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品德性是它的灵魂,而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上让学生在“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的教学中,品读历史,感悟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在此过程中丰富情感,净化心灵,提升品德。
  [关键词]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爱国情怀 远大志向 传统美德
  《品德与社会》高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大量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课程。历史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山陵前》一文中以“中山陵前”引发话题,以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人物线索,围绕孙中山革命历程和伟大历史功绩展开,力求实现多方的、综合的教育目标。整堂课我让学生在“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的教学中品读历史,感悟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在此过程中丰富情感,净化心灵,提升品德。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后,我设计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听“特殊的遗嘱”。知爱国情怀
  本课的基本点和出发点是了解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而对其了解首先应立足于他的“爱国”。但是,让学生从历史中了解到的孙中山是一位高大的、遥远的、雕像式的人物,这样的爱国情怀只能是标签式的。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一颗虽然遥远,虽然伟大,但却是有血有肉的“中国心”,我给学生带来一个故事《一封特殊的遗嘱》。
  (故事梗概:1925年3月12日,奋斗一生的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在临终之际,他深知中国革命的艰难,共和之路尚远,在他的遗嘱中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样的嘱托。)
  师:看完故事,面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十二个字,谈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思考。
  生1:他是胸怀天下的英雄人物。
  生2: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国家,至死都不愿放弃对革命的追求,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3:我想到了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认为孙中山就是后者,他一直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一封特殊的遗嘱》告诉学生:孙中山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革命者,更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前者可以通过读故事体会出来,而后者就必须在评价人物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来。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读故事”这个环节上,学生只能得到浅表的感知,并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老师在学生读完故事后的追问,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完成了对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感知了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学生逐渐认同并开始接受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所彰显出来的优秀品质,进而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德。
  二、读“立志做大事”,树远大志向
  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必然要作用于当今社会,作用于學生的生活世界,接受现实生活和社会的检验。因此,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贴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
  在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得到学生认可后,我继续进行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1.引一引:大多数伟人之所以能够有了不起的作为,都跟他们从小立志有关。孙中山也不例外,他就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2.读一读:孙中山小时候立下怎样的志向呢?读故事《要立志做大事》。
  (故事梗概:哥哥孙眉见孙中山小小年纪会记账就鼓励他做生意,他坚定地说:“我不当老板,我要读书,救国救民!”从此以后,孙中山就奋发图强,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3.议一议: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同学问相互讨论,发表看法。
  生l:孙中山长大后做的事情是跟小时候立的志向分不开的。
  生2: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虽然他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但是他从小立志了之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最后他就成功了。
  生3:我知道了,立志是小时候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就要立志。
  4.思一思:孙中山小时候就立志“我不当老板,我要读书,救国救民!”周恩来小时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都为之努力奋斗终身,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志向呢?
  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可能是他终身努力方向的指明灯,让我们的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是所有课程共同的责任,《品德与社会》课程尤为重要。在读过故事,评过人物之后,老师一句“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志向呢?”引发学生对自我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力求把历史与现实对接,引导学生从历史回归自己的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体现了“品德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看“挨打也要问”,悟学习重要
  卢梭在《爱弥儿》中谆谆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同孩子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我认为,真实感人的故事就是能够“标示”的“东西”,故事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能将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作对比,在比较中得到认知,反省自我,提升他们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态度和观念。
  1.出示:(故事梗概:小时候老师叫他们背书,可从来就不讲意思,大家都不敢问。后来,孙中山想只背书不知道意思,没有什么用。他就壮起胆子跑去问老师。那时,提问几乎都要挨打的。当时孙中山说了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挨打也是值得的。)
  2.讨论:你对孙中山的学习有什么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点拨:远大志向的实现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学习;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去解决……)
  3.小结:从你们刚才的热烈讨论中,老师看出你们都很认同他的学习方法。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应该比他好多了,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做?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孙中山作为一个榜样人物,不仅他的高贵品质值得学生学习,对学生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学习小故事更是学生学习的好资源。“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同是学生的身份,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作为一个榜样人物,更是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赏“平凡的总统”。承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经过历史久远的考验而流传至今,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学生道德生活的必需。但一直以来,传统美德似乎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而传统美德如果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载体,再加上有血有肉的描写与再现,就能使其真实起来。
  1.演一演:请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示故事《平凡的总统》。
  (内容梗概:有一次,孙中山身穿非常朴素的衣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门前执勤的卫兵拦住了他,卫兵得知实情后非常惊恐,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起卫兵说:“没关系,我们是平等的,千万不要磕头跪拜。”)
  2.议一议:你从一个大总统和一个小卫兵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虽然他是身份高贵的大总统,但是生活简朴。
  生2:虽然他们身份悬殊,但是孙中山能够平等待人。
  生3:是的,以后同学之间都应该谦让一点。
  3.找一找: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多找些来读一读,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传统美德。
  在《品德与社会》历史人物的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让他们在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中反省自身的生活,在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中进行个人道德的建构。
  纵观整堂课,在引导学生“读历史故事,评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活化历史,近化历史,实现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目前珠心算一线教师面临的珠心算教学与减负、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学科教学、珠心算提高与普及等矛盾,本文从快乐中学习、合作中互助、竞赛中提高、评价中完善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阐述了珠心算普及教学策略及珠心算教学实用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珠心算 思考 策略 提升  我校的珠心算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教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令我们这些缺乏经验的一线珠心算教师觉得困难
【摘要】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根据学生已有学习能力,结合古诗特点,教学时应当避免平均用力,侧重在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通过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做到“眼中有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完美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 古诗  一、 教材及学情分析  《古诗三首》一课由《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
【摘要】作业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开展的一种活动,作业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消化,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一种方式。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语价值 重要抓手  作业布置和批改是教学“六认真”内容之一,布置和批改作业几乎是每位教师每天的必做工作,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对作业的批改都要做到有收必批、有改比评,这里的评既包括了作
[摘要]教育的原点是学生,学校课程就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生理天性去挖掘课程内容。青岛台东六路小学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特色,以课程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充分关注学生多维度学习的发展需求,构建了凸显学校“博雅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合’课程”,即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领域进行删减、融合、增补、重组,通过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多维、多彩的
一次磨课,一次成长;一次磨课,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每次磨课后的修改,都伴随着思想的冲突,挣扎很多,困惑也不少。虽然一次一次地否定、一次一次地改进,但辛苦的背后,我的教学却真正得到了成长。  记得那天,教研组长突然通知要我上一堂公开课,我顿时慌乱起来:一则,我好久没有上公开课了,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我已是那锈迹斑斑、缺口众多的老刀,能上得好吗?二则,上什么呢?翻开数学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有自己
[摘要]以学生的合理理解为中心,注重联系学生的阅历经验和课外搜集的诗歌内容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准确地抓住“诗眼”,以此破“窗”而入,最终让学生凭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体悟全诗境界。  [关键词]合理性 主体性 经验与视野  [教学片段]  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一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请说明理由。  (生自由读诗、思考)  生1:老师,我认为“诗眼”是“还”字。课前我查
当前,“有效教学”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我们知道,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应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知识、思维、能力等诸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应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不久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认知瓶颈问题,展开多元释疑活动是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展示。借助学生旧知、借助教学媒体、借助教师教学经验,都可以为顺利释疑形成引导,真正体现借力打力效果,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良好思维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技巧 解疑 借力打力  小学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思维也比较单纯,遇到学习困惑,常常是因为缺少方法。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表现有细致观察意识,及时发现学生
【摘要】学习中心句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本文重点阐述了从读、品、练、习中悟得对中心句的认识与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部编版 中心句 悟得  部编版第六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为: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因此,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都肩负着对中心句从认识,到理解,到巩固,到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任务。《富饶的西沙群岛》位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而这篇课文第四自然
教育的真谛是向人类传播生命的气息,造就幸福人生。当前一些小学生漠视其他自然生命,轻视自己生命。注重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意识浸润学生心灵,完满学生人格,让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浸润过程,仅凭每周两节的品德与生活或者品德与社会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拓展,广泛开辟生命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