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西游记》诞生以来,专业的评家也好,一般的读者也罢,皆有一套自己的解疑之道,张书绅的评注却让人大跌眼镜。
清乾隆时期的西游大评家张书绅,乃《西游记》评注史上的一大怪才。他认为“西游”这个书名,来源于《孟子》。
当年,齐宣王毫不讳言,说自己好色,孟子便引用《诗经》里的一则故事,对齐宣王说:当年周朝的先祖,为视察民情,一大早便领着妻子,骑马沿渭水西行,即是“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率西”是向西行走;“水”指渭河;“浒”乃“水边”。据此,清人张书绅一口咬定,西游书名便取自这“率西”二字。有趣的是,孟子援引的这一段《诗经》,还出现了“水浒”二字,那么,是否《水浒传》之书名亦来源于此呢?
中国古人,因为儒家的刻意宣扬,对夏、商、周三代的祖先有着近乎盲从的情感。所以,既然孟子可以“迷信”诗经,那么清代人张书绅从《孟子》里找西游书名的渊薮,亦无可厚非。
此外,张书绅继续神侃,说儒家的“四书”有朱熹作注,而《西游记》便是为朱熹的注解再次作注。原来,西游是用来阐释“四书”的。“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是古代中国读书人的必备教材。朱熹是南宋大儒,他对“四书”系统的注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为科举考试和儒学体系定下了千古不变的官方标准。
西游与“四书”,风马牛不相及,却扯上了如此重大的关系,让《西游记》顿时崇高不已。具体这“风马牛”是如何“相及”的。张书绅没多说,他只是强调,主要是在解读“四书”之一的《大学》。
《大学》选自儒家经典《礼记》,其实只是一篇小文章,不到两千字,但它却是古今第一“千字文”,被朱熹排在“四书五经”之首。
张书绅认为,唐僧在西天雷音寺所获经书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而《大学》的原文和朱熹的注解共计五千零四十七字,两者基本差不多——用数字说明问题,也算“科学”。
张书绅的观点很有创意,至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否有意玩这种数字游戏,难说。古人写小说大多喜欢攀附“经典”,也许吴承恩的确太爱朱熹注解的《大学》,并将其“字数”投射到小说情节中,但仅此而已,没想太多别的——勉强算一个“文史之迷”吧。
《大学》之主旨就八个词: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自我实现的步骤,每一个读书人,都要按程序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也与朱熹关系甚大,是“朱圣人”对《大学》做注之后,才流行的。
张书绅认为,“西游”一记,不过是在演义从“格物”到“齐家”的六个步骤。至于为何“治国”与“平天下”这最后两步未涉及,张书绅讲了如下道理:南宋有一个叫真德秀的儒学大师,乃朱熹学说的铁杆粉丝,他的著作《大学衍义》, 只“衍义”了前六个步骤,《西游记》则严格按真德秀的“衍义”来讲故事。
其实,唐僧诸人最后获得了不亚于“治国平天下”的丰功伟绩,已然超越了真德秀“衍义”的边界。当初悟空打到凌霄宝殿,便大有雄心壮举,越过既定步骤,坐“直达车”,开往“治国平天下”的最后一站。可惜,他还是被天庭和佛门共同“教育”,走上了一条与《大学》一样的老路。只是,儒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方法论”,对于天性自然的孙悟空来说,不知是牢笼还是救赎。
張书绅也对佛理念兹在兹。他说,一部西游,就是一部《心经》。所谓《心经》,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或《摩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乃佛家经典中的经典,其地位犹如《大学》之于儒家,但更言简意赅。
早期,把梵文译成汉语,是佛教徒的重要职责之一。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就曾翻译过《心经》。《心经》虽绕口,但那句世人皆知的大白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出自于它。《心经》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红楼”上的《好了歌》与《好了歌注》,便是阐释这色与空的“辩证法”——“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张书绅也在其西游的总评中,解道:“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张老先生虽然一会儿《大学》,一会儿《心经》,但他主要还是本着《大学》的精神来解读《西游记》。可是,如清代很多评家一样,他坚持认为西游的作者是金朝的道士丘处机。
丘道士道号“长春子”,在金庸最负盛名的“射雕”与“神雕”中,皆有其身影。历史上的丘处机,与元太祖成吉思汗私交甚好,被后者封为国师,乃道教全真派的主要创始人。丘处机本人写过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当年,他应邀从华北一带前往中亚,面见成吉思汗,便有了这部“游记”。长春真人的“游记”,虽也一路向西,但不是小说《西游记》。
可是,张书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丘处机的同时,却完全不提西游的道教之味。对此,他没做任何解释,又坚信“西游”是在给儒家经典《大学》作注——就是这么任性,你奈他何?
诚如张书绅所言,西游一书,“原是千古疑案,海内一大闷葫芦”。正因此,从《西游记》诞生以来,专业的评家也好,一般的读者也罢,皆有一套自己的解疑之道,为何张书绅就不能叫这“闷葫芦”发出特别之音?
关于张书绅,我们通常只能通过其评注的《西游记》认识他。因为,历史上少有关于他的记载,只说他字南熏,山西人,清朝作家。他自己的生平,看来也是一个“大闷葫芦”,比《西游记》还要“闷葫芦”。
清乾隆时期的西游大评家张书绅,乃《西游记》评注史上的一大怪才。他认为“西游”这个书名,来源于《孟子》。
当年,齐宣王毫不讳言,说自己好色,孟子便引用《诗经》里的一则故事,对齐宣王说:当年周朝的先祖,为视察民情,一大早便领着妻子,骑马沿渭水西行,即是“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率西”是向西行走;“水”指渭河;“浒”乃“水边”。据此,清人张书绅一口咬定,西游书名便取自这“率西”二字。有趣的是,孟子援引的这一段《诗经》,还出现了“水浒”二字,那么,是否《水浒传》之书名亦来源于此呢?
中国古人,因为儒家的刻意宣扬,对夏、商、周三代的祖先有着近乎盲从的情感。所以,既然孟子可以“迷信”诗经,那么清代人张书绅从《孟子》里找西游书名的渊薮,亦无可厚非。
此外,张书绅继续神侃,说儒家的“四书”有朱熹作注,而《西游记》便是为朱熹的注解再次作注。原来,西游是用来阐释“四书”的。“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是古代中国读书人的必备教材。朱熹是南宋大儒,他对“四书”系统的注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为科举考试和儒学体系定下了千古不变的官方标准。
西游与“四书”,风马牛不相及,却扯上了如此重大的关系,让《西游记》顿时崇高不已。具体这“风马牛”是如何“相及”的。张书绅没多说,他只是强调,主要是在解读“四书”之一的《大学》。
《大学》选自儒家经典《礼记》,其实只是一篇小文章,不到两千字,但它却是古今第一“千字文”,被朱熹排在“四书五经”之首。
张书绅认为,唐僧在西天雷音寺所获经书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而《大学》的原文和朱熹的注解共计五千零四十七字,两者基本差不多——用数字说明问题,也算“科学”。
张书绅的观点很有创意,至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否有意玩这种数字游戏,难说。古人写小说大多喜欢攀附“经典”,也许吴承恩的确太爱朱熹注解的《大学》,并将其“字数”投射到小说情节中,但仅此而已,没想太多别的——勉强算一个“文史之迷”吧。
《大学》之主旨就八个词: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自我实现的步骤,每一个读书人,都要按程序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也与朱熹关系甚大,是“朱圣人”对《大学》做注之后,才流行的。
张书绅认为,“西游”一记,不过是在演义从“格物”到“齐家”的六个步骤。至于为何“治国”与“平天下”这最后两步未涉及,张书绅讲了如下道理:南宋有一个叫真德秀的儒学大师,乃朱熹学说的铁杆粉丝,他的著作《大学衍义》, 只“衍义”了前六个步骤,《西游记》则严格按真德秀的“衍义”来讲故事。
其实,唐僧诸人最后获得了不亚于“治国平天下”的丰功伟绩,已然超越了真德秀“衍义”的边界。当初悟空打到凌霄宝殿,便大有雄心壮举,越过既定步骤,坐“直达车”,开往“治国平天下”的最后一站。可惜,他还是被天庭和佛门共同“教育”,走上了一条与《大学》一样的老路。只是,儒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方法论”,对于天性自然的孙悟空来说,不知是牢笼还是救赎。
張书绅也对佛理念兹在兹。他说,一部西游,就是一部《心经》。所谓《心经》,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或《摩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乃佛家经典中的经典,其地位犹如《大学》之于儒家,但更言简意赅。
早期,把梵文译成汉语,是佛教徒的重要职责之一。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就曾翻译过《心经》。《心经》虽绕口,但那句世人皆知的大白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出自于它。《心经》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红楼”上的《好了歌》与《好了歌注》,便是阐释这色与空的“辩证法”——“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张书绅也在其西游的总评中,解道:“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张老先生虽然一会儿《大学》,一会儿《心经》,但他主要还是本着《大学》的精神来解读《西游记》。可是,如清代很多评家一样,他坚持认为西游的作者是金朝的道士丘处机。
丘道士道号“长春子”,在金庸最负盛名的“射雕”与“神雕”中,皆有其身影。历史上的丘处机,与元太祖成吉思汗私交甚好,被后者封为国师,乃道教全真派的主要创始人。丘处机本人写过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当年,他应邀从华北一带前往中亚,面见成吉思汗,便有了这部“游记”。长春真人的“游记”,虽也一路向西,但不是小说《西游记》。
可是,张书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丘处机的同时,却完全不提西游的道教之味。对此,他没做任何解释,又坚信“西游”是在给儒家经典《大学》作注——就是这么任性,你奈他何?
诚如张书绅所言,西游一书,“原是千古疑案,海内一大闷葫芦”。正因此,从《西游记》诞生以来,专业的评家也好,一般的读者也罢,皆有一套自己的解疑之道,为何张书绅就不能叫这“闷葫芦”发出特别之音?
关于张书绅,我们通常只能通过其评注的《西游记》认识他。因为,历史上少有关于他的记载,只说他字南熏,山西人,清朝作家。他自己的生平,看来也是一个“大闷葫芦”,比《西游记》还要“闷葫芦”。