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7nAChR在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qian3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α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0只,8~10周龄,体重22~26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6):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P组)、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α-银环蛇毒素组(P+α-BGT组)。C组气管内滴入100 μl生理盐水;ALI组通过气管内滴入5 mg/kg脂多糖(溶于生理盐水)制备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P组行肢体缺血预处理(6个循环的右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随后制备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α-BGT组于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α-银环蛇毒素1 μg/kg;P+α-BGT组行肢体缺血预处理,随后腹腔注射α-银环蛇毒素1 μg/kg并制备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于气管内滴入脂多糖后24 h时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处死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测定肺湿干重,计算肺水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IL-1β、TNF-α、IL-6含量、α7nAChR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表达水平,每组余10只小鼠观察7 d内生存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肺水含量、MPO活性、IL-1β、TNF-α、IL-6含量和HMGB1表达水平升高,α7nAChR表达下调,7 d生存率降低(P<0.05);与ALI组比较,P组肺水含量、MPO活性、IL-1β、TNF-α、IL-6含量、HMGB1表达水平降低,α7nAChR表达上调,7 d生存率升高(P<0.05);与P组比较,P+α-BGT组肺水含量、MPO活性、IL-1β、TNF-α、IL-6含量、HMGB1表达水平升高,α7nAChR表达下调,7 d生存率降低(P<0.05)。

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激活α7nAChR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为其在ACI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新的依据及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4例首次发病且病程为2~14 d的ACI患者临床资料,以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记录ACI患者的脑梗死危险因素,以及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miR-151a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内源性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2年12月至2015年3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患者各40例,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健康组)。留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H2S、凝血因子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PLG)、抗凝血酶(AT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危重伤员距爆炸中心的距离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本次事故的伤情特点以及伤员近期并发症和隐匿伤的发生特点,为创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12日23:35至12月12日23:35由天津市10家医院、12个重症医学科或专科监护室收治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全部危重伤员共58例,根据伤员受伤时所处位
期刊
目的探讨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外科手术后患者80例,年龄21~77岁,ASA分级Ⅰ-Ⅲ级,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送PACU,进行ANI监测。于入PACU后即刻(T0)时记录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若NRS评分为0~3分,不处理,10 min后(T1)再记录NRS评分;若NRS评分为4~10分,静脉注射芬太尼50 μg,5 min后(T2)再记录NR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ATP耗竭再恢复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HK-2细胞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6):空白对照组(C组)、ATP耗竭再恢复组(D/R组)、异丙酚(P组)和TAK1过表达组(T组)。采用抗霉素A耗竭HK-2细胞ATP后更换正常培养液恢复补充代谢底物的方法制备ATP耗竭再恢复损伤模型。于
目的评价缺血后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P组)。P组于升主动脉完全开放前5 min时,先松开主动脉钳夹30 s,再夹闭30 s,连续3个循环,行缺血后处理,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对肺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重25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肺缺血再灌注+磷酸肌酸钠组(CP组)。I/R组和CP组采用夹闭左侧肺门阻断左肺通气及血供0.5 h后松开恢复通气及血供2.0 h的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P组于肺缺血前静脉输注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