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课堂文化建设与媒介的关系比较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载体是课堂,基点在课堂,教育教学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课堂文化提倡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认识、去探究,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来促使其生命的发展。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课堂文化的建设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课堂文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本次海外培训我带着这个问题,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视角,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本着为一线教师有所借鉴的目的出发,重点思考了媒介对课堂文化的影响,比较了中英课堂文化建设与媒介的关系。
  下面我主要来讨论一下课堂组成的五个主要元素与课堂文化的关系。
  
  一、课堂文化的组成元素
  
  我认为,课堂文化主要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五个主要元素组成。这五个元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一定的课堂环境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四个要素组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任何一个顶点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任何一个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不当,或营造的课堂环境氛围不同,都会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
  
  二、中英课堂文化元素的比较
  
  1.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又叫班级环境、课堂气氛、班级气氛或功能室环境,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位希望提高学校质量的教育者都不能忽视的因素。下面我从课堂环境中的信息展示、内容选择、教具学具摆放等方面進行中英比较与分析。
  (1)信息展示方式
  如图2所示,英国的整个班级文化是简单但多元的,让每一个角落都是信息传播点,让每面墙都成为会说话的墙,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如影像、语音、图形与网络等无处不在向学生传播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传递信息,无处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地方,最终营造了一种“生态化”信息校园。无论是教室内还是教室外,每面墙都成为了活动的学生作品展示窗,张贴更换十分方便,成本低,面积大,可以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或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国内的班级文化并不是像英国那样,展示窗口上,一个班级最多有一板黑板报,再加上一个展示角,但这些窗口的内容很多都形式化或者精品化了,过于追求版式与美观,导致内容简单,信息含量低,表达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文字加图形,而且仅供极少数所谓优秀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绝大部分学生的创意作品无法共享或得到激励。有些班级文化在开学第一天就做好了,很精美,而且是牢牢地占据了教室里的显眼位置,更换不方便,成本高,半年也不换一次。有些教师为了教室所谓的整洁美观,墙面上搞得一尘不染,什么也不让学生张贴,这无形中就浪费了一大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
  (2)信息展示的内容
  如图3所示,英国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有学校的校规、校园培养目标(学生应该做什么,做到了怎么奖励,没有做到怎么处罚),以及校园安全自救方法与逃生方法。每个班在黑板的两边都张贴了阶段性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黑板上都写有每天的学习目标,每天都在提醒、告诫大家,每个目标都很实在,并且十分具体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都是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教室环境宣传的更多的是教学生一些技能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会安全逃生技能与学科的学习方法。
  国内传统的教室文化都是给学生提空而大的目标,对学生来说看不见也摸不着,而且内容深奥复杂,很难理解,不能给学生指明方向,而且很少有学习方法与逃生技能方面的指导性要求,多半都是一些说教性、口号性标语或名人名言等。
  (3)常规教学装备的使用主体
  在英国校园里,丰富的教具与学具分布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学生随时可以使用、利用它们来做实验、测量、绘画、做手工,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这就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倡导了一种“玩中学”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宁可用坏,不要放坏”。他们的功能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任何学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進去使用任何设备。
  在我国,很多校园的教具与学具是严格分开的,很多设备只有教师才有权使用,而且学校在投入方面,教具的投入远远大于学具的投入。在小学通常只有美术与科学才有学具,其他学科很少有学具。而到初中或高中,给学生配备学具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多是看教师利用教具在讲台上演示,下课了也见不到这些设备,更谈不上亲手操作与实验。很多学校的功能室更是使用率不高,有些甚至只是成为了领导参观考察的景点。设备平时摆得整整齐齐,天天还罩上防尘罩,导致我们校园的很多教学仪器是放坏的,而不是用坏的。
  2.教材
  教材是一种知识传递的媒介,是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研究专家为了更好地让学习者达到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而选定的一些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选定与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信息的两种表现形式在传递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如图4)。
  上面的文字卡片“A rose”这两个单词,从直观上给学生的只有两个信息点:数量1朵,物体玫瑰花。其他就看不出什么信息点,只能靠学生想象,比如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而下面这幅玫瑰图片从直观上至少可以让学生得出十个以上的信息点,比如黄色、红色、透明的水珠、绿色的茎等。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文字表达方法传递的信息点比较少,但能让学生有一个想象的空间,适合高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表达方式:
  图形表达方法让学生很直观、快速、准确地捕捉到相关的信息点,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教材选择哪种表现形式,选择什么内容,都与学习效果紧密相关。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中英两国中学生物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图5中两个教材都是讲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左边的教材是选自中国七年级生物教材,右边的教材是选自英国十二年级生物教材。中国的教材基本上选择了文字表达方式,英国的教材基本上选择了图形表达方式,但英国教材适用的学生是16岁,而中国教材适用的学生只有13岁。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教材比英国教材要难。因此通过对教材这个媒介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的教材重知识性与系统性、教学目标高,但缺乏形象性与生活性:
  英国的教材重形象性与生活性,但知识性与系统性不强,教学目标偏低。
  3.教师
  教师应该是学生知识与技能建构的组织者与帮助者。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个人魅力与 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下面我们比较图6中两张照片,分析一下,中英课堂中两位非常有代表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状态。
  上面的是一名中国教师,他很严肃地站在讲台上,不停地向学生讲授新的知识,组织学生认真听讲,每节课都是讲的多、问的多、代替学生归纳总结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跟学生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保持着一种师生关系。
  下面的是一名英国教师,很随意地坐在讲台上,用很生动的体态语言与学生交流,为学生当模特,参与学生讨论,与学生成为学习交流的伙伴。她总是引导启发多、组织活动多、给学生自我知识形成机会多。
  这说明了中国的课堂有一种庄严性与权威性,而英国的课堂有一种随意性与融洽性。
  4.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者。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
  如图7所示,中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半时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每节课都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和做笔记,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但对知识的建构一般是停留在思维与认知阶段,无法判断学生有没有得到内化吸收,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对知识外化的过程或环节,最好的课堂也只是通过一些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对知识的认知层面進行一些非即时的反馈。
  英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半时间是主动参与,动手实践,通过作品形成将所学知识進行一个外化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经过了从思维到动手实践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吸收,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就是用来解决生活问题。
  5.媒体
  媒体是辅助学生進行知识与技能建构的辅助工具。媒体的类型选择与使用时机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媒体的类型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可以用在课前预习、课中导人与重点的难点的突破、课尾反馈以及课后作业方面。下面我从媒体的来源与建设主体、媒体选择与使用等方面進行比较分析。
  (1)媒体的来源与建设主体
  媒体的丰富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使用积极性与课堂质效。媒体的建设主体与来源又直接影响媒体的质量。
  下面的图8列举出了英国的一个主题网站和两个学科资源网站。从专题网站的栏目设计中可以看出专题网站内容涉及面很广,关注到了教师与学生成长规划、安全、行为等方方面面,以及评价体系与章程:学科资源网站从内容上看,十分丰富,建设了从4岁到18岁的所有相关教与学的资源,以及一些在线学习方式与内容,并且都分有不同角色的资源,如教师、学生、家长等。像这样的主题网站与学科资源还有很多,如:
  http://www.kingshurst.ac.uk/files/policies/code_of_conduct.pdf(举止法规)
  http://en.wikipedia.org/wiki/Pupil_ReferraI_Unit(学生处罚规定)
  www.hulhing.co.uk(校园暴力)
  http://www.childline.org.uk/Pages/Home.aspx(学生健康成长在线辅导)
  http://teach-ict.com(教学资源网)
  WWW,youtube.com(视频资源网站)
  www.bbc.co.uk(英国资源网)
  这些专题网站与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主体并不是学校,也不是普通的运营公司,更不是一线普通教师,而是由政府部门或慈善机构出资组织的相关专家,包括管理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技术专家组成的一个团队。他们在全国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调研、开发、分角色试用,才全面上线给全国教师、学生与家长免费使用。
  中国的一些专题网站与教学资源网站在内容上更多的只是关注教的方法与教的资源,体系性与连续性比较弱,很少有关注学生的制度、成长、安全、规划方面的专题网站,即使存在一些也只是个别教师做的一些研究性学习主题网站,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趣味性和教学性很难保证。从建设主体方面思考,我国的这些网站或系统的研发任务都是落在学校、教师、不同级别教育政府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身上,或者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技术公司身上,很少有学科业务人员或专家参与,更谈不上前期大量的调研与分角色测试、反馈,全国更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标准,导致了目前我国资源建设的现状:资源数量不少,质量没有保障;建设技术参与人员不少,重复建设太多;系统平台不少,涉及面太窄。
  (2)媒体选择与使用
  目前,媒体从数量到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从课堂质效方面考虑,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要从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时机,以及与学科的整合点上来進行考虑。下面我以反馈方式媒介的选择与使用来進行一个比较分析(如图9)。
  上面一张图片是选择作业本批改反馈方式用于随堂反馈,这种方式耗时较多,一般用于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的反馈,适合于比较复杂的主观题型,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進行阶段性的调整。
  下面一张图片是选择小白板展示反馈方式用于随堂的即时反馈,这种方式省时省力,适合于客观题型或答案较单一的题型的反馈,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状况,实时调整教学过程。
  以上通过从课堂文化的五个元素出发,对中英课堂進行了一些简单的比较分析,主要是想从可操作的层面,给一线教师一点借鉴,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文化建设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他文献
利用临界点理论研究具有部分周期位势的非自治常p-Laplace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在具有p-线性增长非线性项时,根据广义鞍点定理,得到了系统多重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分析了近几年出现的数种新的后门通讯隐藏方式,提出一种穿透力更强、更加隐蔽的后门通讯隐藏方式,此方式基于伪DNS和嗅探机制,其中,伪DNS通讯方式是首创的通讯方式。最后对涉
在大语文教育的背景下,学生阅读必须摒弃“窄化”“异化”等乱象,回归本原,构建“宽阅读”教学理念,从而蓬勃阅读教育的生命力。本文提出“宽阅读”,“宽”在内容:拓展类同题
针对CCD图像采集系统对数据记录的高速度及准确性的要求,在对各种结构的数据记录系统进行比较之后,结合ATA标准,采用FPGA直接控制数据缓存和硬盘写的系统结构,并用高性价比的
二连浩特市(简称二连)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通商要道,是闻名世界的“恐龙之乡”。
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建立了艾滋病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开发实现.经过实证研究,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艾滋病预防提供了
语文教材是采用单篇文章组合成单元的形式从而编写而成,阅读是其语文教学的主体,而高耗低效、繁琐分析、浅尝辄止这三大弊端,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多年来,笔者领衔的市级小学语
从理论上给出了多新息辨识方法的推导过程,提出了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方法,并运用随机过程理论分析了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方法的均方收敛性,给出参数估计误差上界的计算公式。
根据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算法必须考虑设备的复杂性和收敛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结合RLS和RVSSLMS算法各自优点的RLS-RVSSLMS波束赋形算法,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