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让学生的手机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呢?利用手机APP“云班课”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更有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结合中职数学《棱锥》案例,详细介绍了云班课的教学特点、应用模式和应用反思,旨在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云班课;手机APP;中职数学;分层教学
  据统计,2017年我国手机规模达7.39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提升至97.8%。如今中职学生基本都是人手一部手机,成为了低头族。如何让学生的手机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呢?本学期笔者初次尝试让学生用云班课手机APP教学软件,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 什么是“云班课”
  “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推送、作业、课件、视频和资料服务。
  在云班课的界面里,教师可以像创建QQ群一样来创建一个或多个学科班课,每个班课都有一个邀请码,教师在课堂上或者通过QQ、微信等方式将邀请码公布,学生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云班课来管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了。
  二、 云班课的教学特点
  (一) 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包括学习素材、图片、视频、微课、课件等等。当下互联网教学技术已经在学校广泛应用,教师备课经常需要准备一些微视频、音频、动画、图片、PPT课件、文档等资料,如何分享给学生却没有特别便捷的办法,云班课恰好解决了问题,教师只需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班课中,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就都能够及时得到分享。比如,教师有机会参观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制造零部件,而正好这是一个不错的现场教学,那么教师可以将工人的制造过程拍摄下来,通过云班课及时分享给班里的所有学生。
  (二) 全面掌握课堂情况
  课堂教学互动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积极倡导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开展辩论赛、分组讨论等互动方法,也能够达到一定教学效果,但实际上这种互动方法,基本上都是班里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和成绩较好的“尖子生”在参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和班里的“后进生”大都被排除在外了。不仅如此,教师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大增加了。云班课恰好弥补了这些缺陷。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的互动功能在课堂内外随时随地进行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班里的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对于没有参与的学生教师也能知道,课外还可以利用云班课的通知功能及时提醒没有参与的学生。
  (三) 深入进行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满堂灌”“抱着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在云班课的实施中,无论是学习资源、课堂检测还是教学评价都可以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学生不再因为基础的差异而导致“吃不饱”和“啃不动”的现象,同时学生因为看重参与度、课堂表现、经验值的排名,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三、 云班课的教学实践案例
  本学期笔者在微格教室开展了一堂信息化课堂教学《棱锥》,该教室配备了35台学生平板电脑及无线网络和5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并且已经掌握了手机APP云班课的基本使用方法.
  (一) 我的云班课教学思路
  (二) 我的云班课教学环节
  1. 学习资源的学习
  云班课之“学习资源”:在课前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APP登录云班课,浏览生活中的棱锥形图片,学习微课视频《棱锥》,教师设置经验值2分。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全班32位同学全部参与,均获得经验值2分。
  2. 答疑讨论
  云班课之“答疑讨论”:在课前学习云班课的学习资源后,同学和教师在答疑讨论区进行讨论,对棱锥的基本知识有什么问题,有怎么样的理解,在云班课平台上进行辨析。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以及课后作业中碰到的问题,后续还可以继续讨论,教师及时点评。
  3. 课中随堂检测
  云班课之“课堂测试”:课堂上新知识讲授后,教师设计了4道随堂测试题,设定时间为4分钟,每题经验值5分。
  学生现场提交答案,并得到相应的分数。云班课教师端显示学生答题详情,其中难度较大的第4题,知识点为棱锥的定义、棱锥底面和侧面的理解,学生掌握得较差,应重点讲解。
  另外,鉴于学生的層次不同,检测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此环节除了设计4道必做题以外,还设计2道难度较高的选做题,根据答题情况酌情加分!
  4. 小组合作学习
  云班课活动之“小组任务”:根据资料,小组讨论研究正四面体三峡截流石的重量,并分小组提交方案,显示在各小组对应的电子白板上。四个小组提交的方案归纳如下:
  方案(1)用地磅直接秤重;方案(2)放入盛满水的容器,水的溢出等于截流石的体积,后用体积乘密度;方案(3)分割后称重;方案(4)曹冲称象法;方案(5)用数学的计算方式,算出体积后乘密度;方案(6)根据杠杆原理,一边放上截流石,另一边放已称量物体,计算出截流石重量;方案(7)做一个小型钢筋混凝土模型,称出重量,按比例算出三峡截流石的重量。
  四个小组代表分别将讨论结果投影在各组的电子白板上,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并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并对各组进行量化评分。
  此环节是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既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又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还可以借助网络查询密度数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环节还用到学生互评,小组内部的方案由谁提出的,请为该同学加分。   5. 课堂头脑风暴
  云班课之“头脑风暴”:在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师生一致得出最优方案:利用数学知识计算正四面体截流石的重量,转化为利用本课所学解决正棱锥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正四面体的结构特征,求体积的关键是求正四面体的高。作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的平面几何知识解决本问题的关键点——正四面体的高。这就是立体图形平面化的方法,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和知识升华。
  6. 学生表现评价
  云班课之“课堂表现”:教师对这一节课上学生的发言、听讲和专注度进行评分,对表现活跃的同学和进步明显的同学分别予以加分。
  课后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留言提出自己的疑难、困惑,同学可以一起讨论,教师进行答疑,并给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加分,给解答有理的同学加分。
  学生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看到自己的经验值、自评分、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最终排名情况。
  四、 云班课的应用反思
  (一) 以手机为学习工具,符合学生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学生也是如此。既然离不开,不如好好利用起来。云班课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看看微课、课件等。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当面问老师,也可以从手机云班课中找到线索。因此,以手机为学习工具,深受中职学生的欢迎。
  (二) 资源展现形式新颖,符合学生认知习惯
  相对于查找教材和参考书,云班课教学平台可以汇集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平时积累的教材、PPT、图片和视频等等多种资源可供学生下载学习。尤其是针对某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资源新颖而且集中,也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三) 系统功能方便简单,符合学生学习习惯
  学生在使用云班课时,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看視频、做测试和讨论,动动手指即可完成,并且每个环节都在10分钟以内,学习就更加简单,这也符合学生先易后难的学习习惯。
  (四) 互动评价全面及时,符合学生心理习惯
  云班课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累计经验值,结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更加全面及时,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即时看到自己的经验值排名和加分,更有信心挑战新高度。
  云班课教学平台简洁方便,功能贴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模式深受中职学生的喜欢,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王爱武.手机APP云班课教学应用初体验[J].广东教育(职教),2016(3).
  [3]姜翠.校园APP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15(11).
  作者简介:刘显俊,浙江省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运城市是山西省粮棉大市,夏粮和棉花收购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7%和75%。农发行运城市分行从履行好政策性银行基本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总、分行关于粮棉信贷
寒冬凛冽,万物缩着不愿探头,皑皑的白雪旁若无人地依附枝头,家乡不多的松树也显得无精打采。雪地上杳无人迹,突然有奔跑的冲动,想奔向那温暖的家。美丽的白雪、寒冷的空气…
在这个烟雨蒙蒙的时节,我款款而又深情地向你走去。行走丽江,心情是潮湿的、柔软的。心灵深处轻轻地呼唤:魂牵梦萦的丽江,我来了!丽江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组成,但
良好情境的有效创设与科学应用,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带来相当的附加增值和实际“红利”。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类型和活动方式还有很多。本文分析了“生活情
采用“灿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法”选育而成的灿型三系恢复系盐恢559,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品质较优、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与野败型、矮败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多个
该文研究了在富氧条件下煤的挥发份燃烧过程中,不同组分对NO和SO〈,X〉形成与排放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NO和SO〈,X〉的排放量与燃料的某些特征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规律性。
燃煤在链条炉内的引燃方式为上部引燃。为保证燃煤的稳定和可靠的着火,有必要对燃煤着火前的挥发份析出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该文介绍在模拟链条炉上部引燃的加热炉内。对不同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