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不同的学习素材,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题组的运用是比较有优势的。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解决的过程,积累解题经验的同时,发展相应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数学模型的建立。下面,本文就题组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辨析明理,用题组教学理清思路
题组:3只燕子4天共吃了252只害虫,问:①平均一只燕子4天吃了多少只害虫?②3只燕子平均一天吃了多少只害虫?③平均1只燕子1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第①小题可以怎样思考?
生1:252÷3=84(只)。
师:那与4无关吗?
生2:没有关系。因为题目中给的信息是3只燕子4天吃的害虫数,问题是要求一只燕子4天吃的害虫数,天数并没有变。
师:你的解释让我们豁然开朗,感谢你的清晰思路。谁来给我们解释一下第②小题?
生3:用252除以4。
师(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要除以4吗?
生3:因为要求平均一天吃多少只害虫,就是要用害虫数除以4,因为燕子的只数不变。
师:老师在他的回答中不但听到了思路,还听出了一条解题捷径——只要看问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了,是吗?
生(齐):是。
师:那么,第③小题大家又怎么解决呢?
生4:252÷3÷4=21(只)。
师: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生5:因为这道题中两个量都变了,问“平均1只燕子1天吃了多少只害虫”,所以既要除以3,又要除以4。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抓住变化的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
【分析:在这样的题组教学中,教师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③小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辨析,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使学生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方法。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说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道理越来越明白。】
二、发散聚拢,用题组教学抽象概括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
师:这么说,大猴子只要将这一盒桃子平均分成几份,就能满足小猴子的要求?
生(齐):5份。
师:每一份是这盒桃子的几分之几?
生(齐):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猜想一下,盒子里可能有几个桃子呢?可以平均分成5份吗?每只猴子分得这些桃子的——
生(齐):五分之一。
师:还可能是几个桃子呢?那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几个桃子?
生1:是1个。
师:那1个桃子为什么还可以用五分之一表示呢?
生2:1个桃子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1个正好是5个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3:还可以是10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老师有个疑问。如果盒子中的桃子不是5的倍数呢?假如盒子中只有2个桃子,还可以分吗?平均分成几份?盒中的桃子数与每只猴子分得桃子的几分之几有关吗?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猜测盒子中桃子的数量时,其实已经淡化了桃子个数对于分数的影响。在这样题组的变化中,学生对于分数产生的过程越来越清晰,对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印象越来越深刻。这样的题组设计帮助学生从发散的题型中聚拢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了分数的本质,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三、寻根溯源,用题组教学提升思维
案例:倒推的解题策略
课件出示:从甲杯中倒入40毫升水到乙杯,两杯水正好相等,求甲乙两杯原来各有多少毫升水?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知道了甲、乙两杯水之间的关系。
师:具体是什么关系呢?
生1:原来甲杯的水多,现在两杯水一样多。
师:说得不错。谁能结合具体的数据说得更清楚?
生2:从甲杯中倒入40毫升水给乙杯,两杯水正好相等,说明原来两杯水相差80毫升。
师:很好。那么,只有这个条件可以求出题中的问题吗?需要补充怎样的条件呢?
生3:告诉我们现在两个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就可以计算了。
师(课件出示“甲乙两杯水一共有200毫升”):题目给出这样的条件,行吗?
【分析:在教学倒推策略时,教师本身就采用了倒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寻求必要的解题条件。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拓展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既掌握了倒推的策略,又发展了逻辑思维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题组经常被使用。希望教师注重收集这样的教学实例,不断探索,以使题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责编 杜 华)
一、辨析明理,用题组教学理清思路
题组:3只燕子4天共吃了252只害虫,问:①平均一只燕子4天吃了多少只害虫?②3只燕子平均一天吃了多少只害虫?③平均1只燕子1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第①小题可以怎样思考?
生1:252÷3=84(只)。
师:那与4无关吗?
生2:没有关系。因为题目中给的信息是3只燕子4天吃的害虫数,问题是要求一只燕子4天吃的害虫数,天数并没有变。
师:你的解释让我们豁然开朗,感谢你的清晰思路。谁来给我们解释一下第②小题?
生3:用252除以4。
师(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要除以4吗?
生3:因为要求平均一天吃多少只害虫,就是要用害虫数除以4,因为燕子的只数不变。
师:老师在他的回答中不但听到了思路,还听出了一条解题捷径——只要看问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了,是吗?
生(齐):是。
师:那么,第③小题大家又怎么解决呢?
生4:252÷3÷4=21(只)。
师: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生5:因为这道题中两个量都变了,问“平均1只燕子1天吃了多少只害虫”,所以既要除以3,又要除以4。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抓住变化的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
【分析:在这样的题组教学中,教师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③小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辨析,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使学生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方法。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说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道理越来越明白。】
二、发散聚拢,用题组教学抽象概括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
师:这么说,大猴子只要将这一盒桃子平均分成几份,就能满足小猴子的要求?
生(齐):5份。
师:每一份是这盒桃子的几分之几?
生(齐):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猜想一下,盒子里可能有几个桃子呢?可以平均分成5份吗?每只猴子分得这些桃子的——
生(齐):五分之一。
师:还可能是几个桃子呢?那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几个桃子?
生1:是1个。
师:那1个桃子为什么还可以用五分之一表示呢?
生2:1个桃子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1个正好是5个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3:还可以是10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盒桃子的五分之一。
师:老师有个疑问。如果盒子中的桃子不是5的倍数呢?假如盒子中只有2个桃子,还可以分吗?平均分成几份?盒中的桃子数与每只猴子分得桃子的几分之几有关吗?与什么有关?(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猜测盒子中桃子的数量时,其实已经淡化了桃子个数对于分数的影响。在这样题组的变化中,学生对于分数产生的过程越来越清晰,对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印象越来越深刻。这样的题组设计帮助学生从发散的题型中聚拢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了分数的本质,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三、寻根溯源,用题组教学提升思维
案例:倒推的解题策略
课件出示:从甲杯中倒入40毫升水到乙杯,两杯水正好相等,求甲乙两杯原来各有多少毫升水?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知道了甲、乙两杯水之间的关系。
师:具体是什么关系呢?
生1:原来甲杯的水多,现在两杯水一样多。
师:说得不错。谁能结合具体的数据说得更清楚?
生2:从甲杯中倒入40毫升水给乙杯,两杯水正好相等,说明原来两杯水相差80毫升。
师:很好。那么,只有这个条件可以求出题中的问题吗?需要补充怎样的条件呢?
生3:告诉我们现在两个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就可以计算了。
师(课件出示“甲乙两杯水一共有200毫升”):题目给出这样的条件,行吗?
【分析:在教学倒推策略时,教师本身就采用了倒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寻求必要的解题条件。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一个拓展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既掌握了倒推的策略,又发展了逻辑思维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题组经常被使用。希望教师注重收集这样的教学实例,不断探索,以使题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