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能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曾几何时,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语文老师无奈地说: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上,我争不过其他学科教师。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闭了语文乐园的大门。没有吸引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读书,没有让学生养成坚持写作的良好习惯,没有让学生的生命在语文课堂中焕发生机活力。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教师的文学素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感染学生,才能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此,要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让学生领略文字之美、精神之美、生活之美,让学生积累名句,建立摘抄积累本,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语文的乐园。
  二、用语文的本身力量,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学生去挖掘。
  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初中课本180篇千字文,18万字左右的经典阅读课文中,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语文学科离美最近,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审美,才具有无尽的魅力。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都让学生反复诵读,经过一系列的诵读,让学生真正地品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读课本外的名家名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可充分利用班里的学习阵地,让学生不能没有书,让学生不能不读书,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可在班中开辟“每周必读”、“读书博览”等栏目,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可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诗情画意。另外,还可让学生作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上掀起广读诗文的热潮。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爱”语文。能引发兴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可设计一个答记者问的小环节。让两位学生扮演记者,像模像样。她们设计的问题很尖锐,在采访的时候很快进入角色,又是和被采访的对象握手,又是说再见,她们落落大方,面带笑容,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教师创设的情境,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五光十色,富有张力,成为充盈着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爱上语文。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品”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可在班上实行小组合作制,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云南歌会》时,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使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使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3.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学生的学习,必须以他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因此,应该强调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的汉字,让学生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见识语文的博大、深刻和精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要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要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呢?  问题一,对于这节课学生感兴趣吗?“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了兴趣当然听得就会津津有味,也就会去主动学习。可是,教师有时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和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如果学生不喜欢这节课,学生能主动学习、愉快接受吗?这样的教学一定是无效的。  
期刊
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在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后记,自觉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改良,不失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写好教学后,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步骤。备课是教师课前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和处理,其中教法的运用、学法的指导仅仅为纸上谈兵,而课堂则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舞台,此时的感觉最有生命力。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课后经过认真反思,把暴露的不足之处、疏漏之处或本堂课的经
期刊
教育中充满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命的零件,这些细节促成生命的健康成长。  ——题记  初读祁智的《剥开教育的责任》,仅仅认为是一篇篇关注教育中的细微之处的文章,没有什么实际的阅读价值。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教育的责任落到实处,是天使,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教育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是魔鬼,就是画蛇添足,化神奇为腐朽。  后来慢慢阅读,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包括代序、后记,才了解教育责任的深刻内涵。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
期刊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氛围,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学校每天都安排有早读课,早读课上,不能占用时间讲课,要让每个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地自由阅读,早读课就成了学生的阅读天堂。每节早读的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鲁迅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处理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对文本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
期刊
新课标就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基本上熟悉了课文内容,让全体学生参加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进行一些表演活动,会使他们把认识理解上的缺点错误
期刊
新课程之“新”通常意味着有与原先课程不同的“新质”,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使新课程所蕴涵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价值”,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论不仅强调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新的确
期刊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理应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蕴涵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点。眼下语文教改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语文教材文本的多元化、语文教材形象的理想化、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情境化等,语文教学改革倍受关注。不难发现,人们大多关注的是课内改革,对课外学习、对语文作业改革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不够。语文作业改革这一块,从理念到实践操作上都相对薄弱。  一、语文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不少学生对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