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科研活动中对集体备课要求的日益提高,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案的使用与研究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设计好教案学案,如何在教案中更好的设计学生的活动,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避免将学案变成知识点的罗列等等问题非常值得探讨的。笔者结合这几年课改以后的一些教学实践,对如何利用教学案一体化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教学案设计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
1.避免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
这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教案、学案都是由教师自己编写,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又是比较紧迫,故而很多教师就会将学案变为教案,课堂上就对照着学案照本宣读,学生的任务也就是将学案中的空白填满即可。其实这样已经失去了运用学案教学的本意,学生根本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仅仅是做了一个复印机而已。事实上教案本身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对教与学的整体设计、全程设计。而学案应该是在教案上衍生出的,是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只是设计学生的活动以及必需的学习资料。因此一定要避免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不能把教学案一体化的教案发给学生当学案使用。
2.避免将学案等同于教材
将学案等同于教材也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很多学生拿到学案奉为经典、视若神明,在课堂上、课后以及考前复习的时候就只看学案,根本忘了教材的存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责任在于教师,学案的编写只注重于归纳、罗列知识要点,上课时过于依赖教学案,丢开了教材,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在教材中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只能过于依赖学案。事实上教师应该知道,课堂的所有的内容最后应该还是归结到教材,而学案如果只是教材的缩写,只是以知识为线索的学习提纲,也就失去了学案的意义,甚至直接导致了笔者所说的过于依赖学案的情况。
3.避免将学案作为习题集使用
早在多年前曾经有人提出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方法,有些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歪曲了这种方法,在学案设计的时候只是罗列了大量的练习,用于课堂上讲讲练练。诚然这样的反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样做难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主动发展,难以突破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要更重要”,教师的教导不能全盘授予,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摸索中复习与巩固,这样的知识才会记得更牢固,这样的知识才可以灵活的去应用。而要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需要教师在学案设计中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创造性,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既然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何利用学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案和学案的编写时就应该多花时间好好合理设计,突出以课堂学习为主,同时兼顾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的学习活动,使得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充分地观察、阅读、思考、交流。
二、教学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1.注意整体规划
教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教师上课的进程,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的效果、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案的设计精心打磨,要通盘考虑。
(1)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
在教学案设计时为了能够提高上课效率,更多的挤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需要留一些课前预习的工作给学生,利用学案对学生预习活动进行设计、指导和评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成为可能。在预习学案中不妨将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以此引领学生在预习时根据学习目标归纳主要知识点。另外将课堂的若干知识点设计成思考题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研读教材、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问题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广泛交流,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摸索过程,“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案的设计一定要始终围绕着这句话展开。
(3)注重知识的相关链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可以多注重课堂上知识的相互关联,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笔者虽然是教化学的,但自始至终都记得“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适时的拓展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的职责。
2.注意学案留白
禅宗有个“水满则倒不进水”的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些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对学生不放心,所有的知识,角角落落里的不管有用没用都写在学案里。这样的学案根本就没有空白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摸索,也就是说这样的学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应该主要是作为范本,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去整理、归纳、理解以及运用。
3.注意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对于教师适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案中教师一定要留有一块用于书写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样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而对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也是必须的。除了完成适当的作业以外,对自己一堂课的总结也是非常必要。因此在学案设计时应在最后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例如本课学了什么,探究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启示,还存在哪些疑问等。写下以后,可要求学生适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交流,逐步养成总结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意实际应用
再精心准备的学案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如何用足用好学案,就必须有一些技巧和方法。
(1)必要的指导非常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如何运用好学案必须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前指导学生根据学案上提出的课前学习活动的任务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开展预习活动。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认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对于这些教师精心准备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结合教材认真阅读、思考、讨论、书面解答和发言交流,教师予以归纳、指导和评价。而课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一堂课的收获记录在学案上,便于自己总结反思。
(2)学案的整理和保存
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使学生理解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好教学案一体化,通过对教案、学案的精心准备、精心指导、精心使用,可以更为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而且教学案的一体化更能发挥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在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一、教学案设计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
1.避免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
这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教案、学案都是由教师自己编写,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又是比较紧迫,故而很多教师就会将学案变为教案,课堂上就对照着学案照本宣读,学生的任务也就是将学案中的空白填满即可。其实这样已经失去了运用学案教学的本意,学生根本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仅仅是做了一个复印机而已。事实上教案本身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对教与学的整体设计、全程设计。而学案应该是在教案上衍生出的,是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只是设计学生的活动以及必需的学习资料。因此一定要避免教案与学案合二为一,不能把教学案一体化的教案发给学生当学案使用。
2.避免将学案等同于教材
将学案等同于教材也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很多学生拿到学案奉为经典、视若神明,在课堂上、课后以及考前复习的时候就只看学案,根本忘了教材的存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责任在于教师,学案的编写只注重于归纳、罗列知识要点,上课时过于依赖教学案,丢开了教材,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在教材中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只能过于依赖学案。事实上教师应该知道,课堂的所有的内容最后应该还是归结到教材,而学案如果只是教材的缩写,只是以知识为线索的学习提纲,也就失去了学案的意义,甚至直接导致了笔者所说的过于依赖学案的情况。
3.避免将学案作为习题集使用
早在多年前曾经有人提出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方法,有些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歪曲了这种方法,在学案设计的时候只是罗列了大量的练习,用于课堂上讲讲练练。诚然这样的反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样做难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主动发展,难以突破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要更重要”,教师的教导不能全盘授予,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摸索中复习与巩固,这样的知识才会记得更牢固,这样的知识才可以灵活的去应用。而要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需要教师在学案设计中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创造性,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既然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如何利用学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案和学案的编写时就应该多花时间好好合理设计,突出以课堂学习为主,同时兼顾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的学习活动,使得教学过程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充分地观察、阅读、思考、交流。
二、教学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1.注意整体规划
教学案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教师上课的进程,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的效果、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案的设计精心打磨,要通盘考虑。
(1)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
在教学案设计时为了能够提高上课效率,更多的挤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需要留一些课前预习的工作给学生,利用学案对学生预习活动进行设计、指导和评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成为可能。在预习学案中不妨将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以此引领学生在预习时根据学习目标归纳主要知识点。另外将课堂的若干知识点设计成思考题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研读教材、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问题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广泛交流,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摸索过程,“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案的设计一定要始终围绕着这句话展开。
(3)注重知识的相关链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可以多注重课堂上知识的相互关联,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笔者虽然是教化学的,但自始至终都记得“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适时的拓展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的职责。
2.注意学案留白
禅宗有个“水满则倒不进水”的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些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对学生不放心,所有的知识,角角落落里的不管有用没用都写在学案里。这样的学案根本就没有空白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摸索,也就是说这样的学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应该主要是作为范本,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去整理、归纳、理解以及运用。
3.注意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对于教师适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案中教师一定要留有一块用于书写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样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而对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也是必须的。除了完成适当的作业以外,对自己一堂课的总结也是非常必要。因此在学案设计时应在最后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例如本课学了什么,探究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启示,还存在哪些疑问等。写下以后,可要求学生适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交流,逐步养成总结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意实际应用
再精心准备的学案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如何用足用好学案,就必须有一些技巧和方法。
(1)必要的指导非常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如何运用好学案必须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前指导学生根据学案上提出的课前学习活动的任务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开展预习活动。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认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对于这些教师精心准备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结合教材认真阅读、思考、讨论、书面解答和发言交流,教师予以归纳、指导和评价。而课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一堂课的收获记录在学案上,便于自己总结反思。
(2)学案的整理和保存
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使学生理解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好教学案一体化,通过对教案、学案的精心准备、精心指导、精心使用,可以更为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而且教学案的一体化更能发挥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在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