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近年来生源素质低、文化基础薄弱等原因,中职语文课教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成为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一大重要课题。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语文 打造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32-02
  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为了学好其他各门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那么如何打造一线教师执着追求的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固化思维模式
  要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先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做新课改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一时很难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习惯,尤其是中职语文教师,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总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學变成了知识的单向灌输。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导致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厌学情绪;又使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肤浅,感到学而无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升中职语文整体教学水平,因材施教,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的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学会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好,只有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才进行必要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智慧。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及时转换角色,才能真正适应中职学校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由此看出,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才能乐其学。要使学生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转变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的条件。师生关系融洽了,就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有不满或者抵触情绪,就会对教师所任教的科目产生厌学情绪。这就是情感教育产生的迁移功能,用得好就对教与学产生促进作用,用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的甚至是阻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真心与学生做朋友。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教师自己着手,真诚对待学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补充自己在课堂上不足的地方,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如果能够成功构建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定然事半功倍。其次,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要多与学生交心。交心谈心贵在真心,真心是难能可贵的,真心才能叩开学生抵触的心门。“真”就是要对学生说真话,道真情,真心与学生交流,真心以教学事业为大局。如果没有真心,对学生缺乏诚意,即使面对面坐在一条板凳上,学生心里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老师的肺腑之言也只会是左耳进右耳出,难以收到成效。
  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向上,平等亲密的,这样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只有感受到自由、宽松、愉悦,没有任何心理压抑和外界强制,才能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己走进语文课堂这片新天地。
  (三)转变固化的备课方法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劳动,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花在了备课上。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转变以往固化的备课方法。
  首先,在备教材方面,要吃透潜在点,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编写意图、知识技能、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中职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普高教材的翻版,多数课文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课文篇幅长,涉及的内容多且范围广。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低,语文基础薄弱,对这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语文课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就要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取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或与将来就业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舍去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作用不大的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重整教材,选编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觉地感知到这些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从心理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定会更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升。
  其次,在备教法方面,要切中契合点。语文教学要与专业课相结合,始终以语文课要为专业发展服务为指针,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同向。比如教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在旅游班授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上网搜集相关西藏阿里的自然风光及探索西藏的民俗风情,模仿课文写一篇导游词,在课堂上作解说;在计算机班和电子商务班授课时,笔者让他们把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对幼师专业的学生,笔者让她们自己配乐朗读《离太阳最近的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相融合,让他们学以致用。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学生普遍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显著提高,更乐于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使中职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对老师所上的语文课感兴趣,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教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一)必要时让学生进行课堂导言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言设计得好,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平时大部分教师上课前都是自己精心设计导言,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准备,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是如果我们反过来,坚持这样的观念,学生的课堂就让学生来做主,教师只是指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根据情况,把一些学生可以设计的课堂导言交给学生自己设计,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中体会老师的教学思想,效果将会不一样。比如上《项链》这一课时,笔者把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开展课堂导言设计比赛。五个组设计了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导言,其中有一组的导言是这样:“同学们,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站在人性论的角度看这无可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给你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让我们读读莫泊桑的《项链》,相信大家会从中悟出这个道理。”学生自己设计的这样导言,有思想,有见地,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預习课文的目的,激发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二)运用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所揭示的人生感悟激荡着求知者的心灵。例如,粟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告诫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或人生旅途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都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借助课文,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中的真善美;利用课文感人至深的部分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感悟产生共鸣,领会文章深义。教师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利用语文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进行适时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常言说得好:“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问”不仅是学生要问(请教)教师,同时教师也要经常提问学生。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必要的。如讲授毕淑敏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时,笔者便把课文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逐一提问学生:(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2)红柳是一种怎样的树?(3)红柳的结局怎样?(4)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5)课文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结尾的妙处又是什么?(6)是什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7)你是如何理解本文既是一首颂歌,又是一首悲歌的?(8)找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想一想我们能为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密切相连,每一个问题都能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能踊跃回答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对课文的主旨、内容及作者的写作目的等就领会了。这种适时的提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目前教学模式构建中的重点话题,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课题。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其实就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和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语文情境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爱唱、爱跳的天性,把表演融入课堂,通过表演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形成对文章的确切理解,如教《项链》这一课文时,笔者将这篇课文内容编成话剧,让两组学生分别分角色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评论两组的表演。通过表演迅速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了显示表演和活动才能的机会和场地,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人物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心里描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教师把表演融入课堂,既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要想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打造快乐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创新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中虚心学习大量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砥砺和探究,让中职语文教学走上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建丽,陶红.试论中等职业学校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02)
  [2]王苑红.如何构建幸福的中职语文课堂[J].广东教育,2013(07)
  (责编 卢建龙)
其他文献
社会思想的进步与解放,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有关思想史的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却是个难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必须做到形象生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运输技术经济学课程实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结合课程教学所体现专业教学目标、高等教育特点等要求,运用“繁简”结合案例教学法、有限学时“换位教学法”,增强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自
[摘 要]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能让学生在现实的应用环境下,通过具体的案例,熟悉相关工序流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按照中职专业课程技能训练的特点,项目教学的流程可以分为项目选择、项目确立、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四个阶段。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专业课程;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以大学生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为切入点,基于多元化的理念从课程资源、师资配备、授课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对高职通识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有益探索,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职 通识课 多元评价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06-02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自主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去品味、求真、索疑。然而,现在学生的各科作业量大,预习的时间很难有保障。利用记叙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课内自主预习的能力,是帮助
[摘 要]虽然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具有操作性、创造性、生活性。因此,文章从实物展示法、案例讨论法、信息媒体教学法、亲身体验法、任务驱动法、课外活动法中对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资源;生活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南服务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然
经济曲线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认真研究2016~2018年高考全国卷政治科出现的经济曲线题,必将对广大师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启示。
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一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一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政府、学校、
为了在中小企业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体面劳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工资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从业者的工资收入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本文在此前提下,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