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意识缓缓开启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mi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提高”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对解题思路形成过程的感悟,笔者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为例,阐述教学实施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应着眼细节,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索点,通过直观演示与建模辅助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思维;突破点;策略;感悟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科书编排的特色内容,教材自2013年修订后,每册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侧重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这一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板块的起始篇,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常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掌握这一策略,能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仔细研读教材,就能发现,教材除了在例题部分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还在“想想做做”中编排了不同的问题情境,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一是体现新课标“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借助练习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如何从条件想起”;二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策略的感悟,进一步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对教材不恰当的处理,比如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进度,将关注点放在算法与结果是否准确上,如此一来学生“会解题”,但对思路形成过程缺乏感悟。
  笔者认为教学实施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要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索点,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成“从条件想起”的思路,再通过直观演示与建模辅助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言语表达,展现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思路,逐步由教学过程偏“技能化”转化为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对本课教学提出以下三点思考,与大家探讨。
  一、巧妙孕伏,策略意识初露端倪
  课堂教学的起点是依据学生学习的起点所确定的,换言之,学生所经历的探索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重组与运用的过程,在教学第一个环节,可引导学生进行复习,通过采用与例题相关的情境与数据,一方面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例题,另一方面在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体验何为“相关条件”。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解决这样的问题只知道一个条件还不够,要知道两个相关的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果,为下面学习“从条件开始想起”铺垫孕伏。
  二、深入理解,策略感悟豁然开朗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条件的含义,经历理解过程
  策略教学是本课重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重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条件的含义。
  在教授教材第71页例题时,可让学生在读题的基础上,对比小猴的两次摘桃,用“这道题就比刚才那道题复杂多了?复杂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创设学生的探索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箭头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信息。
  上述图示语言的引导,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外显难度,也让学生更清晰、准确地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解题思路变得有条理、有依据,最终不仅能借助书本上给出的表格或列式的方法进行计算,甚至还出现多样化的算法。
  (二)帮助学生主动反思策略的构建,深入感悟策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质疑,不仅能使学生整体回顾解题过程,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策略。
  在交流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可提问学生“刚才这些解题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引导学生表达“都是先根据第一天摘的30个加上5个,求出第二天摘桃个数,再根据……”再逐步呈现完整地思维结构图,师生共同反思策略的构建。
  在这样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时而处在“推手”的位置,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时而扮演着思维启蒙的“舵手”角色,引领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而更多的时候,教师站在学生身边推波助澜,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一位“帮手”。
  三、直观引领,策略体验如鱼得水
  (一)从情感上认同策略
  “从条件想起”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最基本的策略,策略形成不能生硬地由外界灌输,而应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同时从内部去接受、感悟。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基于问题解决初步形成了解题思路,列出了算式,紧接着,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以此为基础,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突出两道题都是先由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由这个问题和另一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的。
  通过思维结构图的直观引领,学生发现“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可以让解题思路更清晰,由此产生策略“确实好用”的认同感。
  (二)从多角度运用策略
  可以说,学生尝试解决例题与“想想做做1”中的问题,重点思考的是探索解题策略,如何获得解题思路,而解答“想想做做2~4”则主要是策略的具体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先“扶一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题意,初步确定解题思路后,再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
  如“想想做做”第3题:
  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学生先用“画圆圈,做标记”的方法尝试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做进一步引导:“你是根据哪一个条件找出芳芳的位置的?能给大家数一数吗?这说明从左端到芳芳一共有几人?从右端起到兵兵呢?”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示意图:
  通过直观引领,学生既能用画一画的方法来解题,还能从条件想起,从总数中去掉两边的人数,算出中间有几人,
  在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中,教师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進行引导,一则使解题思路更明晰,让学生体会到从条件开始分析问题的好处,二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露思维的轨迹。
  教育的实质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亦是精神与精神间的交相辉映,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不是急着往前赶,而是站在学生的身侧,与学生一起创造,要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与第一定义是等价关系. 可以做数学推理的起点. 但是,在以第二定义为题材高考题的标准答案中,总是避简就难,对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运用它解题简单,用几例解题示范,希望能对数学学习有所裨益.  一、第二定义中的焦半径公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例1 (2014全国卷新课标Ⅱ理科20题)设F1,F2分别是椭圆C: = 1(a > b > 0)的左右焦点,M是x上一点且 MF2
【摘要】 常言道,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动力”. 数学学科是以判断、归纳、推理为主要思维手段的基础性学科.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针对创新理念方面开展了分析研究,认为应当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情感意识教化,让初中生愿意创新;二是积淀数学解析技能,让初中生能够创新;三是巧借案例发散特性,让初中生有效创新.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改;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说、爱问、爱动、爱玩,童心十足. 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他们易于以自我为起点进行数学知识的构建,他们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他们需要不断地激励和表扬来维持课堂学习. 然而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人化”的意味很浓,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古语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作为低年级教师平时教学中做到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言行保持童化,以儿童视角钻研
孩子进入中年级,一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升入三年级以来,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低年级我的孩子的成绩都很优秀,怎么到了三年级下降许多呢?这简直就是“高台跳水”. 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低年级时都挺优秀的,也很听话,为什么到了中年级,孩子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总也不听话了呢?是老师教得有问题,还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和马鞍期,身心正发生一系列变化,已完成了幼儿期向童
【摘要】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都需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数学试卷的分数在高考总分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对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利用追问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相应的分析,对如何提高追问教学的效率给予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追问教学;高效方法;措施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
【摘要】 低年级学生爱表现自己,喜欢表达但是不善于倾听,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倾听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并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能力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校园学习的主要方式. 只有学会听课,善于听课,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但是不和谐的镜头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标准(2011年)》新增加了三个关键词,之一就是“模型思想”,并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 “模型思想”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亮点,人们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模型、融入模型思想,仍值得研究. 本文略提几点想法,求教于大家.  一
【摘要】 根据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职院校的生源与之前有明显差异,为了更好的教学,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提出分层教学的构想,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 改革;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引 言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必修数学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具备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还能为以后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学好数
【摘要】針对传统数学软件在高职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限制,提出将wolframalpha应用到高职数学教学中来,它的使用化解了高职数学课时少而引入数学实验要求课时多的矛盾,真正实现了高职数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高职学生掌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未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wolframalpha;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
[摘要]在北京开放大学东城分校的数学类课程教学中,依托基层分校平台建立马老师工作室,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与面授辅导相结合,进行课程资源和数学文化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了面授辅导与分校网上教学相结合,知识与文化相结合,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从学生的问卷反馈、考核成绩、相关系数分析以及同行评价等方面来看,效果令人欣慰。  [关键词]远程数学教学;分校网络资源;数学文化  “数字使你改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