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个案曝光到整体质疑,从个体发难到集体“唱衰”——这大体可以概括此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演变的路径。
作为当事方的银行,除了零星的回应,更多的是沉默,大有“惹不起,躲得起”的做派。至于此次舆情是如何升级为事件的,则被舆论所忽略。
投资者率先网上发难
银行理财结构性产品亏损最先是被投资者在网上曝光。
在网络论坛上,浦发银行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受到投资者的强势攻击。有网友在“海康MSN理财大学”的论坛上发帖,质问“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为零,你在骗谁?”
中信银行也被投资者推到风口浪尖上。“海康MSN理财大学”论坛上一猛贴称,“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计划2号、3号、4号去年11月的收益竟然有2个是负的!”
于是,这位投资者发出疑问——“好久没有新股破发了,11月中信拿了大家的钱去干什么了呢?”此贴点击率和回帖率均比较高。截至1月23日17时,海康MSN理财大学论坛“理财产品”专栏中,以浦发和中信的发帖量居首,分别为554和424。
与此同时,一份名为《就银行理财产品致各银行、投资人和监管部门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公开。信中有六条建议:一是商业银行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i二是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宣传问题上出台禁止性规定;三是银行应通过情景模拟分析等方式细化风险揭示;四是银行应在落实信息披露法规的同时,应对里此案结果进行第三方审计;五是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六是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的管理等。
财经媒体“唱空”愈演愈烈
2007年9月,某证券报刊出《产品存在三大硬伤,银行系QDII产品遭冷落》一文,批评银行系QDII产品投资渠道有限、各种费用高、收益率低于预期。
2007年底,银行QDII产品出现市场风险,纷纷下跌,相关负面报道在财经媒体中不断出现。中资银行海外投资能力受到质疑。
2008年11月,对此跟踪报道跟进,譬如《银行QDII纷纷跌破面值》。东亚银行QDII产品出现大规模亏损,财经媒体报道一致尖锐。
与此同时,结构性产品由于不少标的物跌破收益空间,造成“零收益”、“负收益”,财经媒体报道的调子愈加激烈。某证券报剑指浦发银行:《浦发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率再融资400亿自用》。
除了浦发,其他银行未能幸免,负面新闻所涉及银行愈来愈多:浦发、民生、深发展、东亚、渣打、平安、中行、光大……
光大银行理财原本积累了不少声望,此次频频受到点名批评,负面报道有:《光大银行七成理财产品上黑名单信息缺乏透明度》、《光大银行变理财为负债》、《光大—理财产品亏6%银基大多非亏则跌》等等。
财经媒体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笔伐对象也不断扩大,从收益理财产品到其他如结构性产品、基金中的基金、打新股等,“一个都不放过”!
学界向银行理财产品开炮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事件中,学界火辣的报告无疑为舆论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备受关注并为财经媒体竞相采用的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新出炉的理财报告。报告显示,中资银行发给的本外币连接境外股票产品,皆有外资投行转手所售;中资银行自行研发的理财产品或结构简单,或信息模糊,而外资银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复杂,常让投资者如坠云里雾中。
无独有偶的是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也适时发布银行理财产品的报告。
银行系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亏损的案例越来越多。根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的报告,继浦发之后,深发展、平安银行类似的6款产品最终也是零收益。2月有近半数中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出现从10%到50%不等的浮亏。
西南财大报告显示,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深圳平安银行几款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设计极为相似,均是跟港股挂钩,且只有当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股票涨跌幅不超过一定范围(这个范围就是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时,投资者才能获得收益。该报告认为,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只有在产品所挂钩的几只股票同涨同跌时才会实现,这样的概率极小,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投资者和产品设计方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投资者在购买此类结构型理财产品时,是无法完全看清产品结构的,如果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不主动分析收益和揭示风险,再加上技巧性的宣传,投资者往往就认为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到期收益率,对理财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难以认识充分。尽管在法律层面上,理财产品合同中写明了理财产品是浮动收益因此投资风险也是自负。但解决银行在销售中的风险提示问题,已是迫在眉睫。部分银行要对此负一定的不当销售责任。
报告说,首先,商业银行只做纯粹的代销是不合适的。由于中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定价系统,所以复杂结构型理财产品,基本上是购买国外投行设计的产品。但产品设计方并不清楚产品的最终消费群体,因此设计的产品必须经过中资商业银行的修改与完善,否则银行销售这样的理财产品弊大于利。而中资商业银行实际是扮演销售商的角色,所得到的也仅是代销费用,理财产品如果出现零收益,发行银行却损失了品牌声誉。第二,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销售给所有的投资者是不合适的。高风险理财品种,在监管严格的市场中,是严禁不加区分地向所有投资者销售的。而国内对于销售环节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个别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出现不当销售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指出,部分零收益理财产品如果在当初销售时避免不当销售,那么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就是完全清楚产品的结构,也认同了产品的设计,并且愿意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这样零收益也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3月的报告对38家商业银行(包括31家中资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发行的329款银行理财产品统计后发现,3月全国市场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发行数量仅23款;而2月份,此类产品发行数达40款,创下历史新高,2月份此类产品也达35款。报告显示。2008年已到期的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收益呈逐月下降趋势:1月、2月、3月份平均年收益分别为17.15%、12.62%、12.21%。相比2007年,这一平均收益率高达18.5%,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去年,新股发行量和募集资金也都达到历史新高,全年共发行121只,募集资金4473亿元人民币。
这些报告内容经媒体披露后,也曾有银行理财方面的人士出来争辩。于是,相关学者从幕后主动站到台前放炮,来自学者的抨击再一次经财经媒体集体传播、放大。
作为当事方的银行,除了零星的回应,更多的是沉默,大有“惹不起,躲得起”的做派。至于此次舆情是如何升级为事件的,则被舆论所忽略。
投资者率先网上发难
银行理财结构性产品亏损最先是被投资者在网上曝光。
在网络论坛上,浦发银行的理财产品及服务受到投资者的强势攻击。有网友在“海康MSN理财大学”的论坛上发帖,质问“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为零,你在骗谁?”
中信银行也被投资者推到风口浪尖上。“海康MSN理财大学”论坛上一猛贴称,“中信理财之新股申购计划2号、3号、4号去年11月的收益竟然有2个是负的!”
于是,这位投资者发出疑问——“好久没有新股破发了,11月中信拿了大家的钱去干什么了呢?”此贴点击率和回帖率均比较高。截至1月23日17时,海康MSN理财大学论坛“理财产品”专栏中,以浦发和中信的发帖量居首,分别为554和424。
与此同时,一份名为《就银行理财产品致各银行、投资人和监管部门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公开。信中有六条建议:一是商业银行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i二是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宣传问题上出台禁止性规定;三是银行应通过情景模拟分析等方式细化风险揭示;四是银行应在落实信息披露法规的同时,应对里此案结果进行第三方审计;五是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六是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的管理等。
财经媒体“唱空”愈演愈烈
2007年9月,某证券报刊出《产品存在三大硬伤,银行系QDII产品遭冷落》一文,批评银行系QDII产品投资渠道有限、各种费用高、收益率低于预期。
2007年底,银行QDII产品出现市场风险,纷纷下跌,相关负面报道在财经媒体中不断出现。中资银行海外投资能力受到质疑。
2008年11月,对此跟踪报道跟进,譬如《银行QDII纷纷跌破面值》。东亚银行QDII产品出现大规模亏损,财经媒体报道一致尖锐。
与此同时,结构性产品由于不少标的物跌破收益空间,造成“零收益”、“负收益”,财经媒体报道的调子愈加激烈。某证券报剑指浦发银行:《浦发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率再融资400亿自用》。
除了浦发,其他银行未能幸免,负面新闻所涉及银行愈来愈多:浦发、民生、深发展、东亚、渣打、平安、中行、光大……
光大银行理财原本积累了不少声望,此次频频受到点名批评,负面报道有:《光大银行七成理财产品上黑名单信息缺乏透明度》、《光大银行变理财为负债》、《光大—理财产品亏6%银基大多非亏则跌》等等。
财经媒体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笔伐对象也不断扩大,从收益理财产品到其他如结构性产品、基金中的基金、打新股等,“一个都不放过”!
学界向银行理财产品开炮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事件中,学界火辣的报告无疑为舆论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备受关注并为财经媒体竞相采用的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新出炉的理财报告。报告显示,中资银行发给的本外币连接境外股票产品,皆有外资投行转手所售;中资银行自行研发的理财产品或结构简单,或信息模糊,而外资银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复杂,常让投资者如坠云里雾中。
无独有偶的是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也适时发布银行理财产品的报告。
银行系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亏损的案例越来越多。根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的报告,继浦发之后,深发展、平安银行类似的6款产品最终也是零收益。2月有近半数中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出现从10%到50%不等的浮亏。
西南财大报告显示,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深圳平安银行几款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设计极为相似,均是跟港股挂钩,且只有当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股票涨跌幅不超过一定范围(这个范围就是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时,投资者才能获得收益。该报告认为,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只有在产品所挂钩的几只股票同涨同跌时才会实现,这样的概率极小,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投资者和产品设计方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投资者在购买此类结构型理财产品时,是无法完全看清产品结构的,如果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不主动分析收益和揭示风险,再加上技巧性的宣传,投资者往往就认为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到期收益率,对理财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难以认识充分。尽管在法律层面上,理财产品合同中写明了理财产品是浮动收益因此投资风险也是自负。但解决银行在销售中的风险提示问题,已是迫在眉睫。部分银行要对此负一定的不当销售责任。
报告说,首先,商业银行只做纯粹的代销是不合适的。由于中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定价系统,所以复杂结构型理财产品,基本上是购买国外投行设计的产品。但产品设计方并不清楚产品的最终消费群体,因此设计的产品必须经过中资商业银行的修改与完善,否则银行销售这样的理财产品弊大于利。而中资商业银行实际是扮演销售商的角色,所得到的也仅是代销费用,理财产品如果出现零收益,发行银行却损失了品牌声誉。第二,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销售给所有的投资者是不合适的。高风险理财品种,在监管严格的市场中,是严禁不加区分地向所有投资者销售的。而国内对于销售环节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个别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出现不当销售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告指出,部分零收益理财产品如果在当初销售时避免不当销售,那么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就是完全清楚产品的结构,也认同了产品的设计,并且愿意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这样零收益也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3月的报告对38家商业银行(包括31家中资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发行的329款银行理财产品统计后发现,3月全国市场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发行数量仅23款;而2月份,此类产品发行数达40款,创下历史新高,2月份此类产品也达35款。报告显示。2008年已到期的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收益呈逐月下降趋势:1月、2月、3月份平均年收益分别为17.15%、12.62%、12.21%。相比2007年,这一平均收益率高达18.5%,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去年,新股发行量和募集资金也都达到历史新高,全年共发行121只,募集资金4473亿元人民币。
这些报告内容经媒体披露后,也曾有银行理财方面的人士出来争辩。于是,相关学者从幕后主动站到台前放炮,来自学者的抨击再一次经财经媒体集体传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