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培计划”教师动力不足原因及对策的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ngha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了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对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国培计划 主要原因 对策思考
  自2010年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对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全免费、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尽管如此,但基层学校很多教师并不真正“买账”,培训动力不足,培训怨言不断,每逢培训常常出现借故推脱逃避、中途溜号、冒名顶替、虚与委蛇等不正常现象。为何产生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已成为当前培训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试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国培计划”教师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上下协同不紧,培训院校“独断专行”
  为了提高“国培计划”效果,2015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培训院校、机构应与项目县和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国培计划”所有投标项目必须联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共同申报、协同实施。但大部分培训院校和机构认为自身培训资源充足,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无需项目县市的过多配合与支持,因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既不主动深入基层調研,又不诚恳倾听一线建议,更不与项目县市共同设置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管理。培训项目何时实施、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达成什么目标、存在什么问题,全由培训院校和机构自行决定和解决。项目县市除为培训院校和机构提供项目申报材料、选派参训学员之外,很少与之互动、对接。至于校本研修、返岗实践、跟踪问效、总结考核等本应由项目县市承担或配合的培训环节也是得过且过,马虎应对。这样,致使“国培计划”难以真正做到组织严密、管理到位、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2.课程设置不实,培训内容“不接地气”
  受培训师资的限制与培训理念的影响,不少培训院校和机构设置“国培计划”课程,通常不是“以学员为中心”,学员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学员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按需施训、分层施训、学以致用;而是以“教师为中心”,有什么教师就设置什么课程,教师专长什么就培训什么,按师设课、盲目施训,无的放矢。加上有的培训院校和机构把“国培计划”当作任务一样去完成,调研不够深入,安排不切实际,因此课程设置理论的知识多,实用的技能少,昨天的故事多,创新的案例少,“拼凑成拼盘”“新瓶装旧酒”。内容“空虚”,不接地气,“高不可攀”,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操作性,训非所需、训难所用,训无所得,教师参训热情自然不断降低。
  3.一线名师不足,培训团队“华而不实”
  为了提升“国培计划”质量,教育部要求培训团队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得少于60%。但在基层学校,乃至省城优质学校,优秀教师为数较少,善教能讲的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这些教师不仅教研任务重,而且社会事务多,很难挤出时间按时按要求参与教师培训。近几年来,随着国培项目的不断增多,培训任务的不断加重,一线优秀教师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多,培训报酬不断增加,聘请难度日益加大。面对这一现状,培训院校和机构不得不多聘请高校教师、教科研人员任教,尽管其中不乏专家、教授、博导、“海归”等“知名人士”,名声大、头衔多、职务高,但由于没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对农村基层教学情况不甚了解,所以在培训时,很多都是大谈一套套高深的理论,抛出一串串时髦的名词,看似现代高端、口若悬河,实则“华而不实”,不知所云。有时即使遇到1~2个一线优秀教师,因其长期在城镇优质学校任教,所讲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难以模仿,学不适用,学难致用。
  4.创新意识不强,培训模式固化单一
  近几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培训院校和机构切实结合培训对象特点和项目实施目标,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突出实践取向、能力本位,综合应用和设计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参与互动、交流研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跟岗研修、跟踪指导、训后回访、经验分享、成果生成与展示等培训方式与环节”。尽管如此,有些培训院校和机构因人手有限,经费不足,为图省力、省事、省费,在培训模式上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组织教师培训时,通常只是找一个场地,请几个专家,开几天讲座,写几篇心得,整几分简报就了事,有的再组织参训教师看几所学校、听几节课,形式单一,方法陈旧。既没有互动交流、反思实践,更没有训后指导,结对帮扶。自始至终把学员当作“容器”一样去灌输,讲者天花乱坠,听者昏昏欲睡,课堂死气沉沉。有时听着激动,写着感动,回去之后不见行动。
  5.组织遴选不严,培训对象参差不齐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许多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教师补充不足,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缺编较为严重,难以抽出教师参加培训。即使培训院校每年都有学生分派下来顶岗支教,因学科不全,人员不够,教学能力与现任教师无法媲美,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担心教学质量下滑,常会寻找各种借口改派甚至不派人参加培训。当然,这当中也有一些教师,或者职称、职务已无晋升空间,或者家庭、生活负担过重,或者培训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任务要求、生活服务存在一些问题,而不愿参加培训。对此,项目县市、培训院校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有时只得允许基层学校降低参训条件,更换培训对象,以致培训教师鱼龙混杂,参差不齐,顶替、缺勤者有之,而专职培训者更是甚众,无法按照既定的培训目标要求划分培训班级、安排培训内容,达成预设效果。
  6.管理举措不硬,培训考核流于形式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对项目投标、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师资选聘、考核评价等作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和提升培训质量。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有些院校没有将培训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随意更改培训方案、缩短培训时间、减少培训环节、替换培训人员、降低培训要求;有的重投标、轻实施,重学员考勤、轻专家教学,重资料整理、轻培训实效,重培训总结、轻过程管理,重训中教学、轻训后指导。培训考核只看看材料、听听汇报、问问情况,很少现场察看和抽查,尤其是网络研修环节参训教师学习与否,学得如何更是难以评估和考核。考核结果也大多没有和培训机构、培训者、参训者、组织者工作绩效直接挂钩,造成“国培计划”雷声大、响应少,花费高、效果小,教师压力不大、动力不足。   二、提高教师参训动力的对策及措施
  1.完善协同培训机制
  培训院校和机构与市县教师进修学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不仅在项目申报上要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在项目实施上更要相互配合,协同创新。无论是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师资的选聘,还是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方式的确立、培训绩效的评估,培训院校和机构均应充分听取市县教师进修学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的意见、建议,培训情况要及时反馈,不能主观决策,独行其是。市县教师进修学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也应主动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积极配合培训院校和机构抓实抓好学员遴选、需求调研、问题诊断、校本研修、跟岗实践、培训考核等工作。通过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合力推动“国培计划”的有效实施。
  2.严格学员遴选管理
  为使“国培计划”学员知学、能学、愿学,确保“国培计划”取得实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机构必须在如下三方面加强管理落实:一要在项目实施之前对区域教师结构、人员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根据教师结构情况,专业提升实际需求,制订培训计划,下达培训指标,明确参训条件,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做好教学安排,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时按要求遴选参训学员;二要尽力解决参训教师的工学矛盾,生活困难,根据基层学校派出教师培训情况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力求做到人员充足、专业对口、顶岗有力;三要认真制定、执行《“国培计划”学员管理规定》,建立完善学员参训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和反馈学员学习过程及参训成效,将参训教师遴选及教师学习情况与学校年终工作目标考核,教师绩效考评、评先晋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直接挂钩,坚决杜绝不按规定选派学员,不按要求参加培训,随意派人、换人,请假、缺勤等不良现象发生。
  3.择优选聘培训师资
  充分发挥一线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统一认定、强化激励、细化考核、动态调整”的原则,分级分段分科选聘一批一线优秀教师组建“国培计划”专家团队。利用“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专家团队成员进行培养培训,着力提升专家团队成员的培训需求诊断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师工作室主持能力;同时,通过经常组织专家团队成员深入农村学校考察调研,构建考核激励机制,增强培训的“引力”和“地气”,激发专家团队的责任意识和培训热情。
  4.按需设置培训课程
  精心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定期、专项、经常地深入开展培训调研,诊断教师教学问题,了解教师培训需求。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课堂为抓手,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做到既有针对性、系统性,又有操作性、实用性,按需施训、训以致用,使教师参训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能致用,力戒课程的“高大化”“城市化”“拼盘化”“纯理论化”。
  5.着力创新培训方式
  下大力气改进“请几个专家、讲几个专题、写几篇心得、编几份简报”的传统培训方式。把传统有效的做法与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现场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取向、能力本位,学用结合。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综合设计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参与互动、交流研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跟岗研修、跟踪指导、结对帮扶、送培到校、训后回访、经验分享、成果生成与展示等培训方式与环节,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室—研修社区”网络研修体系,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培训中,做到分层施训、以训带研、以研促训、训研一体,实现教师培训混合、长效、常态。
  6.健全监管評估体系
  分项制定国培计划培训指南,通过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专家抽查评估、第三方评估和跟踪问效、评先评优等方式,对“国培计划”实施过程、培训绩效、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监控、专项评估、公正考评。考核结果作为培训院校、机构和项目县遴选、调整及经费下拨的重要依据,藉此保证“国培计划”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顺利开展,增强培训院校、机构和项目县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齐心协力把“国培计划”抓好抓实,抓出实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离不开生活,因而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必成为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把生活中的数学呈
高中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高中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律和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问题教学法应用在物理课堂中,学
高中生因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对异性产生好感,乃生命使然,无可厚非。但其心智尚未成熟,心中难免会有“此生非你莫属”之感,所以,一旦“爱”的火苗被点燃,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对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具有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收紧,高中教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实际高三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为主,而学生则以“听”为主,鲜少进行互动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现代教育中,大多教学课堂都是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通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技能与知识,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
在新的教育时期,教育对象和班主任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新入职的老师经
期刊
我在十几年带班经历中体会到了“和谐”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和谐班级,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更离不开班级的每一位和谐的学生,因而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