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那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瞿秋白是一幅画,奇幻迷离,繁复多彩,让人永远解读不完;瞿秋白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但处境艰危,磨难重重,争议纷纭,历史的烟帷雾幔模糊了珠玉的光彩。然而当你品读《觅渡》时,会顿生一种拨云见日之感,仿佛听到了作者与秋白那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语。
  为创作《觅渡》,作者曾三次往返秋白故居,苦思苦吟了六载时光,在现已改作秋白纪念馆的瞿氏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一遍遍地“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往来觅渡的小舟”——
  “纪念馆本是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何处?”
  这一声天问,宛如电石火花,穿透时空,彻亮黑暗。经过六年的艰辛求索,作者终于找到了一条走进历史、接近历史人物、从而进行心灵沟通的途径。《觅渡》一文中反复使用了觅渡河的意象,用来象征瞿秋白苦苦求索的一生。瞿秋白当年从觅渡河乘舟觅渡的意象就像一幅名画定格在读者的脑海里。
  这场心灵的对语是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地展开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个文弱秀气的书生,凭着高超的治印功夫、数一数二的俄文水平、令世人折服的文才以及与鲁迅茅盾郑振铎等几可“齐肩至顶”的文化价值,瞿秋白哪怕“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这一条学者的路,稳稳当当,平平安安;另一条路是“革命”,充满凶险、生死叵测——觅渡、渡何处?瞿秋白果决地选择了后者,“振臂一呼,跃向黑暗”,“毅然举身自焚”。通过作者对秋白人生选择的诠释,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心怀悲悯志在济世的抱负、一种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情怀、一种心底无私的伟大。
  秋白被捕后,生死两条路摆在眼前。如果让骨头“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柔弱”,便可苟全性命,反之则会肝脑涂地,珠玉俱毁——觅渡、渡何处?面对生死,秋白又选择了后者。从被捕到就义,他没有一点畏惧。1935年6月18日早晨,长汀三十六师师部一派肃杀之气,特务连长向秋白出示了蒋介石“就地枪决,照相呈验”的电令,面对死亡他笑了,平静地说道:“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睡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然后在国民党的刀枪密布之下,从容地走向中山公园八角亭前拍照,昂首平视,神色恬静。拍照之后,在刀枪的“护卫”之下,秋白手挟香烟,顾盼自如,向二里之外的罗汉岭刑场洒然而行,一路用俄语吟唱《国际歌》。到刑场后,席地而坐,对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于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秋白的死所表现的,是一种超越了生与死的坦然、超然、从容和达观,是丧失了凡胎肉体的人格与精神的升华,是经过痛苦自省之后的灵魂的诗化。《觅渡》的这番“对语”告诉我们,秋白其实早已了悟生死大义,否则就不会有这种“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盲”被古人推为“三不朽”。秋白慷慨赴难,舍生取义,可谓德高如山;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堪称功彪史册;著译洋洋500万言,业已“立言”传世。德、功、言并立,“三不朽”集于一身,还“觅渡”何为?为什么在临死前还要抢写那篇在常人看来实属多余的《多余的话》呢?聪慧如秋白,难道不知道这必将引起争议,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后名”?然而秋白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由于“将虚名看得很淡”,所以在秋白眼里,真实比完美更重要,探索比到达更可贵,自己“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于是他一如“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的项羽,在自己“将要英名流芳时举起了一把解剖刀”,在就义前从容不迫地写下了《多余的话》。这是一篇心史评述的散文,是一部心灵记录的底稿,虽然《多余的话》的感情是复杂的,但秋白的心灵独白是纯洁的,他藉此把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此举固然引起了很多争议,造成了很深误解,但于他的人格却毫发未损;相反,却让人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无限的爱意,无尽的痛惜,无穷的思索。原因在于,只看他的事业,“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他是用无私把自己“行将定格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面对得失选择了赴汤蹈火,面对生死选择了舍生取义,面对毁誉选择了自剖心灵。《觅渡》的作者以其过人的胆识、凝练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从复杂的历史格局中较深层次地写出了瞿秋白苦苦觅渡的一生,揭示了深刻的人生真理,让人有理由相信,尽管历史的长河往往是浑浊的,但它总有沉淀澄清的时刻。品读这种内含坚质、外包精华的美文,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学语言、学文学,而且能够学党史,学做人,培养自己的人格美,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注:《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出自高中语文第二册读本)
其他文献
灾难、邪恶与死亡,都能在岁月的肌体上留下伤口,使人类的灵魂引起悸动。在九·二一大地震、九·一七纳莉台风先后侵袭台湾后,在美国九·一一世贸中心轰然倒塌声中,血腥与废墟使余光中,这个在海岛上聆听人类呼吸的诗人无法抑制住翻江倒海的情感,他写下了《九月之恸》。“恸”,不仅是那纵横江河的泪流,更是对那些失去幸福家园的人们流露出的真挚的痛楚和关切的目光。  诗篇以一连串的追问开头,诗人的痛切呼之即出,这种形式
期刊
在当今的中国,风行的是温柔的时尚小品文,那种供有闲阶层阅读的“散文”,给人的感觉是社会已经进入了无忧无虑的年代,由此,杂文不是为大家所疏忽,就是即使被冠以杂文之名,也已经变得毫无棱角可言,妩媚可爱得如风情万种的女人了,这实在是文学的悲哀。而当我听到有的评论家说,杂文干吗就要按照鲁迅的风格去写,何妨写得“顺溜”一些时,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当今时代,文学缺乏的正是骨气。  在阅读了著名的文学家聂绀
期刊
孔子适②楚,出③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④。仲尼曰:“子巧乎!有道⑤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⑥,累丸⑦二而不坠,则失者⑧锱铢⑨;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⑩;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⑾也,若厥侏枸⑿;吾执臂⒀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⒁。吾不反不侧⒂,不以万物易蜩之翼⒃,何为而不得!”孔子顾⒄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⒅!”  (《庄子·达生》
期刊
老舍先生的创作,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建国前以小说创作为主,而建国以后,则以戏剧创作为主。《茶馆》就是老舍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本剧创作于1957年,于1958年和1963年两次公演,轰动了国内剧坛,并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节目。1980年秋该剧组赴欧洲演出,为中国话剧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茶馆》为三幕话剧,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发生在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期刊
周作人的散文以“冲淡”“平和”著称。所谓冲淡平和,一方面是指文字比较质朴、平淡,采取“谈话风”,有“涩味”,不太注意辞藻的修饰;另方面是指作家对所写的事物,往往不明显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但如细读周作人的有些散文,可以发现其冲淡后的躁厉,平和下的峻急。小品《梅兰竹菊》便是如此。  “梅兰竹菊”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广泛的四种名花。且不论它们秀美的外表,就是其中的象征蕴涵,也可以令喜爱它们的散文家大书一笔了
期刊
也许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的缘故,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太单调乏味,缺少一种诗意。的确,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空谈什么艺术,生活有时甚至会淹没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兴趣、爱好直至信仰。但无论如何,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就少不了有一些感动。也许感动之后你就疏忽了,而一旦在忙碌之余,哪怕花上几分钟,你驻足回眸,努力回忆起这种感动,然后用笔墨尽可能准确地把它描绘下来,这也许就是诗意呢!其实,诗的花朵就开放在我们的思想
期刊
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中,瞿秋白是不应该被忘却的一个名字。他26岁成为中共中央局五位成员之一,党内党外均有赫赫声名;31岁被清除出领导层后依然拖病体怀拳拳之心不倦地为党工作;36岁即为蒋介石政权捕杀。  瞿秋白之受人尊重,当然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评论家、作家、翻译家,是一个革命烈士,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是一个诚实、勇敢的人。  《告别》一文,选自《多余的话》。这是一部不
期刊
我们熟悉史铁生,熟悉他那篇用青春写就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也倾听过他在《我与地坛》中灵魂的喘息声。读他的作品,我们不能不求甚解,也不能一目十行。我们的目光会艰难地在他的一字一句间爬行。因为在他的作品中,你很难看到明月清风,也绝少出现春暖花开。他的作品负载了太多的人生的苦难。写作,对有的人来说是谋生的手段;对有的人来说是生活的方式;而对史铁生来说却是灵魂的需要。有人说,他是二十世纪最后十年浮躁的文
期刊
这是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绝妙的小诗。  初看诗题,你就会展开无限的愁绪与遐思。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这是一个悲凉的季节,也是个最易让诗人发挥愁绪的争节。“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我国古代诗文里,言秋多言悲,从宋玉“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曹丕“秋风萧瑟乏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燕南翔”,无不给人以瑟瑟之惑。秋之到来,“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
期刊
以上两篇短文,属于古代笔记类。所谓笔记,就是随笔而录,信笔而至,写到哪里是那里的一种杂谈琐语性质的简短散文。现在大多归入杂文类。  我国古代的笔记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兴起了,到唐宋已经相当成熟了。明清时发展迅速,形成了蔚为大观、璀璨多姿的笔记文苑囿。  由于笔记为杂录、随笔,所记录的大多是正史以外的某些宫廷、名流、艺苑、世情等方面的野史趣闻,或借事说理,或借物抒情,嬉笑怒骂,亦庄亦谐,但地位远不及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