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NB4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氧化二砷(As2O3)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有效药物之一,被认为是APL复发治疗的最佳方案,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诱导第2次缓解后的巩固方案还不明确,可选择重复使用As2O3、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当前仍然显得尤为重要.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价值,它可通过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可能阻止或延缓肿瘤进展[1].已有研究表明单用硼替佐米即可诱导多种白血病细胞的凋亡[2-3].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硼替佐米与常规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显示二者具有协同或叠加效应[3-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MCL患者资料,并结合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8岁,男女比例3.3∶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为主(42例,占89.4%).骨髓累及者13例(27.7%),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者6例(12.8%),乳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内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并结合于红细胞膜上,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婴儿难治性AIHA症状重,病程迁延,病死率高,治疗目标是迅速控制溶血[1-2].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AIHA及Evans综合征安全有效[3].但利妥昔单抗在婴儿患者应用少,既往仅国外有报道,且均为非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小样
期刊
目的 研究染色体13q14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淋巴瘤中心132例初治MM患者骨髓标本行CD138免疫磁珠富集骨髓瘤细胞后,采用13q14(RB1)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合不同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检出率:FISH检测13q14缺失率为51.5%,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l3(-13/13q-)检出率仅为5.0%.②单因素分析显
目的 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681例DLBCL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分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42∶1,中位年龄56岁,Ⅲ~Ⅳ期者占51.4%,有B症状者占37.6%,IPI评分中高危(3~5分)者占30.2%,结外起病者占49.8%,胃肠道受累占结外器官受累者的29
近年来研究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易合并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1].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结核病的患病率约为普通人群的9倍,其中白血病最为常见2-3.据WHO统计资料估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病,每年约有840万新发病例,其中每年约28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为结核病高发地区,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459/10万4.我们将2000年以来恶性血液病
期刊
t(8;14)(q24;q32)是伯基特淋巴瘤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ALL-L3)最为常见的再现性染色体易位[1],在分子水平该易位导致原位于8q24的原癌基因c-myc和位于14q32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并置,促使c-myc基因调控失常而致高表达。
期刊
期刊
最新的WHO分类中,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 cell lymphoma,ALCL)被妇类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病例的2%~7%.1985年Stein等首次描述了这一表达CD30(Ki-1),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淋巴瘤,命名为ALCL.ALCL具有下列特征:肿瘤细胞呈间变性,生长有黏结成团倾向,侵犯淋巴结窦,间变细胞CD30(Ki-1)强
期刊
目的 确证达沙替尼在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接受达沙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59例、加速期25例、急变期35例.慢性期患者剂量为100 mg每日1次,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剂量为70 mg每日2次,评估患者血液学反应、遗传学反应、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一、概述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易栓症的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易栓症一般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一)遗传性易栓症1.抗凝蛋白缺陷: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缺陷症、蛋白S缺陷症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