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要求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于是,社会开始对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学习的要求,人们也试图寻求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学习的科学,希望将学习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教育事业发展了几千年后的今天,学习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还有成为负担的趋势。在今天的社会中,从小学到大学无不或强或弱地涌动着厌学的暗潮。有关资料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里,有厌学情绪的比例逐年递增,笔者试图从一个高中班主任的角度,对高中生厌学行为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干预策略。
一、厌学的涵义及表现方式
(一)厌学的涵义
心理学理论者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的表现,是学生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轻度厌学者表现为不想学习和不喜欢学习;中度厌学者表现为逃课,逃学;重度厌学者就是所谓的厌学症,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学习论者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在行动中的不良的表现形式,并认为厌学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
行为学者认为,厌学就是对上学读书感到厌倦或厌恶学习,不愿主动学习,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消极适应环境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本文所涉及的厌学,是和班主任工作实践相关的。本人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二)厌学的表现方式
厌学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10分钟就交了卷,既不顾耕耘,更不顾收获。
其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到别的学校“擂肥”等。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二、厌学的原因
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概括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厌学的客观原因涉及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
1.社会因素
如受到诸如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的影响;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等,使中学生学习分心,热衷于玩乐场所。或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
2.家庭因素
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过分地宠爱子女,使其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也都会给子女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学习。
3.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主观原因
厌学的主观原因主要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心理因素
1.由于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有些同学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总想找机会逃避学习。
2.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许多同学基础知识差,学习跟不上。他们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或听得一知半解,课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无从下手。长期如此,他们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3.失去信心。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已经付出了较大努力,并且牺牲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可每次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此时这些同学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4.没有目标。不少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想干什
么,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他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往往会选择放弃,平时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来。
五、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干预的优势
1.角色中的威信,使干预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中国自古推崇尊师重道,对于老师,学生都是很尊敬的,特别是班主任,更是有一种无形的威力。而且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一同学习,
2.班主任了解信息的多途径,也是保证效果的原因之一。班主任不仅认识被干预者,也认识被干预者的家长,同学,这样的方便使班主任能了解到最准确的情况,从而对问题有了更好的把握。
3.班主任传递信息的多样性,对干预效果功不可没。心理学家发现,传递同样的信息,途径不同,效果往往不同。比如课任教师直接表扬学生,就没有通过班主任,让班主任再表扬的效果好。
六、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干预的具体策略
1.建立良好师生感情,了解该生的背景,个性特征。
2.通过问卷法和调查法确定该生的厌学程度,厌学原因。
3.利用班会和个别交流,在班级活动中提升该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利用谈话法,让该生体会自我暗示的作用,让该生形成经常积极自我暗示的习惯。
5.安排该生组织班级的五子棋(或其他该生的特长)活动,在活动中开放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建立归属感。
4.当该生完成阶段目标完成较好时,及时给于鼓励和肯定。在这期间可以安排同学给于适当的帮助,平时及时地、恰当的指导也很重要。
5.利用班会和家长的参与,以及适时地谈话,转变该生对学习的错误认知。
6.让课任老师和同学们参与,利用恰当的适时地干预,和该生探讨学习的方法,使该生理解方法的重要性。
7.和家长一起寻求改善现状的方法,让该生接受帮助,尽快适应班级学习的步骤。努力在学习生活中提高该生对学习的兴趣,其间各课任教师的帮助很重要,同时要寻求家长的配合,平时及时地干预和调控,而同学们的鼓励也很重要。
对高中生厌学行为进行的干预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极需耐心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掌握一定心理干预的技能,通过科学的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然后按照操作的步骤,科学的,一步一步地进行下面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可能具有更强的保障性。
一、厌学的涵义及表现方式
(一)厌学的涵义
心理学理论者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的表现,是学生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轻度厌学者表现为不想学习和不喜欢学习;中度厌学者表现为逃课,逃学;重度厌学者就是所谓的厌学症,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学习论者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在行动中的不良的表现形式,并认为厌学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
行为学者认为,厌学就是对上学读书感到厌倦或厌恶学习,不愿主动学习,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消极适应环境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本文所涉及的厌学,是和班主任工作实践相关的。本人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二)厌学的表现方式
厌学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10分钟就交了卷,既不顾耕耘,更不顾收获。
其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到别的学校“擂肥”等。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二、厌学的原因
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概括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厌学的客观原因涉及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
1.社会因素
如受到诸如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的影响;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等,使中学生学习分心,热衷于玩乐场所。或认为学习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
2.家庭因素
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过分地宠爱子女,使其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也都会给子女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学习。
3.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课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主观原因
厌学的主观原因主要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心理因素
1.由于自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有些同学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总想找机会逃避学习。
2.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许多同学基础知识差,学习跟不上。他们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或听得一知半解,课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无从下手。长期如此,他们就会对学习毫无兴趣,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3.失去信心。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已经付出了较大努力,并且牺牲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可每次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此时这些同学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4.没有目标。不少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想干什
么,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他们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往往会选择放弃,平时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来。
五、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干预的优势
1.角色中的威信,使干预得以顺利有效的进行。中国自古推崇尊师重道,对于老师,学生都是很尊敬的,特别是班主任,更是有一种无形的威力。而且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一同学习,
2.班主任了解信息的多途径,也是保证效果的原因之一。班主任不仅认识被干预者,也认识被干预者的家长,同学,这样的方便使班主任能了解到最准确的情况,从而对问题有了更好的把握。
3.班主任传递信息的多样性,对干预效果功不可没。心理学家发现,传递同样的信息,途径不同,效果往往不同。比如课任教师直接表扬学生,就没有通过班主任,让班主任再表扬的效果好。
六、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干预的具体策略
1.建立良好师生感情,了解该生的背景,个性特征。
2.通过问卷法和调查法确定该生的厌学程度,厌学原因。
3.利用班会和个别交流,在班级活动中提升该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利用谈话法,让该生体会自我暗示的作用,让该生形成经常积极自我暗示的习惯。
5.安排该生组织班级的五子棋(或其他该生的特长)活动,在活动中开放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建立归属感。
4.当该生完成阶段目标完成较好时,及时给于鼓励和肯定。在这期间可以安排同学给于适当的帮助,平时及时地、恰当的指导也很重要。
5.利用班会和家长的参与,以及适时地谈话,转变该生对学习的错误认知。
6.让课任老师和同学们参与,利用恰当的适时地干预,和该生探讨学习的方法,使该生理解方法的重要性。
7.和家长一起寻求改善现状的方法,让该生接受帮助,尽快适应班级学习的步骤。努力在学习生活中提高该生对学习的兴趣,其间各课任教师的帮助很重要,同时要寻求家长的配合,平时及时地干预和调控,而同学们的鼓励也很重要。
对高中生厌学行为进行的干预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极需耐心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掌握一定心理干预的技能,通过科学的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然后按照操作的步骤,科学的,一步一步地进行下面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可能具有更强的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