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目前小学教师致力于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同时,对身体素质教育却少有投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小学开始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已把广播体操纳入到正常教学中,并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广播体操来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以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来分析在小学中开展广播体操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体操;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为了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取得显著提升,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各省市已把体育纳入到中考必考科目,可见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而体育需要从小培养起,小学阶段也应当响应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当中合理加强体育锻炼。而广播体操主要是向学生讲解体操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确保学生体质得到增强的一项运动,是最能使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锻炼;开展体操教学过程中,也会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进行有效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广播体操尤其重要了。
一、体操教学的意义
第一,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学生进行体操运动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与配合能力,长时间开展体操运动可以帮助其神经系统发展。体操中即存在有单一动作,也存在有组合动作,学生长期坚持做体操中的伸展动作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系统强度,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神经紧张。同时,体操运动还可以促进人体运动系统的协作能力提高。体操训练能够让学生肌肉得到健康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此外,体操运动还可以有利于学生的形体塑造,使得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生长发育。
第二,能促进团队协作的优良品质的发展。小学生体操中会存在有需团队配合才可完成的动作,团体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执行力与组织能力。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学生还不具备发育完善的心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操训练的难度。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制定规范性的纪律条规,能够让学生的行为得到有效制约,同时教师在体操训练中还可以对学生的互助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得到显著增强。教师还能够通过体操训练来对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养成优良品德。
二、影响体操教学的因素
第一,学生个人因素。广播体操训练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更好地在体操训练中展现动作。然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这使得有部分学生无法良好完成体操动作或动作做不到位。其次,学生心理素质也会对体操运动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因学生心智不成熟,学生有可能在体操训练当中出现明显的心理波动,有可能会因不良心理而中断体操运动。最后,体操训练还受到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当学生对体操运动没有兴趣时,学生便不愿意学习与进行体操运动,致使体操训练的开展有较大难度。
第二,教师因素。教师是小学体操运动的指导者,教师会对小学体操运动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首先,体操教学教师队伍配备情况会影响到训练,因体操训练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配备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可以提高学生的体操技术,反之则会致使学生体操水平无法提升。其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体操训练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若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使得体操教学效果逐渐降低。
三、开展体操教学的策略
第一,充分运用情景化教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体操教学前,首先需要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大多数小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通常情况下体育课会在教室外上课,学生在室外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难以对一件事物维持长时间的兴趣,所以学生有可能会在中途停止体操运动。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体操运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情景化教学。比如,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第七节《跳跃运动》,这节是在这套操中是最难学的一节运动之一,但可以手脚分开教学,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完成手部动作,熟练后再到室外操场上配合脚部的跳跃完成教学。
第二,结合生活常识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较薄弱,对生硬的理论难以充分理解,在教学上就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特性,以提高练习体操的兴趣。例如,第六节《腹背运动》的第一个八拍5-8拍的动作需要上体下振一次,但大多学生都没能做出来,在教这个动作时可先跟学生讲解“弯腰拔水”的含义,让学生想像自己卷起裤脚弯腰站在小河里与伙伴们玩耍拔水的情景,同时做示范让学生明白动作的要领,即先稍抬身体再下压,两臂经内向外绕环时要注意手要近可能靠近地面,但不碰触到地面,做出拔水的动作。如此以“弯腰拔水”来教学《腹背运动》,既形象又生动地解释了动作的要领,一举两得。
第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度。鉴于小学生可以对动作进行模仿,教师可以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先展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借助挂图来对各个动作进行模仿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踢腿运动》时,可先让学生先自己对踢腿运动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进行踢腿运动,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再向学生示范整体的踢腿运动,并讲解分解动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错误,使得学生对踢腿运动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让学生准确掌握踢腿运动。
第四,采用分组比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体操运动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当尽可能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大部分小学生都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学生的攀比心理,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使得学生的竞技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对待体操教学。例如,在进行《体转运动》和《体侧运动》的教学时,可分成四个小组,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另外两组则作为评委,让小评委们评出哪个小组做得动作更加规范。当比赛结束后,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动作做出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纠正。利用小组比赛,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懂得团结协作的意义,使得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身心的发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播体操”,是小学生们在校期间每天都需要进行身体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体育教师在开展广播体操教学当中,要先让学生知道做广播体操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体操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发育与优良品质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巍.体操教学回归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2):157-158.
[2]徐丽芬.小学体育体操教学策略分析[J]. 科普童話,2019(26):93.
【关键词】体操;小学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为了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取得显著提升,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各省市已把体育纳入到中考必考科目,可见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而体育需要从小培养起,小学阶段也应当响应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当中合理加强体育锻炼。而广播体操主要是向学生讲解体操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确保学生体质得到增强的一项运动,是最能使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锻炼;开展体操教学过程中,也会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进行有效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广播体操尤其重要了。
一、体操教学的意义
第一,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学生进行体操运动的基础是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与配合能力,长时间开展体操运动可以帮助其神经系统发展。体操中即存在有单一动作,也存在有组合动作,学生长期坚持做体操中的伸展动作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系统强度,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神经紧张。同时,体操运动还可以促进人体运动系统的协作能力提高。体操训练能够让学生肌肉得到健康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此外,体操运动还可以有利于学生的形体塑造,使得学生可以取得良好的生长发育。
第二,能促进团队协作的优良品质的发展。小学生体操中会存在有需团队配合才可完成的动作,团体动作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执行力与组织能力。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学生还不具备发育完善的心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操训练的难度。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制定规范性的纪律条规,能够让学生的行为得到有效制约,同时教师在体操训练中还可以对学生的互助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得到显著增强。教师还能够通过体操训练来对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养成优良品德。
二、影响体操教学的因素
第一,学生个人因素。广播体操训练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更好地在体操训练中展现动作。然而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这使得有部分学生无法良好完成体操动作或动作做不到位。其次,学生心理素质也会对体操运动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因学生心智不成熟,学生有可能在体操训练当中出现明显的心理波动,有可能会因不良心理而中断体操运动。最后,体操训练还受到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当学生对体操运动没有兴趣时,学生便不愿意学习与进行体操运动,致使体操训练的开展有较大难度。
第二,教师因素。教师是小学体操运动的指导者,教师会对小学体操运动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首先,体操教学教师队伍配备情况会影响到训练,因体操训练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配备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可以提高学生的体操技术,反之则会致使学生体操水平无法提升。其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体操训练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若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使得体操教学效果逐渐降低。
三、开展体操教学的策略
第一,充分运用情景化教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体操教学前,首先需要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大多数小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通常情况下体育课会在教室外上课,学生在室外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学生难以对一件事物维持长时间的兴趣,所以学生有可能会在中途停止体操运动。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体操运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情景化教学。比如,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第七节《跳跃运动》,这节是在这套操中是最难学的一节运动之一,但可以手脚分开教学,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视频,完成手部动作,熟练后再到室外操场上配合脚部的跳跃完成教学。
第二,结合生活常识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较薄弱,对生硬的理论难以充分理解,在教学上就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特性,以提高练习体操的兴趣。例如,第六节《腹背运动》的第一个八拍5-8拍的动作需要上体下振一次,但大多学生都没能做出来,在教这个动作时可先跟学生讲解“弯腰拔水”的含义,让学生想像自己卷起裤脚弯腰站在小河里与伙伴们玩耍拔水的情景,同时做示范让学生明白动作的要领,即先稍抬身体再下压,两臂经内向外绕环时要注意手要近可能靠近地面,但不碰触到地面,做出拔水的动作。如此以“弯腰拔水”来教学《腹背运动》,既形象又生动地解释了动作的要领,一举两得。
第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度。鉴于小学生可以对动作进行模仿,教师可以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先展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借助挂图来对各个动作进行模仿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踢腿运动》时,可先让学生先自己对踢腿运动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进行踢腿运动,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再向学生示范整体的踢腿运动,并讲解分解动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错误,使得学生对踢腿运动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让学生准确掌握踢腿运动。
第四,采用分组比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体操运动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当尽可能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大部分小学生都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学生的攀比心理,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使得学生的竞技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对待体操教学。例如,在进行《体转运动》和《体侧运动》的教学时,可分成四个小组,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另外两组则作为评委,让小评委们评出哪个小组做得动作更加规范。当比赛结束后,教师再对每个小组的动作做出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纠正。利用小组比赛,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懂得团结协作的意义,使得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身心的发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播体操”,是小学生们在校期间每天都需要进行身体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体育教师在开展广播体操教学当中,要先让学生知道做广播体操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体操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发育与优良品质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巍.体操教学回归小学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2):157-158.
[2]徐丽芬.小学体育体操教学策略分析[J]. 科普童話,201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