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方式与建构特征: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议题关联的质化话语分析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议程设置(NAS)是近年来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中有关社交媒体平台如推特上议题关联的分析,为学界所关注.对推文等社交媒体话语特点的充分认识是判断单篇文本中是否存在关联议题的前提.对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的质化话语分析表明,单条推文并非如现有研究所认为的那样不存在议题关联的现象,只是由于社交媒体话语偏口语表达的灵活性,其呈现方式和建构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借助各种语言和语境线索,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加以分析与归纳.现有研究多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化文本分析,容易遮蔽社交媒体话语表达的复杂性.在海量文本与深入文本分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补充必要的质化话语分析手段,是NAS研究者应该采取的一个分析路径.
其他文献
新时期"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不同性别的环保传播及其行为作用不同.基于广西、安徽和宁夏三个农业省的样本抽取与实证研究显示,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eco-feminism)框架下,我国农村居民环保行为与新媒体使用成正相关,且在新媒体使用相关性的强度上女性高于男性;作为父母亲的农村居民,其环境风险感知与对土地依赖程度成正相关,土地依赖相关性中母亲高于父亲.农村环保中一些父亲角色正向着传统母亲的家庭角色转变,承担更多的传统家庭中母亲的责任,这与父亲们积极的环保关切与环保行为成正相关.
数字时代,融合新闻是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闻形态,不仅在生产流程与传播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在叙事话语与叙事手法上进行着明显的革新.整合多种媒介的叙述信号,强化话语系统的运作实践,发挥交往沟通的交际职能,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主体间性,成为融合新闻遵循的叙事规则.以此切入,厘清融合新闻叙事的信号逻辑,依托叙述者、叙述视点和叙述时空等类组信号形成叙事集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新闻事件;阐释融合新闻叙事的表征实践,归纳表演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等话语特征;加强虚拟现实媒介传播的有效沟通,调节叙述行为促进主体
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深水区”,舆论引导力不足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痼疾”.从基层舆论引导的各要素——对象、内容、方式——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基层媒体舆论引导力成为关键.基于对县域网民群体特征及媒介使用习惯的调研发现,在引导对象方面,需重点关注青年及“城乡两栖”群体;在引导内容方面,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平衡好严肃议题与生活化表达的关系,贴近基层群众需求,激发情感共鸣.在引导方式上,建议通过占“点”、联“线”、布“网”、拓“土”、结“盟”的引导策略,实现引导方式差异化,建立符合县域社会
在美国纪录片学者尼科尔斯的模式分类体系中,述行模式(performative mode)由于吸纳了实验影像、动画片等非纪实主义创作方式,在我国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合法性也被质疑.结合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尼氏述行模式的观念可从主观、情感和想象三个维度构成的框架来进行整体性认识和把握,其艺术化、实验性表现手法亦与此密切相关.纪录片美学形态的演进、实践层面反映"精神世界"的需要以及尼科尔斯对索引性纽带和社会主体性的主张,为此类纪录片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但尼氏述行模式也存在较为芜杂之弊,其模式分类学说仍需进
侵入性是广告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广告研究中重点考察的变量.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广告的侵入性呈现出一些和传统媒体广告不同的特质,亟需学界加以深入探讨和研究.聚焦文化视角,以文化紧密度为切入点,探究侵入性对社交媒体广告态度的影响.在对4172份全国性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化类型会调节广告侵入性的影响.具体来说,对紧密型文化地区而言,侵入性会强化负面情感态度和回避行为,而对松散型文化地区而言,侵入性对情感态度和回避行为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广告侵入性对广告回避行为的影响还受到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态度的
新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中国主导的5G通讯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等全方位发力突进并整合了新原始传播、电信传播、智能传播等中国特色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传播理论.原始传播"穿越"远古"串接"现代信息传递与交换,不断推陈出新,建构原始传播新元素新场景,勾画出益发清晰的新原始传播学说框架.融入电信通讯技术的短信传播、电子邮件传播、QQ传播、微信传播等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电信传播的实践与理论总结,它们与智能传播等一道构成新大众传播理论.新大众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求索者的智慧主张,体现着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的
以《创造101》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网络选秀节目和小剧场广告这两样新事物在实际运营中的相互整合,探究影响网络小剧场广告效果的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广告效果划分为广告接受度、观众参与度、购买意愿三个维度,选择广告创意、专注沉浸、对选手的态度、对节目的态度和广告频率作为自变量.研究发现,广告创意、对选手的态度、对节目的态度均在广告接受度、观众参与度、购买意愿三个广告效果维度上有正向影响作用.专注沉浸在广告接受度和观众参与度维度上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购买意愿上无显著影
长期以来,乡村社会治理都具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乡村民俗与艺术实践常常被旅游产业所征用,以求增加农民收入,但其内含的社会治理功能却被忽略或遮蔽了.如果将乡村内生性视角引入治理领域,或许可以解决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陕西省H县的"耍歪官"民俗是一个值得发掘的案例,该民俗活动以对联和表演的形式进行乡土社会的舆论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案例不仅可以打开新闻传播学中有关舆论监督研究的新视野,而且为乡村文化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
以NBA战报类新闻标题为语料,根据及物性系统在UAM Corpus Tool中设计标注系统并建设语料库进行分析,并依据生态话语分析进行多维度讨论,探究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暴力语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这类标题中的暴力语言多以动词的形式出现于物质过程中,环境成分中的方式多用于修饰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参与者多被隐喻为施害者和受害者,突出人的支配地位,体现"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但暴力语言并非是增强标题吸引力、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标配",应从标题撰写的文本框架、媒体人的素质及权利、法律及技术手段入手解决其中的暴力
近年来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编已成为全球电视产业的重要现象.源自东亚邻国的韩剧、日剧由于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国内受众相似而成为热门的改编对象.通过中国青年受众对改编自同名日漫的模式电视剧《深夜食堂》日剧版和本土版的比较接受分析发现,这些青年受众较为认可日剧版所再现的当代日本特征和基于儒家"仁爱"的价值观.中国青年受众想象的东亚现代性具有区域共性,也存在着国家之间的差异.本土版《深夜食堂》缺少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也缺乏对当代中国社会相关联的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因此他们难以把虚构的剧情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