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应当发生变化。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会以学生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目标,导致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不到全面发展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结合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展开教学活动。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最终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发挥出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在价值。
一、渗透物理思想,引导学生构建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并且形成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物理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剖析物理知识,寻找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物质观、能量观和运动观。
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析运动规律的基本思路,即受力分析—加速度—速度,那么在分析平抛运动这种曲线运动时,它的受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却是水平的,这种运动该怎么分析?”这样,就将平抛运动的知识转化为了“该怎么分解、为什么可以分解”的物理思想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有效的物理观念。
二、注重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思维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致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给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素养。
比如,在學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从而引起学生对“物体下落快速回受到物体重量的影响吗?如果不受影响,那和什么有关?”等问题的思考,接着再引导学生重温伽利略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念的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猜想,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验证猜想。这样,通过合理的科学探究,有助于扩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优化实验方案,增强学生实验探究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案,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数据收集等具体的实验过程,在“做”中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素养。
比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探究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的实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模拟雨伞甩出水滴的场景,利用圆盘将墨水从小圆盘的边缘甩出,观察白纸上留下的痕迹,接下来再利用可拆卸的弯轨道,让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并利用复写纸记录小球的轨迹。这样,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方式,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
四、丰富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物理知识教学与人文理念的有效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落实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这一节内容时,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下任务。首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个小组要在课下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种类知识,第二个小组要在课下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第三个小组要在课下查找相关的信息,了解当前阶段地球经济的环境恶化、能源短缺问题。这样,让学生首先按照一定的方向去查阅相关的知识,不仅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展开了一番叙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解决学生对日常物理现象的疑惑,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满足自身终身成长所需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进物理核心素养的理念,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晓彤.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庞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最终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发挥出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在价值。
一、渗透物理思想,引导学生构建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并且形成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物理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剖析物理知识,寻找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物质观、能量观和运动观。
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析运动规律的基本思路,即受力分析—加速度—速度,那么在分析平抛运动这种曲线运动时,它的受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却是水平的,这种运动该怎么分析?”这样,就将平抛运动的知识转化为了“该怎么分解、为什么可以分解”的物理思想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有效的物理观念。
二、注重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思维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致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给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素养。
比如,在學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从而引起学生对“物体下落快速回受到物体重量的影响吗?如果不受影响,那和什么有关?”等问题的思考,接着再引导学生重温伽利略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念的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猜想,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验证猜想。这样,通过合理的科学探究,有助于扩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优化实验方案,增强学生实验探究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案,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数据收集等具体的实验过程,在“做”中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素养。
比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探究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的实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模拟雨伞甩出水滴的场景,利用圆盘将墨水从小圆盘的边缘甩出,观察白纸上留下的痕迹,接下来再利用可拆卸的弯轨道,让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并利用复写纸记录小球的轨迹。这样,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方式,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
四、丰富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物理知识教学与人文理念的有效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落实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这一节内容时,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下任务。首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个小组要在课下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种类知识,第二个小组要在课下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第三个小组要在课下查找相关的信息,了解当前阶段地球经济的环境恶化、能源短缺问题。这样,让学生首先按照一定的方向去查阅相关的知识,不仅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
本文针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展开了一番叙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解决学生对日常物理现象的疑惑,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满足自身终身成长所需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进物理核心素养的理念,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晓彤.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庞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