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名著导读实践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共读 学习者 中心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得壮,尽己所能让孩子吃饱、吃好,就算家里困难,也会把最后一块肉夹到孩子碗里。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把书籍的营养全部转化为素养。但教师把这些“营养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就一定会去“吃”,一定能“啃得动”,一定能吸收得了吗?如《傅雷家书》这样的名著,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一桌丰盛且营养均衡的“大餐”。但学生“就餐”的过程和结果可能并不如我们的预期。
  一、困局:学生不想读、读不懂
  《傅雷家书》在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之外,还涉及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傅雷自己也说过,给儿子写信,一是与孩子讨论艺术以提升其艺术素养,二是通过交流以引领青年人思想,三是以写信方式训练孩子的文笔。可见,这本书是一道集艺术、知识、思想、技能为一体的育人“大餐”。但“名著”对初中生而言,往往不像市井流行文学那么有趣、“好消化”。笔者将其推荐给学生时,遇到了三个难题:
  第一,学生缺少阅读驱动。乡村中学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缺乏家庭阅读氛围。学生不仅不习惯读名著,对通俗文学的兴趣也不高。第二,《傅雷家书》创作于学生祖父辈生活的年代,学生没有生活感性认知,再加上专业术语大量存在,学生读不通。如“昨晚你弹的四曲Chopin……效果甚好,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对非音乐专业的师生来说,深涩难懂。第三,初中生正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强,不愿听师长“ 唠叨”,而傅雷又是位教子甚严的家长,家书中满是“训诫”味,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小,不愿意接受。如“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像应付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学生心里就想:“和我爸妈一样,都是套话。”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决定采用共读的导读策略,关注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关注阅读需求和情感需求,搭建合适的脚手架来驱动、帮助、促进其阅读。
  二、方法:基于共读的《傅雷家书》导读
  1.情境导入。在安排读《傅雷家书》前,笔者剪辑了一段《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接受访谈的节目视频。由董卿父亲当年对她严苛的教育和管束引出今天的成就,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父母的严厉、唠叨与个人成功之间的关系。学生表达之后,笔者转入课堂正题:“《傅雷家书》可以说就是一本‘唠叨’手册,但傅雷的两个孩子都成为大家,你们想从中一探究竟吗?”
  2. 课堂交流。根据阅读进度,选一封家书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如“ 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拎出这句话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学?傅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怎样才能有“灵性”地学?有的学生说:“充满灵性地学首先要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整个过程,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教师与学生共读共交流。
  3. 线上分享。在阅读期间,我们与盐城一所结对初中八年级某班学生开展《傅雷家书》牵手共读活动。笔者组织两班学生开展生生共读、父母伴读、师生共读、主题朗读、制作手抄报等活动。学生一起就具体阅读的内容在线上展开充分分享和讨论,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4. 线下互动。在阅读中,笔者不仅让学生读,还结合阅读调动师生、家长撰写书信。家长给孩子写信、孩子给家长写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种方向的“鸿雁”往来,书信成了一种有趣的深入的交流方式。
  三、研析——“学习者为中心”的名著导读探究
  (一)共读名著的意义所在。
  1.激励。组织学生线上分享,把学生的荣誉感、竞争心理激发出来。特别是在线上交流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
  2.氛围。家长不读,教师不读,仅让学生读,学生排斥心理较强。而家长、教师、学生一起读,能形成带动阅读的氛围。
  3.共情。学生的负面情感经过交流便能有效排解,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拓思。学生没有那个年代的生活阅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家长、同伴展开交流,书中人物生活的背景和场景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5.育师。共读不仅提升学生素养,还对师长起到教育作用。家长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学到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而教师通过对《傅雷家书》的深度阅读,提升了教育素养。
  (二)“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落地。
  这次导读活动,是怎样使学生愿意读、读得懂、读有益的目标落地的呢?
  1. 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服务。
  以前,笔者多采用命令加监督的策略,说是“推荐”阅读,实为强制。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肯定是比较被动的。共读使教师由指挥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根据学生需求为他们提供背景资料、构建阅读情境、组织探讨交流、提供后勤服务,学生成为阅读行为的真正主体。
  2. 线上分享推学生真读。
  笔者在组织两地学生线上分享时加入了很多阅读活动,比如交流探讨、历史背景故事会、精彩章节朗诵、知识擂台赛、理念辩论赛、阅读笔记和手抄报比赛、亲子阅读视频展示等。大家想要交流分享出彩,就必须认真品味、思考—— 真实的阅读就出现了。这些活动,不仅使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3. 情境构建引感情介入。
  筆者以综艺节目构建了一个读前情境,通过主持人董卿的鲜活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去思考家长的教育理念、方式与自己成长的对应关系。把《傅雷家书》的阅读与自身的经验、需求结合起来,弱化或消除了学生对师长训诫的抵触情绪,清除了阅读的前期心理障碍,使学生的感情能够投入到阅读中去。
  4. 师生交互达深度共情。
  对初中生来说,教师或家长和孩子齐声阅读的方式显然不被接受。所以,共读,其实更多是家长、教师、学生分别读,然后坐在一起交流。   在组织交流时,笔者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思想,也会带他们结合自身拓展交流,说说源于自身的感悟、体会。如读到“你有这么坚强的斗争性,我很高兴。但……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时,笔者问学生:“父母是不是与你们交流时不注意态度,让你们很反感、很伤心?细想起来,他们说的道理是对的,但就是方式让我们不能接受,是不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呢?是顶撞还是……”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达到与作品思想深度共情。
  5. 亲子共读与文章契合。
  如果是阅读其他名著,亲子共读的作用是营造氛围。但《傅雷家书》具有特殊性,因为它就是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望子成龙也好、舐犊情深也罢,有效交流是这本书的一个“营养点”。特别是对乡村家庭的学生来说,沟通多是简单粗暴、经常“无理”的。其实,乡村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情感和期待并不低,主要问题是不会交流、教育。通过共读,学生和家长都学到了很多沟通的技巧和理念,无疑可以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傅雷写家书的目的达到了契合。如“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这段话,既能使孩子懂得父母的情感,又能使家长领会把握与青春期孩子交往的分寸。
  6. 真实体验以文技双得。
  书信是一种学生应该掌握的应用型文体。趁阅读《傅雷家书》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书信写作练习的作用有二:一是书信的撰写是文章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以傅雷这位文学评论家的书信为仿写样板,机会难得。二是通过撰写书信给学生一个更准确、细腻、理性传递、宣泄情感的平台,既能使其封闭的内心世界被师长了解,又对其心理起到引导和按摩作用,还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共读这种导读策略可以從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搭建合适的阅读“脚手架”,解决学生在面对名著这种文化“大餐”时不想读、读不懂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将名著的营养汲取、吸收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和能量。组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名著阅读,需要把握三点:第一是学生自觉亲历且真实受益;第二是每读必导,以初中生的学习品质,还不足以通过一次导读使他们在自觉驱动、深度解读等方面形成习惯和素养;第三,导法各异——不同名著有不同的特征和“营养”,在策略上应灵活掌握。比如撰写书信、亲子共读,对其他名著可能就效用一般,而情境法、交流法、分享法,则相对比较通适。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连云港市新的教育格局已初步形成,我校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立足名校办学方向,全力打造品牌文化,积极彰显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协调高效的特色学校运行机制,凝练了卓有实效的特色学校办学经验,锻造了一批质朴、明理、和谐、向上的特色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正直、诚信、有爱心、高素质的特色学生,创建了一所有朝气、有内涵、有品位的特色品牌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现已
期刊
一、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引领学生将视野放置到国家利益这个层面,立足于实际生活,围绕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核心利益和國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几个部分,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学生以开放和自强的心态看中国,看世界。  二、学情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初中生思
期刊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块图形的面积,那么它们是相等的。通过这个思想推演证实了这一章的法则和公式。课标要求学生能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反过来,也能利用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整式乘
期刊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李邦和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技巧不足道也。”由此可见,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采用“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的讲解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用大量练习代替概念理解,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概念教学,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障碍,而且丧失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功能,大大削弱
期刊
我们经常接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也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无须设计,只需要教师按照教材上课即可。其实,我们知道“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所谓“教学有法”,就是在尊重课堂规律的基础上,基于课标,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好一节课,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形式实施具体教学。那么,如何科学设计一节课呢?“系统思维整体
期刊
南京市初中数学黄秀旺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领衔人黄秀旺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工作室现有成员17名,来自南京市江宁、六合、溧水、秦淮四城区各初中學校。  工作室确立了“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致力于问题导学式课堂操作程序和评价体系的建构,以问题为抓手,以思维力生长为目标,力求有效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工作室申报的课题
期刊
关键词文体 问题链 教学策略  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状态而设计的一组问题链接。问题依据教学内容而设计,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问题链的设计以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的确定又必须以文本个性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这一篇”的特点,这样才能使问题链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愚公移山》的教
期刊
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推动学科深度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路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具有操作性的课题,从化学角度设计实验,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进而开展跨学科的真实的综合性教学,让“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一句空话,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一、提出问题  总问题:生活中,人们常说菠菜和豆腐不可一同
期刊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完了名著《朝花夕拾》,让我们再来回望一下这部名著。  一、要点回顾  1.篇章归纳。  师:课的开始,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朝花夕拾》的了解情况。同学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散文的主要内容?(出示: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生答。  2.人物竞猜。  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刻画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来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期刊
吕龙老师应邀在镇江市天王中学执教的《小石潭记》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得到了几个名师工作室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吕老师曾获全国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他音色纯正的普通话,不疾不徐的从容教态,启发学生回答时的机智与耐心,都是重要因素。可依我看,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这节课所采取的基于文言、文章、文体、文化的文言文教学的四重视角。  一、文言视角:披文入情,在语言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