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影响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和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从主体性方面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13-02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于1997在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二战后心理学只关注和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这一使命,而忽视了心理学对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及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这两大使命而提出的。二战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变化以及战争给人们的心理和身体所带来的巨大伤害,使得心理学研究在当时的背景下更加关注哪些有心理疾病的群体,更多的研究群体心理疾病的诊治疗方法,因此积极心理学呼吁人们不应该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人的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人类心理的消息层面,提出要让心理学回归正常的研究轨道,要重视研究如何使正常的人活得更加积极幸福。
  一、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及其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在1997年才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积极心理学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是因为积极心理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积极心理学提出的时间较短,但是一门学科的出现必然有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因此积极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和良好美德的科学。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知道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就是对普通人的积极认知过程、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人格特点、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并致力于探索人类美好幸福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由此可知积极心理学就是要人们关注自己积极的方面,更多的注意自己积极品质的形成,而不是遇到什么事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是应该有"祸兮福之所倚"的思想。既然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那么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有哪些呢?
  第一个内容就是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更加强调积极情趣体验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经常感受到高兴、情趣、满足、自豪和爱等积极情绪的人,在体力、智力、知行能力等方面都要比持有消极情绪体验或者不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人要强很多。除此之外为了使人更深刻的体验到积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也进行了重点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客观事件的一种认识和评价,也就是说当人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反映在人的心理的不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的情绪体验,当这个人的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话,感受到的就是幸福感,反之则相反。乐观主义主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无论面对任何对客观事件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情绪难免会歪曲客观事实。因此说主观幸福感和乐观主义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对客观事件的评价比较客观,幸福就是幸福,不幸就是不幸,而乐观主义对待客观事件持的都是一种积极态度,因此有时候难免于事实差距较大。但是经过研究他们证明,乐观主义的人更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人生,更容易拥有健康的人生。
  第二个内容就是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他们认为在对积极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积极的人格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独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拥有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他有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和正视环境的挑战,另一方面是人能够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就是说别人需要他的时候他有愿意帮助别人并且拥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反之当自己需要别人的的时候别人也愿意给予他支持,并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较看重与他人建立积极良好的关系并自己所建立的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感到满意。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拥有积极的人格的人必然会具有两个发面的素质,而且善于发掘自己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能够积极正确的认识、分析、发现自己的人,就会对人生充满信心,就会建立一种自尊、自信、自强等积极品质。如果能够能够善于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的人,也必然会养成仁爱、利他、责任感等积极品质。我个人认为,处在这个一个开放的时代的人们,具有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更利于他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第三个内容就是对人的创造力与天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认为这种创造力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是由六种因素组成:即智力过程、知识、智力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线索,因此创造力是由这六种因素通过各种各样方式聚合而形成的。天才毋庸置疑也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的,这里所说的后天培养不是说要把人随意的放在一个领域里培养而是通过对人进行观察,觉察到他在哪个领域里具有更强的成就动机和坚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鼓励假设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等办法对其进行培养。天才的产生是与他所生长的环境有关的,生长在什么环境中可能就是激发他对这个环境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因此只有生活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的人,培养出来的才是一个利国、利民、利社会、利他、利己的人。创造力亦是如此,积极的环境不仅能够影响人的六种因素的不同聚合,而积极向上的创造力是既利于个人品质的形成,也会他人、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那么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大基本因素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教育者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受教育者,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又从何提起,由此可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经常用哲学概念中的主客体来说明两者的关系,但是我这里只想从主体的角度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阐述。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就是主体,但是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受教育者就是接受主体,虽然两者都是主体但是是针对不同的方面而言的,我在这里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为了说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观性,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少都要带有自己的主观品质,这种主观品质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具备积极的品质,从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即教育者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能够看到更多受教育内在潜力、美德等积极品质,受教育者则从自己的接受主体地位出发能够看到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而培养自己的积极品质。那么作为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积极心理学也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积极指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积极心理学告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一方面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谨言慎行,特别是对那些刚刚进入高校初次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他们较之更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容易与不良行为打交道,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对他们不要一味的进行批评、评定或者惩罚,使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体验,那样后果就可想而知。因此教育者应该看到受教育者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和良好品质,并为他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来展现他的潜能和品质,从而使他们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乐观、幸福、仁爱、自信等一系列积极品质。另一方面教育者还应该注意并不是积极的培养就要无视受教育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这样也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成长,只是提倡我们首先应该先看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品质,当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自尊、自信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判断是非时我们再来矫正他们的行为,将会更容易效果也会更明显。
  积极心理学也告诉作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要善于将积极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寻求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巨大潜力,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和指导学生自己激活自己内在的潜力。因此受教育者不是对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的简单的接受,而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有选择的接受,因此说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受教育者才是接受主体,通过受教育者参加教育活动、感知和认识教育信息、引起内心冲突、解决内心矛盾,最后通过知行转化将教育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行为。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过程到处都透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主观能动性在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足以证明了受教育者如果是具有一系列积极品质并拥有潜力的话,就会更加积极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人生发展和成才的重要作用,从而会更积极的发挥自己的积极品质在吸收教育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形成自己积极的人格,看待事物能够持乐观的态度,并不断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最终达成成才的愿望。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了新要求、新途径
  从上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所进行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和品质对教育者教学,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现代育人新观念的背景下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自身,成为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成果,首先对我们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要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育人新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承具有时代教育义务,因此这就决定了教育者首先应该具有"育人先育己"的思想,所以积极心理学帮助教育者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积极的人格,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的创造力,并由此发挥自己育人的积极品质努力发现受教育者的积极品质,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潜力,成为一名素质优良、责任感强、乐观、具有创造性和现代育人观念的教育者。其次对我们的受教育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要对受教育者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育。我们知道受教育者是接受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受教育者能够获得多少知识和能力,要看自己的转化能力,这就需要受教育者要具有积极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够性,摒弃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增强自己的自我调适和抗挫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这也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只有拥有了积极的品质才能使他们具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乐观的态度来接受教育内容,并积极转化为优秀的品德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身上认识到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也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了提高思想者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品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何种作用,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提出也必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龚光军,曹贵康.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
  [2]李自维.运用积极心理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8).
  [3]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9).
  [4]郑洪冰.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与育,2007(09).
其他文献
摘要: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十六年,与漫长的中国历史相比,尽管只是相当短暂的一段,但完全有理由称为近代以来中国宗教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北洋时期的社会秩序失范、政治动荡、传统坍塌、思想真空,宗教界(包括居士)活跃分子出于自身信仰层面的考虑,也为了使宗教的发展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大力倡导宗教文化事业,这些都在主客观上促进了北洋时期宗教文化的大发展。  关键词:北洋时期;宗教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逆反心理让青少年对一切权威事物都带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会对其健康成长带来危害。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先要分析它的起因,对症下药,然后利用其特点,消除不利因素,以达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
期刊
摘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逆反心理;多维审视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15-02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建设"和谐高校"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刊
摘要: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并通过所接触的人、事物、环境形成自己的想法、意识、思维方式。本文旨在研究高等学校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
期刊
摘要:本文涉及语料库分析方法在小说中的应用。《暮色》是《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小说一经出版就销量大增,其改编的电影上映后,更是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魔幻热潮。本文首先利用语料库软件Wordsmith分析小说的总体特征,然后通过检索并分析它的关键词得出其内容上的特点,最后将《暮色》与其他三部相比较得出这一系列小说的共同点。结论力图从较客观的角度来欣赏这部小说,期望能对其畅销的原因窥探一二。  关
期刊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其冼练独特文笔,结合其传奇的一生,创作出许多惊世之作。其作品主要通过具象化的表现手法,展现真实的生活画面,强化感官感受,产生多维立体的艺术效果,使其作品具有深刻性、独特性、崇高性的审美效果。本文以海明威作品艺术效果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其作品中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  关键词:海明威;文学叙述具象化;硬汉精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整体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求真务实的过程。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结合教学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五个方面对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
期刊
摘要: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阅读是现代人类社会认知的最基本方法,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或娱乐的最基本途径,是人们获得认知的最重要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语音;英语听说;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39-02    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同。但是,当今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很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冲击,而且有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探讨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并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两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几种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尤其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愿学、乐学思政课知识,从而达到"两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思政课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首先对中国现有的陶艺教育模式我们给予充分肯定,但为进一步丰富艺术文化内涵和拓展发展空间,必须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补充民族主义、专业文化素养、材料与工艺技术、市场化观念等元素,并在上述方面进行专门的教育发展研究,这对于振兴我国陶艺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科学价值。  关键词:中国陶艺;教育;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2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