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参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相应VAR模型,选取河南省198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ADF检验、滞后期判断、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对其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这种“需求遵从”以及农村资金的外流阻碍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河南省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VAR模型
一、引言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10多年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扮演着资金动员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普惠发展理念框架下探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准确定位农村金融,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许多国内学者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1]基础上对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功能、效率、制度体系及其与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姚耀军、严太华、曹小春、陈文俊等多数学者基于中国农村地区金融数据,假设不同影响因子选取金融和经济指标,通过VAR、Pagano、VEC等经济计量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法、Granger检验、协整分析、回归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因果关系及因果方向[2-6],得出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作用不明显;也有研究得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各项指标和农村经济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效率和经济的增长有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却对农村金融影响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性[7-8]。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定假设,来探究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的影响作用。
二、理论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一)相关假设
为了探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是关键影响因素。
假设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构成要素有规模、效率和结构。
河南省农村金融资产主要由流通货币、农业上保险保费的收入、乡镇公司债和乡镇企业的公司股票市值构成,其农村资本市场作用很不明显,信贷规模很小,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故而本文以正规金融中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非正规力量微弱化。
假设三:财政支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财政支出构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部分。
(二)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1.农村经济发展指标。人均GDP和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两种主要度量方法,参照此方法并根据河南省農村实际情况,采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人口”来衡量,一方面在于农村GDP数据繁杂难取,而“(第一产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生产部门创造的非物质增加值)*90%=农村GDP”,另一方面,这是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概况,且与农民收入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农村总的GDP在计算时会存在的变量叠加或漏选问题。
2.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第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资产规模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农村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村GDP的比值来度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介于农村金融数据的难获得性,本文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之和来作为农村贷款余额,用农户储蓄存款与农业存款的加和作为农村存款余额,这里农户储蓄存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所吸收的农户储蓄存款。第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的是金融中介将存款转化为贷款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衡量金融效率高低的指标主要有:储蓄率、投资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为避免单一指标的选取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采取综合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农村金融效率:
此处参照王莹[6]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这三部分权重比,储蓄率:投资效率:储蓄投资转化率=0.09:0.45:0.45=1:5:5,折算出河南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第三,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指标。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的主要企业,也是乡村经济活动主体,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用“乡镇企业贷款/农村贷款余额”来度量农村金融发展结构。
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出,极少部分来源于农村银行支持,从广义金融角度来看,财政支出是财政性金融的分支,是基于支持“三农”问题给予的专项补贴,故而本文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入模型考虑,用“财政支出数据”作为参考指标。
(三)理论模型的建立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取对数处理,并引入金融要素变量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做控制变量,建立能够代表金融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VAR模型如下:
在这里,用q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NX1表示农村金融规模,NX2表示金融效率,NX3表示金融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用NTZ表示;其中,μ0是常数项,γ是残差项,μ1、2、μ3、μ4作为回归系数。
三、相关实证分析和检验
(一)数据的来源说明
本文共收集河南省1985~2014年间29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河南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网》是数据的主要来源,本文所利用的数据均进行了取对数处理,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数据的稳定性和降低所选变量异方差性,最后用Eviews7.2处理相关数据。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要检验序列数据平稳性,基于减少偏差原则,本文将选用ADF检验来探究选取的指标数据是否平稳。根据T统计量分析可知道,对数序列数据都不平稳,一阶差分后,Dlnq、DlnNX1、DlnNTZ在5%水平上显著平稳,DlnNX2、DlnNX3在10%水平上平稳,符合ADF检验,序列可以看做是一阶单整,即I(1);由此验证了本文选择的数据是符合标准,存在经济意义的,接下来探究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
2.协整检验。用Johansen檢验来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AIC和SC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期,得出最好的自回归阶数,以确保协整关系的可信性统计。
因为对变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模型系数反应的是半弹性影响。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q会有0.3153个单位的提高,金融发展结构每优化1个单位,q有0.4030个单位的提高,而农村固定资产贡献率是30.36%。
3.Granger因果分析。由以上协整检验知,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那么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以及关系是单向还是或双向?我们用Granger检验进行分析可知,农村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P值为0.0186、0.0466,拒绝原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他P值均大于0.05,都在5%置信水平下接受无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原假设。
4.方差分解。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动态影响路径可以用脉冲函数捕捉,我们用来分析农村金融要素对农村经济增长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解将每个扰动项对VAR模型内因变量的相对影响程度计算出来,了解各个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作用。NX1对q有正向冲击效应,第2期达到峰值,前4期波动大,呈倒U型,之后基本趋于平稳,说明河南当前阶段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影响稍明显,有约25%的贡献率。进一步由方差分解数据知,在长期关系里,除q的自身变动影响外,NX1、NX3、NTZ起到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分别占30.4195%、9.7379%、9.7157%。而NX2只能解释3.7065%的基础货币波动。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原因在于为经济增长提供金融资源基础性条件的同时,增强了用货币作媒介的经济交易范围,加速了货币的流转,使经济交易更容易实现。
第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微弱,说明河南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靠量的带动来发展,也间接说明河南省农村金融效率不高,从长期来看,不能适应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短期来看,农村经济增长却能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但金融效率却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也就是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增长,两者存在“需求遵从”的关系。再从图1可知,河南省农村资金有外流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第三,优化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原因是乡镇企业项目资金的引入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活跃农村经济。
第四,农村固定资产即财政支出的增加,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作用趋于稳定不明显,农村投资环境差,农民眼界局限,投资方式效率低,不能高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仅靠政府财政资金给予支持从根本上是解不了问题的。
四、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河南农村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农村金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结构的优化能极大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河南农村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但经济的增长却是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两者的“需求遵从”关系以及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河南农村金融资金反哺回流机制,提高金融发展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使农村金融体制在根本上得到完善,进而扩大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的影响作用,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Smith,G.Financial St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155-213.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24-31.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32):103-114.
[4]严太华,曹小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84-87.
[5]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3(29):41-46.
[6]王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8-25.
[7]焦兵.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1):70-72.
[8]黎翠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9,3(33):75-80.
作者简介:魏雪燕(1991-),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农区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VAR模型
一、引言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10多年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扮演着资金动员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普惠发展理念框架下探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准确定位农村金融,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许多国内学者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1]基础上对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功能、效率、制度体系及其与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姚耀军、严太华、曹小春、陈文俊等多数学者基于中国农村地区金融数据,假设不同影响因子选取金融和经济指标,通过VAR、Pagano、VEC等经济计量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法、Granger检验、协整分析、回归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因果关系及因果方向[2-6],得出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作用不明显;也有研究得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各项指标和农村经济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效率和经济的增长有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却对农村金融影响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性[7-8]。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定假设,来探究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的影响作用。
二、理论模型和变量指标选取
(一)相关假设
为了探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是关键影响因素。
假设二:农村金融发展的构成要素有规模、效率和结构。
河南省农村金融资产主要由流通货币、农业上保险保费的收入、乡镇公司债和乡镇企业的公司股票市值构成,其农村资本市场作用很不明显,信贷规模很小,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故而本文以正规金融中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非正规力量微弱化。
假设三:财政支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财政支出构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部分。
(二)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1.农村经济发展指标。人均GDP和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两种主要度量方法,参照此方法并根据河南省農村实际情况,采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人口”来衡量,一方面在于农村GDP数据繁杂难取,而“(第一产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农村生产部门创造的非物质增加值)*90%=农村GDP”,另一方面,这是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概况,且与农民收入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农村总的GDP在计算时会存在的变量叠加或漏选问题。
2.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第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资产规模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农村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村GDP的比值来度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介于农村金融数据的难获得性,本文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之和来作为农村贷款余额,用农户储蓄存款与农业存款的加和作为农村存款余额,这里农户储蓄存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所吸收的农户储蓄存款。第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的是金融中介将存款转化为贷款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衡量金融效率高低的指标主要有:储蓄率、投资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为避免单一指标的选取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采取综合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农村金融效率:
此处参照王莹[6]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这三部分权重比,储蓄率:投资效率:储蓄投资转化率=0.09:0.45:0.45=1:5:5,折算出河南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第三,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指标。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的主要企业,也是乡村经济活动主体,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用“乡镇企业贷款/农村贷款余额”来度量农村金融发展结构。
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出,极少部分来源于农村银行支持,从广义金融角度来看,财政支出是财政性金融的分支,是基于支持“三农”问题给予的专项补贴,故而本文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入模型考虑,用“财政支出数据”作为参考指标。
(三)理论模型的建立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取对数处理,并引入金融要素变量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做控制变量,建立能够代表金融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VAR模型如下:
在这里,用q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NX1表示农村金融规模,NX2表示金融效率,NX3表示金融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用NTZ表示;其中,μ0是常数项,γ是残差项,μ1、2、μ3、μ4作为回归系数。
三、相关实证分析和检验
(一)数据的来源说明
本文共收集河南省1985~2014年间29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河南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网》是数据的主要来源,本文所利用的数据均进行了取对数处理,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数据的稳定性和降低所选变量异方差性,最后用Eviews7.2处理相关数据。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要检验序列数据平稳性,基于减少偏差原则,本文将选用ADF检验来探究选取的指标数据是否平稳。根据T统计量分析可知道,对数序列数据都不平稳,一阶差分后,Dlnq、DlnNX1、DlnNTZ在5%水平上显著平稳,DlnNX2、DlnNX3在10%水平上平稳,符合ADF检验,序列可以看做是一阶单整,即I(1);由此验证了本文选择的数据是符合标准,存在经济意义的,接下来探究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
2.协整检验。用Johansen檢验来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AIC和SC准则来确定最优滞后期,得出最好的自回归阶数,以确保协整关系的可信性统计。
因为对变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模型系数反应的是半弹性影响。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q会有0.3153个单位的提高,金融发展结构每优化1个单位,q有0.4030个单位的提高,而农村固定资产贡献率是30.36%。
3.Granger因果分析。由以上协整检验知,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那么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导滞后关系以及关系是单向还是或双向?我们用Granger检验进行分析可知,农村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P值为0.0186、0.0466,拒绝原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他P值均大于0.05,都在5%置信水平下接受无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原假设。
4.方差分解。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动态影响路径可以用脉冲函数捕捉,我们用来分析农村金融要素对农村经济增长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解将每个扰动项对VAR模型内因变量的相对影响程度计算出来,了解各个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冲击作用。NX1对q有正向冲击效应,第2期达到峰值,前4期波动大,呈倒U型,之后基本趋于平稳,说明河南当前阶段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影响稍明显,有约25%的贡献率。进一步由方差分解数据知,在长期关系里,除q的自身变动影响外,NX1、NX3、NTZ起到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分别占30.4195%、9.7379%、9.7157%。而NX2只能解释3.7065%的基础货币波动。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原因在于为经济增长提供金融资源基础性条件的同时,增强了用货币作媒介的经济交易范围,加速了货币的流转,使经济交易更容易实现。
第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微弱,说明河南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靠量的带动来发展,也间接说明河南省农村金融效率不高,从长期来看,不能适应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短期来看,农村经济增长却能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但金融效率却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也就是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增长,两者存在“需求遵从”的关系。再从图1可知,河南省农村资金有外流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第三,优化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原因是乡镇企业项目资金的引入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活跃农村经济。
第四,农村固定资产即财政支出的增加,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作用趋于稳定不明显,农村投资环境差,农民眼界局限,投资方式效率低,不能高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仅靠政府财政资金给予支持从根本上是解不了问题的。
四、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河南农村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农村金融规模和结构的影响,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结构的优化能极大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河南农村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但经济的增长却是金融效率提高的原因,两者的“需求遵从”关系以及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河南农村金融资金反哺回流机制,提高金融发展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使农村金融体制在根本上得到完善,进而扩大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的影响作用,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Smith,G.Financial St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155-213.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24-31.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32):103-114.
[4]严太华,曹小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84-87.
[5]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3(29):41-46.
[6]王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8-25.
[7]焦兵.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1):70-72.
[8]黎翠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9,3(33):75-80.
作者简介:魏雪燕(1991-),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农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