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研究热点与动态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分析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文科教育应对世界变局寻求创新发展的一项改革举措.研究以CNKI中“新文科”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关于“新文科”的研究热点、演进过程.已有的“新文科”相关研究,热点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点领域的分类研究以及专业建设研究三个方面,经历了起点、发展、深化三个阶段.此外,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最终要在村庄落地,因此村庄是我们观察和思考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最佳窗口.在村庄视角下,从乡村建设、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层面讨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乡村建设的衔接要基于农村生产生活逻辑,防止基于外部视角的标准化生产;乡村文化振兴的衔接要消除村庄以竞争国家扶贫资源为荣的贫困文化;乡村人才振兴的衔接则须改变过去策略主义的逻辑,要在村级党组织建设上保持正确的政治性,以确保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进入村庄后能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南宋淮西制置使、名将夏贵本一生戎马保宋危疆,却于德祐二年(1276)二月携淮西府二、州六、军四、县三十四降元.夏贵的贰臣之举使得世人对他的晚年活动产生诸多争议,出现一些牵强附会的批评.结合相关史实与军事地理学重新梳理,夏贵晚年败战实为军事失利,而非与元有谋.焦山之战后,南宋形势愈发危急,夏贵据地淮西沦为孤岛,辖区残破、百姓孤苦、连丧二子的隐痛以及宋廷的主动乞降,最终促使夏贵降元.从夏贵战事与降元史实中可以看出,夏贵绝非寻常意义上的“贰臣”.对夏贵个案的考察,有助于重新认识宋元之际降将的历史地位.
根据安徽省工业2010—2019年相关能源消费量计算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Kaya公式并结合LMDI模型对安徽省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量化相关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运用EGM(1,1)模型对安徽省工业未来10年(2020—2029年)碳排放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劳动规模、经济产出和能源结构因素促进碳排放量的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因素会抑制碳排放量的增长,其中,经济产出因素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另外,安徽省工业碳排放量未来10年仍然呈上涨趋势,但增长速度减缓.基于此,提出从经济产出
明代海南人丘濬,官至大学士,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至少享有一个世界之最和五个中国之最,即:一是在世界历史上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光辉思想,比外国学者提出同样观点提早了将近180年;二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先提出较为完备的“海运思想”,对发展海洋经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三是被公认为明代中国的第一流学者,享有“襃然为一代文宗”之美称;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问与官位成正比例的朝廷高级官员;五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先提出杀害岳飞的元凶是宋高宗赵构,当代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王曾
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后扶贫时代面对的贫困治理任务转变为相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和长期性.在新阶段,人民立场和共同富裕的政治逻辑统一性以及主体和行为上的实践逻辑耦合性,决定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的必然性和有效性.根据精准扶贫个体视角和结构视角下的“精准”认知,以及乡村振兴“保障性”和“建设性”的阶段性话语,可以发现乡村振兴时期贫困治理的五个“精准”内涵,即循序渐进、制度建设、分层分类、统筹整合、多元主体.针对上述意涵,本文提出了后扶贫时代贫困“精准”治理的五个方向.
老舍在世时未公开发表的《秦氏三兄弟》是他在当代文学阶段创作中最能体现思想深度和广度的一部作品.从写作目的而论,此剧本系处于北京高层政治圈内的老舍为了歌颂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而写,老舍思想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地受到时事政治的影响,需要从《秦氏三兄弟》中去琢磨.就戏剧的题材而论,该戏剧以百日维新、民国初年南北谈判、1927年国共合作分裂、1948年“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示威游行运动为题材,对四个历史节点的选择与思辨,透视出老舍对晚清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这段现代史的思想认知.就写作成果而言,以思想认知为核心的《秦
文章对中文版《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信度以及效度检验,并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分别使用样本一(n1=342)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二(n2=205)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三(n3=67)进行重测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1个因子,包括15个项目,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以及信度,并且大学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结论:该量表适宜在我国高校教师群体中使用.
关于陈白尘戏剧作品的研究,人们通常较多提及他在“左联”解散后的创作,而其“左联”时期的作品则易被忽视.因而,考察和分析陈白尘在“左联”时期的戏剧创作全貌,有助于丰富和加深研究者对其戏剧生涯的认识与评价.陈白尘“左联”时期戏剧作品在主题呈现上表现为左翼阶级意识下的政治启蒙与以民族救亡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他承受牢狱之灾后寻求自由与光明的人文追求.在政治启蒙与民族救亡的总纲下其戏剧创作特点囊括了现实主义、爱国主义、批判意识三个方面,此三者不仅共同构成了陈白尘这一时期戏剧主题下的主要特点,更是他作为一名“左联
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周作人作为“小品文第一人”的经典性地位基本确立.这个过程含有自我阐释与他者论述双向推进的迹象.1929年之后,苦雨斋师生闭门聚合,惺惺相惜,以序跋书信互为唱和,开始他们闲适的个人主义文学的自我阐释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周作人”被悄然推出.1930年以后关于周作人的论述热潮到来,周作人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代表,引人注目,成为各路文化人论争的“话题”——被讨论,被甄定,被责难或被赞美.在受指责与受推崇的平分秋色中,周作人成为一座不可绕过的山,其权威性在这场文化论辩中确立.
当前有关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的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从现状来看,安徽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在政策覆盖、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上具有明显的融合优势,且总体融合基础更加扎实、融合业态日趋成熟;就问题分析,仍然存在融合法规不健全、融合型人才匮乏、融合创新不足和受众较少等发展瓶颈;就策略而言,尝试从健全法律法规、培养专业融合型人才、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建设和加大产品融合宣传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安徽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开拓发展的基本路径,以适应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