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更尽一杯酒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送别是件大事。在出发前,远行的人要沐浴,送行者则会把远行者一直送到驿路的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折枝,所折的多半是柳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正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的时日,王维想必折的就是柳枝吧。《诗经》中《采薇》一诗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由此看来,柳树与送别的关系至少得有两千多年了。只是不知道当年的燕太子丹送荆轲的时候,易水邊是否也有柳枝可折;汉唐时长安人送行都要送到灞桥,桥边据说有成排的柳树,人们刚好折柳赠别。唐《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长安东霸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
  我小时候看电影,发现里面最感人的桥段就是分别的场景。尤其是在火车月台上,火车已然拉着响笛吭哧吭哧地驶离了站台,月台上的人往往要跟着火车跑出去老远;尤其是情侣,车窗内外拉着的手总是久久不肯松开。
  在古人的绘画里,“送别”则是一个大的主题。中国古代差不多每位在美术史上有名号的画家都画过以“送别”为主题的作品。其画面处理也比较一致,多半空灵、悠远、辽阔,给人以一种此去山高水远、沧海桑田的意境。之所以如此,当然首先缘于古时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再有便是中国古典美学里的一种刻意追求———古代画家在表现此类主题时往往喜欢营造一种对未来的模糊感与不确定性,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明代沈周的《京江送别图》是“送别”主题作品中的一幅代表作,表现的是沈周等人送别叙州太守吴愈的情景。吴愈是沈周挚友,同时也是文征明的岳父。叙州是荒蛮之所,众人于江边长揖不舍,仿佛他们的心也被远去的帆影带走,从此分属两地。
  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意思与如今显然大不相同:古人要表现的,多半是一种心的不舍与贴近;如今的“天涯若比邻”,倒是对现实的一种诠释。朋友去欧洲,才下了飞机就开始跟家人网络视频,最奇葩的是他竟算好了时差,每天按时通过视频叫女儿起床上学。再遥想古人的送行,倘使放到当下,大约折枝敬酒的工夫,对方都够从目的地回来了。如今的送行,的确省了时间,却也少了挂念;既没了仪式感,也没了该有的情感波澜。
  梁实秋曾经写道:“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枝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别有意味。”没错,古代文人重心灵契合,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使相互赠礼,也是礼轻情意重,不要多么名贵,却往往要有道德寓意,所谓“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所以古代文人常常用梅花互赠。因梅花具有凌雪傲霜、清高出尘的风骨。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陆凯一日正行走于广东翁源梅岭之中,忽然想起自己在长安的好友范晔,便折梅一枝,并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托驿使送往长安。如此浪漫,当不是我们如今随时随地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可以比拟的。
  吴湖帆与梅兰芳、周信芳等20人当年在上海组成一个团体,因这20人都刚好五十岁,于是便谓之曰“千龄会”。他们约定每次聚会时大家都要带上19份礼物,以馈赠他人。但礼物不能贵,最好不要买,于是梅兰芳在19个空白折扇上画了梅花,吴湖帆在19张宣纸上临了书法……如今想来何等雅兴。
  科技的进步是很快的,而人性的进化却是很慢的。科技进步得一塌糊涂,但现代人还得靠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来慰藉心灵,还需要从唐诗宋词中去找寻意境。王维当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阳关三叠》,是当时最流行、传唱最久的送别歌曲。它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王维有个被唤作元二的好朋友。而如今你手机里的朋友,多是泛泛之交,本该相忘于江湖,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扫码添加。认识人多,没有不好,可仔细想想,你可能储存了上千个电话号码,到了关键时刻,你能拨出的又有几个?
其他文献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7十大语文差错,其中一个是“领衔主演”的滥用。当下荧屏和银幕,演员表中多有“领衔主演”的用法,而且往往出现多人并列。《咬文嚼字》指出,这违反了“领衔”一词的本义。所谓“领衔”,是指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中,排名在第一位的人,也指在艺术表演者的名单中,排名在第一位的演员。不管用于什么场合,“领衔”只能是一个人,不能是一群人。  我以为,影视剧在演职员表中如此标注“领衔主演”,固
期刊
表妹开了一家健身房,有一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学员,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老太太说,听孙子讲这里有民族舞课程,就来看看。学跳民族舞是她一生的心愿,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心愿直到老了才有机会去实现。表妹听了很感动,还特意叮嘱了教舞的老师多照顾一下她。刚开始,老太太手脚有些僵硬,动作也不很灵活,但她接受新事物很快,在大家帮助下,老太太很快就能够跟上节奏,甚至能一口气做完整套舞蹈动作。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期刊
能承受多少事情,才能成就多少事情。  为人处世,难免遭受委屈。然而,当委屈、伤害来临时,能够坦然处之,换种思路锻炼心智,也能皆大欢喜。时过境迁,别人会对你留下大度的印象。  修炼成熟的路上,非常考验人的承受能力。每次遇到委屈的时候,学会去用包容之心细细将它们品尝、消化,转化成自己前进和成长的能量,只有这样,你所受的委屈和伤害,才有价值。  谁能够吞下足够多的委屈,谁才能具备发言的权利和實力。付出得
期刊
一个人要想受到他人的尊敬,道德、学问以外,风度也非常重要。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小兵,觉得他有大将之风;看到一个送货员,觉得他气度非凡,不输一个董事长。我在美国的机场,看到一些绅士们,觉得他们十之八九都能当总统,不是因为他们个子高大,而是因为他们在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风度,让人赞叹、尊敬。  那么,怎样才叫做有风度呢?  不要气急败坏:一个人,稍为忙碌一点,就手足无措;一句不入耳之音,马上气急败坏。平
期刊
一壶酒,一个人,独坐在临街餐馆的窗下,一边喝酒,一边看大千世界的人间百相,是一种人生情趣。望人群如蝼蚁般穿行,见车辆如过江之鲫,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奔忙,更觉一个人的闲雅之乐。古人说人生“難得寂寞”,严格地说,这是人进入老年之后,才能步入的另一种境界。  十几年前,我还没有独饮的酒习,常常是在频频的碰杯声中,走向感情的极致。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的书斋里曾聚集了二十多位友人,大家一一举杯,直到尽欢尽兴后
期刊
你数过自己在多少个网络平台、手机app上注册了多少个账号吗?这些账号中,有多少你还在使用,有多少被“閑置”,甚至有多少已经被你遗忘了呢?  无论处于哪种状态,很多账号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可注销。  对于这种“永生”的账号,很多人都表达了担忧。比如,账号有被盗的风险,一旦弃之不用,还很难发现。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有:个人信息或隐私泄露,账号被用于诈骗等不法用途……有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不常使用的账号有异地
期刊
“名”是个好东西,很多人舍不得丢弃,反而会极其功利地去追求。項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者。”乾隆皇帝到处留墨宝,号称“十全皇帝”。如今某些影星,对名的追逐更是不遗余力,会拍电影电视剧,还会唱歌,更能写书,仿佛入了演艺圈,什么都精通了。  但“名”也累人,看《武林外传》,有这样一个情节:吕秀才忽悠死了盗神姬无命,被朝廷封为“关中大侠”。这位酸秀才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将“关中大侠”的
期刊
我做人物专版时,她是最好的作者之一,无论知名人士、成功商人,还是小人物酸甜苦辣的人生,她都能掏出真心话来。不想却被两个农妇难倒。  两农妇所在的行政村,是三个自然村合起来的,她们分属两个自然村,相隔约两三里路,认识,平时没来往,看到打个招呼。  那是个大夏天,刘嫂开着农用小三轮车,去县城买猪饲料。回来看到李嫂的婆婆带着孙女,走得衣服被汗湿透了。刘嫂想大太阳下老人小孩会中暑的。“婶上来吧,我带你们。
期刊
费孝通曾言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林语堂亦言在乡土社會里,“人们总是避开法庭,95%的乡村纠纷是由那里的长者们来解决的。牵涉到一项诉讼中去,本身就不光彩。体面的人们都以自己一生从未进过衙门或法庭而自豪”。  其实,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渗透到广大的基层社会。乡村靠礼俗解决纠纷,产生“轻易不告官”的习惯,出现如费孝通所言的乡土社会“无
期刊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人生路,已走过大半,回望来路,会想象,如果重回年轻时候,是否会选择另一条路,经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当年轻的你面临选择时,总会听到各种声音:“这条路不适合你!”“这是一条弯路。”“我不希望你走我的老路!”“这样挺好,多安稳呀!”“现在的工作多好,别瞎折腾了!”然少有人跟你说,听从你的内心,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走你自己的路,我永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