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三个家:家庭、国家和地球。其中,地球是人类之家,是我们的“大家”。有些时候,资源开发和环境改变,就是在伤害我们自己的“大家”。所以,如何实现山清水清空气清、人美物美生活美,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双赢,是现代化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他向记者介绍了生态现代化的全新理论以及中国的现状。
“寂静的春天”唤醒了环境意识
生态现代化研究,源自环境运动和环境改革。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破坏大自然的可怕后果,环境问题震惊了整个社会,同时也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另外,生态现代化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环境收益等。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时间里,生态现代化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什么是生态现代化?
何传启主任介绍,一直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面临各种不同理论的论战。一般而言,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就是相互有利、互利互惠的相互作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即向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它可以从四层涵义来把握:
首先,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次生态革命,生态现代化是现代生态和环境意识所引发的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其次,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第三,生态现代化是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国际竞争。第四,生态现代化具有绝对和相对两个视角。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现状
中国生态现代化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7年,现代环保探索期;1978~1998年,现代化生态修正期;1998年以来,生态现代化起步期。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水平比较低,属于世界较低水平。
近日,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指出,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指数为42分,在118个国家中排第100位,中国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为反应一个国家生态现代化的相对水平,专家构筑了包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生活废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有机农业比例、安全饮水比例、可再生能源比例、长寿人口比例等30个指标在内的生态现代化指数。
用这一指数衡量,2004年,瑞士等15个国家处于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西班牙等37个国家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巴西等40个国家属于初等水平,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世界较低水平。
该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和多数指标水平,都有明显的国际差距。其中,中国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多倍;中国工业废物密度大约是德国的20倍、意大利的18倍、韩国和英国的12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对策
在21世纪的前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他认为,根据目前的认识,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来源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也来源于世界生态现代化本身和国际环境。他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对策。
首先,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有些时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冲突是难免的。如果不能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现代化知识,转变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从物质至上社会向生态平衡社会的转变,中国迟早都会达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如果超过承载极限,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就可能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就将面临严重威胁。
其次,加速经济模式的生态转型,提高经济生态化水平。经济模式的生态转型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合理化。具体讲,就是经济结构非物化、经济活动绿色化、经济制度和经济观念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第三,加速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鼓励绿色消费。中国消费模式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究其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二是消费结构不合理。所以,中国消费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提倡和鼓励绿色消费,降低物质消费比例,提高服务消费比例,提高绿色产品、环保产品和有机食品的消费比例,就可以极大地缓解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第四,从生态现代化的角度分析,在未来50~100年内,中国现代化建设都将面临三大压力:资源压力、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在相当长时间里,自然资源短缺、能源供给不足和环境压力增加,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无法回避的三大困难。因此中国要制定生态现代化的三个安全战略: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家环境安全战略。
在过去30多年里,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与多数自然资源没有显著关系,但与人均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相关性非常显著。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能源的刚性约束会越来越大。许多发达国家都曾经历了能源危机的痛苦洗礼。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能源危机的发生将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建立长效的能源战略,控制和缓解能源危机的爆发,降低其破坏和影响程度,是十分紧迫的战略性工程。
第五,建立两个机制。一是长效预防机制。根据1994~2003年期间的平均值,中国自然灾害受影响人口比例,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的100多倍。建立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和应急机制,控制自然灾害的影响,势在必行。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惠及全体国民。
第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形象工程;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物质资源;防止污染的国内转移,控制环境污染;转变“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建立“人地和谐”的现代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在21世纪,世界生态现代化有三条基本路径,它们是全面生态现代化路径、综合生态现代化路径和现代化的生态修正路径。那么中国生态现代化可以或应该选择哪条路径呢?根据生态现代化的规律,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综合生态现代化路径(运河路径),才是中国的一个合理选择。
何传启说,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人类历史是一条长河,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其中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人类文明也随之发生转变,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知识文明(含生态文明)。其中,原始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知识文明(含生态文明)分别是人类历史长河的四个阶段。2004年,世界先进国家已经步入知识文明时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文明时代。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应跟踪和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老路,而应在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两个阶段之间,开辟一条“现代化运河”: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两次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协调发展,并逐步向知识化和生态现化化转型,最终赶上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综合生态现代化路径。
中国为什么要选择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他说,中国选择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一是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是生态现代化的一条基本路径。二是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合理选择。21世纪,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全面生态现代化路径;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先第一次现代化后生态现代化,走一般追赶道路;或者开拓创新,两次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综合生态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选择,一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需要。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21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包含完成生态现代化。中国要实现国家目标,就需要推进生态现代化。我们目前尚不具备全面生态现代化的条件,综合生态现代化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二是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三是中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中国需要走一条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新路。
事实证明,中国已经不自觉地选择了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引进了生态现代化的许多要素,如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自然保护、生态建设、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等。二是中国已经具有选择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的良好政策环境。
很显然,就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运河一样,生态现代化的运河也不是一条驯服的河,而是一条充满风险的河。它可能会比任何一条自然河流都要难以驾驭。所以,选择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的国家,需要的不仅是理想和实干,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目标
?由于中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所以,我们既需要弥补和消除历史遗留的巨大环境损害,又要转变现代化模式,避免新的环境损害。转变现代化模式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环境损害。显然,我们需要完成三大任务:弥补和消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损害、减少和消除现代化转型过程新的环境损害、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如果在2050年全面完成上述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国家之一。
他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绝对脱钩,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在21世纪后50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耦合,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全面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20名。
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政策目标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即在2050年左右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第二大阶段目标是:在21世纪后50年,在2100前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完成生态现代化。两大阶段时间跨度分别为50年。届时,中国的天是蓝色的天,中国的水是清澈的水,中国的山是自然的山,不是桃源,胜似桃源。
(责任编辑 邓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