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吊子,老家的方言,意思是说这人不成熟,或者说这人做的某件事缺乏考虑。用老家的这句方言,比喻我的高考,似乎风马牛,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但就是这样的高考,让我跳出了农门。而之所以说是个“半吊子”,緣于我的两次半“高考”:一次是高中毕业时高考预选,一次是考项委培的选拔。还有半次,是考农技中学。
我是1981年高中毕业的。那个年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考之前要预选,类似现在高考前的“一模”、“二模”和“三模”,只是不管几“模”,也不管成绩如何,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参加高考。预选就不同了,选上,才可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的统一考试。所以,那个时候,高考预选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三十年前的确如此。
然而,预选前的复习,也不像现在高考前的复习那么紧张。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所在的班级,一共有五十七名同学,而临近考试时,五十五名同学的学习一如往常,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谁的父母在国营工厂,谁的父母在集体企业,谁可以毕业后马上“顶替”,只有两个同学不敢松懈。这两个同学,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位女生。因为,我们俩是同学中的“另类”,若是考不上大学,只能回乡。至于乡下,这些年看过不少有关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许多人的笔下,农村是莺歌燕舞的,是瓜果飘香的,甚至,有人把田埂上挑粪的老农都写出了静谧、安详和悠闲,我是不以为然的,更不想扯淡。不成想,我这个小学毕业考进县初中、县初中毕业又考进省城高中的所谓“高才生”,一路 “过关斩将”而来,最后的关键时候走了“麦城”。与我一样走“麦城”的,还有那位不敢松懈的女生。后来听说,那年秋天,她“自挂了东南枝”。至于原因,我不知道,我的同学也不知道。或许,天知道,鬼知道。
路遥的《人生》,1981年的下半年,风靡全国,引起强烈反映。身为农家子弟的高加林,高考落榜回乡当了“吃”工分的民办教师,后来进了城,当上了拿工资的临时通讯员。我不是高加林,高加林也不是我。于是,六月十三日,天很晴朗,我在老家的土窑上,当了一名窑工。那年,我还不满16岁。
土窑是烧砖的。前几年,西北某地发生的黑砖窑案,想必许多人早已淡忘,但我是难以忘记的:挖土,和泥,脱坯,晾坯,送坯,烧砖,搬砖,拉砖……那些被迫的、弱智的、没有自由的黑窑工所做的工作,我都做过,只是我是自愿的、自由的,也不是弱智的:烧出一炉砖,生产队给记二百工分。
“闷窑”是个技术活儿。和好黄泥,把窑门糊住,把火眼堵住,还要把烟囱口盖上,完完全全地把一窑熊熊烈火,封闭在“暗箱”之中,任由砖坯炼狱般的煎熬,如我,焦躁,焦渴,恼怒,绝望,冲动,却没有出路。
那年冬天,天,冷得特别突然。像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但不悲壮,更谈不上挫折。因为,自打记事起,村里就没走出一个大学生,甚至,吃“国库粮”的中专生也没有。下了大雪,我去了县城的图书馆,还上借阅的《蝴蝶》、《雨巷》后,借书的阿姨向我推荐了王蒙、刘心武、张贤亮、贾平凹,并且又一次“违犯”馆规,一下子借给我好几本书。傍晚回到家时,父亲递给我一张油印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喜讯”。看得出,父亲很是兴奋,而我看完“喜讯”之后,知道了父亲兴奋的原因。原来,县里新建了一所中学,叫农技中学。这还不是父亲兴奋的原因,真正让父亲兴奋的是,考上之后乡里每月发给十二块钱的生活费。他说,这样的好事儿,上哪找?
觊觎每月十二元钱的生活费,我报考农技中学。应该说,算得上改变命运的“半”次考试。那天,碰到了一位同级不同班的高中女同学,上学时经常见面,她也是来考试的,因了这样的关系,下午考试结束,顺路走在一起,问我读过路遥的《人生》没,我说读过,她说她像不像巧姑,我说不像,就这一个话题,我们“争论”了一路。过了年,我收到了录取书,她也被录取。就这么简单,我们成了县农技中学的第一批学生,但不在一个班。
两年过得很快。临近毕业,学校开了大会,公布了一个消息,一个是我们也能参加高考,而且还有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说在进行预选考试, 第一名的保送上大学,前二十名的参加高考,很是令我振奋。但是,预选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我的那位学妹,排名第二,赫然成了保送生。学校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能让学校多出一名大学生!
无奈,我参加了高考,但有些像“半吊子”。考试时间也是七月份的七、八、九这三天,考试的地点也是县中学,考场也不特殊,但考试的科目除了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外,其他的与普通高中大为不同:人家考生物,我们考植物;人家考化学,我们考栽培……特别是最后一堂的外语考试,交卷铃声响过以后,同一考场的其他学生交了卷,而我们还在答题,他们感到了不公。当知道我们考的不是外语,而是遗传、育种、植物保护时,不屑的口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还好,我考上了大学,尽管是个定向委培生,但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
我是1981年高中毕业的。那个年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考之前要预选,类似现在高考前的“一模”、“二模”和“三模”,只是不管几“模”,也不管成绩如何,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参加高考。预选就不同了,选上,才可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的统一考试。所以,那个时候,高考预选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三十年前的确如此。
然而,预选前的复习,也不像现在高考前的复习那么紧张。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所在的班级,一共有五十七名同学,而临近考试时,五十五名同学的学习一如往常,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谁的父母在国营工厂,谁的父母在集体企业,谁可以毕业后马上“顶替”,只有两个同学不敢松懈。这两个同学,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位女生。因为,我们俩是同学中的“另类”,若是考不上大学,只能回乡。至于乡下,这些年看过不少有关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许多人的笔下,农村是莺歌燕舞的,是瓜果飘香的,甚至,有人把田埂上挑粪的老农都写出了静谧、安详和悠闲,我是不以为然的,更不想扯淡。不成想,我这个小学毕业考进县初中、县初中毕业又考进省城高中的所谓“高才生”,一路 “过关斩将”而来,最后的关键时候走了“麦城”。与我一样走“麦城”的,还有那位不敢松懈的女生。后来听说,那年秋天,她“自挂了东南枝”。至于原因,我不知道,我的同学也不知道。或许,天知道,鬼知道。
路遥的《人生》,1981年的下半年,风靡全国,引起强烈反映。身为农家子弟的高加林,高考落榜回乡当了“吃”工分的民办教师,后来进了城,当上了拿工资的临时通讯员。我不是高加林,高加林也不是我。于是,六月十三日,天很晴朗,我在老家的土窑上,当了一名窑工。那年,我还不满16岁。
土窑是烧砖的。前几年,西北某地发生的黑砖窑案,想必许多人早已淡忘,但我是难以忘记的:挖土,和泥,脱坯,晾坯,送坯,烧砖,搬砖,拉砖……那些被迫的、弱智的、没有自由的黑窑工所做的工作,我都做过,只是我是自愿的、自由的,也不是弱智的:烧出一炉砖,生产队给记二百工分。
“闷窑”是个技术活儿。和好黄泥,把窑门糊住,把火眼堵住,还要把烟囱口盖上,完完全全地把一窑熊熊烈火,封闭在“暗箱”之中,任由砖坯炼狱般的煎熬,如我,焦躁,焦渴,恼怒,绝望,冲动,却没有出路。
那年冬天,天,冷得特别突然。像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但不悲壮,更谈不上挫折。因为,自打记事起,村里就没走出一个大学生,甚至,吃“国库粮”的中专生也没有。下了大雪,我去了县城的图书馆,还上借阅的《蝴蝶》、《雨巷》后,借书的阿姨向我推荐了王蒙、刘心武、张贤亮、贾平凹,并且又一次“违犯”馆规,一下子借给我好几本书。傍晚回到家时,父亲递给我一张油印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喜讯”。看得出,父亲很是兴奋,而我看完“喜讯”之后,知道了父亲兴奋的原因。原来,县里新建了一所中学,叫农技中学。这还不是父亲兴奋的原因,真正让父亲兴奋的是,考上之后乡里每月发给十二块钱的生活费。他说,这样的好事儿,上哪找?
觊觎每月十二元钱的生活费,我报考农技中学。应该说,算得上改变命运的“半”次考试。那天,碰到了一位同级不同班的高中女同学,上学时经常见面,她也是来考试的,因了这样的关系,下午考试结束,顺路走在一起,问我读过路遥的《人生》没,我说读过,她说她像不像巧姑,我说不像,就这一个话题,我们“争论”了一路。过了年,我收到了录取书,她也被录取。就这么简单,我们成了县农技中学的第一批学生,但不在一个班。
两年过得很快。临近毕业,学校开了大会,公布了一个消息,一个是我们也能参加高考,而且还有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说在进行预选考试, 第一名的保送上大学,前二十名的参加高考,很是令我振奋。但是,预选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我的那位学妹,排名第二,赫然成了保送生。学校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能让学校多出一名大学生!
无奈,我参加了高考,但有些像“半吊子”。考试时间也是七月份的七、八、九这三天,考试的地点也是县中学,考场也不特殊,但考试的科目除了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外,其他的与普通高中大为不同:人家考生物,我们考植物;人家考化学,我们考栽培……特别是最后一堂的外语考试,交卷铃声响过以后,同一考场的其他学生交了卷,而我们还在答题,他们感到了不公。当知道我们考的不是外语,而是遗传、育种、植物保护时,不屑的口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还好,我考上了大学,尽管是个定向委培生,但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