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全国卷I作文试题是一道典型的“交际写作”文题,有关中国的十二个关键词的有机组合,给学生作文提供了选择的多种可能。抓住文题特征和要求,增强读者意识,明确写作任务,选择耀眼的中国元素,借助情境的精心创设、材料的精心组织、波澜的精心设置,以雍容的中国气度,我们可以演绎出精彩的中国故事。
【真题回放】
2017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試题特点】
2017年新课标全国语文高考卷I作文题与以往相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读来令人眼前顿生光华。其试题具体呈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方面:延续了任务驱动式的作文命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真写作。
近年来,全国语文高考卷I的作文题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亦称“交际性写作”)的命题形式。这是因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往往会设置比较具体的写作情境,有明确的写作任务,考生必须要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纠正考场作文“假、大、空”的偏向,从而改变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空思辨、伪思辨的弊病以及考试中屡见不鲜的套作现象。
2016年的高考卷I的作文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漫画材料,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任务驱动不够明显。而2017年的作文题则是明确延续了2015年“给违章当事人或女儿或警察写一封不少于800字的信”的这种任务驱动的作文命题形式,进一步引导考生平时要多练习,考试要进行真写作。2017年高考卷I的作文题如果认真分析的话,审题的难度不大,它的读者对象非常明确,写作目的非常明晰,写作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具体——“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其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既是这次写作的目标任务,也是考生展开交际的特定语境。它要求作文呈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关注为谁人所写、帮助读者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明确的写作任务驱使学生必须调动平时的积累,认真思考特定的“这一题”,而很难把平时的习作进行化用或者套用。这一命题的趋势将会倒逼语文课堂,让真正的作文训练在平时的作文教学里大放光彩。
2.材料方面:兼顾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纵深发展。
今年全国语文高考卷I的作文材料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兼顾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试卷提供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说是中国的缩影和象征。其中“长城”“京剧”体现的是传统中国所拥有的古老而有魅力的文明,而“高铁”“移动支付”关注的是现代中国令人瞩目的高科技成就;“中华美食”“广场舞”“美丽乡村”“大熊猫”说的是有味、有趣、有特色的活力中国,“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展示的则是生机勃勃的开放共生的时尚中国;而关键词中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则是从另一方面客观体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不仅这12个关键词选择得别具匠心,题目中要求的“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一明确指令则尤其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纵深发展。这12个关键词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考生虽然可以任意进行排列组合,但是试卷明确要求考生所选的两三个关键词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揣摩、深入思考、归类整理,最终才能形成有创意的组合。
3.文体方面:写作文体在自由选择中渐趋明晰,启发学生必须量体裁衣。
写文章最忌文体不分,但不少考生往往会忽视试卷中“明确文体”这一要求,“四不像”的考场作文比比皆是,这实在是让阅卷老师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其实作文试题之所以不限定文体,主要是命题人从学生立场出发,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文体的自由,但并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文体,做到“量体裁衣”。今年的试卷中再次清楚提出要“明确文体”,这就提醒考生们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体,如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选择,但确定文体之后就要在写作中体现和突出所选文体的特征,而不是盲人骑瞎马,乱写一通。
【思路简析】
就今年全国卷I作文题而言,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展开我们思维的触角:
一、选择合适的“中国元素”
题目中提供了“一带一路”等“中国关键词”12个,给考场作文提供了极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很显然,这些词语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元素,也是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关键。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12个词语所负载的“中国特色”一律塞进文章,篇幅、时间和题目的要求都不容许。选择怎样的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呢?我们所选用的“两至三个关键词”应该为自己所熟悉,它能够唤起我们对于当下中国正确的甚至深刻的认知,代表我们对祖国历史和现实、自然与人文、发展与和谐等方面理解的程度,甚至恰当地体现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要自觉规避陌生的、缺少感触与感悟的写作材料,避免文章空洞无物、干瘪枯燥。这方面也见得我们平时对社会的关注、考前对材料的积累与梳理有多么重要。我想如何选取关键词来展现我们的国家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类,比如京剧、长城等这些是中国特色,一带一路,高铁等代表了中国蓬蓬勃勃的发展,而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是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选取关键词的时候,个人觉得需要兼顾一下,既要反映出中国的特色,又要展示发展现状,同时也不要刻意回避存在的问题。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撮取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展现自身特长,则需要好好动一番脑筋。
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1)精心创设情境。可以设想,是怎样的外国青年?在怎样的情况下希望了解中国?这些外国青年是个体也可,群体也行。他(他们)人在自己国家可以,在关于中国知识的培训班上也可,已经来到中国也行。这样的一个规定情景,可以让运思沿着特定的方向行走,也会使得写作的发生具体可感、合情合理。
(2)精心组织材料。要遵循题目要求,使得精选的两至三个关键词以及它负载的相关材料“形成有机的关联”。这种有机关联,可以是正态相关。如“高铁”“移动支付”与“共享单车”,都有现代中国社会方便出行的特点;再如“广场舞”“美食”与“大熊猫”,都可以统一在介绍祖国大西南的文章里。也可以是反态相关。如将文化传统悠久的“中华美食”与当今“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将“长城”的防御与保守与“一带一路”的开放与和平发展相映衬、相对照。这些都好比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共同成就了发展的中国。也可以是互补相关。如“长城”代表中国的历史,“京剧”代表中国的文化,“美丽乡村”代表中国的现实追求,三者相互补充,代表的就是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全方位的中国。
(3)精心设置波澜。尽管此类交际写作写出的大多是“非虚构叙事作品”,但也要避免平铺直叙,力求文章有一定的波折,有时先不妨藏上一笔,吸引读者急于了解来龙去脉。同时还要考虑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希望知道与“中国关键词”相关的哪些,从而确定合宜的写作重点,做到内容丰富,有的放矢,挥洒自如,并且始终抓住读者的心。
三、体现雍容的“中国气度”
本文的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至于是对中国人民素来友好还是对中国抱有误解的哪一种外国青年,则没有做任何说明。其实不管是哪种外国青年,我们在文章中都要奉献我们的热忱。我们要采用热情友好的态度、娓娓道来的风格和亲切平和的语气,体现我们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气度。让人感觉是朋友间的交心,真诚而可以信赖。对于国家在飞速发展中出现的“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不粉饰也不夸大,从而渗透我们高度的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既表现家国情怀,又体现大国风范。叙述方式上,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和书信体、对话体的形式,都是挺不错的选择。
韦存和,江苏盐城大丰区实验中学教师。
【真题回放】
2017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試题特点】
2017年新课标全国语文高考卷I作文题与以往相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读来令人眼前顿生光华。其试题具体呈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方面:延续了任务驱动式的作文命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真写作。
近年来,全国语文高考卷I的作文题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亦称“交际性写作”)的命题形式。这是因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往往会设置比较具体的写作情境,有明确的写作任务,考生必须要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纠正考场作文“假、大、空”的偏向,从而改变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空思辨、伪思辨的弊病以及考试中屡见不鲜的套作现象。
2016年的高考卷I的作文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漫画材料,完成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任务驱动不够明显。而2017年的作文题则是明确延续了2015年“给违章当事人或女儿或警察写一封不少于800字的信”的这种任务驱动的作文命题形式,进一步引导考生平时要多练习,考试要进行真写作。2017年高考卷I的作文题如果认真分析的话,审题的难度不大,它的读者对象非常明确,写作目的非常明晰,写作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具体——“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其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既是这次写作的目标任务,也是考生展开交际的特定语境。它要求作文呈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关注为谁人所写、帮助读者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明确的写作任务驱使学生必须调动平时的积累,认真思考特定的“这一题”,而很难把平时的习作进行化用或者套用。这一命题的趋势将会倒逼语文课堂,让真正的作文训练在平时的作文教学里大放光彩。
2.材料方面:兼顾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纵深发展。
今年全国语文高考卷I的作文材料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兼顾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试卷提供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说是中国的缩影和象征。其中“长城”“京剧”体现的是传统中国所拥有的古老而有魅力的文明,而“高铁”“移动支付”关注的是现代中国令人瞩目的高科技成就;“中华美食”“广场舞”“美丽乡村”“大熊猫”说的是有味、有趣、有特色的活力中国,“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展示的则是生机勃勃的开放共生的时尚中国;而关键词中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则是从另一方面客观体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不仅这12个关键词选择得别具匠心,题目中要求的“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这一明确指令则尤其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纵深发展。这12个关键词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考生虽然可以任意进行排列组合,但是试卷明确要求考生所选的两三个关键词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揣摩、深入思考、归类整理,最终才能形成有创意的组合。
3.文体方面:写作文体在自由选择中渐趋明晰,启发学生必须量体裁衣。
写文章最忌文体不分,但不少考生往往会忽视试卷中“明确文体”这一要求,“四不像”的考场作文比比皆是,这实在是让阅卷老师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其实作文试题之所以不限定文体,主要是命题人从学生立场出发,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文体的自由,但并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文体,做到“量体裁衣”。今年的试卷中再次清楚提出要“明确文体”,这就提醒考生们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文体,如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选择,但确定文体之后就要在写作中体现和突出所选文体的特征,而不是盲人骑瞎马,乱写一通。
【思路简析】
就今年全国卷I作文题而言,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展开我们思维的触角:
一、选择合适的“中国元素”
题目中提供了“一带一路”等“中国关键词”12个,给考场作文提供了极大的材料选择空间。很显然,这些词语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元素,也是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关键。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12个词语所负载的“中国特色”一律塞进文章,篇幅、时间和题目的要求都不容许。选择怎样的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呢?我们所选用的“两至三个关键词”应该为自己所熟悉,它能够唤起我们对于当下中国正确的甚至深刻的认知,代表我们对祖国历史和现实、自然与人文、发展与和谐等方面理解的程度,甚至恰当地体现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要自觉规避陌生的、缺少感触与感悟的写作材料,避免文章空洞无物、干瘪枯燥。这方面也见得我们平时对社会的关注、考前对材料的积累与梳理有多么重要。我想如何选取关键词来展现我们的国家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类,比如京剧、长城等这些是中国特色,一带一路,高铁等代表了中国蓬蓬勃勃的发展,而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是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选取关键词的时候,个人觉得需要兼顾一下,既要反映出中国的特色,又要展示发展现状,同时也不要刻意回避存在的问题。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撮取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展现自身特长,则需要好好动一番脑筋。
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1)精心创设情境。可以设想,是怎样的外国青年?在怎样的情况下希望了解中国?这些外国青年是个体也可,群体也行。他(他们)人在自己国家可以,在关于中国知识的培训班上也可,已经来到中国也行。这样的一个规定情景,可以让运思沿着特定的方向行走,也会使得写作的发生具体可感、合情合理。
(2)精心组织材料。要遵循题目要求,使得精选的两至三个关键词以及它负载的相关材料“形成有机的关联”。这种有机关联,可以是正态相关。如“高铁”“移动支付”与“共享单车”,都有现代中国社会方便出行的特点;再如“广场舞”“美食”与“大熊猫”,都可以统一在介绍祖国大西南的文章里。也可以是反态相关。如将文化传统悠久的“中华美食”与当今“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将“长城”的防御与保守与“一带一路”的开放与和平发展相映衬、相对照。这些都好比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共同成就了发展的中国。也可以是互补相关。如“长城”代表中国的历史,“京剧”代表中国的文化,“美丽乡村”代表中国的现实追求,三者相互补充,代表的就是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全方位的中国。
(3)精心设置波澜。尽管此类交际写作写出的大多是“非虚构叙事作品”,但也要避免平铺直叙,力求文章有一定的波折,有时先不妨藏上一笔,吸引读者急于了解来龙去脉。同时还要考虑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希望知道与“中国关键词”相关的哪些,从而确定合宜的写作重点,做到内容丰富,有的放矢,挥洒自如,并且始终抓住读者的心。
三、体现雍容的“中国气度”
本文的读者对象是“外国青年”,至于是对中国人民素来友好还是对中国抱有误解的哪一种外国青年,则没有做任何说明。其实不管是哪种外国青年,我们在文章中都要奉献我们的热忱。我们要采用热情友好的态度、娓娓道来的风格和亲切平和的语气,体现我们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气度。让人感觉是朋友间的交心,真诚而可以信赖。对于国家在飞速发展中出现的“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理性看待,不粉饰也不夸大,从而渗透我们高度的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既表现家国情怀,又体现大国风范。叙述方式上,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和书信体、对话体的形式,都是挺不错的选择。
韦存和,江苏盐城大丰区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