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维谷的A股可转债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都认为公司可转债具有攻守兼备的功能。如果股市行情走熊,持有者可以不转股,持有债券获得固定利息。如果股市行情转好,超过转股价,持有者可以转股获得资本利得。但是目前A股发行的可转债并不能完全达到攻守兼备的效果,原因主要在于发行方设定的可转债利息太低;另外,公司发行可转债时多选择股价较高时发行,导致转股价长期高于股价,投资者达不到转股获利的目的。
  以目前在A股上市交易的三个可转债为例,即可看出A股可转债的缺憾。
  “双赢”的民生转债
  2013年3月,民生银行发行6年期的可转换债券,开盘105元,最高价117.55元,最低价87.4元,截至7月11日收盘价为91.4元。可以说,以面值100元购买民生转债的投资者基本上全部套牢,浮亏8.6%。
  既然资本利得处于浮夸状态,那么利息是否可以得到补偿?
  根据当时的发行条款,民生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0.6%、第二年0.6%、第三年0.6%、第四年1.5%、第五年1.5%、第六年1.5%。可见民生转债的利率极其低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投资者基本上是在向民生银行提供免息借款。当然投资人也并非傻瓜,他们看重的是民生银行未来股价会继续上涨,超过转股价10.23元。民生转债上市日为3月29日,当日民生银行股价为9.64元。购买民生转债的投资者显然预期未来民生银行的股价会超越10.23元,那么转债的功效就会得到发挥。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民生银行股价并未延续之前的上涨行情,自从转债发行之后,其股价就开始一路走低,截至7月11日,其股价已经距离转债发行日跌幅达18.9%。
  对于民生转债的投资者而言,在这一年半的时间,既未做到守,也未做到攻,是一起失败的投资案例。
  而对于发行方民生银行来说,却是一桩攻守兼备的成功发行案例。如果行情好,投资人和发行人都得利,投资人转股可以免去还债压力;相反,如果行情不好,民生银行可以获得利息成本极其低廉的固定债券。民生转债发行同期,一般长期固定债券利率都高达5%-6%,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2013年11月8日发行150亿元固定利率5年期金融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2%。
  可转债发行时的民生银行股价约为每股11元,对应的当期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8倍多和1.9倍。同期其他银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如招商银行分别为6.3倍、1.4倍,中信银行分别为7.8倍、1.2倍,光大银行分别为5.8倍、1.2倍。显然民生银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偏高。
  更重要的是,从民生银行股价表现来看,自2012年9月的最低价位一路上扬至2013年2月最高价,股价已经上涨112%,显然股价在7个月时间出现如此巨大涨幅难以为继,果然,紧接着民生银行在3月份推出可转债发行计划,期间民生银行股价开始出现调整。
  笔者猜测,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可能出于对股价后势的分歧和把握不定,民生银行选择了可进可退的可转债发行计划。如前文分析,如果股价继续上涨,那么可转债将陆续转股,资本结构将得到优化,如果股价出现下跌,那么民生银行将只承担利息低廉的债券。可转债对于发行方民生银行来说真正做到了双赢局面。
  “保本”的中行转债和同仁转债
  与民生转债相比,中行转债和同仁转债投资者相对幸运些。
  中行转债于2010年6月发行,发行上市日收盘价为100.8元,截至7月11日收盘价101.25元,在长达四年时间内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但是同期中国银行股价却出现下跌走势,2010年6月21日中国银行收盘价较2014年7月11日下跌7%。尽管转股价因为除息一降再降,但最新调整后的转股价依然为2.62元,而截至7月11日,中国银行收盘价为2.55元。股价低于转股价,对于中行转债的投资者来说,虽然没有获得资本利得的机会,但是却有效规避了中国银行在此期间股价下跌的风险。而且目前转股价与市价的差距非常小,对于中行转债的投资者而言,不仅做到保持本金不亏损,而且还有机会转股获得资本利得。但是投资者也为此付出了长达四年的代价,而这四年中行转债的利率也非常低廉,第一年为0.5%、第二年为0.8%、第三年为1.1%、第四年为1.4%、第五年为1.7%、第六年为2.0%。另外,中行转债发行时,中国银行股价当时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0.5倍和1.78倍,相对银行股来说并不便宜。
  为什么民生转债会出现下跌,而中行转债却保持价格平稳?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民生转债新发行不久,到期日远在2019年,而中行转债到期日在2016年,两者都将于到期日被发行方溢价赎回,因为中行转债距离2016年仅有两年,因此价格比较平稳。
  上述两个银行转债表现平平,但于2012年12月18日上市的同仁转债表现却相对稍好些,上市当日即收盘于110元,2013年5月最高达到148元,截至7月11日收盘价为115.4元,依然高于上市首日收盘价。股价方面,经过除权除息后的转股价为17.47元,而截至7月11日同仁堂收盘价为17.44元。而且同仁堂股价经过前期一年多的调整下跌,跌幅高达近30%。目前同仁堂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35.9倍和4.55倍,虽然股价看起来依然比较贵,但是对于这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企业来说,笔者认为股价很难再大幅下调。即使出于谨慎态度考虑,也可以先行购买同仁转债,因为经过前期同仁转债的大幅下跌,其价格已经接近平价,而且其转股价已经十分接近同仁堂股价,未来转股获得资本利得几率很高。但同仁转债同样对投资者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原因也在于利率太低,第一年0.50%、第二年0.70%、第三年1.30%、第四年1.70%、第五年2.00%。另外,同仁转债发行之时,同仁堂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高达40.6倍和5.64倍。如此高溢价发行可转债,可想而知未来转股的困难程度。
  与中行转债和同仁转债相比,民生转债转股价至今仍在每股8.18元,而截至7月11日民生银行股价每股才6.05元,两者相差近30%。
  巴菲特投资可转债的经验
  相比而言,国外可转债利率较高,一般仅比其纯债券低2%-3%,而国内可转债利率低到几乎免息的地步。以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风暴投资高盛的经典案例就可以看出可转债的保护价值。
  2008年9月23日,巴菲特旗下公司同意借钱50亿美元给高盛,年利率10%,同时巴菲特取得高盛股票认购权证,“未来5年有权以115美元每股的价格认购总计50亿美元的高盛股票”。这里巴菲特认购的是高盛的可分离的可转债,即认股权证可单独上市交易。截至7月11日,高盛股价已经高达每股164美元。高盛发行的可转债才真正对投资者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即使高盛股价没有变化或出现继续下跌的不利走势,投资者可以不转股,但是可以每年继续得到10%的利息。反观A股可转债,从上述三个案例来看,利率实在太低,没有对投资者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一旦转股价长期位于股价之上,那么投资者几乎在向发行公司免费提供资金,可谓进退维谷。
其他文献
近期有商业银行同业存单、两年期国债发行出现流标现象。北京银行(601169.SH)发行15亿元的9个月期同业存单仅获11亿元认购,参考收益率为4.9001%。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碰上财政缴税、债券发行量大、新股发行等短期利空。也有人认为,这表明机构们不认为中短期内市场利率会持续下行。  同业存单被认为可以提高中长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基准性。Shibor期限主要在隔夜到1个月之内
期刊
国内电解铝行业近几年来一直维持着供给过剩的局面。伴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需求下滑,铝价持续下行,已经跌破了大多数企业的完全成本线,甚至低于许多企业的现金成本线。行业大面积亏损已成事实。  造成行业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能源成本优势的西部地区新建产能增长较快;同时,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出于对GDP增速考核、就业市场稳定,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维系的考虑,通过隐性补贴维护本应关停的高成本产能续存。两方面
期刊
在讨论房地产行业的下半场之前,不妨先看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2000年开始,中国粗钢产量增长开始加速,同时伴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攀升至巅峰(2007年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巅峰,即使2008年4万亿救市也不改这个进程,钢铁业虽也被救了一把,但于事无补),2005年的时候粗钢产量当月值同比增速一度高至37.5%。在2000-2005年期间,钢铁企业闭着眼也能赚钱。2006年后,伴随着粗钢产量增速的下滑
期刊
7-8月可能是较为敏感的窗口,部分伪成长可能遭遇盈利预测下调,创业板反弹行情越往后越是要逐步过渡到“重回现实”。具体逻辑在于:  首先,7月后陷入负向循环的伪成长基本面证伪,盈利预测下调,警惕“戴维斯双杀”风险在未来两个月的发酵,老创业板权重股需择机撤退。  其次,2014年中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2013年,2013年创业板大涨其实是与业绩不断上调息息相关,特别是那些涨幅靠前的公司。而2014年以来
期刊
20万亿元?原财政部长项怀诚曾经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过20万亿元。2010年,这个指标一直徘徊在10万亿元。  “国务院希望把这个数字搞准。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出问题?都很令高层担心。”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贺铿曾经公开谴责部分地方政府,“他们不希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以乱中取利。问题搞得越清楚,中央出台措施越具体,他们的获利将中断。”  2014年7月14日,中央首轮巡视工作圆
期刊
建立在资金面、政策面宽松预期之上的股市犹如沙上建塔,经济下行寒潮的来临时间可能比预计的更早一些,狂热之后有必要保持一份警惕。  一根阳线改变预期,况且是六根阳线。当上证指数站上2300点时,许久未见的火爆股票开户场面再次出现,市场一片乐观,5000点论重出江湖。  但且慢,经济有坑,前进仍需小心!  二季度经济的企稳是那么的短暂,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回味就匆匆过去了。“微刺激”并没有给经济带来持久一些
期刊
近期,上海亚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虹模具”)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亚虹模具主要从事精密塑料模具及配套注塑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还未上市,亚虹模具的业绩已出现下滑。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8亿元、4.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04万元、4086万元。但至2013年,公司的营收为4.14亿元,同比微降3.94%;净利润
期刊
过去十年,房价因为大幅上涨,而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不少人更是将房价的上涨归咎于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垄断,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无良。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何房价会下跌,也无法解释改革开放前政府为何无法依靠卖地增加财政收入,要知道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的财政可是面临无钱可用的境地。而从开发商的角度,以万科为例,常年净利润率维持在15%左右,而净资产收益率过去十年也不过16%左右,这样的数据并不能支持房地产企
期刊
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应是中性,但是连续上涨会引发政策的调整,英国很快将率先进入调整窗口。  近年来,当我在亚洲国家旅行时,我的英国口音总会给我带来一连串的问题。只要对方意识到我的国籍,就会询问我关于伦敦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以及应当在何处置业。在低利率的环境当中,房地产成为了最风靡的投资品,甚至连用英国腔调传递出的置业观点也会让人们洗耳恭听。  伦敦的不动产价格较之金融危机前上涨了30%,而英国其他地区
期刊
在财力上,日本正在迅速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地狱,其整个经济现在受制于财政困境。  日本政府的债务已超过GDP的240%并快速增长,即使日本近期“自杀性”地将销售税率从5%提高到8%,也远远不能填补财政缺口。  此外,即使目前央行操纵下的国债利率处于0.6%的低位,偿付利息所需的政府收入也高达25%。  现在的状况更糟,日本的储蓄率已经大幅下降,其引以为豪的长达50年的经常账户盈余即将消失。这意味着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