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思想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研究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e_y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的德育在对待传统德育思想尤其是儒家德育思想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即:封闭保守的国粹主义和“全盘西化”的名族虚无主义。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尽管儒家德育理论有着历史性上的落后性,但是其作为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思想精华,高度概括了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教育智慧,是古人对人性规律把握和对价值观探索的体现。即使到了现代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德育在五育中回归到了重要的地位,在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将目光转向圣贤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弟子规》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关注与借鉴,将传统德育引入现代德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育的回归,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眼光来分析这更是教育的一种探索、改革或创新。
  关键词:现代德育 儒家德育思想 基础教育 弟子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46-02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1]现代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以前只重视应试教育,导致了我们的思维得到了固化,功利化的教育诱惑了我们,使我们忘记或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一谈到学生,就是一味地教知识、教方法、教技能;一谈到班级管理,就是评分量化考核排名。知识是实在的,抓紧了就有助于升学,道德是飘渺的,抓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只要班级里不出什么大事就行了,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我们国家的未来命运前途将何去何从,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真的“国将不国”了。
  一般人在对传统德育尤其是儒家德育的称呼上,有时会用圣贤文化教育代之,这是因为儒家的德育注重圣贤人格的培养。儒家赋予圣贤人格以令人向往的智慧和品德,使之具有令人追求的良好效果。培养德才兼备、富有魅力的理想人格,这对于激励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2]
  
  一、解读《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概括了历代对童蒙的要求,《弟子规》是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教材分为五个部分,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易于背诵、理解、实行。后来,《弟子规》成为和《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齐名的儒家蒙学课本,广泛地流传开来。
  其中对孝悌中的亲亲与尊长的论述比较多,要求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冬则温,夏则凊;昏则定,晨则省”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虽然其中也提出“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的要求,但最后还是提出当谏而弗听之时,要做到“号泣随,挞无怨”,这较之《孝经》中《谏诤篇》的要求,似嫌逊色。
  对“谨而信”的规定,比较实际,而且明确提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和“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具体要求,对于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某些弊端都有很好的省察作用。而且其中列举了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要求,对纠正当前青少年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问题,都大有好处。比如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无问”。
  在“泛爱众,而亲仁”一章中,首先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用天覆地载的最高理念,来阐释“博爱之谓仁”的思想,将“泛爱众”提升到了《礼记·孔子闲居》中孔子所说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此三者,以劳天下,此谓之三无私”的高度,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并且具体论述了“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以及隐恶、扬善、报恩、忘怨、与多、取少等等待人处事的原则。还提出了要认清“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的不同情况,使在“泛爱众,而亲仁”的进行中所选择。
  最后,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中,对于力行与学文的阐述,也是比较全面的,如“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何成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原话做了更为全面的阐释。
  其中还讲了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等等,都是有益的读书方法。最后还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作结,指出只要自强自励,最终必定是学有所成,功有所得。[3]
  
  二、《弟子规》的德育思想
  
  解析《弟子规》为“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生活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4]儿童在幼儿时期,尚未在经验与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尚不具备,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当然家长要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起表现,随时对其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是非善恶的标准。《弟子规》就很重视利用日常生活中儿童最易接触的事情对儿童进行着方面的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子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l、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入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弟子规》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其德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弟子规》的情感教育旨在优化受教育者的情意品质,情感教育在整片中也是中最要最受重视的,因为情感是认识和行为之间的纽带,强化认识,培养情意品质是良好行为的前提。《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向度,其中“入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悌”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不正是我们今天基础教育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指导精神吗?[5]
  
  三、从《弟子规》看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分析《弟子规》可以清楚看出其德育过程是一种规范教育的过程,在受教育者年幼时期进行行为品质的规范性教育,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其个体发展的潜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当然这种规范性教育与其创造性的发展的是不相矛盾的,真正的创造是要有规范做前提的,脱离了其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方向就会发生偏离。由于《弟子规》也存在很强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在当前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时要遵守一定的教育原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去伪存真,与时俱进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性和局限性,《弟子规》当然也不例外,其中也有许多词句现已过时,但并不是说这种思想过时,不同的时代对其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赋予其不同的解释与意义,本译与意译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不改变其具体形式的情况下去伪存真,与时俱进。这一原则虽然在其内容中没有内容与其对应,但其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得以传承,这一原则也就是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文化传承中的具体应用。
  2、阶段性、顺序性
  教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就是要针对这个发展任务有目的地进行的,当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要不断地缩小最近发展区,从而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由于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因此教育也要具有相应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对学生进行诸如《弟子规》等国学文化教育时也要体现阶段性和顺序性,在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发展某一或某些品质或能力,先发展某项或某些品质和能力。从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其阶段性和顺序性,首、次、泛、而、则构成了教育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基础,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先后顺序。
  3、言传与身教统一
  言传注重知识的传授,身教注重行为的习得,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行为的养成,因此身教更为重要,尤其在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模仿习得的,这是和其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的。作为教育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时要做好受教育者的榜样,要言行一致,教育效果才会显著,若言行不一就很容易使受教育者认知紊乱,导致不良认知形成不良行为。另外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青少年的记忆仍以动作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身教更容易被其感知与记忆。随着受教育者年龄的增长,言传与身教就要不断地建立新的平衡已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躬行实践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道德标准的灌输,更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是在道德实践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精神,让学生能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弟子规》中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种德育方法十分强调躬行实践,强调青少年从身边的事做起,以形成行为的道德习惯的做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也大体吻合。现代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便能使人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执着追求,坚忍不拔。《弟子规》的德育思想重道德实践,在道德实践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对当前的初级阶段德育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总之,《弟子规》的德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德育思想,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为人子弟立身处世的规范与要求,使儒家德育进一步想生活德育转变,是古人对人性规律把握和对价值观的探索。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弟子规》中的德育思想对当前的德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将目光转向圣贤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思想,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儒家道德规范体系,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服务的,其中难免含有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糟粕,所以我们今天在继承这些传统思想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参考文献:
  [1]祁丹.怎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J/OL].东北新闻网http://tech.nen.com.cn/73472721337450496/20080702/2464994.shtml,2008-07-02
  [2]钱同舟.从目的和价值取向看儒家德育思想的启示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5):57
  [3]黄济.蒙养教育于蒙养教材(下)——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J].中国教师,2006,8
  [4]陈文.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兼论《弟子规》与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4):443
  [5]任民.从《弟子规》看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5):5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07-01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也是每年以高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国高增长、低通涨,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的事实也充分表明,中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效率提高、资源要素配置优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需要充分估量其中的利弊,才能真正地趋利避害,使经济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21-01    自从微软推出了ASP(ActiveServerPage)之后,它以其强大的功能,简单易学的特点受到广大WEB程序开发人员的钟爱。虽然ASP可以通过增加控件而在Linux下使用,但是其功能最强大的DCOM控件却不能使用。而SUN公司在Java的基础开发出的JSP(Java ServerPages)实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图像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影像的主要载体。利用Photoshop的强大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修复老化、破损的相片;可以去除相片面部皱纹、黑痣、红眼、黄牙等,利用Photoshop的抠图技术,将图像的素材优化组合;使用图层样式和滤镜命令,可以对图像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  关键词:数字图像 像素 分辨率 马赛克 色彩范围 快速蒙版 Alpha通道  中图分类号:TP39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CI策划、体育产业概念的阐述,分析了CI策划在体育产业领域中的现状。同时结合CI策划在体育产业中应用的重要性,阐明了其在体育产业中的作用空间。探索CI策划在体育产业导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思考。本文力图对CI策划在体育产业导入中的作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CI策划 体育产业 作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09-01    一、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生物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这个教育理念建构的生物学“分工式”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分工”基础上选做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小学的劳技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过分强调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劳动技术,而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中审美艺术的熏陶与渗透。笔者认为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劳动课更富有审美内涵,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作为劳动课教师首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展示者,同时还应该想办法将教学过程中流动的美迁移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在劳动课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唤起学
期刊
摘 要:商业广告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由于其对所需达成的广告功能与效果的预期,在翻译时所适用的原则与普通文本亦应有所不同。本文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广告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关联理论 广告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16-02    一、关于广告    广告可以说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出现即诞生了,从街头叫卖到大众传媒,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36-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2007年底,全国小学教职工613.3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1.26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
期刊
摘 要: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总结出词汇记忆中的问题症结,然后对症下药,讨论了多种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英语 词汇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019-02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没有词汇,就没有句子,也就没有语言。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
期刊
摘 要:CAI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地理教学需要呈现信息容量巨大的图片、表格等内容。如今通过CAI技术已能做到将地理教学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因此CAI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在该项技术逐渐深入课堂、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对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该项技术进行教学的讨论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罗列了CAI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使用方法和存在的误区,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CAI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