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不平衡:油价高涨的原动力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ng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油价长期走势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供求关系;任何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并最终表现为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在短期内,一些突发因素如气候、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等使得供求关系更加不平衡;此外,国际金融资本也利用这些突发因素对油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石油需求:增长迅速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并与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
  
  全球经济于2002年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3年开始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最近三年全球日新增石油消费分别为63万桶、177万桶和270万桶。一些传统的产油国如印尼,由于本身需求的增加,已经转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而以往消费量较少的中东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带动国内对石油需求的快速上涨,如沙特、伊朗等国。在全球石油新增需求中,中国、美国所占的比重最大。由于中美两国新增的石油消费主要通过进口满足,通过石油进口数据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2003年中美两国日新增石油进口分别为60万桶和89万桶,两国新增之和占全球新增部分的69%。2004年中国平均每天进口石油324万桶,这与2001年的165万桶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可见,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在影响着国际油价,而在石油需求增长的过程中,中美两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8780万桶,同比增加210万桶,增长2.5%。其中,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最快,日增量达84万桶,占全球石油需求日增量的40%;中东地区石油需求增长紧随其后,日增量为38.5万桶,而其他地区增量相对较小。欧佩克在石油月报中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8706桶,同比增加132万桶,增长1.5%。而美国能源情报署短期能源展望月报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8716万桶,同比增加138万桶,增长率为1.6%,其中,石油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发展中经济体,非OECD国家和地区日均石油需求增量为120万桶,占全球需求增量的近九成。尽管三大机构的预测数据不尽一致,但是均认为2008年国际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其增量仍将超出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尽管近期有消息称,美国经济正进入衰退期,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即便如此,工业化国家的石油消费能力不会由此有太大幅度的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的石油消费能力也只会增长。有资料显示,石油需求正在以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能源消费2002年至2030年将增加60%,其中三分之二是因新兴国家需求增长。世界石油消费需求总量的上升趋势决定了油价的上升是一个大趋势。
  
  石油供给:增长缓慢
  
  与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相比,石油供给则增长缓慢。影响石油价格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2007亿桶,20年间增加了4303亿桶,增长了55.8%。虽然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已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与产量之间的比例为40.6年,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内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特点也对石油供给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探明的石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石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而非OPEC国家主要是作为价格接受者存在,根据价格调整产量。但2002年以来,受强劲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价刺激,OPEC产量激增,原油剩余产能从2002年的560万桶/日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40万桶/日左右,产能利用率高于90%,通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的能力减弱。迫使市场参与者通过构建商业库存作为应对风险的缓冲,而库存需求反过来又刺激油价上行。
  
  此外,石油生产成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近些年来,石油地质储量减少、生产能力增长乏力问题十分突出。2005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只有1770.6亿吨,按照日产8250万桶估算,全球石油至多够开采40余年。这还不考虑消费逐年增长的因素。作为不能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开采一点就减少一点。随着世界巨型油田趋于枯竭,石油产量正在缓慢下降,欧佩克的产能已达极限。由于多年投资乏力,世界炼油能力不足,其中包括炼油设备老化引起的炼油能力不足。而更新或新建炼油设施投资巨大,也需要时间。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对油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也必将是长期的。
  
  全球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也未能弥补全球石油供求缺口。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首席经济师毕罗(Fatih Birol)估计,当前合理的石油剩余产能应该在500万桶/日左右。然而,当前全球剩余石油产能仅约为200万桶/日,虽然到2010年将会增加到300万桶/日。
  
  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得石油实际需求非常旺盛,同时高额利润必然会刺激新增投资。为了保证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OPEC国家计划在2010年前投资1200亿美元着手扩大石油生产能力,初步计划将原油日生产能力由2005年的3170万桶提升至2010年的3690万桶(不包括伊拉克),增长16%以上。同时,欧佩克大幅扩大精炼能力,精炼日产能由2006年的1230万桶扩大至2011年的1770万桶,提高近50%。
  
  2008年全球石油供求仍然趋紧
  
  IMF在其报告中指出,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新兴市场将引领世界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均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时期,其发展历程决定对石油的需求将继续强劲,从而将继续推高油价。
  
  2008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4.8%~4.9%,石油需求日增长130万~200万桶,从历史上看属于强劲增长。而供给方面,预计非OPEC地区日增产100万桶,低于130万~200万桶的日需求增长,剩余的差距将施压至OPEC产油国。而由于国内消费稳步增加,但产量增长停滞,OPEC出口量呈下降趋势。并且,由于市场呈现后市看跌的油价结构,不利于持有库存,预计OECD国家商业原油库存水平将进一步降低。库存大幅下降,石油市场平衡极其脆弱,预计库存因素在2008年还将成为油市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
  
  2008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总体呈现大幅上扬态势。地缘政治、投机基金、美元汇率等因素形成合力推涨油价,分别造成大幅“地缘政治溢价”、“投机炒作溢价”和“美元汇率溢价”,而供求紧张、库存下降则是这些“溢价”生成的基础,是2008年油价持续飙升的“基石”。展望未来,偏紧的基本面无望得到改善,地缘政治紧张、美元贬值、基金炒作等都将继续作用油市,2008年油价仍有上涨的空间。
  
  2007年,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虽然同比增长10.6%,但由于勘发成本大幅上升,项目投产延迟,石油产量增长并不理想。而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主要由于亚太地区需求强劲,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将增长1.2%。由于需求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供给增速,今年全球原油每日供给小于需求50万~100万桶,并由此导致库存持续下降。
  
  另外,随着全球需求的不断提升,炼厂产能并未出现相应的增加。相反,2008年年初以来美国及欧洲炼厂故障频频发生,尤其是在夏季、冬季需要开足马力生产成品油的时期。且备用产能不足,导致在炼厂发生故障时引起供应中断,成为油品供应环节的瓶颈。
  
  从发生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特征考虑,土伊冲突不会发展得太过严重就应偃旗息鼓,因为一个动荡的中东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会让土伊冲突朝极端或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尼日利亚针对油田的武装袭击很可能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下去,而伊朗核危机最近虽然出现缓和趋势,但要彻底解决仍面临重重困难,可能成为长期悬于油市的一把利剑。总之,2008年将有更多的地缘政治题材可以炒作。
  
  中国推动了油价的升高?
  
  随着油价的高涨,石油需求似乎没有缓和迹象。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的消耗量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每天7500万桶到2005年的8300万桶,而到今年,石油的消费量达到8700万桶。有数据显示,即使在高油价的态势下,石油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30亿人口进入工业化,他们对石油的需求增加得较快。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世界石油的年增长量大致在每天60万~70万桶,在2003年~2004年,全球消费的增长达到了每天180万桶,虽然有数据显示2005以来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06年日均增长近65万桶,但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仍然达到6.7%,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据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新增需求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从1990年的每天230万桶上升到2000年的470万桶,2004年的600万桶。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数字,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为每天768万桶,2008年上升到812万桶。现在每个中国人一年的消费量还不足两桶,而每个欧洲人一年的消费量接近13桶,每个美国人的消费量是25.5桶,如此看来,中国将来的石油总消费量真是难以想像。
  
  是不是中国对石油的旺盛需求推动了油价的升高?我们还需认真看待这种说法。的确,这些年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比较快,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快,经济增长的能源密度本身也很高。但就国际油价上涨而言,也应该看到,中国绝不是唯一的石油进口大国。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石油需求总体上趋于增加。美国从新世纪以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幅度也很大,对国际石油需求的增长也有明显影响。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无法收拾伊拉克战争的残局,是造成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大原因。美国长期对伊朗进行制裁,与伊朗在核问题上剑拔弩张,威胁使用武力,也是造成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美国为了保证在发生战争或其他可能导致大量石油供应中断事件的情况下确保自己的石油供应,不顾油价不断上升,仍不断购进原油,补充其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对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需求压力,也刺激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所以,不能把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简单地仅仅归因于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应该客观地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影响,看到美国不仅从需求方面,而且从供给方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居高不下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31日,山西省银监局和山西省旅游局共同举办了中国(山西)太原“中部崛起·旅游业先行”首届高层论坛暨旅游业振兴银企洽谈会,就金融行业如何有效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等
2008年7月31日,由山西省银监局和山西省旅游局共同举办的中国(山西)太原“中部崛起旅游业先行”首届高层论坛暨旅游业振兴银企洽谈会在山西召开。与会专家对相关话题进行了精辟阐述,现选登如下: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支德勤: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发展旅游很需要。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需要”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中部崛起的需要。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中
期刊
近年来,密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积极筹措资金,促进了各项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使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得到了有力体现.
临近期末考,教室里的气氛自然非同寻常.下课了,大多数同学都还在埋头做作业,捣蛋鬼曾韶冷不防冒出一串话来:“我说同志们呀,用不着这么辛苦吧!连课间玩的时间都牺牲,太不值得
Private Equity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PE业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了上百年,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在美国硅谷,上千家PE基金或PE投资商与大量高科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购买、储存和销售电力物资.整个过程需要科学的管理,才能得到科学的保障,也可以实现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伴随着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也就相应的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提升,煤炭行业是我国第一大能源行业,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可观,因此做好煤炭资源的营销工作对
通过对 18~ 2 1岁藏族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数据 ,运用体育科研数据统计处理系统软件包 ,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典型指标建立西藏班
2012年1月的周末,马佳年一家围坐在餐桌旁,为她女儿庆祝6周岁生日。这6年来,她独自把出生时仅2.7斤、身长28厘米的早产儿女儿养育成聪明漂亮的孩子,令医生感到惊讶。她还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早产儿联盟、早产儿救助基金会。全国40余万早产儿家庭受益。她被评为“2010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从一个人的力量到全社会的力量。马佳年倾注全部母爱营救女儿,带起一支爱心团队,营救更多的早产儿家庭,迎来了女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