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珉:扎根晋山 造福晋民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下旬,一场细雨滋润了三晋大地。从夏县县城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盘山路,记者赶往泗交镇王家河村,寻访有着“山西种茶第一人”之称的陈厚珉。
  雨后深山,雾气蒙蒙,溪流潺潺,郁郁葱葱,山间低矮的农屋点缀其间。
  厚民晋茶
  《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叶自古出自南方,在普通人眼中,山西根本不可能种植茶叶。然而,山东客商陈厚珉,却改写了山西不产茶的历史。
  2000年,55岁的陈厚珉退休后,来到山西霍州七里峪搞旅游开发,开始二次创业。后来,他发现这里的空气相对湿度适中,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条件好,没有污染,他突发奇想:既然家乡能生产驰名全国的崂山绿茶,七里峪的山水植被、生态环境不比崂山差,有些地方的条件甚至比崂山还要好,为什么不能在此种茶呢?
  2002年,陈厚珉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试种。但一冬过后,茶苗全部冻死,第一次试种失败。
  2003年,不服输的陈厚珉继续试种,并采取了更多的防寒措施,但无情的严冬再次让他的茶苗全军覆没。
  2004年,在专家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抗寒的茶种,采用多棚覆盖的防寒措施,终于有8%的茶苗熬过了寒冬,这让陈厚珉看到了希望。


  2005年,经过连续三年的失败,屡败屡战的陈厚珉终于收获了希望,七里峪的30亩茶苗全部安然过冬——由此,他成为山西种茶第一人。
  尽管试种成功,并小有收获,但都不上规模,陈厚珉感到很不尽兴、很不“解渴”。于是,他开始在山西筛选更多的种植地。2008年,经山西霍州籍原夏县县委副书记薛玉马热心推荐、精心搭桥,陈厚珉来到位于中条山腹地的运城夏县泗交考察。他观山水、察土壤、问气候、解民情,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他惊喜地发现,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短;远离现代工业侵袭,无历史化肥、农药残留污泥;水源涵养充足,水质优良;民风淳朴,人心清纯,是一个适宜种茶并且能够种出原生态、高品质茶叶的好地方。
  2009年,陈厚珉开始在泗交移苗试种茶叶。2010年,他试种了20余亩茶苗,到今年种植面积已有300余亩,可采摘面积已经达到70多亩。
  经过10年努力,茶叶在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的泗交试种成功,让陈厚珉看到了晋茶发展的希望。他为茶叶起名“厚民晋茶”,寓意以山西的茶叶,造福山西百姓。
  晋茶厚民
  晋茶试种成功,让陈厚珉欣喜不已,他试着采了一点儿新茶,让专家和朋友品评鉴定。正如陈厚珉所料,他们对茶叶的品质交口称赞,当下就有卖茶的朋友提出将此茶带回山东,以崂山高品质绿茶的名义高价出售。这对于已经投入两百多万元种植茶叶的陈厚珉来说,无疑是个尽快收回资金的好办法,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陈厚珉说,这茶既然在山西种山西收,就应该把它做成山西的特色品牌,这对于山西、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好项目:一方面,这是山西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茶,填补了山西的空白,结束了山西不能产茶的历史;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做成、做大、做强了,也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如果将山西茶叶做成其他品牌去卖,虽然很容易得到回报,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陈厚珉深知,农业产出的最终效果,还得由农民来体现,晋茶要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成品牌,光靠公司自身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动当地农民,才能收到双赢的效果。于是,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农民的土地,并返聘留守的老人、妇女到公司打工。这样,当地老百姓除了土地承包收入外,每人每月还可以得到八、九百元的打工收入,比起单纯种地增加了不少,实现了就地打工、就近挣钱,离土不离乡,收入更高、更有保障。
  当地老百姓看到了种植茶叶带来的致富希望,纷纷主动将土地流转给厚民公司。有的农户还将外出打工的家人叫回来,一起承包茶园,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晋茶富民
  至今,陈厚珉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王家河村村支书家的情形——他刚一坐到沙发上,沙发就塌了,他也倒了。原来那沙发就是在两块砖上面搭了一块木板,外面罩了一块布。这么一块风景秀美的世外桃源,老百姓却过着苦日子,陈厚珉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百姓通过种茶尽快富起来。
  经商多年的陈厚珉,看准了发展晋茶的商机。他说,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包含着丰富的附加值,具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其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业产值的20多倍。同时,它又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对一个地方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
  谈起厚民晋茶的未来,陈厚珉充满了自信。他说,下一步,公司要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弘扬晋茶文化,打造晋茶品牌。“如果要形成产业,没有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亩的规模是不行的。目前公司一个车间的加工能力有1000亩,但是我们现在的种植面积只有300余亩”,陈厚珉指着山下的茶场说,“我们要在提质扩容上下功夫,力争3年后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翻上几番,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夏县提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泗交是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区之一。借助这一政策东风,陈厚珉打算将自己的茶叶种植基地建成集观光、品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山西茶文化基地,加大对厚民晋茶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能产茶,能产好茶,进而喜爱山西茶,最终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茶叶品牌。
  回顾数十载的晋茶发展历程,陈厚珉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但最终能扎根泗交,他还是深感欣慰。他说,种茶要经过三年的投资,第四年才可受益,在种植茶叶、发展晋茶的道路上,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协助和配合是不可能成功。正是因为在夏县看到各级干部务实、守信的作风,才更加坚定了他选择夏县作为晋茶基地的信念。
  如今,年近古稀的陈厚珉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就动员女儿来夏县,父女一起潜心绘制晋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线图”。
  站在茶基地楼顶远望,低矮的农房、破败的老村正逐渐褪去,几处新房已经建好,远处娶亲的鞭炮声不时响起。
其他文献
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精准扶贫早在《意见》出台的几个月前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13年4月5日至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率国务院调研组赴甘肃省积石山县“解剖麻雀”,就扶贫开发现场调研,提出扶贫工作的五项改革和十大行动计划。其中,“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五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首次提出,并明确了要开展“建档立卡行动计划
期刊
张超随我学习密体山水近三十年,作为我大弟子的他善于把丰富多彩的物象用几根线编织起来,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和认识,就绝对达不到对线条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大家知道线并不是中国画的唯一专利,西洋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也是用线的高手,但是洋线和中线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多用于数学方程式式的直线逻辑,而后者却是从事物的内在构成中,用中国书法起承转合,以达意象境界。  张超画的秦岭高山,葱郁林木,激流缓溪,人物禽
期刊
3月中旬,陕西、吉林、湖北等地多所幼儿园被曝长期给健康的孩子服用药品,引发全社会关注。家长从最初的震惊和抗议,到担忧、质疑和愤怒,经历着痛苦的心路历程。追及幼儿园的行为动因,某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竟称,给孩子服用“病毒灵”,是为了“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提高出勤率”。  众所周知,给健康幼儿喂药,伤害的不仅是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从陕西到吉林,再到湖北,幼儿园非法喂药事件并非个案,经
期刊
2014年1月6日,晋西北大地上寒风凛冽,河流冰封。  在崎岖的山路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英杰和副巡视员沙凤英正带领厅扶贫工作队,挨家挨户看望东段景村、西段景村和聂营村的部分老党员和特困户,并给他们带来了白面、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许多老党员、特困户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特困户张拴和握着郭英杰的手说:“谢谢啊,谢谢啊!这三九寒冬的,老伴不在了,孩子们为了生计打工也不回来了,外面冷、
期刊
据统计,全球城市人口在2008 年达到33 亿,首次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预计到2030 年该数字将达到50 亿,其中亚洲地区城市人口将从14 亿增长到26亿,非洲地区将从2.94 亿增长到7.42 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从3.94 亿增长到6.09 亿。  由于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与现代社会相伴的城市贫困化程度加深,许多国家特别是贫困国家城市贫民大量增加,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期刊
如果把60岁以上人口定义为老年人,中国已有超过1.8亿的老年人口,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养”,是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具有起步晚、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老人身体精神健康状况差等特点。而在农村,养老则面临更多的困境。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项目负责人赵耀辉。  《中国扶贫》:我国目前的老龄化呈现一个怎样的态势?  赵耀辉:由于生育率的下
期刊
近年来,山西把吕梁、太行“两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以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为核心,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整合资源、连片开发、产业带动,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大发展、大跨越,趟出了一条以易地扶贫搬迁、干部住村包扶、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为主要方式的扶贫开发特色之路。  这条路,是一场博弈,也是山西扶贫人勇气加智慧的完美体现。  这条路,是一次创新,也是山西扶贫攻坚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期刊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根本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作为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干部,再读这篇讲话,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抓住贫困人口这个重点 开展精准扶
期刊
腊月的淮北,千里麦苗青。  腊月二十二下午,记者来到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能源之都、运河故里”美誉的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在临涣镇四里村,冬日的阳光下,村里很少见到行人。走到一幢漂亮的二层楼前,才看到阔气的铁大门一侧,三四位老人穿着棉衣、操着手靠着墙根晒太阳,另一侧,四五位年轻妇女在说说笑笑地聊天,她们穿着艳丽,头发都焗了颜色。在她们身前,几个孩子正在玩闹。  这家的男主人外出打工还未返乡,是瓦工
期刊
有些行业爱自称“××人”,如“交通人”“水利人”“民航人”“审计人”之类。这种称呼源起何时未见有考证文字,只是观察到,也有不少行业不随波逐流,比如文化行业就没自诩“文化人”,地震局、文物局也不自称“地震人”“文物人”。当然,称“扶贫人”的则有。  虽然“自称者”口气是自豪的、正向的,但这类称呼是否科学尚存疑,疑问就在后面那个“人”上。这里就以“扶贫人”为例来分析个子丑寅卯。  这个“人”,应该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