诗歌,学生们的生活笔记。尽管我的语文课上得毫无章法,但是我讲的文学故事赢得了一片掌声,我们师生友谊赛的文字仿佛雄鹰骄傲地飞出了大山。
  在学校所处的腊树镇, 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几乎成了一个名人。于是,我被调入镇中心小学。
  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不错的语文老师。没料到,新校长对我说:“学校缺一个数学老师,你教数学吧。”我无语凝噎。
  想着离开一心小学时学生的祝福和鼓励,我想,我不能再次沉沦。也许,我可以把文学的情怀揉进数学课堂,去描绘一抹别致的风景。
  于是,当别的班级在做一道又一道习题的时候,我们班级在讲述一个又一个数学家的故事;当别的班级老师在分析例题的时候,我们在分享历史上的名题趣事。而且,我尝试着让学生将书本上的计算题,编成有趣的故事,以此算作家庭作业。显然,我的教学属于离经叛道。为此,我得付出代价。期末考试,我所教的班级平均分在全镇二十多个平行班中垫底,我受到了镇教办主任的点名批评。
  尽管心里不痛快,但是看着孩子们那欢天喜地的劲头,我决定一意孤行。是的,一开始,只是出于本能的冲动,可领导的教训与现实的反差,倒激发起了我教学实验的决心。
  就在校长对我的好感消弭殆尽的时候,就在同事们对我的“自以为是”感慨“自作孽不可活”的时候,我们班的成绩终于触底反弹,在毕业考试中居然位居前三甲。
  我为自己赢回了尊严而开怀,然而领导并不认同我的教育理念,开会时还例举了我的事例,说是孤例,说是侥幸,警示所有老师不可学,不能拿学生的成绩开玩笑。
  经此一事,我成熟了许多,在成长旅程中迈出了艰难然而坚实的一步。我明白了,于个人而言,有些被动是无法逃脱的,因为年龄,因为家庭,因为很多其他的缘由,但是我们骨子里不应该停止挣扎,要学会在被动中创造一些生动有趣的个体精神生活;对学生而言,一旦有了生命关怀,一旦学习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业成绩终究不是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能把自己有趣的精神生活融入教学,那么教书就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而是提升成为了通向自我价值实现的桥梁。
  “逃婚”后的迷离
  本来,在山村从教,就不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有同学陆续下海了,挣了钱了;有同学从政了,升了官了。不能说我没有动摇过,毕竟一个月才几百元的工资,仅够自己的生活开支,再加上不被认可,我一度萌生过离开的想法。可是,我不想离开学生。我不想让我的教育实验夭折。
  那好吧,2002年的7月,当上海的一家私立学校向我抛来橄榄枝时,我立马答应了。我期盼着我的教育理念在都市蓬勃生长。
  我成了四(二)班的数学老师。全班二十二个学生,小班化,我窃喜。
  第一节课,我精心准备了教育宣言。可课尚未开始,教室里却早已骚动不安,来自台湾的翟慎之同学问我:“老师,你的衣服怎么这么土?似乎是睡衣呀!”来自韩国的朱家慧同学扯开了嗓子:“你有女朋友吗?我们韩国美女可多了,给你介绍一个咋样?”香港籍的彭天义则笑着说“老师,你长得好短哟”,我印象深刻,他用的确实是“短”而非“矮”。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试图用自己拿手的数学故事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但不知是谁又带头闹腾了起来:“你以为自己是周立波吗?周立波也吸引不了我们的。我们对数学就是毫无兴趣,你别枉费心思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授课,课堂始终像马戏团,一会儿几个人在教室的地上玩弹珠;一会儿有人把教室里的饮水机戳了一个洞,教室里“水漫金山”;一会儿几个人溜出了教室,在走廊里“鬼哭狼嚎”;让人至今还后怕的是,一个叫陈佑铨的男生,在一节课里,突然跑出教室,冲向四楼的窗口,嚷着“我要跳楼!”
  显然,我的教育实验只能搁浅,在他们“睁着眼睛睡觉”的时候,实施数学教学创新只是一厢情愿。但我不再像初登讲台时那般心理脆弱,多愁善感,我反而要感谢这些学生,因为直到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教学,没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可以拷贝,每一次新接手的班级,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而独特的存在。跌倒了,无需等着他人去搀扶,只需平静地爬起来,然后再怀揣着初心,咬紧牙,继续赶路。心可以静静等待,但是步子不能停歇,得一步一步地往前迈。
  蛰伏即沉淀
  为改变现状,我放弃了自认为得意的教学创意。课下,和女生打羽毛球,教男生打乒乓球;中午,请大家教我轮滑;放学了,我们一起玩泼水大战;课堂上,我把试卷扔进垃圾桶;周末,我带他们去锦江乐园坐海盗船,乘云霄飞车、跳楼机,一起晕一起吼一起被吓哭。   在付出消瘦二十余斤的代价之后,全班学生才向我敞开心扉。终于,我的喜怒哀乐成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的阴晴圆缺左右了他们的阴晴圆缺。
  可是,学生们落下了太多的功课。而我以前的教学方式没办法迅速补齐这些课程,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不能尽快证明自己的教学,我将会失去这份工作。
  我重新学习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同时和学生讨论怎样可以更有效地学数学,并通过学习数学学会学习。尽管学习是人的天性,不少学生能通过知识的正向迁移,而积极建构自己的逻辑推理,可数学也有自己的内在结构,而且甚是抽象,使得学生一时无法达到数学的平衡,这就需要我适时适度地去组织支架,引导学生或合作或自主试误。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数学现实的差异,解决问题策略的差异,更需要老师在知识关键点予以点拨,更需要老师的启迪助力其思维条理化、深刻化。阅读和交流给了我灵感:“问题——亲历——变式——梳理”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在“有趣、有疑、有创”中帮助学生与数学结缘。有趣,即教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妙趣横生;有疑,即教师问得巧,学生问得妙;有创,也就是教师情理之中的设计,孕育学生思维意料之外的精彩。课堂环节的递进围绕着“三线”开展:以思维为主线,以有趣为导线,以思想为隐线。这样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平衡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平衡了过程与结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永远的主动,也没有永远的被动,教师的智慧就是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有学生思想不得的困阻,有学生潜能释放的机会,有学生分享心得的时空,更有老师的及时出现,合理组织问题现状,教会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已经让学生爱上了学习。
  “恋爱”也痛疼
  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业内荣誉。首先是每届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十分可喜,赢得了家长的交口称赞;其次是课堂教学具有灵动性,在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活动中,受到同行的褒奖,我也为此获得了市学科带头人的称号,为多个省市“国培班”的学员做示范教学;再次是能辅导新手教师快捷地学会备课、上课,好多个徒弟在赛课活动中用这种模式执教,均斩获一等奖。还有多本专业期刊就这一教学模式做推广介绍,我也成了《小学教学》的封面人物,撰写的相关论文屡屡获奖,其中《平衡赫尔巴特与杜威——“问题—亲历—变式—梳理”教学模式的实践》一文被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推介交流。
  不过,私立学校面临的一个现实就是,需要不停地挑战高分;有了分数,就有了好的招生宣传,而生源是私立学校发展的命脉。是的,“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是,“只有分数,明天走不远。”
  为了超越分数,思索如何帮助学生走得更远,在2012年的8月,我从上海的私立学校,考回了公立学校。与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自由恋爱”后,步入了“再婚”的殿堂,以实践自己“通融”的教学主张。
  所谓“通融”,“通”是方法,既沟通教材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的逻辑结构,关联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也沟通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的数学现实以及学习动机,争取彼此渗透到对方的思维中去;“融”,是目标,即通过上述的沟通,能融合成一个整体,使得数学的教与学不是零碎的知识摄取,不是文化片段的拼盘,不是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对立,而是在思想、方法、精神的统领下,师生共同感受当下的喜怒哀乐,丰富修缮智力与情绪,也通过当下不断逼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为明天搭建脚手架,从而彼此成就对方,让数学成为身体的血液,让思维具有野性的力量。
  于是,我又重回了当年的孤独。只是,今天的孤独,是自己争取而来的,是自己主动地告别了心灵的喧嚣。站在教学二十年的节点上,盘点一路得失,孤独的痛疼,也许能刺激末梢神经,鼓励自己重新“成长”为儿童,不受成见偏见障蔽、上下求索的儿童。
  否定自我自然痛疼,可是躺在舒适的区域,就会如同温水煮青蛙。我们为师者,既要尊重儿童的今天,也要为他们引领未来,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行走。所以,每一次进行自我批判和重建,不仅仅是勇气,更是责任与义务。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以及怎样把握反思的深度等,是教师在反思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此,我们尝试运用了“五边形思考法”,试图让教师的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所谓“五边形思考法”,是指教师面对真实的教育情境,从“经验收获”“反思问题”“良好建议”“遗留疑惑”“观点感受”五个角度开展反思性对话,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群体反思,从而提高反思的质量。    一、收获经验:让教师的智慧“最大化的艺术”    “收获
冬天来了,又到了堆雪人、打雪仗的季节。你是不是很期待和小伙伴们在冰天雪地里畅玩一番呢?赶快穿上防寒衣,一起到北極的冰雪世界好好玩乐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方面,并做了概括的解释。为了使解释一目了然,下表用几个主题词来使这四个方面的内涵更为具体化。   分解开来解释是为了方便理解,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既然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必然是凝聚在完整的人格中,不能分开的。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摘要: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指导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教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一类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我认为它不同于语文课上的一般阅读课,班级读书会上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宽松的、自由的阅读,班级读书会应该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驰骋想象、释放心灵的舞台。  关键词:阅读;班级读书会  寒假让孩子们读
杨则纬,1986年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学院教师。199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有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刊,多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小说《花里》被《民族文学》翻译为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发表。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十三期学员,鲁迅文学院首期英语高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提高班学员,陕西省委宣传部“百青计划”作家。2010年荣获第二届
小强是一名探险家。这天,他来到了中美洲,深入神秘的玛雅遗迹探险。然而就在探险的第一天,小强不小心触发了遗迹里的机关,被传送到一个错综复杂的巨大迷宫之中。小强根据遗迹中的古文字提示,得知自己只有找到传送门才能逃离迷宫。怎么走才能抵达传送门呢?
辩论时,正面交锋是最考验辩手反应能力的,双方辩手你一言我一语,既紧张又刺激。但是,正是这样紧张的气氛,容易让你的大脑短路,有时竟一个不留神让对方辩手把你的观点带偏了,让你欲哭无泪。那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招数,于无形中带偏你的观点呢? 先去“无人可辩聊天群”看看。  什么是去除语境?  语境包括了上下文及谈话时间、谈话地点、谈话情景、谈话对象、谈话前提等多种要素,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它,就会断章取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是生活的教学,口语表达则是学生学会生活的最基本手段,故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课前演讲现状  纵观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演讲(课前3分钟
“日本一火车站仅为一人保留”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称运营了69年的“旧白泷车站”3月25日迎来最后一日运营,26日正式关闭。旧白泷车站因位置偏僻,连年亏损,有人曾建议关掉这座车站。后来日本北海道旅客铁路公司发现有一名叫原田华奈的高中女学生每天要乘坐这列车去上学,于是决定继续保留。直到现在这位女生离开家乡,前往东京就读护士学校。3月25日下午,当地居民和游客们,为结束使命的旧白泷车
仅仅一句诺言  便是你出发的全部理由  仅仅一个信念  便是你面对的全部勇气  脚下几千里的土地  承载的岂只是遥遥归期  人生的旅程又何止几千里  然而  你却用它诠释了“仗义”  不,是成就人性与道义的呼吸     多少次风来雨去的洗礼  多少次坎坷与泥泞的绊羁  多少次黑与白的交替  伴随着嘴与眼的咒骂鄙夷  伴随着苦与痛的交织谑戏  可是你  却用那蹒跚而坚定的步履  老迈而刚直的梁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