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全麻和椎管内阻滞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采用三种麻醉方法对36个病人分别于麻醉前、后90分钟及72小时抽静脉血初步测定九项免疫指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全麻组于麻醉后90分钟淋巴细胞转化率(TC)、IgG、IgA、IC、C3和C1q显著降低;腰麻组TC和IC显著降低,与国外文献报告不同的是硬膜外组中TC、IgG、IgA、IgM、和C3亦降低很显著。麻醉后72小时三组多数指标已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作者认为影响免疫功能的机制主要是(1)麻醉因素对免疫细胞的直接作用;(2)手术、应激及输血输液等所致。

其他文献
对闭胸式体外循环(closed-thorac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CTCPB)造成兔复苏实验模型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我们的40例实验表明,兔CTCPB的操作简便、可靠,用此方法可造成理想的小动物复苏模型。
期刊
作者对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患者探讨术中出现脉搏徐缓、血压骤降临床现象与血液稀释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血液稀释致电解质浓度(Na+)下降和循环高负荷密切相关,非单纯低血容量,尤以肾衰、少尿患者为明显;静注阿托品或麻黄碱效果不佳时,宜尽早使用高渗盐水(3%~5%)NaCl;术毕应保持良好麻醉作用,减少加压冲洗致迷走神经反射。
期刊
细胞内微电极研究发现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复合麻醉可使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之SCL延长,SFF减慢,SP4、Vmax和APA降低,APD延长。希氏束电图表明,A-H间期、H-V间期、AVN-ERP和VERP均延长,HR降低。结果提示此麻醉方法具有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和延长ERP的作用,因而可消除房室结折返型心律失常。但对已有房室传导阻滞者,亦有加重之可能。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6名七氟醚麻醉病人尿葡萄糖蜷酸六氟异丙醇的排泄。麻醉前720分钟内尿中无葡萄糖醛酸六氟异丙醇检出,其峰值排泄速率(0.73±0.35μmol/min)出现在麻醉后720分钟,以后逐渐降低。滞留时间9.4分钟。七氟醚麻醉后3日内总排泄量平均为1 035μmol。最大排泄量也出现在麻醉后720分钟,于术后3天内的最后720分钟内消失。排泄半衰期为3 295±572分钟,排泄率系
期刊
本文结合临床经验对单肺通气麻醉时发生低氧血症的诸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提出几点具体措施。
本文观察了高原地区(海拔2 260m)26例心肺功能正常的成年人在硬膜外阻滞于上腹部手术时动脉血气的变化。全组分A组(1.5%利多卡因),B组(2%利多卡因)。A、B两组组内又分高龄组(﹥50岁)、低龄组(<50岁)。结果,硬膜外阻滞后及术后A、B高龄组的PaO2及SaO2均低于术前,且B组高龄组SaO2降为87.8%±5.5%明显低于术前(P<0.05),PaCO2较术前升高(P<0.05),B
观察了安定、乙咪酯对卡肌宁效应和恢复的影响。21例病人被分为三组,各组均首次静注80μg/kg的卡肌宁,继之以每小时240μg/kg的速度静滴,当T1值稳定约10分钟后在Ⅰ组(n=7)、Ⅱ组(n=7)和Ⅲ组(n=7)分别静注0.9%NaCl10ml、安定10mg和乙咪酯0.3mg/kg,观察T1值改变,10分钟后各组均单次静注卡肌宁0.3mg/kg,观察其恢复过程。结果安定、乙咪酯对卡肌宁的肌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