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拜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期诗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在日本期间对中国问题思索的一个结晶。其中对英国诗人拜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鲁迅也深受拜伦浪漫主义战斗精神的影响。前期的鲁迅比较倾向于热烈的战斗精神,而后期的鲁迅在不断的思索中走得更深、更远,孤独感和悲剧色彩也更浓重。本文旨在以《摩罗诗力说》为基础,以鲁迅为重点,通过与拜伦创作思想的对比,来阐述鲁迅的思想特点。
  关键词:鲁迅拜伦《摩罗诗力说》悲剧色彩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摩罗诗力说》(1907年)是鲁迅早期诗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他在日本期间对中国问题思索的一个结晶。文中除了详细介绍了拜伦外,还谈到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茨基、克拉辛斯基、裴多菲等多位“摩罗派”诗人及作品,更着力赞扬了这些文学家反抗压迫和不平等的战斗精神。他欣赏这些诗人“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抗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的精神,也热烈歌颂他们“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从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他倡导“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精神,并大声疾呼:“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可以说,《摩罗诗力说》不但是鲁迅美学思想的体现,还是其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反映。这些思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在其活动的各个时期均有所体现。
  《摩罗诗力说》中介绍的欧美浪漫派诗人的最杰出代表就是拜伦,鲁迅与拜伦思想的交集也从这里开始。鲁迅并非最早向国人介绍拜伦的,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热情赞颂过英雄拜伦,之后不久又有苏曼殊等人翻译介绍了拜伦的诗作。鲁迅在《杂忆》中就说过:“可惜我不懂英文,所看的(拜伦诗)都是译本……苏曼殊先生也译过几首,那时他还没有做诗‘寄弹筝人’,因此与Byron也还有缘。”不过,正如H·G·谢克所说:“每个国家的人们都在拜伦的作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梁启超与苏曼殊看到的恰是不同两面的拜伦,梁启超所发现、介绍的是政治家拜伦,是为了“帮助希腊独立,竟从军而死”的战士;而苏曼殊看到的则是作为诗人的拜伦,孤独忧郁、浪漫悲观。
  等拜伦“来到”鲁迅这里时,正值鲁迅人生中的一个非常微妙的转折期。尽管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已就人性、国民性等问题做过很深入的思考。但放弃学业,单凭文学的力量来唤醒国人,拯救古老衰弱的民族,这条路能否走得通仍然是鲁迅所担心的。就在鲁迅思索这些问题并试图探寻答案的过程中碰到了拜伦,他的反叛精神给鲁迅带来了一线希望和启迪,即《摩罗诗力说》中所称颂的“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青年鲁迅在拜伦那里寻到了精神的支点,进一步发展、丰富了自己的文学观和精神思想。
  鲁迅这一时期的思想精华集中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几篇文章中。其中《摩罗诗力说》中对拜伦的认识,已超越了梁启超及苏曼殊等人的截取式,从诗人的文学活动到政治活动,进而深入到精神世界,都有了较为全面和精准的把握。但毕竟此文还抱有启发民智的决心,因此作者有意回避了拜伦消极、忧郁的一面,而以其积极反抗的正面形象示人,树立起了这个“精神界之战士”的光辉形象以鼓舞民众。
  鲁迅与拜伦在精神和思想上寻到了契合点,但随着鲁迅思想的逐步深化,很快就成为了能与拜伦并驾齐驱的思想家。相较之下,拜伦在言行上表现比较激烈,而鲁迅则在精神上走得更远。
  鲁迅说拜伦:“既喜拿破仑之毁世界,亦爱华盛顿之争自由,既心仪海贼之横行,亦孤援希腊之独立,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他是个集合了多种不同气质于一身的诗人,既有激进的战斗与反抗精神,又有很浓重的悲剧气息,始终在思想和言行的矛盾中前进。
  而鲁迅更甚,他终其一生都在精神的不断冲突和矛盾中艰难前行,充满了复杂性和悖论性。正如有些学者评论的那样:“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
  鲁迅说拜伦:“怀抱不平,突突上发,则倨傲纵逸,不恤人言,破坏复仇,无所顾忌,而义侠之性,亦即伏此烈火之中,重独立而爱自繇,苟奴隶立其前,比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所以拜伦的作品中满眼是反抗的英雄,他们的斗争单纯明朗,即使孤独也一定是自由的,即便身死也毫不足惜,诗人自己也最终为了异国的解放而献出了生命。
  鲁迅对国人又何尝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呢,他也鼓励青年起来反抗、斗争,但他又常常能越过反抗看到随之而来的黑色结局。因之他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正是这种对暴力反抗异常清醒的认识,使鲁迅笔下的反抗者往往在斗争后演化为孤独者,甚至复仇者,悲剧色彩也愈来愈浓重,甚至带上了讽刺意味,而这在拜伦的作品中是绝对看不到的。
  鲁迅的作品当中,常潜伏着由精神矛盾折化而成的光明与黑暗的两个极端,他总是努力以积极光明的一面示人,而把黑暗留给自己。但他给的光明和希望往往又不那么彻底和简单,字里行间仍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抹悲观和虚无。他自己也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做绝望的抗战。”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纵使已料到没有结果仍要坚持战斗。
  于是,孤独的人始终孤独,复仇的人有时也会在复仇后陷入更加令人迷茫的境地。就如狂人醒来后立志要冲破这黑暗的旧世界,可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是病愈后重新回到了无边的黑暗中去,甚至还转变为吃人者了,这样的结局充满了讽刺;涓生、子君向往美好的自由爱情,经过斗争得到后却慢慢变了味,终于,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一样孤独,一样沉落在黑暗中;魏连殳、吕纬甫等人又何尝不是醒来后又无奈地睡去或死去呢?
  鲁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孤独者越是富有洞察力,他的行动和言行也就越受限制,他也就越不可能改变大众的思想。相反,狂人的启蒙变成了对他们自己生存的诅咒,造成了他的悖论式的异化状态——他就被大众所抛弃,而他本来是试图改变大众思想的。”
  这种孤独者更进一步便演化为复仇者,“复仇”是鲁迅作品中的又一个母题。复仇者的“复仇”充满了矛盾和悖论,“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但是“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让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看客感到索然无味,最后失望离去,而他们“以死人似的目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于是,复仇就在这交织着仇恨、欲望、悲悯、欢喜和死亡的过程中完成了。而复仇之后的矛盾和虚无也随之而来,复仇的结局不总是“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也有如眉间尺那样,和仇人的头落在了同一个鼎里,难分彼此。这样的复仇连欢喜和悲悯的意义都失去了,没有意义的复仇是走到了复仇的极致,最终成为了“反复仇”,鲁迅的复仇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拜伦是相信复仇的,他的复仇是明朗单纯的杀戮,是生离死别的悲剧;而鲁迅的悲剧则是精神的悲剧,无法解释更无处发泄,终其一生难以疏解。他正是在这思想和精神上的矛盾中艰难前行,比拜伦更加孤独和具有悲剧色彩。
  虽然鲁迅后期没有再提到过拜伦,但毋庸置疑,拜伦的浪漫主义诗学观是鲁迅文艺观的一个重要源头,而拜伦自身的斗争精神也给鲁迅的思想注入了给养,赋予了他一种持久的精神力量,最终发展为鲁迅自己“韧性的战斗”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鲁迅:《杂忆》,《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日]藤井省三,陈福康编译:《鲁迅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全集》(六),北京出版社,1999年。
  [4]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5]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6]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 李欧梵,伍晓明译:《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与大众》,《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8] 鲁迅:《复仇》,《鲁迅全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白静野,男,1958—,山西榆社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晋中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起源神话是创世神话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希伯来圣经《创世记》1-3和汉文古籍创世神话里都有具体表现。本文运用跨文本方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在两个文本之间,多次创造性的跨越,作者希望对《创世记》1-3和汉文古籍创世神话里的人类起源神话,乃至两种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两个文本彼此的视角,想要说明“神圣”和“凡俗”,是《创世记》1-3和汉文古籍创世神话各自人类起源
期刊
摘要《黑暗的中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该作品中一些象征手段的运用,以及对马洛的追求理想和库兹的走向死亡历程的分析,揭示了人类人性深处的罪恶和黑暗。  关键词:罪恶黑暗旅程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努力追求艺术风格的完美,力图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在英国的
期刊
摘要白描本是一种绘画技法,后来被沿用到文章写作中,成为《史记》等注重实录的史传文学的基本笔法,并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深远。到明清时期,小说家结合具体的题材和时代特点,普遍继承并发展了《史记》中的白描笔法,形成章回小说一时鼎盛的局面。  关键词:白描史记章回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白描本来是一种不着颜色渲染、只以线条勾勒物象的绘画技法。中国古代诗画相通,文人们将之巧妙地
期刊
摘要王子猷“雪夜访戴”是《世说新语》里一个经典的故事,他“经宿方至”却“造门不前而返”的画面,已长久地定格在了后代世人的脑海中。文章认为,王子猷“兴起”、“兴尽”时的这两个刹那间之所以能成为永恒,在于故事表现出来的境美、情真、志远。  关键词:世说新语雪夜访戴刹那间永恒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雪夜访戴”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王子猷居山阴,
期刊
摘要本文就温庭筠词的“画屏金鹧鸪”题材特征,进行了时代心理的探讨,分析了作者题材特征下的时代必然性。这一探讨过程对温庭筠词乃至花间词派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温庭筠题材特征时代心态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对温庭筠词风进行过形象的说明:“‘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画屏金鹧鸪”出自温庭筠的《更漏子》,全词如下:  柳丝长,春雨
期刊
摘要两首山水诗,同样是写山中景色,但是张旭和王维各自运用自己独特的观察点,把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热爱蕴藏在每一行诗里,诗中所引用的自然意象少却写出了一番情韵,一番景致。如何把握诗中所铺设的自然意象基础上的空间延伸和情感内蕴,确实需要我们仔细地体会和品味。  关键词:山水诗自然意象空间延伸空与实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
期刊
摘要海伦·亨廷顿出走草谷庄园“沦为”维尔德菲尔庄园房客的行为,蕴涵着其对男权制社会中男性主宰地位的重新估价和反叛欲求,显露出其对自身“他者”臣属角色的蔑视和对抗心理,体现着其对包孕着女性政治和权力的主体性自我的珍视和拼争,更潜隐着其对女性身体的自我管理和对女性生存空间自由向度的现实追寻。  关键词:《维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出走行为内蕴主体性身体空间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安妮
期刊
摘要《庄子》一书的散文艺术,历来为人所称道,然而其文章独特的结尾艺术,则少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对《庄子》各篇结尾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试图揭示出《庄子》文章结尾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庄子》结尾寓言论辩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对于《庄子》文章的结尾艺术,研究者早有关注,南宋理学家林希逸在《庄子口义》一书中,就对内篇各篇结尾做了一个总结:“文字最看归结处,如上七篇(指内
期刊
摘要赵熙是晚清时期四川著名文人士大夫,其名声不在清代蜀中三大文人李调元、张问陶、彭端淑之下,但知道他的人却不多。赵熙多才多艺,尤擅诗歌,梁启超评价他的诗:“诗撼少陵律,笔摩昌黎垒”,时人陈石遗誉之为“当世岑参”。一生作诗3000余首,郭沫若曾为之结集出版。本文将赵熙诗歌中与重庆有关的作品名为“巴渝诗”,并对其内容和风格进行初步的解析。  关键词:赵熙巴渝诗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诗学理论的集中体现,书中所提出的“意境”理论历来为学者所注目。而作者又明言《人间词》为实践其创作者,可见研究《人间词》是进一步弄清王氏诗学理论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故而,文章选取二者进行比对,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之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之缺憾。  关键词:人间词人间词话意境实践缺失  中图分类号: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