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物权印痕,切合历史上中(产)等阶级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可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以及向公众传导文学信号的职能。经过一段不太长的歲月,迷信与公文不知何处去,很多文学作品却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读书人五花八门,并非统一的整体。有的白皮肤,有的黑皮肤;有的信基督,有的归佛门;有的敢担当,有的颇颓废;有的傍权贵,有的走江湖……于是产生不同的文学标尺,也是常情。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既然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会形成大致相近的规则。这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红区的边界;《阿凡提的故事》的“经典性”不一定能在基督教地区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共有的美人梦、精英闷骚、愤世纠结,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数。
  这印证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知识界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涉性、涉金、涉官、涉暴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什么“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话语权一类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什么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优势。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者不应忘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某种普遍的人性之道,或说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大户”(切入宗教、道德、政治的时代焦点),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竟然发现、开发、释放出意识流这等奇物),就这样跨入了门槛。还有一些“资源大户”,比如《西游记》(佛教文化资源)、《聊斋志异》(道教文化资源)、《三国演义》(王侯文化资源)、《水浒传》(江湖文化资源)等,也是各得先机,各成气象,成为不易绕过去的大块头——至少在中国是如此。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最可能就被建构者们的目光跳过去。
  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限界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文化权重者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
  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
  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大部分文学史其实皆可半信半疑,因为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是在这种加法与减法的双向对冲之下,进入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限漂泊,需等待下一本甚至N本文学史的再度检验。■
  若子荐自《南国都市报》2017年9月21日
其他文献
“名”是个好东西,很多人舍不得丢弃,反而会极其功利地去追求。項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者。”乾隆皇帝到处留墨宝,号称“十全皇帝”。如今某些影星,对名的追逐更是不遗余力,会拍电影电视剧,还会唱歌,更能写书,仿佛入了演艺圈,什么都精通了。  但“名”也累人,看《武林外传》,有这样一个情节:吕秀才忽悠死了盗神姬无命,被朝廷封为“关中大侠”。这位酸秀才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将“关中大侠”的
期刊
我做人物专版时,她是最好的作者之一,无论知名人士、成功商人,还是小人物酸甜苦辣的人生,她都能掏出真心话来。不想却被两个农妇难倒。  两农妇所在的行政村,是三个自然村合起来的,她们分属两个自然村,相隔约两三里路,认识,平时没来往,看到打个招呼。  那是个大夏天,刘嫂开着农用小三轮车,去县城买猪饲料。回来看到李嫂的婆婆带着孙女,走得衣服被汗湿透了。刘嫂想大太阳下老人小孩会中暑的。“婶上来吧,我带你们。
期刊
费孝通曾言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林语堂亦言在乡土社會里,“人们总是避开法庭,95%的乡村纠纷是由那里的长者们来解决的。牵涉到一项诉讼中去,本身就不光彩。体面的人们都以自己一生从未进过衙门或法庭而自豪”。  其实,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渗透到广大的基层社会。乡村靠礼俗解决纠纷,产生“轻易不告官”的习惯,出现如费孝通所言的乡土社会“无
期刊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人生路,已走过大半,回望来路,会想象,如果重回年轻时候,是否会选择另一条路,经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当年轻的你面临选择时,总会听到各种声音:“这条路不适合你!”“这是一条弯路。”“我不希望你走我的老路!”“这样挺好,多安稳呀!”“现在的工作多好,别瞎折腾了!”然少有人跟你说,听从你的内心,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走你自己的路,我永远
期刊
古人送别是件大事。在出发前,远行的人要沐浴,送行者则会把远行者一直送到驿路的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折枝,所折的多半是柳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正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的时日,王维想必折的就是柳枝吧。《诗经》中《采薇》一诗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由此看来,柳树与送别的关系至少得有两千多年了。只是不知道当年的燕太子丹送荆轲的时候,易水邊是否也有柳枝可折;汉唐时长
期刊
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大器晚成,直到50多岁才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大戏———电视剧《济公》,在剧中饰演济公。  剧中有一出济公在街市摊位上吃馒头不给钱的戏,原来是这样写的:济公闲逛到馒头摊位前,看到一笼刚出锅大冒热气的馒头,伸出脏兮兮的手拿起一个就走。老板叫住他说:“哎!你还没给钱呢!”济公回过头来,调皮地说:“吃个馒头还要钱?我不要了,还给你。”说完,将馒头放回笼屉里,只见,五个黑黑的指印印在了雪白
期刊
他是个当兵的。  小时候家里苦,因为太苦,妈妈做好最后一顿饭菜,离开了家。他才三岁,追出门去,拖着妈妈的裤腿不让走,妈妈还是走了。  离村子十里路有个小煤矿,没什么门路的人都去挖煤,他的爸爸也去,给他和弟弟挣学费,累得生了病。  12岁的寒假,他第一次下矿。矿洞高一米二,宽一米,人只能跪在地上,用铁镐一镐一镐地挖。挖出的煤扒到畚箕里,再挑到煤车。运出一车煤,大约七八块钱。透水,塌方,瓦斯爆炸……有
期刊
老舍先生在散文《宗月大师》里写,自己九岁还不识一个字,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他们家的阔亲戚刘大叔偶然来了,说要带他上学,所有的书本费、给先生的束脩等,家里都不必管,他担了。  老舍因此避免了成為一名大字不识一个、打铁垒墙的学徒或提篮叫卖的小贩。而那个散尽万贯家财广结善缘的刘大叔就是后来的宗月大师。宗月大师的功德泽被苍生,也惠及到我们,有幸看到老舍先生的《
期刊
人生是须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是说一个人身处这个世界、社会,总有其局限性,当我们看待事物、问题时,当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目标时,都应刻意地竭力地摆脱这些束缚和局限。人生是适宜长镜头、广角镜来看的,许多事情、事物要放在时间的长河里,来打量考量,才有意义,才能见其实质和价值,否则,不足提。“大处着眼”,首要是站得高望得远,一个人的心胸、眼界要开阔些,才能拨开眼前重重迷雾突破障碍,看
期刊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夫子把人生看得很透。不过现在情形已有些变化,平均寿命大为延长,血气未定的时期也就推迟,“戒之在色”已远不限于“少之时”了。君不见那些一把年纪的贪腐分子迷于情色,往往为此而贪腐或加重其贪腐乎?  中年好斗,亦为常见之事。至于年既老而贪得钱财,则尤为常见病多发病。五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