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功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b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国家都需要公共安全部门来提供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人身财产安全。法律文本规定公共安全部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专门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的公共安全部门并非如此,警察的职能已经从一种专业服务异化为一种综合服务。在政府这一科层制组织中,警察职能异化其实也就是“目标替代”现象的表现。在组织设计中,正是因为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信息控制机制诸方面的不兼容性及其矛盾,导致公共安全部门的“功能异化”。
  关键词:公共安全部门;功能异化;目标替代;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3)05-0100-05
  一、问题提出
  任何国家都需要公共安全部门来提供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人身财产安全,中国也不例外[1](pp.1011)。我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依法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作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①从这一法律条文中我们看到,警察是一种专业的工作,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会的日常秩序。笔者调研却发现,警察抱怨“非警务活动”太多,影响、干扰了正常执法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现在警察用于刑事侦察和打击犯罪等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只占警察全部精力的20%左右,其中约80%的时间用于“非警务活动”②。也就是说,公共安全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一种专业机构,变成了一种“综合”机构,从而出现职能部门“功能异化”③。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普遍,基层警务工作根本无法保障,很难做到“专业化”。
  那么,为什么公共安全部门会从一种专业机构变成综合机构?为什么警察的职能会发生异化?这个过程是如何演进的?笔者认为,在政府这一典型的科层组织(公安部下设有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分局,一直到派出所,各层级之间在业务方面是上下级领导关系)中,这一现象的重复再现并长期存在是建立在稳定持续的组织制度基础之上和相应的组织环境之中的[2]。因此,本文试图从组织学的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N区下辖8个镇,笔者于2011年6月在N区8个镇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观察,并跟区公安分局、区综治办的相关负责人和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行了座谈,获得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H区下设9个街道15个转制社区,笔者于2011年8月在H区就区治安工作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观察,并分别与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部分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对基层治安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文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田野观察,也包括对部分工作人员的访谈记录以及政府的工作文件、内部资料等。
  二、目标替代与职能部门异化研究
  “目标替代”即组织决策的起始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被其他的目标(尤其是决策执行者自己的目标)所替代[3](p.167)。德国学者米歇尔斯在研究20世纪初欧洲国家劳动组织和社会主义党派时发现这样一种情形:许多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背离其原定的正式目标而实际上追求与原来目标不同甚至相悖的目标[4]。他提出了“目标替代”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组织现象,并认为实际上很多政治组织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科层制组织形式有职责分明、按规章制度办事等特点,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理性目标。与此同时,科层制组织也有一种倾向演化成以自我生存为目标的生命体,而不是致力于实现组织设计初衷的理性目标。在应对过程中以新的目标来替代中央政策的原目标。另外,波特和梅尔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具体研究绩效考评与组织欺骗之间的内部关系[5]。并认为当部门绩效根据数量化的产出来测量时,政府官员并不会在意这是否获得满意的社会收益的最优策略,而有着很强的动机使得产出最大化,这是一种目标替代的形式。“目标替代”是组织中的一种典型现象,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的模糊性以及激励强度等机制导致目标替代。
  在中国语境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目标替代”这样的概念,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通”,“政策执行中的非正式行为”、“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等这样的词汇来描述组织中出现的“目标替代”现象。例如,孙立平、郭于华发现,在征收农业税时,村干部不是使用正式制度的语言而是用非正式关系来说服农民[6]。应星发现,基层干部通过“变通”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来处理解决或缓和基层问题与冲突[7]。这些研究大多讨论政府与普通民众交汇处的“变通”现象,并没有关注到政府这一科层组织内部的“目标替代”。而周雪光认为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正是目标替代的一个突出表现,即共谋者在这些应对过程中以新的目标来替代中央政策的原目标[2]。如果激励设计不当,就会导致与组织目标相悖的行为。艾云在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的案例中发现,上级对下级工作进行频繁的“检查”或“考核”,而下级政府采取各种手段、策略来应对,是因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的不合理,尤其是监督制度、激励制度与组织目标、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不兼容和内在矛盾,导致了组织原来的目标被替代[8]。虽然,这些文献把关注点转向了政府这一科层制组织内部,但是并没有关注到组织内部多个层级和多个部门之间可能会引发的目标替代的现象。
  另外,对警察公共安全服务的研究,无论是在警察服务的理论方面,还是在中国警察服务的实证方面,我们的研究尚且不足。大部分研究都在讨论警察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应该如何供给。如奥斯特罗姆夫妇对警察服务的讨论,他们把警察服务当作一个公共经济的产业,用一整套操作化的多中心理论概念框架,对于警察服务进行细分,而不是把警察服务笼统地归置到公益物品服务领域里,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美国大城市地区警察服务的组织[1]。并从实证的角度,揭示了作为典型公益物品的警察服务本身的复杂性,认为警察服务具有多种属性。她通过公民调查方式,证明在直接服务方面中小规模的组织绩效高于大规模的警察组织绩效。此外,还有学者把警察作为一种街头官僚(Streetlevel Bureaucrats)来讨论其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街头官僚是指那些“公共服务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同公民产生了直接的交流接触,并且在他们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具有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典型的街头官僚包括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公共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收税员等[9]。还有的研究集中于讨论警察的职能,詹姆士·威尔逊把美国警察职能概括为提供服务、执行法律和维持秩序。李健和认为我国警察职能泛化,在历史上,近代职业警察或者专职警察产生的直接社会原因,是治安的恶化和犯罪的专门化,即维护治安和预防、打击犯罪是警察最初的基本职能[10]。公安机关要“维护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治安稳定”,看起来,这似乎很全面,而实际上这三个稳定,尤其是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不论从公安机关的权力、职责还是手段来看,都是公安机关难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说,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不是或至少首先不是公安机关的职能。但是,该研究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警察的职能会发生异化,更没有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本文试图针对这一公共安全服务职能异化的现象,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三、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
  (一)文本中所定义的“警察”
  本文所讨论的公共安全服务主要是警察所提供的社会治安服务。根据1995年2月28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等十四项工作。上述法律条文从警察专业角度对警察任务和职责做出了规定,即警察的职能就应当是维持日常秩序,而不是承担大量的“非警务”活动或“综治维稳”的工作。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警务公开,其目的都在于服务群众,联系群众,预防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扩大警察社会管理和服务民众方面的职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地扩展服务领域。从体制上,对公安派出所工作实行改革,确定公安派出所的主要职能是治安预防和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在2002年3月在杭州召开全国派出所工作会议,强调了公共机关的预防与服务职能,并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服务为导向的社区警务战略。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把公安机关的职能调整为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度文本规定:警察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维护日常秩序。
  (二)实际工作中的“警察”
  笔者调研发现,警察承担了大量“非警务”工作,其职能已发生了异化。越到基层,基层民警所承担的“非警务”工作越多,“每天都要填很多的记录表,应付上级的检查,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为社区居民服务,填表、应付上级的检查,都快要把人给累死”(H区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座谈会记录)。这是我们在调研期间经常听过的基层干警抱怨。
  1.数量化的考核制度
  在对基层民警工作的考核中,虽然在N区和H区的考核中已加入一定比例的“居民满意度”指标,但是,在考核项目中还有许多具体可测的指标和评分制度,这增加了对基层民警的激励强度。比如,出警率、报案率、破案率、办证率这些指标。在每年初,省、市、县(区)、镇(街道)、村各级政府就治安工作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这样的考核设计一般都采用了客观的指标评估政绩、指标测量数量化,即用明确的数字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等,“层层细化”、“逐级加码”。例如,每年省、市都会根据上一年和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确定今年所需要办证外来人口的数量。
  2012年,人口普查时佛山有150万外来人口,市里就给我们规定了94万需要办证的人口数,要尽量提高办证率。但是这150万里面有小孩,老人,只有中年需要办证。在分指标的时候我们给镇,镇又给村,这样分下去的时候个别地方就不太适应。比如2012年有3000人外来,但是今年有个厂倒闭了,走了2000,任务就完不成了。或者是比如重点整治赶走一大批。这其中他们的意见就比较大。这个压力越来越大,但总体还是可以完成的,上面只看大方向,定一个指标,在分指标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N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访谈记录,NHA20110630)。
  这样的硬性考核指标,使得基层民警只能千方百计去完成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能完成“年年攀升”的办证任务,基层民警可能会协助和直接参与“买”、“借”隔壁村或街道的“需要办证的外来人员”,“劝说”这些外来人员到还有“办证缺口”的街道办理。
  针对报警率和破案率这两个指标的考核,每年也要签订“目标责任书”。上级政府根据上一年报警率和破案率的情况,按照每年增加5%的原则,将指标逐一分解下达给下级政府,并与之签订“责任书”。这些任务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就往往成了上级政府考核、评价和衡量下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有了这样的激励机制,“派出所往往都会留下办公室座机电话号码,告诉我们不要打110报警”④,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所面临的环境的塑造和制约。虽然我们力图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但组织的目标常常是多重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当我们在为某一个目标设计激励时,它所诱发的组织行为可能与组织的其他目标发生矛盾[11]。也就是克尔阐述的命题:如果你对行为A提供激励,而期待得到行为B,这是不可能的[12]。在本案例中,为了能顺利地通过上级的考核,表现出“政绩”,基层民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减少居民报警率,但是这与提高破案率的目标相矛盾,因为没有居民的报警,何谈破案率的提高。
  “一票否决”是所有考核指标中最苛刻的一项,也是最严厉的激励(惩罚)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未能完成责任指标(“维稳是硬任务”),政府官员的其他政绩一并抹去,不得升迁、不得评优,而且基层政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领导都要受到牵连。这种“一票否决”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激励(惩罚)机制,并将责任连带机制嵌入基层政府各层级、各部门和各环节的互动之中,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政治利益共同体。王汉生等指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的内容之一是“双规并联”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条块”之间实现了一种制度性关联,从而起到了减少内部摩擦、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13]。但是,这样的政治利益共同体可能会为了防止“不出事”,不惜一切代价,把所能动员起来的所有力量和资源用来维护地方的稳定。警察往往有大部分时间都被“消耗”在所谓的“维稳”工作上,因为基层政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被“维稳”这种“一票否决”制度所“绑架”。   注释: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②来源于N区公安分局的内部资料。
  ③本文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功能异化”是相对于我们视野中的现代国家而言的,但在事实上这种异化后的职能才是它们在中国现有国家结构中的“正确”职能,这也意味着其异化是必然的。
  ④N区某镇居民代表座谈会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美]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09,(12).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Michels.Political Parties[M].New York:Free Press,1968.
  [5]John Bohte,Kenneth J.Meier.Goal Displacement:Assessing the Motiv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Cheat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2).
  [6]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C]∥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7]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1.
  [8]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J].社会,2011,(3).
  [9]Lipsky,Michael.Streetlevel Bureaucracy: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M].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0.
  [10]李健和.关于公安机关职能问题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3,(7).
  [11]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12]Kerr·S.On the Folly of Rewarding A,While Hoping for B[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5,(18).
  [13]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2).
  [14]李学.非理性绩效考评、组织依附与目标置换[J].公共管理研究,2010,(8).
  [15]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财税与会计,2002,(5).[责任编辑:刘琼莲]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力度,不仅使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也扩展了社会组织的作用空间。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缺乏让社会组织自主运作的动机。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之谜”产生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坚持“治理社会”逻辑,从而遮蔽了蓝图规划中的“社会治理”逻辑。因此,珠江三角洲社会治理创新有赖于完成从“治理社会”逻辑向“社会治理”逻辑的转换。  关键词:治理社会
期刊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一系列动力因素,同时受资源、环境、人口关系的脆弱性等因素制约,是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安居”、“乐业”和向市民转变的问题。政府要明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为推进新型城镇
期刊
摘要:责任是任何治理过程的基础。公共问责制是现代民主治理的标志,也是民主治理的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其目标是公平、公正、公开地提供公共服务以达成公共目标和维护公共利益。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既是善治的本质特征,也是公共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问责困境主要是指在分权、放权和多中心治理格局中实施有效的公共问责的两难。摆脱公共问责困境的
期刊
摘要:在区域契约行政中,府际契约的实际执行比府际契约的签订更为重要。地方政府作为府际契约的重要执行主体,其不同的决策偏好将直接影响到府际契约的执行绩效。根据府际合作的收益大小和实现收益的难易程度,府际契约执行中地方政府的决策偏好可细分为积极响应型、随波逐流型、好强恶弱型和被动迎合型四种类型。对珠三角地方政府在府际合作与府际契约执行中的各种决策偏好的案例分析表明:近年来珠三角一体化中契约行政的实际效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转型期的多重矛盾,其中一些矛盾的发展会酿成公共危机事件。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的发展也不时出现一些公共危机事件,这对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信任和管制关系发展提出了挑战。基于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理论基础分析当前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发展的社会政治风险、现实危机以及应对的经验,进而针对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的长远稳定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中国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政
期刊
摘要:在规范语境下,“社会动员”这一概念可被界定为“对社会动员”抑或“由社会动员”。较之于前一种定义,后一种定义更加契合动员制度发展的时代理念。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尝试对社会动员的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必要条件及启动程序进行理论探究和构建。其一,社会动员主体在范围上基本包括国家机关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其二,社会动员对象在范围上不仅限于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和个人,还包括国家机关本身;其三,社会动员的目
期刊
国  摘要:由于立场、旨趣、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讨论还稍显薄弱、分散和零乱。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与评价方面见仁见智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问题上,国外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否定性的态度。在这种共识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即共产主义不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难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输送理想信念;“发展”不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从学术角度看,作为西方民主话语霸权体系重要的理论基石的“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民主如何导致和平的生成逻辑中,结构性解释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它认为民主国家复杂的政治过程和力求保持政治权力的领导人所面临的诱因激励,对战争和冲突起到了内在的约束。然而许多学者发现,结构性解释中存在一些缺陷,如替代变量比较粗糙;理论预设失真和与经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考虑列宁主义政党特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党内民主的改革需要在政治稳定和政治风险之间保持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人基于对毛泽东时代政治实践的反思,推动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这表现在四个方面:党的最高领导人实现了主席制向总书记制的转化;党中央高层制度的调整和制度化;中央委员会地位的提升和差额选举的推行;重大事务决策的渐进民主化和透明化。党内民主的发展
期刊
摘要:监测预警可从监测预警的主体、内容、传递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对应急监测预警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存在的监测预警主体间综合协调性差、联动性不强,预警信息忽视公众救助,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等主要问题,提出应明晰监测预警机制流程,构建“灾害应对-公众救助”模式,并付诸地方政府的工作实践。  关键词:地方政府;监测预警;“灾害应对-公众救助”模式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