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子800m跑的训练要点与实施方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0m跑是一项机体在高乳酸和缺氧条件下保持长时间高速度位移的項目,被称为“超长短跑”,它既要求选手有良好的速度能力,又要求选手有一定的氧耐力水平,尤其要有相当高的速度耐力水平。在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基础上的速度化,是当今女子800m跑训练的趋势和特点。
  初中女生的耐力水平会呈现自然下降的趋势。但此时初中女生的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神经系统等身体机能均有较大的发展,也是积极改善和提高运动机能的最佳时期。为此,训练内容安排和训练方法选择尤为重要。
  一、800m跑专项技术和呼吸技巧训练
  专项技术对提高初中女子800m跑的运动成绩有着重要作用。当今女子800m跑技术已经由原来的小步幅、快频率跑法变为接近于短跑技术。
  正确姿势:身体稍前倾,自然放松,头部正直,不要前伸或仰头,微耸肩,手肘成90O,微握拳,手臂放松,自然摆动。大腿适度抬起前摆,步幅适中,不能过大,脚跟着地迅速过到全脚掌支撑缓冲,形成流畅的跑动技术。
  呼吸技巧:跑动时采用跑一步一呼气的方式,呼气要有一定深度,约占肺活量三分之一,充分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氧气。在自身感觉到速度下降、呼吸困难时,要加强呼吸的深度,适当调整跑速,缓解不适。
  二、速度训练
  800m跑速度训练跟短跑速度训练不同,800m跑既有以磷酸原——乳酸代谢类型的无氧代谢,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谢类型的混氧供能,介于无氧和混氧之间。
  变速跑
  训练目的:体会快跑中放松加速能力,模拟比赛过程中加速、放松、呼吸调整,适应全程跑速度节奏,提升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机能,提高快速跑动中有氧代谢缓冲无氧乳酸的能力。
  训练方法:50m快跑 50m慢跑,2000m总量变速跑;100m快跑 100m慢跑,3000m总量变速跑;200m快跑 200m慢跑,4000m总量变速跑。每周训练1次。
  三、有氧耐力训练
  初中是女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突增期,也是积极改善和提高运动机能的最佳时期。尤其是有氧代谢能力,直接决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所以此阶段应首先发展有氧耐力。
  1.匀速跑
  训练目的:发展心腔容量为基础的有氧耐力,提升基础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训练方法:心率控制在120次/min~140次/min的匀速跑。可以在公路或田径场内进行,距离控制在4000m左右,专项距离5倍为宜,每周训练2~3次。
  2.间歇跑
  训练目的: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强化心肌供氧能力,发展混合氧代谢水平的耐力训练,提升专项耐力水平。
  训练方法:心率控制在150次/min~160次/min的间歇跑。2000m计时跑1次,测运动后即时心率,休息10min,让心率恢复到运动后即时心率的80%左右,再进行1000m计时跑1次。每周训练1次。
  四、专项强度训练
  要使运动员在高乳酸环境下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必须提高运动员耐乳酸的能力、自身快速乳酸消除能力以及肌肉的代谢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运动员的最大乳酸供能能力和乳酸耐受力的训练。
  1.短距离冲刺跑
  训练目的:发展专项所需要的最大乳酸冲击能力。生理学显示,40s~50s全力运动是发展个体乳酸效率最佳时间段,用专项距离1/3左右段落,达到最大乳酸效率,提高800m绝对速度。
  训练方法:250m~300m全力跑2次,组间充分休息15min左右。
  2.长距离冲刺跑
  训练目的:发展专项乳酸耐受能力。生理学显示,90s~150s时间段的快跑距离是糖酵解训练有效区域,模拟比赛时克服困难的中枢神经忍耐性,用专项距离2/3左右段落,发展全程跑的速度稳定维持能力,发展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调动能力。
  训练方法:650m全力跑1次,充分恢复15min~20min,再跑550m1次。两种乳酸供能类型可混合搭配,每周1次课。
  五、身体素质训练
  研究表明,800m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机体肌肉代谢能力的提高。为此,在800m跑训练时要在大强度的无氧供能训练同时进行力量耐力及身体素质训练,以充分发展肌肉代谢能力并防止受伤。
  训练目的:混合搭配发展一般性身体素质和支撑关节力量,提高肌肉质量,防止受伤,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训练方法:按全身不同肌肉部位合理搭配,每个练习做完休息30s再做下个练习,一大组做完休息时脉搏降到100次/min再开始下个循环,每次课做3大组(表1),每周训练2~3次。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在继续,呵护好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教育系统防控疫情最重要的任务。数月的抗疫,使得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得不进入“停课不停学”模式,由于居家学习,青少年学生户外运动减少,足不出户、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令不少青少年学生出现了近视、肥胖等现象。随着疫情的持续,青少年学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居家锻炼让体育走进青少年学生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规定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多省市中考体考测试项目。功能训练是一种注重身体基本姿态和人体动作模式,整合各项身体素质用于优化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通过对动作模式、脊柱力量、动力链、恢复与再生等环节进行系统性优化,提高动作质量,进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1]。因此,如将功能训练的思路和方法用于立定跳远的训练中,不仅可
一、创设情境的课课赛  情境创设是体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后,引导其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在了解学生技能掌握、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常赛”,这种当堂“检测”能及时发现学生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可针对问题与不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如
2019年岁末,笔者受邀参加某市组织的基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送教活动。本次送教活动精心准备,通过展示课和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研讨环节大家各抒己见,激烈讨论,让笔者深切感受到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  但同时观摩学习的教师也提出送教内容脱离基层教学实际条件、展示课存在“表演”成分等问题,导致难以实践和落实送教理念和内容。前来学习的教師产生这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恰当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比较性提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技术动作表象  案例描述: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小兔子是怎样跳的吗?让我们模范一下吧。”学生纷纷将小手举在头的两侧学小
“送教下乡”是带动提升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看课议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将“名师工作室”多次送教下乡的活动情况记录进行整理,对隐含在“看课议课”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仅作引玉之砖,以期对提高一线体育教师在送教下乡中的“看课议课”水平有一定借鉴和帮助。  一、看课准备不足  在送教下乡看课议课中,看课前的准备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送教面对的是农村学校,
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授业解惑,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2010年,我们一起考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共同努力完成大学的四年课程,在获得一次次奖学金的同时,我们也掌握到很多体育知识与技能。毕业前夕,女朋友(闫玉娇)因成绩优异,获得保送研究生的指标。这让我(王帅)既欢喜又忧虑,看来我们一起毕业做育教师的希望要落空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她为了我,放弃了继续深造,决心和我一起面临“失业”。毕业后
一、案例背景  作为高中起始学段的高一年级,最初的几节体育课往往决定了以后的课堂教学氛围。为了使新生之间尽快熟悉起来,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笔者引入了“破冰类游戏”。“破冰类游戏”是一种帮助人们放松并變得乐于交往的游戏,目的是为了打破人际交往间的怀疑、猜忌、疏远,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原本笔者是想巧用游戏,让学生们逐渐喜欢上体育学习的环境,充分享受锻炼身体的过程,珍惜自己所发现的东西,然而在实际
一、巧设2分线规则  现象:在中小学“三人篮球”比赛中,通常以常规篮球比赛的3分线作为“三人篮球”比赛中的2分线,国际篮球协会在2010年将距篮筐中心的圆心点距离由原来的6.25m增加至6.75m,这对于中小学学生运动员尤其是小学生运动员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训练及比赛中,不仅出现由于手臂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投篮不沾板、不沾筐、不沾网的尴尬现象,也会出现学生在2分线外投篮时踩线的现象。由于学生的力
网球在校园的普及程度不高,核心难点是教学难度较大,且不容易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采用科技化的教具辅助授课,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通过科技化教具的使用对教学工作提供辅助,可以将网球技术拆解成若干个单元分别进行,由简入难,因此,网球教学可摆脱场地的束缚,室内外、任意场地均可展开教学。  网球运动的两个核心技术是,对球的落点判断和准确的挥拍动作。传统教授方式往往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初期学习时往往顾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