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班级早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集体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团日活动,扩大英语活动范围三个方面对英语教学中的主题探究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促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英语;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9-0070-01
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最诚实的学习动机,它能催人上进,激发斗志,是教学必不可缺的助燃剂。但是兴趣并非“稳定元素”,它的保质期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特别是对于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个性鲜明,情绪起伏大,兴趣容易发生变化与转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鲜”呢?通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笔者发现,营造良好、浓厚、活泼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英语实践与创造的成功体验,是保鲜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探索中,以造势铺垫的教学手法,为学生的兴趣保鲜,为英语教学开路。
一、班级早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班级早报是我接手新班级时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做的一个尝试。早报活动安排在每天早晨英语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以新闻播报的方式,轮流播报。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需根据教师在课前布置的话题任务,利用课后时间自行收集、处理材料,形成新闻,并推选小组成员上台呈现,呈现方式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开展这项活动后,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致提高了不少,特别是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综合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组员之间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有人负责收集材料,有人负责写新闻稿,有人负责课件制作,有人则负责上讲台播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价值肯定。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8B中的Unit 4 A good read时,我在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了播报话题“Do you like reading,What type of book do you like?”在此话题的驱动下,学生下课后就讨论开了,同小组成员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些英语读物,如英语绘本、英语报纸等,同小组成员分享。负责播报的小组更是别出心裁,他们以问询的方式,收集班级同学最喜爱的英语读物,并将这些读物的简介做成小海报,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在这样趣味横生的播报活动中,学生们各展其才,各有所得,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集体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篇是语言的“混合声”,它以大融合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帮助学生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学生打开语篇的海洋,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过硬的学习硬件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7A中的Unit 2 Let’s play sports时,我利用午间阅读时间,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运动盛宴”。在这场集体阅读活动中,我以“Sports”为主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以运动为主题的语篇素材,如basketball、football、swimming、volleyball等。在活动中,小组之间采用交错阅读的方式展开“阅读知多少”的小组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先完成教师准备的阅读卡片,完成所有阅读任务,闯关成功。在这样的集体阅读活动中,不仅将阅读这个学习行为以“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还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团日活动,扩大英语活动范围
团日活动是青年汲取精神食粮、展现个性风采、实现自我成长的主阵地。初中是学生中学生活的第一站,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变化是突出的,除了显而易见的生理变化之外,他们的心理与思维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反应”,如心理自我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酵、竞争性与进击意识的发展等。基于学生这样的年龄特征,教师更要以团日为舞台,为他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7A中的Unit 7 Shopping时,我浏览学生朋友圈时发现,不少学生都有网购,特别是在微信上网购的亲身经验。因此,如果以此为契机,开展一个与“微商”有关的语言实践活动,一定能激发他们广泛的参与和讨论。为此,我利用班级团日活动课的时间,借助微信平台,开启了一个“微爱小屋”。在这个小屋中,学生可以转售自己平时不用、或者旧的生活用品、书籍,或者以物换物,但是交易过程必须通过英语交际完成,交易所得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项团日活动中,以学生所熟悉的网络平台为媒介,巧妙地插入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将活动与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四、结束语
在教学探究的道路上,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自然是事半功倍。然而,问题是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往往有着一定的保质期,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兴趣“保鲜”。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喜爱、探索欲求,发展为他们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而主题探究不失为一种为学生学习兴趣保鲜的有效手段。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教师勇于探索和实践,一定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主题探究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金玲,初中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张微.在英语教学中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18).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英语;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9-0070-01
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最诚实的学习动机,它能催人上进,激发斗志,是教学必不可缺的助燃剂。但是兴趣并非“稳定元素”,它的保质期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特别是对于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个性鲜明,情绪起伏大,兴趣容易发生变化与转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鲜”呢?通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笔者发现,营造良好、浓厚、活泼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英语实践与创造的成功体验,是保鲜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探索中,以造势铺垫的教学手法,为学生的兴趣保鲜,为英语教学开路。
一、班级早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班级早报是我接手新班级时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做的一个尝试。早报活动安排在每天早晨英语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以新闻播报的方式,轮流播报。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需根据教师在课前布置的话题任务,利用课后时间自行收集、处理材料,形成新闻,并推选小组成员上台呈现,呈现方式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开展这项活动后,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致提高了不少,特别是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综合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组员之间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有人负责收集材料,有人负责写新闻稿,有人负责课件制作,有人则负责上讲台播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价值肯定。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8B中的Unit 4 A good read时,我在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了播报话题“Do you like reading,What type of book do you like?”在此话题的驱动下,学生下课后就讨论开了,同小组成员分享着自己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一些英语读物,如英语绘本、英语报纸等,同小组成员分享。负责播报的小组更是别出心裁,他们以问询的方式,收集班级同学最喜爱的英语读物,并将这些读物的简介做成小海报,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在这样趣味横生的播报活动中,学生们各展其才,各有所得,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集体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篇是语言的“混合声”,它以大融合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帮助学生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学生打开语篇的海洋,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过硬的学习硬件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7A中的Unit 2 Let’s play sports时,我利用午间阅读时间,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运动盛宴”。在这场集体阅读活动中,我以“Sports”为主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以运动为主题的语篇素材,如basketball、football、swimming、volleyball等。在活动中,小组之间采用交错阅读的方式展开“阅读知多少”的小组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先完成教师准备的阅读卡片,完成所有阅读任务,闯关成功。在这样的集体阅读活动中,不仅将阅读这个学习行为以“随风潜入夜”的形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还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团日活动,扩大英语活动范围
团日活动是青年汲取精神食粮、展现个性风采、实现自我成长的主阵地。初中是学生中学生活的第一站,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变化是突出的,除了显而易见的生理变化之外,他们的心理与思维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反应”,如心理自我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酵、竞争性与进击意识的发展等。基于学生这样的年龄特征,教师更要以团日为舞台,为他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初中英语7A中的Unit 7 Shopping时,我浏览学生朋友圈时发现,不少学生都有网购,特别是在微信上网购的亲身经验。因此,如果以此为契机,开展一个与“微商”有关的语言实践活动,一定能激发他们广泛的参与和讨论。为此,我利用班级团日活动课的时间,借助微信平台,开启了一个“微爱小屋”。在这个小屋中,学生可以转售自己平时不用、或者旧的生活用品、书籍,或者以物换物,但是交易过程必须通过英语交际完成,交易所得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这项团日活动中,以学生所熟悉的网络平台为媒介,巧妙地插入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将活动与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四、结束语
在教学探究的道路上,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教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自然是事半功倍。然而,问题是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往往有着一定的保质期,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兴趣“保鲜”。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喜爱、探索欲求,发展为他们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而主题探究不失为一种为学生学习兴趣保鲜的有效手段。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教师勇于探索和实践,一定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主题探究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金玲,初中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张微.在英语教学中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