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建校100周年。她宛若藏于红尘的美玉,镶嵌在骑楼林立的海珠之西,怀揣着绮丽的梦想,在百年岁月间淋漓演绎着教育之美。
百年雕琢,玉成其美
1921年,历史在广州掀起滔天大浪,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同年,宝玉直小学的前身——广州市公立第26国民小学应运而生。
1949至1951年,学校改名为海幢区第一中心小学;1952年,改名为河南区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名为宝玉直街小学;“文革”中改名为向阳大街小学,“文革”后恢复宝玉直街小学名称;2008年,更名为宝玉直小学。2011年9月,按照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宝玉直小学光大校区独立办学,名为宝玉直实验小学,同时,宝玉直小学本部接收宝贤大街小学。
百年宝玉直,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校名取自地名宝玉直街,学校紧扣这一地域文化元素,始终追求“传承和弘扬玉文化,完善学生人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就以“道德评价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为突破口,被广州市教育局定为整体改革学校;90年代,学校设计的《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报告册》成为广州市唯一由学校自行研制的学生手册,学校进一步提出“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宝玉一样具有君子般的坚强意志和高尚美德”的育人目标。这一目标为后继校长们一直坚持,奠定了现今“玉德教育”的基础。
学校围绕自身文化标识“宝玉”,扎根“玉文化”,形成以“琢玉成器,育德树人”为理念的办学文化和以“玉德教育”为根本的特色风格,培养了一批批拥有“宝玉五德”的好少年。所谓“ 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出自《说文解字》,分别指仁爱、有义、智慧、善勇、守洁五种美德。学校自行编写了承载着“琢玉成器”理念的国学校本教材《小宝小玉读国学》(6册)和“玉德教育”校本教材《琢玉蕴德》(12册),配合“玉德展翅”活动推进:第一学期,九月是语文活动月(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十月是少先队活动月(红领巾心向祖国),十一月是体育节(校运会、亲子竞技),十二月是英语活动月(英语戏剧);第二学期,三月是志愿服务月(学雷锋志愿行),四月是数学活动月(生活数学大爆炸),五、六月是科技环保艺术月(电子制作、环保制作、陶艺、绘画、舞蹈、合唱、器乐)。另外,学校还制定了“玉德教育”评价体系,包括教工系列和学生系列:学生系列有“宝玉五德十佳少年”和“璞玉初成好少年”评选;教工系列有“琢玉蕴德好教师”评选。这些举措,形成了“玉德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念,完成了特色教育的体系化建设,让师生获得充分发展。
一百年来,宝玉直小学收获了诸多荣誉: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玉德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广州市智慧阅读首批试点学校……这些琳琅美玉,成为“宝玉人”丰神迥异、笑傲学林的自信源泉。
百年文潤,红楼之美
学校文化经历了寻根、传扬和创新三个阶段。文化寻根,就是挖掘地域文化,定位特色理念;文化传扬,就是继承办学传统,建立价值体系;文化创新,就是聚焦红学主题,创建特色课程。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学校校长雷婷携手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张佩珍及副校长曾燕彬、林红珍,立足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从艺术、科学、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多维视角切入,充分挖掘适合小学教育的资源,构建了“宝玉文化·红楼特色”智慧阅读校本课程,打造了宝玉直小学腾飞的新文化标识。
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包括“红楼翰墨”和“红楼技艺”两个系列;二是“潜在课程”,主要体现为校园硬件建设、校园社团建设和校园活动设计。
“红楼翰墨”系列包括“红楼故事”“雪芹诗观”“‘字’解红楼”三门课程,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红楼故事”采用简本、影视、动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熟悉《红楼梦》;“雪芹诗观”分低、中、高三册选本,引导学生关注曹雪芹借“香菱学诗”中黛玉之口表达的“诗歌观”,主要选王维、杜甫、李白、李商隐、陆游五人的诗歌编成读本;“‘字’解红楼”选取了《红楼梦》中的300字,联系书中的故事情节,从字源、字理的角度去理解,同样分低、中、高三册。
“红楼技艺”系列设置了“燃藜图绘”“红楼美食”“红楼布艺”“红楼炫技”“妙玉茶道”等课程,以兴趣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学习礼仪、茶道、烹饪、绘图、服装设计、信息技术等古今技艺,不同年级的学生任务不同。如“燃藜图绘”,主要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进行绘图,低年级描绘植物,中年级描绘人物,高年级描绘故事连环画。
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建设一面“红楼人物故事墙”,以及其他有关装饰物;把植物园的自然景观设计得更符合“天人合一”理念,变成我们自己的“大观园”;面向全校师生开设“香菱诗社”,开展“现代儿童诗”创作、改写《红楼梦》古诗词等活动。
百年树人,毓秀灵美
一百年来,光阴在宝玉直小学的每一条林荫小道上盘旋起舞;一百年来,岁月在宝玉直小学的每一个屋檐上散发光彩。
上课铃响,我们从曹雪芹的“甄士隐”读起;下课铃响,我们合上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艺术节、合唱节、舞蹈节,书法、绘画、陶艺、诗歌朗诵……这些生龙活虎的表达,编织了我们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
“珠水东去江流长,云山北望色青苍。宝玉含翠碧无瑕,红楼彩笔书辉煌。”百年嬗变,我们倚在岁月之上观望,数以万计的宝玉直校友从珠江南岸扬帆远航,在百年历史的天空中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星系,贤良竞现,熠熠生辉。我们相信,在“求真、尚美、进取”校训的指引下,宝玉直小学会继续和着岁月的节拍,唱着美丽动听的歌谣,不断超越百年的美丽,让孩子们体验成长快乐、享受幸福童年。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
百年雕琢,玉成其美
1921年,历史在广州掀起滔天大浪,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同年,宝玉直小学的前身——广州市公立第26国民小学应运而生。
1949至1951年,学校改名为海幢区第一中心小学;1952年,改名为河南区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名为宝玉直街小学;“文革”中改名为向阳大街小学,“文革”后恢复宝玉直街小学名称;2008年,更名为宝玉直小学。2011年9月,按照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宝玉直小学光大校区独立办学,名为宝玉直实验小学,同时,宝玉直小学本部接收宝贤大街小学。
百年宝玉直,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校名取自地名宝玉直街,学校紧扣这一地域文化元素,始终追求“传承和弘扬玉文化,完善学生人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就以“道德评价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为突破口,被广州市教育局定为整体改革学校;90年代,学校设计的《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报告册》成为广州市唯一由学校自行研制的学生手册,学校进一步提出“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宝玉一样具有君子般的坚强意志和高尚美德”的育人目标。这一目标为后继校长们一直坚持,奠定了现今“玉德教育”的基础。
学校围绕自身文化标识“宝玉”,扎根“玉文化”,形成以“琢玉成器,育德树人”为理念的办学文化和以“玉德教育”为根本的特色风格,培养了一批批拥有“宝玉五德”的好少年。所谓“ 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出自《说文解字》,分别指仁爱、有义、智慧、善勇、守洁五种美德。学校自行编写了承载着“琢玉成器”理念的国学校本教材《小宝小玉读国学》(6册)和“玉德教育”校本教材《琢玉蕴德》(12册),配合“玉德展翅”活动推进:第一学期,九月是语文活动月(经典诵读,书香校园),十月是少先队活动月(红领巾心向祖国),十一月是体育节(校运会、亲子竞技),十二月是英语活动月(英语戏剧);第二学期,三月是志愿服务月(学雷锋志愿行),四月是数学活动月(生活数学大爆炸),五、六月是科技环保艺术月(电子制作、环保制作、陶艺、绘画、舞蹈、合唱、器乐)。另外,学校还制定了“玉德教育”评价体系,包括教工系列和学生系列:学生系列有“宝玉五德十佳少年”和“璞玉初成好少年”评选;教工系列有“琢玉蕴德好教师”评选。这些举措,形成了“玉德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念,完成了特色教育的体系化建设,让师生获得充分发展。
一百年来,宝玉直小学收获了诸多荣誉: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玉德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广州市智慧阅读首批试点学校……这些琳琅美玉,成为“宝玉人”丰神迥异、笑傲学林的自信源泉。
百年文潤,红楼之美
学校文化经历了寻根、传扬和创新三个阶段。文化寻根,就是挖掘地域文化,定位特色理念;文化传扬,就是继承办学传统,建立价值体系;文化创新,就是聚焦红学主题,创建特色课程。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学校校长雷婷携手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张佩珍及副校长曾燕彬、林红珍,立足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从艺术、科学、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多维视角切入,充分挖掘适合小学教育的资源,构建了“宝玉文化·红楼特色”智慧阅读校本课程,打造了宝玉直小学腾飞的新文化标识。
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包括“红楼翰墨”和“红楼技艺”两个系列;二是“潜在课程”,主要体现为校园硬件建设、校园社团建设和校园活动设计。
“红楼翰墨”系列包括“红楼故事”“雪芹诗观”“‘字’解红楼”三门课程,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红楼故事”采用简本、影视、动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熟悉《红楼梦》;“雪芹诗观”分低、中、高三册选本,引导学生关注曹雪芹借“香菱学诗”中黛玉之口表达的“诗歌观”,主要选王维、杜甫、李白、李商隐、陆游五人的诗歌编成读本;“‘字’解红楼”选取了《红楼梦》中的300字,联系书中的故事情节,从字源、字理的角度去理解,同样分低、中、高三册。
“红楼技艺”系列设置了“燃藜图绘”“红楼美食”“红楼布艺”“红楼炫技”“妙玉茶道”等课程,以兴趣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学习礼仪、茶道、烹饪、绘图、服装设计、信息技术等古今技艺,不同年级的学生任务不同。如“燃藜图绘”,主要根据《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进行绘图,低年级描绘植物,中年级描绘人物,高年级描绘故事连环画。
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建设一面“红楼人物故事墙”,以及其他有关装饰物;把植物园的自然景观设计得更符合“天人合一”理念,变成我们自己的“大观园”;面向全校师生开设“香菱诗社”,开展“现代儿童诗”创作、改写《红楼梦》古诗词等活动。
百年树人,毓秀灵美
一百年来,光阴在宝玉直小学的每一条林荫小道上盘旋起舞;一百年来,岁月在宝玉直小学的每一个屋檐上散发光彩。
上课铃响,我们从曹雪芹的“甄士隐”读起;下课铃响,我们合上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艺术节、合唱节、舞蹈节,书法、绘画、陶艺、诗歌朗诵……这些生龙活虎的表达,编织了我们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
“珠水东去江流长,云山北望色青苍。宝玉含翠碧无瑕,红楼彩笔书辉煌。”百年嬗变,我们倚在岁月之上观望,数以万计的宝玉直校友从珠江南岸扬帆远航,在百年历史的天空中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星系,贤良竞现,熠熠生辉。我们相信,在“求真、尚美、进取”校训的指引下,宝玉直小学会继续和着岁月的节拍,唱着美丽动听的歌谣,不断超越百年的美丽,让孩子们体验成长快乐、享受幸福童年。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