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减振轨道过渡段设置方案研究

来源 :铁道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整体道床无砟轨道与高等减振无砟轨道刚度差异较大,连接处钢轨垂向位移和受力变化剧烈,本文建立车辆-轨道-过渡段动力分析模型,对比8种过渡段设置方案对钢轨垂向位移、钢轨挠度变化率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研究高等减振过渡段结构最优设置方案,并分析不同车速下列车垂向加速度以及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1)较不设置过渡段,设置过渡段后钢轨最大挠度变化率下降幅度在50%~61%,车体振动加速度下降幅度在43%~65%;(2)过渡段长度从2块板增至3块板时,同一过渡级中钢轨最大挠度、车体垂向加速度变化不甚明显;(3)建议二级过渡采用刚度为0.03 N/mm3,三级过渡采用刚度为0.046 N/mm3-0.03 N/mm3;(4)当车体速度由80 km/h增至140 km/h时,车体最大垂向加速度由0.026 m/s2增至0.046 m/s2,增幅为77%;(5)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高等减振过渡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郑万高铁鄂渝段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东延段神龙架地区腹地,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溶及岩溶水、危岩落石、滑坡、库岸稳定等地质问题严重控制着线路方案比选和工程设置.本文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深入开展地质选线工作,制定地质选线原则,以期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研究结论:(1)岩溶及岩溶水、危岩落石、滑坡、库岸稳定为郑万高铁鄂渝段主要不良地质;(2)针对本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地质选线原则;(3)岩溶是本线主要的不良地质体,控制线路方案和工程设置,复杂岩溶地区选线应遵循“先绕避、短通过、
研究目的:研发一套通用的铁路线位相关处理模块,利用线路平纵断面数据,以动态方式提供线位相关信息的实时计算与查询,为各种有需求的专业软件研发提供支持,实现代码重用.研究结论:(1)把铁路线位处理功能封装为通用的独立模块,将静态表述铁路线位的平纵断面数据,以动态的方式为各种专业软件开发提供实时计算与查询,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2)经多个软件研发项目应用验证,使用该软件开发组织模式可以实现代码高效重用,方便软件维护;(3)作为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作业模式的一种补充,以通用的方式开发独立的功能服务模块,为各种专业
针对现有评价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各国铁路工程建造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定位问题,基于专业属性和公众视角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一套三级铁路工程建造技术水平综合指数评价体系,并对34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在12个三级单项评价指标中中国占据10个第一,在6个二级分项评价指标中中国占据4个第一,在重载铁路、隧道工程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尚有一定差距;铁路工程建造技术水平综合指数排前十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典、瑞士、俄罗斯、芬兰、丹麦、印度.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浅表生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前期控制铁路的选线和工程设置,后期影响铁路建设和运营安全.本文基于既有资料的解析、遥感解译、地质调绘及数理统计等,分析沿线表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川藏铁路后续开展灾害动态监测预警工作、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支撑.研究结论:(1)测段表生地质灾害具有沿河谷呈条带状集中分布、与活动断裂共生性的特点,受断裂带和构造活动影响显著;(2)在暴雨和地震等极端条件下,沿线崩滑灾害的发育程度和易发性趋强,工程设置需考虑崩滑灾害
注水开发油藏经过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在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后,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异常复杂.这种问题在厚油层油藏尤为突出.为了定量研究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以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油水两相流动、有效渗透率和密度随饱和度的变化,建立了水滴质点在平面和纵向的运动方程,形成了完整描述厚油层注采井间注入水纵向波及的数学模型.以L油田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采量越大,原油黏度越大,注采井距越小,渗透率越小,含水率越低,渗透率变化程度越高,注入水纵向波及程度越高;油层厚度仅对水滴质点运移路径
研究目的:孟加拉国规划新建高速铁路衔接其国内最大的两个城市,对项目通道内经济、交通运输规划及运量分析研究,并进行功能定位分析,比较分析提出设计速度目标值.从运营、工程等多角度,就开展客专与客货混两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通道内客货需求旺盛,本线主要满足客运需求,既有线增二线改造完成后主要承担货运及短途客流;(2)为保证本项目具有较强的客流吸引能力,旅行时间应当在1h左右,兼之考虑建设经济性,设计速度推荐采用250 km/h;(3)本项目预测客运量大、线路能力趋于饱和,若考虑兼顾货运则仅能在线路空
盐岩具有可溶性和可塑性,钻井及固井过程中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蠕动流动,导致井眼呈不规则形状,使套管发生变形或被挤毁,影响盐岩层段井筒气密性,从而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及安全.为了给盐岩层段的井筒气密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岩石物理试验及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盐岩地层对固井一界面、二界面气密性的影响.分析得知:固井一界面对气体的密封能力强于水泥石本身的气密性,盐岩蠕变可增强固井二界面的气密封能力;盐岩层气体密封能力主要取决于固井二界面的密封能力和水泥石自身密封能力;盐岩层气体密封能力与界面接触压力呈复杂正相关性
研究目的:深厚砂层基坑开挖及降水极易造成邻近地铁位移超标,鲜见敏感高级模型数值分析及动态调整研究.依托武汉某紧邻地铁的深厚砂层基坑,采用敏感环境下小应变土体硬化高级模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创新性地提出支撑动态调整,通过研究及监测得出土体、桥墩和桩基变形特性以及微变形控制对策.研究结论:(1)结合栈桥设计加强支撑布置及刚度,可有效减小桥墩位移的40%,由8.8 mm减为5.3 mm,降至控制标准内;(2)桥墩顶相对桩基顶因转角而位移放大明显,达1.5倍,故应严控桩基变形,桩基变形在基坑底存在显著转折点;(3)
利用Dry-TOST试验考察含不同抗氧剂的涡轮机油样品的氧化寿命和油泥沉积趋势,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分析了沉积油泥的成分,探究添加不同抗氧剂油品的油泥来源.结果表明:与烷基化二苯胺相比,高温下N-苯基-α-萘胺的抗氧化性能更强;经氧化后,添加单一抗氧剂(烷基化二苯胺或N-苯基-α-萘胺)的油品均产生较多油泥,但油泥的来源不同;添加烷基化二苯胺的涡轮机油的油泥主要来自于基础油的氧化产物,而添加N-苯基-α-萘胺的涡轮机油的
研究目的:对于进行上盖物业开发的车辆段和停车场,为了有效降低振动的影响,通常选用减振型轨道结构.钢弹簧浮置板是其中减振效果较好的轨道结构,但其目前只运用在车辆运行速度较高的正线.有必要对速度一般不超过30 km/h的车场线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支撑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研究.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三维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支撑刚度变化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随着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支撑刚度降低,减振效果显著提高,轮轨力和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