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数学美及具创造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s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美作为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走进教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对学生而言,教学美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它对学生的智能发展、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个性优化、生命质量观等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对教师而言,可以提升其职业体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创造中获得幸福感受,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一、教师应努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和文艺作品一样,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有风格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在教学领域里善于总结经验,模索教学规律的教师,他们从内容的理解到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投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正是他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才在教学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1.教师要有乐教精神,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去认识、去追求、去创造,在追求和创造中享受乐趣,惟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才会领悟到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对于完美生活的意义,也因此获得了和谐完整的心灵享受。
  2.教师要具备健全的知识结构,一是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现代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具备了比学教的教材高深和广阔得多的知识,就能深入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灵活的处理和准确的讲授教材”,此外还应善于学习研究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得其精髓,融于自己的教学中去,教师只有在广泛汲取优秀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又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才能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教师要具备有效激活并巧妙调控学生情绪因素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在于激活课堂气氛,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上课可以从“巧、奇、趣、疑”人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巧、奇”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认识兴趣;“趣”能使人心情愉快,唤起学习动机;“疑”能激起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就会像在欣赏一部优美的乐章,体验到学中有乐、其乐无穷的滋味。
  二、挖掘教材内容的美育因子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魅力和美。
  1.物理学家的创造美,这主要是指物理学家在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人的智慧、执着的追求、美好的感情,如开普勒三定律、牛顿力学体系、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还有原子物理部分讲到的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等等,如果在讲知识本身美的同时,讲一讲科学家在发现这些理论时所经历的曲折过程,所具有的信念,以及他们对美、和谐、简洁的形式的追求,终于发现了真理的喜悦……这时任何一个学生的触动都是巨大的,在触动的同时不但有助于形成很好的观念、品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2.物理抽象的内容美,物理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奥秘,反映自然真貌,找出自然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把力和运动(经典)统一起来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天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纵横于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而这些规律是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分解、约化出的具有简单的、清晰的特点,使人们能从总体上、有规律地把握自然,让“无序”成为“有序”的理论,自然是美的。
  3,物理抽象的形式美,爱因斯坦认为物理之美的本质是简单性,“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例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点电荷、波粒二象性、电子跃迁、原子模型等理想模型,都是本质突出、个性特点鲜明的形象,如同绘画中的速写,寥寥数笔,勾形达意。
  4.物理实验的实践美,实践创造美,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出科学结论,了解客观现实,正确认识自然和谐关系,感受到自然这一“美的组合”例如,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做光的色散实验,显示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多美呀!
  三、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教学美,必须使物理教学过程处在一个动态非平衡状态中,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系统,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攀登、创造、跋涉。
  1.创设开放和自由的心理环境,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情感交互,美育需要感情为中介,教学同样需要感情作为纽带,物理课堂教学应塑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帮助者,这样,教师对物理学的理解、兴趣、喜爱导致学生的理解、兴趣、喜爱,使之发生情感的共鸣和转移,这种情感的交流能给学生以美感和享受。
  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生认知平衡,形成思维涨落,打破平衡的原则是指学习活动要创设情景,创设使学生对原有结论(知识状态)产生疑问或不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全体学生都急切要解决问题或以惊奇的心情来听老师的课,即学生处于高度非平衡状态,则学生、教师、教材、教法、学法之间就会产生最大的共鸣,使教学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学生的认知结构便随着认知矛盾的解决进入更高的有序水平。
  3.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开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入大最信息,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尤其要重视物理实验,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记录、思考、表述、手脑并用,同时重视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信息从各种渠道输入大脑中,要有效地开放学生的思维系统,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教学的视野,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观察实验联系起来;把物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
  4.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获取事实的知识,忽视科学的发现过程,爱因斯坦指出:“科学结论几乎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科学探究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应用信息加工的实验探究方法,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内化知识,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如,在“单摆”教学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单摆的周期公式,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如查资料、上网等找出与单摆有关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用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描述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许会对纷繁杂芜的实验结果束手无策,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努力,学生终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
  四、结束语
  无数实践证明,教师的幸福永远属于那些富有“乐教”精神、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们,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将教材中美的潜因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组合在一起,内化作自己的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并物化在教案之中成为教学内容,当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智力生活、情绪状态都达到一种大的和谐,心灵产生共鸣,课堂里也就随之出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状态——课堂教学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获得课堂教学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的解决涉及了很多数学思想和方法,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对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作一分析。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方法可按以下顺序进行选择。
期刊
新理念教学倡导尊重学生,体现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知识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和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学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兴趣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提问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苏科版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习生活实际中的数学知识.它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既有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又有动脑思维为主的思辨研究,可以作为学生数学课外活动素材使用.  一、数学活动课的认识  数学活动课就是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人们受到惯性思维和方法的影响,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学生经常对公式法则的顺向使用,更容易囿于原有的解题模式,尤其是遇到下面不易解决或具有特殊关系的问题时,常常是“落套”,而不能跳出“圈外”,其结果很容易形成了“细绳拴大象”中的“象”。
期刊
近年来高考中常遇到有关焦点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这类题目通法是根据定义求解,但在具体解题时常常因为计算量大而半途而废.若能借用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F1PF2  =b2tan  θ2  =  c|y0|  =12  PF1PF2sin∠F1PF2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或  SF1PF2  =b2cotθ2  =c|y0|=12  PF1P
期刊
抽象函数的推理问题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它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抽象函数问题由于没有给出解析式,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其性质隐而不露,常使学生感到“无法可依”.本文将结合实例就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及一般思路作一分类解析,以便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抽象函数问题分类解析如下.    1.一次函数型  例1 已知函数f(x)对一切实数x、y
期刊
一、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物理学知识是物理现象本质的反映,它向人们叙述了这些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物理语言则是严肃的、准确的,通常是精心设计的.既然语言的教学离不开阅读,因此物理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就有了它的必然性、合理性.物理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对语言文宇、物理量符号、术语、公式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方法比其他学科更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化学学科的概念、观点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高.苏教版《化学》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去”的观点,因而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化学实验更应重视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做
期刊
摘要:应用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定变法”,分析了多种取代基在苯环上变换位置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取代基  同分异构的书写是有机物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各种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多种取代基在苯环上变换位置而形成的同分异构体的分析和书写,是许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到比较困难的,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