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得以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先论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导致的“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三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以“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为其理论基础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以自然界的“立法者”自居,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地“征服”自然的观念是非科学的、不可取的。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环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二是消费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资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极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尽量做到预防减少损害。二是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而是要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组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辉县市环境保护局】
一、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先论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导致的“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三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以“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为其理论基础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以自然界的“立法者”自居,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地“征服”自然的观念是非科学的、不可取的。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环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二是消费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三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资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极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尽量做到预防减少损害。二是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而是要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组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辉县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