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12月,天气越來越寒冷干燥,不要说北方,就连江南,也逐渐失去了温润。这个季节,昆虫、野花等都越来越少,大地变得枯黄萧瑟起来。不过,在湿地中,随着越冬水鸟的来临,这里反倒变得热闹了。
野鸭是越冬水鸟的主力之一,在华东一带可以看到20多种。一些常见野鸭,如绿翅鸭、斑嘴鸭等,可以同时观赏到100只以上的群体。所以,在这个季节,带上望远镜去野外寻找、观赏野鸭是挺不错的选择。
最常见野鸭与最珍稀野鸭
鸭科鸟类属于雁形目,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大雁、天鹅和野鸭,在古文里分别对应雁、鹊、凫(fu)。
在古老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到了凫:“凫骘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大雅·凫骘》)这句诗大意是说,野鸭(凫)、鸥鸟(即骘,yi)栖息在流淌的水中,(受祭的)神主前来赴宴,多么安详平和。
斑嘴鸭、绿翅鸭与绿头鸭,是华东地区最常见的野鸭,冬季常结成大群,出现在海滨湿地、湖泊、水库等大型水域。斑嘴鸭体型较大,“嘎嘎”的叫声非常响亮,其喙端为黄色,故名“斑嘴”。多数斑嘴鸭是江南一带的冬候乌,但也有少量个体在夏季没有北迁,而是留下来就地繁殖,成了四季常在的留鸟。
野鸭的命名,多体现了鸟儿的特征。如绿翅鸭的翅膀上有绿色的“翼镜”,在飞行时尤为明显,就像是一扇绿色的小窗;绿头鸭是家鸭的祖先之一,其雄鸟的头部为具有金属光泽的深绿色,特征明显。区分难度较大的是多种野鸭的雌乌,因为它们都是羽色灰暗,乍一看几乎一模一样。
最珍稀的野鸭有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大名鼎鼎的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繁殖于中国东北,主要越冬于长江以南,喜欢清澈、宽广、多石头的湍急溪流。中华秋沙鸭的雄乌非常漂亮,深色的头部在阳光下隐隐透着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并有长长的冠羽。
几十年前,青头潜鸭的数量还很多,但如今,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青头潜鸭已被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
最靓野鸭与最“丑”野鸭
长得最好看的野鸭是哪一种?自然是鸳鸯。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代表着爱情的和美与忠贞,其意象在古代诗词、绘画等艺术中频频出现。雄鸳鸯的羽色尤为华美,多彩的画笔也难以描绘其艳丽多姿的色彩。有个朋友看到我拍的雄鸳鸯照片,脱口就问:“这是真的鸟吗?太漂亮了,简直就像假的!”
在浙江宁波市的近郊,有个湖,名为荪湖。近10年来,每年都有200只左右的鸳鸯前来越冬。但这个湖沿岸的大树、灌木丛等植被曾差一点被砍掉——因为旅游开发需要建木栈道。后来,经媒体报道,有关单位采纳了市民的意见,保住了沿湖植被,也就保住了鸳鸯栖息、隐蔽的水域。
至于最“丑”的野鸭,恐十白要算斑脸海番鸭了。这种野鸭,身体看上去呈矮扁形,全身羽毛为深棕色,近乎黑色,唯独脸颊上有明显的白斑,看上去像小丑似的。别看它长得不好看,但由于难得一见,因此很受观鸟、拍乌爱好者的追捧呢!
野凫诗意出自然
在观鸟者圈子里流传着一句“名言”,即“家鸭不是鸭”,也就是说,在观鸟者看来,野鸭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鸭。但每个有一定观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想要近距离观赏、拍摄野鸭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任何一只野鸭,哪怕它浮在水面上貌似正在睡觉,眼睛都半睁半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起飞。
“亭树霜霰满,野塘凫乌多。”(唐·马戴《秋思二首》)“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多么平淡、写实的诗句,蕴含着多么隽永的诗意!这种诗意不仅来自文字,更来自自然。
可叹的是,栖息地的不断丧失、非法捕猎的屡禁不绝,已经让很多地方的野鸭难得安宁。多么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地保护好湿地,让野鸭等水鸟自在地随波逐浪,安闲地休憩、觅食,岂不美好?
野鸭是越冬水鸟的主力之一,在华东一带可以看到20多种。一些常见野鸭,如绿翅鸭、斑嘴鸭等,可以同时观赏到100只以上的群体。所以,在这个季节,带上望远镜去野外寻找、观赏野鸭是挺不错的选择。
最常见野鸭与最珍稀野鸭
鸭科鸟类属于雁形目,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大雁、天鹅和野鸭,在古文里分别对应雁、鹊、凫(fu)。
在古老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到了凫:“凫骘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大雅·凫骘》)这句诗大意是说,野鸭(凫)、鸥鸟(即骘,yi)栖息在流淌的水中,(受祭的)神主前来赴宴,多么安详平和。
斑嘴鸭、绿翅鸭与绿头鸭,是华东地区最常见的野鸭,冬季常结成大群,出现在海滨湿地、湖泊、水库等大型水域。斑嘴鸭体型较大,“嘎嘎”的叫声非常响亮,其喙端为黄色,故名“斑嘴”。多数斑嘴鸭是江南一带的冬候乌,但也有少量个体在夏季没有北迁,而是留下来就地繁殖,成了四季常在的留鸟。
野鸭的命名,多体现了鸟儿的特征。如绿翅鸭的翅膀上有绿色的“翼镜”,在飞行时尤为明显,就像是一扇绿色的小窗;绿头鸭是家鸭的祖先之一,其雄鸟的头部为具有金属光泽的深绿色,特征明显。区分难度较大的是多种野鸭的雌乌,因为它们都是羽色灰暗,乍一看几乎一模一样。
最珍稀的野鸭有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大名鼎鼎的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繁殖于中国东北,主要越冬于长江以南,喜欢清澈、宽广、多石头的湍急溪流。中华秋沙鸭的雄乌非常漂亮,深色的头部在阳光下隐隐透着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并有长长的冠羽。
几十年前,青头潜鸭的数量还很多,但如今,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青头潜鸭已被列为“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
最靓野鸭与最“丑”野鸭
长得最好看的野鸭是哪一种?自然是鸳鸯。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代表着爱情的和美与忠贞,其意象在古代诗词、绘画等艺术中频频出现。雄鸳鸯的羽色尤为华美,多彩的画笔也难以描绘其艳丽多姿的色彩。有个朋友看到我拍的雄鸳鸯照片,脱口就问:“这是真的鸟吗?太漂亮了,简直就像假的!”
在浙江宁波市的近郊,有个湖,名为荪湖。近10年来,每年都有200只左右的鸳鸯前来越冬。但这个湖沿岸的大树、灌木丛等植被曾差一点被砍掉——因为旅游开发需要建木栈道。后来,经媒体报道,有关单位采纳了市民的意见,保住了沿湖植被,也就保住了鸳鸯栖息、隐蔽的水域。
至于最“丑”的野鸭,恐十白要算斑脸海番鸭了。这种野鸭,身体看上去呈矮扁形,全身羽毛为深棕色,近乎黑色,唯独脸颊上有明显的白斑,看上去像小丑似的。别看它长得不好看,但由于难得一见,因此很受观鸟、拍乌爱好者的追捧呢!
野凫诗意出自然
在观鸟者圈子里流传着一句“名言”,即“家鸭不是鸭”,也就是说,在观鸟者看来,野鸭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鸭。但每个有一定观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想要近距离观赏、拍摄野鸭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任何一只野鸭,哪怕它浮在水面上貌似正在睡觉,眼睛都半睁半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起飞。
“亭树霜霰满,野塘凫乌多。”(唐·马戴《秋思二首》)“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多么平淡、写实的诗句,蕴含着多么隽永的诗意!这种诗意不仅来自文字,更来自自然。
可叹的是,栖息地的不断丧失、非法捕猎的屡禁不绝,已经让很多地方的野鸭难得安宁。多么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地保护好湿地,让野鸭等水鸟自在地随波逐浪,安闲地休憩、觅食,岂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