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高考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吊子,老家的方言,意思是说这人不成熟,或者说这人做的某件事缺乏考虑。用老家的这句方言,比喻我的高考,似乎风马牛,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但就是这样的高考,让我跳出了农门。而之所以说是个“半吊子”,緣于我的两次半“高考”:一次是高中毕业时高考预选,一次是考项委培的选拔。还有半次,是考农技中学。
  我是1981年高中毕业的。那个年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考之前要预选,类似现在高考前的“一模”、“二模”和“三模”,只是不管几“模”,也不管成绩如何,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参加高考。预选就不同了,选上,才可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的统一考试。所以,那个时候,高考预选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三十年前的确如此。
  然而,预选前的复习,也不像现在高考前的复习那么紧张。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所在的班级,一共有五十七名同学,而临近考试时,五十五名同学的学习一如往常,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谁的父母在国营工厂,谁的父母在集体企业,谁可以毕业后马上“顶替”,只有两个同学不敢松懈。这两个同学,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位女生。因为,我们俩是同学中的“另类”,若是考不上大学,只能回乡。至于乡下,这些年看过不少有关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许多人的笔下,农村是莺歌燕舞的,是瓜果飘香的,甚至,有人把田埂上挑粪的老农都写出了静谧、安详和悠闲,我是不以为然的,更不想扯淡。不成想,我这个小学毕业考进县初中、县初中毕业又考进省城高中的所谓“高才生”,一路 “过关斩将”而来,最后的关键时候走了“麦城”。与我一样走“麦城”的,还有那位不敢松懈的女生。后来听说,那年秋天,她“自挂了东南枝”。至于原因,我不知道,我的同学也不知道。或许,天知道,鬼知道。
  路遥的《人生》,1981年的下半年,风靡全国,引起强烈反映。身为农家子弟的高加林,高考落榜回乡当了“吃”工分的民办教师,后来进了城,当上了拿工资的临时通讯员。我不是高加林,高加林也不是我。于是,六月十三日,天很晴朗,我在老家的土窑上,当了一名窑工。那年,我还不满16岁。
  土窑是烧砖的。前几年,西北某地发生的黑砖窑案,想必许多人早已淡忘,但我是难以忘记的:挖土,和泥,脱坯,晾坯,送坯,烧砖,搬砖,拉砖……那些被迫的、弱智的、没有自由的黑窑工所做的工作,我都做过,只是我是自愿的、自由的,也不是弱智的:烧出一炉砖,生产队给记二百工分。
  “闷窑”是个技术活儿。和好黄泥,把窑门糊住,把火眼堵住,还要把烟囱口盖上,完完全全地把一窑熊熊烈火,封闭在“暗箱”之中,任由砖坯炼狱般的煎熬,如我,焦躁,焦渴,恼怒,绝望,冲动,却没有出路。
  那年冬天,天,冷得特别突然。像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但不悲壮,更谈不上挫折。因为,自打记事起,村里就没走出一个大学生,甚至,吃“国库粮”的中专生也没有。下了大雪,我去了县城的图书馆,还上借阅的《蝴蝶》、《雨巷》后,借书的阿姨向我推荐了王蒙、刘心武、张贤亮、贾平凹,并且又一次“违犯”馆规,一下子借给我好几本书。傍晚回到家时,父亲递给我一张油印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喜讯”。看得出,父亲很是兴奋,而我看完“喜讯”之后,知道了父亲兴奋的原因。原来,县里新建了一所中学,叫农技中学。这还不是父亲兴奋的原因,真正让父亲兴奋的是,考上之后乡里每月发给十二块钱的生活费。他说,这样的好事儿,上哪找?
  觊觎每月十二元钱的生活费,我报考农技中学。应该说,算得上改变命运的“半”次考试。那天,碰到了一位同级不同班的高中女同学,上学时经常见面,她也是来考试的,因了这样的关系,下午考试结束,顺路走在一起,问我读过路遥的《人生》没,我说读过,她说她像不像巧姑,我说不像,就这一个话题,我们“争论”了一路。过了年,我收到了录取书,她也被录取。就这么简单,我们成了县农技中学的第一批学生,但不在一个班。
  两年过得很快。临近毕业,学校开了大会,公布了一个消息,一个是我们也能参加高考,而且还有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说在进行预选考试, 第一名的保送上大学,前二十名的参加高考,很是令我振奋。但是,预选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我的那位学妹,排名第二,赫然成了保送生。学校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能让学校多出一名大学生!
  无奈,我参加了高考,但有些像“半吊子”。考试时间也是七月份的七、八、九这三天,考试的地点也是县中学,考场也不特殊,但考试的科目除了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外,其他的与普通高中大为不同:人家考生物,我们考植物;人家考化学,我们考栽培……特别是最后一堂的外语考试,交卷铃声响过以后,同一考场的其他学生交了卷,而我们还在答题,他们感到了不公。当知道我们考的不是外语,而是遗传、育种、植物保护时,不屑的口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还好,我考上了大学,尽管是个定向委培生,但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
其他文献
为了繁荣中国散文创作,培养和发展一支本刊的作者队伍,发现散文新人新家,特举办《散文选刊·下半月》作家班。  一、名额:30名  二、开班时间:2017年10月  三、培训时间:3天。培训期间,本刊将择优发表学员的散文作品。  四、報名方式:请你将本人作品、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作者简介,发送电子邮件或者以邮寄的方式寄至本刊编辑部,并注明“作家班”。入选后,本刊编辑部将邀请你参加北京的作家班。  五
期刊
俯首窗前未及收進行囊的那道栅栏,斑驳的苔藓折射出长河中最可追溯的浪漫时光。一个沐浴在光合作用下正在拔节成长的村庄,人与自然同榻……  这里,是我的故乡。而我,不过是哀牢山脊上的一撮毛,一群古稀老人手头攥紧着的一个结,纤细而微弱。  这里,是男人挥锄鏖战、女人痛经的地方,将历史与现实搞得体无完肤。男人的汗水,被酿制成酒精度极高的烧刀子酒,女人则在男人的指手画脚下,描绘着山川大地,泼洒出一片片殷红。 
期刊
近期在郑州小住,恰逢生日,儿媳买来生日蛋糕,女儿买来生日寿司,两个小孙女为我唱《生日快乐歌》,一家人幸福满满。可那盘日本寿司,却让我别有一番滋味。  日本寿司与中国菜不同,它不是单一食物,而是一个拼盘,且与中国只装两三样菜品的拼盘不同,是在一个大约30厘米见方的托盘上,摆放着二十多粒形态各异、色彩不同、大小有别、排列有序的小食品,乍一看有的像龙虾、有的像小兔、有的像香蕉、有的像芒果、有的像甲壳虫、
期刊
那是一栋旧式木结构老楼。太婆走的那天,似乎冥冥中的感应,一向贪睡的我,居然拂晓就醒了。悄无声息地,忽略正在阁楼上沉睡的其他人,就这么自己摸索着下来了。  楼下的人都醒著,昏黄昏黄的电灯照着这将亮未亮的屋子,黄色的灯光与灰色的天光相交织,让人无端地生出一种矛盾的心情,不知是该挽留过去,还是期待未来。一晚的照看耗尽了守夜人彼此的精力,沉默在屋子里蔓延。  不幸的一幕在几分钟后迅速袭来,伴随着一阵咳嗽声
期刊
生活是个长者,在你度过无法预测的过程中,它严厉地教你无数的事,增长你的智慧,修改你的面容,把你渐渐雕塑成型。  生活是个和你恋爱的小气女人,它妩媚时你不能上它的当,它嫉恨你时你不能和它冷眼相对,否则,它就要展开她的恶毒报复了,它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呀,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安撫它——这个小气的不好说话的女人。  生活是个残忍的对手啊!你打败它,或是它打败你,这值得好好思量。可惜,并不是思量
期刊
六月,他在年级的篮球赛上遇见了她,那一场,班上五个主力四个都在场下休息,他带着其他队员在场上飞奔,而她,也是其中之一,从来没打过球却想着上场去凑热闹。当她抢下球时,无助地寻找着周围的队友,而直到他在她面前疯狂地喊着她的名字时,她才把球传给他,露出了温柔的笑颜,好像六月灿烂的艳阳,但他只是一转身,便向篮下冲去,他当时的内心对这个女生已经烙下了“不懂事”的记号。  冤家路窄。他后来又在运动会上遇见了她
期刊
五叶子哥哥  我表姑父有七个儿子,五叶子哥哥是表姑父的第三个儿子。  那时,五叶子哥哥是生产队副队长,他办事公道,又能吃苦,得人敬重。五叶子哥哥的婚事,自然成了表姑父的头等大事。乡村都是早婚,像五叶子哥哥这个年纪的人,还没有婚娶的,都被视为失婚之列。但表姑父赌咒发誓一定要给三儿子成个家。女方一看表姑父儿多家贫,五叶子哥哥年纪又大,都不愿意。表姑父到处托人打听不成,转换思维,便托人给儿子在苏北找对象
期刊
第一次给舅公上坟,走过那丘长长的弯弯的阴冷的荒田,我免不了忆起当年劳动的场景。栽秧薅秧打谷,集体中醒目的与不露声色的勤快、躲懒,开玩笑,一幕幕从眼前走过。  眼下比较平整的田还没有犁开,杂草一团一团的,涂抹着初春的痕迹。几个深深的牛脚印,注满了浑水,好像一些漫长等待过后迷茫的眼睛。  好多年了,我已经对这样一丘普普通通的冷浸田非常麻木,就像对舅公当年远在千里的病逝,没有更多的表示一样。叶落归根,舅
期刊
“税务不能报啊,那活不好干!”“交通监理也不咋的,可能就是监管交通什么的,也不好。”“还是选个会计吧,整天坐办公室,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 昏暗、飘忽的煤油灯光下,半辈子没走出过县城的父母在争论填啥志愿好。我知道,此时的凉风,是从窗棂和差不多五厘米宽的墙裂缝里钻进来调和气氛的。  放学回家时,每每经过庄西头,总会看到几个老人在那儿坐着玩。见有人过来,那高个子老人,就用长烟袋锅指着东面:“看看啊,离
期刊
表姐是大姨的女儿,比我大三岁。  人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奶奶以前常常这样说,人的命天注定。爸爸就在饭桌上还像当年我这个年龄时候的调皮回应,对,公子小姐各有命。随着全家人的哄堂大笑,奶奶会心急火燎地转身去找鸡毛掸子。当然,谁都知道这是奶奶对付爸爸“大不敬”的障眼法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对奶奶的那句曾经不屑一顾的口头禅有了新的认识。  正月初三,是闺女住娘家的日子。不管地处天南地北,相隔千里,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